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一共有多少編及司馬遷編寫《史記》的真實背景?

時間 2023-09-18 23:29:10

1樓:帽帽

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 元封元年,漢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

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餘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道:

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 編撰體例 《史記》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一十五字。

其中的本紀和列傳是主體。 「本紀」是全書提綱,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 「表」用**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蹟。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蹟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史記》的文章可分成兩個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這部分皆以代表性事件或逸事銜接交雜而成;正文後面會加上作者的評論或感想,通常以「太史公曰」為起頭,內容或有作者的個人經歷,或有對人物的評價,或有收集資料的過程,但仍以評論題材人物的性格與行事為主,這也呼應司馬遷在自序中「究天人之際」的寫作目標。

2樓:小風愛小灰

史記》全書共一百《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記載了中國三千多年的歷史(黃帝至漢武帝),《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共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分為12本紀、8書、10表、30世家、70列傳五大部分。《 史記》約成書於西元前104年至西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巨著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

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一般稱為《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 《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近人梁啟超稱讚這部巨著是「千古之絕作」(《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三十篇。

司馬遷為何要創作《史記》一書

3樓:夢之緣文化

史記》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十分偉大的一本著作森罩了,《史記》對古代的**、戲劇、傳記文學、散文,都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我們也知道其作者是司馬脊胡遷,也知道該書是司馬遷在監牢之中完成的,那麼司馬遷為什麼這麼執著要完成這樣一本書呢,他為什麼要寫《史記》一書呢?

司馬遷寫史記的原因諸多,根據司馬遷的的家庭文化背景、當時的社會文化以及司馬遷的遊歷經歷這三個方面的**來,這些都能成為馬遷寫史記的背景。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願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願。後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後,終於完成。

司馬遷早在二十歲時,便離開首都長安遍踏名山大川,實地考察歷史遺跡,了解到許多歷史人物的遺聞軼事以及許多地方的民情風俗和經濟生活。

西元前110年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步騎十八萬,旌旗千餘里。

何謂「封禪」?戰國時期,齊魯有些儒士認為五岳中屬泰山最高,帝王應該到泰山祭祀。登泰山築壇祭天曰「封」,在山南梁父山上闢基祭地曰「禪」。

皇帝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作為太史令司馬談不能不跟隨前去。可他僅隨行到河南洛陽,就因病不能再繼續前往,並因此發憤而卒。

司馬談在臨死之前,拉著從外地趕來的兒子司馬遷的手,與兒子進行了一次長談,把滿腔的情懷向兒子傾訴。他說:

我們司馬家族的祖先,原是在周朝做太史的,在帝舜和夏朝時曾經功名顯赫,執掌天官職務。後來家道衰落了。莫非現在要亡絕於我嗎?

你若也能擔任太史,就可以繼承祖業了。櫻春攔我死後,你必將接任太史,不要忘記我想完成的任務。

我們中國人,非常注重行孝道。『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

這是說,孝,最初是侍奉親長,然後,表現為為國 家出力,最終是立身。揚名後世,光耀父母,這才是最大的孝。你當太史後,一定要繼續我們祖先的事業,不能忘記我終生的願望啊!

所以寫史書本來似乎是司馬遷的父親的志願,不過自己無法完成了就託付給了司馬遷,不過也許你會想為什麼託付了就一定要完成,我為什麼一定要答應完成這本書,在後來到底又發生了怎樣的事使司馬遷決心完成父親的委託。

你如何評價司馬遷的史記,如何評價司馬遷的《史記》

2018 孝感 這部著作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東漢史學家班固評價這部著作 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這部著作是 史記 2018 隨州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司馬遷秉筆直書,其作品 史記 成為史書的典範。2010 恩施 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3000多年的...

司馬遷簡介,史記簡介,司馬遷與史記的內容簡介

司馬遷 西元前145年 西元前90年 西漢史學家 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 今陝西韓城西南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 遷生龍門 太史公自序 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司馬遷的家正好在黃河 龍門之間。當地名勝古蹟很多。司馬遷從小在飽覽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

司馬遷在多少歲時寫的史記,司馬遷在他幾歲時寫成 史記

司馬遷 前145 87?史記 是為了實踐他父親論載天下之文的遺志。在太初元年 前104 這年司馬遷是四十二歲。也不細說,參考資料 這個說不准呀,寫了好長時間啦 具體不能說是哪一年寫的,因為寫作過程不止一年,可以說是在42歲 前104 之後開始寫的,49歲左右 前93年 寫成的 40歲呀 司馬遷在他幾...

簡介《史記》作者及背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介紹

史記 最初稱為 太史公 或 太史公記 太史記 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 前145年 字子長,夏陽 今陝西韓城南 人。西漢史學家 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

司馬遷的典故有哪些,司馬遷的史記中有哪些故事

司馬遷 西元前145年 西元前90年 字子長,夏陽 今陝西韓城南 人,一說龍門 今山西河津 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 文學家 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 太史公 歷史之父。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 董仲舒,漫遊各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