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諸葛亮的評價

時間 2022-01-28 15:32:34

1樓:

陳壽: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然亮才,于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

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言辭

*楊戲: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誕靜邦內,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於未夷。

*張裔: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傅幹: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劉備: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司馬懿:天下奇才也!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諸葛亮確實才智無雙,而且義膽忠肝,哪怕已經是主弱臣強,他仍舊是從一而終的忠心侍主,為完成一統三國恢復漢室的使命而不懈的努力著,這樣的人不得不讓道一聲佩服。

但是從某些方面而言,他又是過於愚忠的,例如當劉備不聽勸跟吳國撕破嘴臉之時,他若以死諫之,想來劉備或許還會三思而後行。再如到後面的屢出岐山又顯得過於心急的,勞民傷財,而一無所獲,還不如養精蓄銳,與民休息,使國力強大。再者既知國主無能,大可從劉備其他子孫中再擇乙個有能力的人立為國主,以諸葛當時的威望想來在蜀國無人敢說個不字,說到底他還是過於珍視他的名聲,不願落乙個擅權的名聲。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想這大抵是對諸葛亮這一生最為哀傷的評價了。

3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這人吧,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

好呢,是他的才能,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貧了,說說不好吧!

不好有以下幾點:

1. 他不是個很好的領導人,乙個好的領導應該是對人材的能力,用處,都了然於胸,而他卻不了解馬謖,魏延也是一樣,他的建議不採納,

2. 他也是人,因為是人就有私心,他為了讓大家公認馬謖(一開始把他做為的傳人),他從沒充過大場面的前提就讓他擔當街亭防守的重任,本來想的好好的,結果卻砸了,他很無奈,但為了嚴肅軍紀就拿他下手,讓他來證明自己的公正,但也太不仗義了,雖然後來也自已申請降級,但是朝庭明著說是劉嬋的,但實際上是他的,他降不降有什麼關係,而馬謖,那可是一條生命啊,而且那麼的有智慧型!怎麼能說沒就沒啊!

魏延也是一樣,他怕魏延的能力和影響面越來越大,就一味的壓著他,打仗時的髒活累活基本全是他包攬,

我為他倆叫屈!

3. 他不會培養人材,北伐時,什麼都是他包攬,(我真的佩服他是不怕累我就不行)結果弄得姜維沒有什麼大將可用!可嘆啊!

4. 他也有陰險的一面,我認為關羽的死是他玩死的!不過也是關羽活該,因為他跟本看不起文官,包括諸葛亮同志!傻子都知道未來的蜀國他是老大,所以就要產除異己,所以是容不下關羽這個自以為是的傢伙的!

所以,才留下這個可憐的傢伙鎮守荊州,而為什麼說是諸葛亮玩死關羽的呢,就是讓他攻打荊州北部時,諸葛亮對他就不聞不問了!而且也不出兵漢中與他呼應,試問當時荊南再怎麼富裕,也不可能打的過北方啊,而且,北方的兵善戰是出了名的,不可能光靠乙個勇將就搞定的啊,如果那樣就行的話,還不如讓張飛去呢!

當然,這些是自己的看法,不能代表諸葛亮自己的看法,但出於乙個合格的政治家來說,這些是必須的!其實曹操比他們都強,他是明著來,這樣總比玩陰的人要強!

4樓:

乙個被神話了的人.魯迅說三國中描寫諸葛亮的智慧型而近妖.

5樓:酷冬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6樓:來自河坊街舒心的鱷魚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7樓:

千古名臣,六出祁山,功不可沒!!!出師未捷之痛讓人無可奈何,無限的忠誠卻又成就了蜀國最後的滅亡。

8樓: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對諸葛亮的評價

9樓:多玉芬梅卯

我眼中的諸葛亮

——由孔明的「三哭」談起

公元220年,諸侯並起,天下紛爭。山清水秀的竹林間,茅舍內,一位中年男子頭戴綸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繫天下,看興亡成敗,胸中盡萬點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

」於是三顧茅廬的佳話造就了一代偉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幹,建蜀國,興漢業,歷經圖治,嘔心瀝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義,展現了一代蜀相偉大的胸襟氣魄,令天下人為之敬仰,讓我醉,讓我痴,令我狂。

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有通天徹地的才幹,深謀遠慮,有扭轉乾坤的力量,呼風喚雨。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氣周漁,借東風赤壁之戰。

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司馬面前擺空城。威鎮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調兵遣將,知人善用。

赤壁之戰中,明知關羽乃情義深重,知恩必報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結果華容道上關羽顧念舊恩,寧捨己而放走了勁敵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過也,錯失良機。然卻不盡然。

看,當主公劉備急切地加以阻止時,:「雲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賢相怎可讓其扼守要道?」孔明聽罷,仰聲長嘆曰:

「此乃天意,天不滅曹。若魏國亡,東吳勢必崛起,此乃一勁敵,又占地利只勢,蜀國必難與其相抗衡,勢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勢,我等趁此良機,興農業,固糧倉,養精蓄銳,方可破敵。

而雲常經此一戰,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計也!」由此看來,放走曹操絕非偶然,亦非孔明之敗筆,實乃形勢所逼,無奈之舉也。

再如用魏延。其時三足鼎立,蜀國力量較為弱小,諸葛亮苦撐危局,自然注重網羅人才。蜀中名將除關張趙馬黃外,還有一位就是魏延。

諸葛亮在對其的使用上可謂煞費苦心。魏延也算能夠驍勇善戰,屢建功勳。但此人頭後有「反骨」,不夠忠誠,諸葛亮料定他日後定會謀反,但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關張趙馬黃等人凋零之後。

況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為敵所用。諸葛亮一邊用他,一邊又防範著他。待到諸葛亮操勞過度,病危之際,密令魏延斷後。

當夜魏延忽作一夢,夢見頭上長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謀反,果應孔明之言。還是諸葛亮早有安排,並留下錦囊妙計,才有馬岱砍下魏延首級之舉。知道其有謀反之心,還要用之,如走鋼絲一般,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懼怕之心還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

在其造反之前殺之,又讓將士們寒心。只有在其身邊埋下伏兵,待其反時一舉殺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勢下,如何變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實乃大智慧型也。

魯迅在評價諸葛亮時認為他太神而近乎於「妖」。對前人的評價,我不能深入領會。在我看來,即為「妖」,那意味著貶義。

我以為不然,儘管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話,但稱其為「妖」不免過於尖酸刻薄,他只是乙個人,乙個有血有肉的人,乙個重情義的人。

10樓:非常感謝

對諸葛亮評價可分為兩點進行說明:

一、軍事上的成就:

《三國志》: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以上引文均出自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二、政治上的成就:

《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以上引文均出自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拓展資料: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11樓:匿名使用者

千古以來,諸葛亮深受人們的愛戴,身上有著無數美麗的光環 「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毫無疑問,這是諸葛亮才華的側面概括,集超人智慧型與謀略於一身的諸葛亮,被善於招攬人才的劉備重用,蜀國在諸葛亮全力以赴下,終成就了大業 諸葛亮遇事鎮定自若,深謀遠慮。在「空城計」中,智慧型的他毫不畏懼司馬懿的逼迫,從容布置,從而使對方退兵,西城得以轉危為安。諸葛亮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賢嫉能的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天扎草人攻打曹營,從而借來十萬隻箭,為赤壁之戰準備了足夠的箭只,也保全了自己。

諸葛亮的智勇超群與忠貞不渝,為了求得南方的長治久安,聽從馬謖的建議,採用「攻心為上」的計謀,在與孟獲的戰鬥中七擒七縱,最後使孟獲心悅誠服的歸順了劉備,成為了蜀漢南方的屏障……這些世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無不閃耀著諸葛亮知識與智慧型的光芒

12樓:恏乄亖

三國正史上,司馬懿對諸葛亮最著名的評價有兩個:第一句,司馬懿說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

第二句,司馬懿說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意思是說優柔寡斷,不懂得變通!

實際上第二句話才是司馬懿對諸葛亮的全面評價。不管《三國演義》再如何吹噓諸葛亮的才華,始終笑到最後得是司馬懿!

諸葛亮舉蜀漢之力,五次北伐,除了第二次北伐敵人戰略放棄陰平、武都兩個偏郡以外,再也沒有攻占曹魏一座城池,占領一寸土地。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一般都從諸葛亮一方分析,卻忽視了從對手曹魏一方找原因。可以把諸葛亮北伐失敗歸因為無法攻克兩座西北小城。

諸葛亮首出祁山,隴右地區驚恐不安,天水和南安兩郡太守各自棄城而逃,卻在隴西郡遇到了阻攔。隴西郡太守名叫遊楚。遊楚對大家說:

「我作為太守,職責是為國家守衛城池和土地,我應該為這個郡而死。如果你們想獲取富貴,「你們大家可以取下我的人頭,拿著去獻給蜀人!」

在遊楚的帶領下,頑強抵抗蜀漢軍隊的進攻。蜀漢軍隊無法破城,只能撤退。諸葛亮這次北伐的戰略目標就是平取隴右,可是隴西郡成了諸葛亮無法逾越的孤城。

拓展資料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對諸葛亮的評價,《對諸葛亮的評價》作文

諸葛亮 很老的書了,不過很好,分上下2冊。你可以到網上看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只是乙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才能被誇大 1 禳星續命,諸葛亮死前沒有幹過這種事情的,因為諸葛亮是累死的,他也知道自己的病情積重難返。並且 三國志 正文裴注都沒看見過這故事,應該是編的。2 八陣圖,這個東西是諸葛亮操練戰車的...

評說我對諸葛亮的感受,談談你對諸葛亮的評價?

諸葛亮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智的化身。雖說諸葛亮用兵如神,但他畢竟不是神,他也有缺點,而最主要的缺點是出在人事問題上。尤其是他對魏延的看法。魏延向劉備投降,諸葛亮居然根據骨相說他久後必反,這多麼荒唐。雖然孔明未能殺死魏延,卻對魏延抱有成見,認為他不忠不義。然而魏延是否如此呢?其實不是。雖然魏延不斷被孔明排...

大家來評價下諸葛亮,如何評價諸葛亮?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 181 年 出生於琅邪陽都的乙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 衛戍京師的。長官 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早年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

歷史人物諸葛亮的評價,歷史人物諸葛亮的評價

1.諸葛亮死後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 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2.諸葛亮 181年 234年10月8日 1 字孔明,號臥龍 也作伏龍 漢族,徐州琅琊陽都 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散文...

怎樣看待諸葛亮北伐中原,如何評價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北伐中原最後失敗了,演出了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的歷史悲劇。以諸葛亮的才智,劉備的仁義,關羽 張飛 趙雲 馬超 黃忠的勇猛,卻為什麼不能北伐成功 興復漢室?這裡有天時也有人謀二方面的問題!分五點來說吧!第一 戰略方針的失誤,劉備即使佔據荊州和西川,一路由荊襄北進,一路再出祁山,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