關於吃的七律詩句,形容吃的詩句

時間 2023-05-30 05:50:05

形容吃的詩句

1樓:清風白酒留故人

1、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

2、惟有蓴鱸堪漫吃,下官亦為啖魚回。

3、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

4、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5、色如玉版貓頭筍,味抵駝峰牛尾猩。

6、鱸肥菰脆調羹美,(麥喬)熟油新作餅香。

7、採掇歸來便堪煮,半銖鹽酪不須添。

8、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9、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10、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11、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12、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餘。

13、年來傳得甜羹法,更為吳酸作解嘲。

14、白菜青鹽糙公尺飯,瓦壺天水**茶。

15、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16、甲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食不足。

17、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18、早晨起來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19、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

20、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21、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

22、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

23、淡雲出岫刪發何日,也味爭如鄉味醇。

24、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蓴羹。

25、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26、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27、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紅魚入饌來。

28、饔子左右揮雙刀,膾飛金盤白雪高。

29、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

30、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31、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32、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

33、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

34、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蓴。

35、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

吃喝的詩句

2樓:匿名使用者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客中行》

唐·李白。譯文: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鬱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科後》

唐·孟郊。譯文:迎著浩蕩春風得意地縱馬賓士,好像一日之內賞遍京城名花。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譯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明亮。月兒公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

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木蘭花》

五代·李煜。

譯文:歌罷宴散,月色更明。當即吩咐隨從滅盡紅燭,純任得得馬蹄,踏著一路月色歸去,方見得歌舞雖散,而餘興未盡!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憶江南》

五代·李煜。

譯文:還像以前我還是故國君主時,常在上苑遊玩,車子如流水穿過,馬隊像長龍一樣川流不息。正是景色優美的春天,還吹著融融的春風。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唐·張志和。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豔而飽滿。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惠州一絕》

宋·蘇軾。譯文: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如夢令》

宋·李清照。

譯文:曾記得一次溪亭飲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著了道路。興盡之後很晚才往回划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登樂遊原》

唐·李商隱。

譯文: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臨江仙》

宋·晏幾道。

3樓:佔座呢們們在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唐·李白。

譯文: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浣溪沙》清·納蘭性德。

譯文: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

譯文: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4樓:匿名使用者

1、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初到黃州》北宋文學家蘇軾。

白話譯文:長江環抱城郭,深知江魚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覺陣陣筍香。

2、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豬肉頌》北宋文學家蘇軾。

白話譯文:把鍋子洗得乾乾淨淨,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

3、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惠州一絕》北宋文學家蘇軾。

白話譯文: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4、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其二》唐代詩人杜甫。

白話譯文:用活鮮鯽魚烹煮的銀色魚肉絲,用碧水澗傍的香芹熬成的香羹。

5、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遊山西村》宋代詩人陸游。

白話譯文:不要笑農家臘月裡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裡待客菜餚非常豐繁。

5樓:塵心之素

豬肉頌。蘇軾 〔宋代〕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李白《行路難·其一》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將進酒》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李白《將進酒》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6樓:牛奶女生

您好。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__當年曾勝賞,生香薰袖,活火分茶。__李清照《轉調滿庭芳。

美食詩句七言

7樓:老劉說金融

蓉城冬嚐百工餐,消魂美味意連連;

記得美食在心間,著書不朽存萬年。

宮保雞丁最饞嘴,花甲公尺線味道鮮;

天下美食都攬盡,錦官城中嚐一遍。

8樓:同方老劉

關於美食的七言詩句還是很多的,現摘錄部分,希望能幫助到你。

1.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

2.惟有蓴鱸堪漫吃,下官亦為啖魚回。

3.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

4.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5.色如玉版貓頭筍,味抵駝峰牛尾猩。

吃的詩句有哪些

9樓:懂視生活

1、《於潛僧綠筠軒》[宋]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2、《食豬肉》[宋]蘇軾。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是時也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真管。

3、《浣溪沙》[宋]蘇軾。細雨斜風作小寒,淡菸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4、《吃茗粥作》 [唐]儲光羲。當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念君高梧陰,復解山中衣。數片遠雲度,曾不蔽炎暉。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

5、《食筍》[唐]白居易。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紫籜坼故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關於「感恩戰友」的七律詩詞有哪些

戰爭風雨磨英雄,烽火歲月建真情,友誼猶如黃河水,真意恰似鑄長城。聚集方知離別久,回首好訴寸腸衷,千杯甘醇不知醉,萬句舊音話天明。有一種義氣。可嘆!可嘆,婉約透明,思之徹入肺腑,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當年一起訓練,奈何雙鬢灰白易容顏!看今天,無邪天真而浪漫!難忘啊,步入軍營,磨練意志強壯筋骨於大西...

七律詩規律是什麼,律詩的規則是什麼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第一種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式。...

唐朝七律誰寫得最好,唐代最好的七律詩有哪些?

嚴羽 滄浪詩話 謂 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 黃鶴樓 為第一。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李頎的七律如此受到推崇,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格律的確沒有失黏失對與出韻的狀況,並且構思精巧,涉獵領域廣...

關於建國的詩詞有哪些,與建國有關的詩句 七律

1.念奴嬌 巨集光 巨集光建國,是金蓮玉樹,後來狂客。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徵歌選色。燕子銜箋,春燈說謎,夜短嫌天窄。海雲分付,五更攔住紅日。更兼馬阮當朝,高劉作鎮,犬豕包巾幘。賣盡江山猶恨少,只得東南半壁。國事興亡,人家成敗,運數誰逃得?太平隆萬,此曹久已生出。2.過晉陽宮 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