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於《史記》的介紹,《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介紹

時間 2022-12-01 07:16:13

1樓:

《史記》,是由漢代的司馬遷編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多年的歷史。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

同時,書中的文字生動性,敘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西元前122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史記》取材相當廣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戰國策》、《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 《史記》的重要材料**。特別可貴的是,司馬遷對蒐集的材料做了認真的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

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本紀」是全書提綱,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其中記載先秦歷史的五篇,依次 是 五帝,夏,殷,周 ,秦;記載秦漢歷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高後呂雉,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

「表」用**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蹟;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蹟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以上供參考,望採納~

更加詳盡的介紹,可以參考百科http://baike.baidu.

2樓:匿名使用者

《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中國一本紀傳體通史。《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

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紀傳體通史。《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介紹

3樓:魔塔製作人

司馬遷簡介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

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

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

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

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4樓:今井有紀子

司馬遷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5樓:等待花開

司馬遷(前145—前87年後),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著有《史記》,又稱《太史公記》,他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西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

這是百科~~很全~~

司馬遷與《史記》介紹哪有

6樓:張為臻老師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常識文學篇。

管夷吾介紹,故事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重賞!

7樓:

他年輕時曾與鮑叔牙交往,鮑叔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生活貧困,常常佔鮑叔的便宜,但鮑叔始終對他很好,不把這種事對外說。後來鮑叔侍奉齊國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

等到小白立為齊桓公,公子糾被殺死,管仲也被囚禁起來了。鮑叔於是向桓公推薦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後,在齊國執掌政事,齊桓公因此成就霸業,多次會集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都是根據管仲的計謀。

他善於「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內政,外交皆名垂千古。他輔佐齊桓公,一匡天下,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乙個霸主。

誰知道《史記》和《國榷》的主要簡介?

8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開始稱《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司馬遷,字子長,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願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願。後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後,終於完成。

此書記事始於傳說中的黃帝,下限到漢武帝時期,前後跨越三千多年歷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國榷》是一部編年體的明史,按年、月、日記載明朝一代的重要史實,共104卷,加上卷首四卷,共108卷,凡四百多萬字。

司馬遷與史記的內容簡介

9樓:匿名使用者

一、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

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二、《史記》內容簡介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

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1、本紀

「本紀」是全書提綱,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其中記載先秦歷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記載秦漢歷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高後呂雉,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

2、表「表」用**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3、書「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4、世家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蹟。

5、列傳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蹟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確鑿無疑。

今本《史記》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擴充套件資料

《史記》取材相當廣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

特別可貴的是,司馬遷對蒐集的材料做了認真的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如不列沒有實據的三皇,以五帝作為本紀開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因此司馬遷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史聖」。與司馬光並稱「史界兩司馬」,與司馬相如合稱「文章西漢兩司馬」。

簡介《史記》作者及背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介紹

史記 最初稱為 太史公 或 太史公記 太史記 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 前145年 字子長,夏陽 今陝西韓城南 人。西漢史學家 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

司馬遷簡介,史記簡介,司馬遷與史記的內容簡介

司馬遷 西元前145年 西元前90年 西漢史學家 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 今陝西韓城西南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 遷生龍門 太史公自序 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司馬遷的家正好在黃河 龍門之間。當地名勝古蹟很多。司馬遷從小在飽覽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

你如何評價司馬遷的史記,如何評價司馬遷的《史記》

2018 孝感 這部著作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東漢史學家班固評價這部著作 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這部著作是 史記 2018 隨州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司馬遷秉筆直書,其作品 史記 成為史書的典範。2010 恩施 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3000多年的...

司馬遷的典故有哪些,司馬遷的史記中有哪些故事

司馬遷 西元前145年 西元前90年 字子長,夏陽 今陝西韓城南 人,一說龍門 今山西河津 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 文學家 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 太史公 歷史之父。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 董仲舒,漫遊各地,了...

司馬遷寫的是什麼,司馬遷寫《史記》的目的是什麼?

司馬遷 前145年或前135年 不可考 字子長,生於龍門 西漢夏陽 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 西漢史學家 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 太史公 歷史之父。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 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