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簡述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

時間 2022-11-13 16:45:58

1樓:睡夢之神

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公尺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能作有限的個性發揮當然,這只是乙個理論上的說法,並不需要每一條都對得上這些理論才叫健康。一般來說,只要心理狀態不影響工作和生活,自己能夠調節和處理自己不良情緒的情況都可以看作是健康狀態。

2樓:匿名使用者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能作有限的個性發揮

3樓: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公尺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   (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能作有限的個性發揮

4樓:光榮爵士

能夠詳細的回答這個問題的,哥就非常欽佩

5樓:漫步白雲端

1、自我意識正確;

2、人際關係協調;

3、性別角色分化;

4、社會適應良好;

5、情緒積極穩定;

6、人格結構完整。

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

6樓:淵大教育

(一)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人的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記憶力、思維力的綜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動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則社會化的過程難以進展,心理發展水平必然受到障礙,難以獨立生存。

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慾,能發揮自己的智慧型和能力,獲取成就。

(二)能夠了解並接受自己

對自我有適當的了解和恰當的評價,並且能夠很好地接納自己的現狀,知己所長所短,願意揚長避短,開發潛能,不苛求自己,自信樂觀,而不是過於自卑或過分自負。

(三)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

乙個人的人際關係狀況最能體現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樂於與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寬容、友善的態度與人相處,能分享、接受和給予愛和友誼,有穩定的人際關係,擁有可信賴的朋友,社會支援系統強而有力。

(四)善於調節與控制情緒

心理健康的人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樂觀、滿足的心境,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希望.雖然也有悲,憂、哀、愁等消極體驗,但能適當發洩、主動調節和控制情緒,不為情緒所控,不因為情緒影響正常的生活,我們常說的情商(eq)便體現了這一能力。

(五)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的能力和正確處理個人與環境關係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環境的良好適應者,他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有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始終使自己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生活有理想但不脫離現實,能面對現實,調整自己的需要與慾望,使自己的思想行為與社會協調統一。

7樓:中公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人具有完整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及較高的社會適應能力,它包括情感特徵與意志特徵、正常的認識、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內容。心理健康標準是評價人們心理健康水平的標尺。我國的心理學工作者提出了六項教師心理健康的指標:

正確的角色認知。即能恰當地認識自己,並能愉快地接受教師的角色。

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環境。即在教育中教師的情緒穩定,心情愉快,反應適度,情緒自控,積極進取。

教育的獨創性。不人云亦云,能創造性地工作。

抗教育焦慮程度高。能忍受困難與挫折的考驗。

良好的教育人際關係。能正確處理學生、家長、同事與領導的關係。

能適應與改造教育環境。善於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斷適應改革與發展的教育環境。

簡述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

8樓:墨汁諾

一般來說,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人格和諧。

心理健康的人並非沒有過多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新途徑。它們能夠深切領悟人生衝突的嚴峻性和不可迴避性,也能深刻體察人性的陰陽善惡。

它們是那些能夠自由、適度地表達、展現自己個性的人,並且和環境和諧地相處。他們善於不斷地學習,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們也會享受美好人生,同時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

他們不會去鑽牛角尖,而是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9樓:樹蘋果

心理是否健康,並不像生理健康那樣具有精確的、易於度量的指標,心理學家們一般是從個體適應環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標準,包括自我意識水平、情緒調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

它的基本內涵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人的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記憶力、思維力的綜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動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則社會化的過程難以進展,心理發展水平必然受到障礙,難以獨立生存。

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慾,能發揮自己的智慧型和能力,獲取成就。

(二)能夠了解並接受自己

對自我有適當的了解和恰當的評價,並且能夠很好地接納自己的現狀,知己所長所短,願意揚長避短,開發潛能,不苛求自己,自信樂觀,而不是過於自卑或過分自負。

(三)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

乙個人的人際關係狀況最能體現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樂於與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寬容、友善的態度與人相處,能分享、接受和給予愛和友誼,有穩定的人際關係,擁有可信賴的朋友,社會支援系統強而有力。

(四)善於調節與控制情緒

心理健康的人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樂觀、滿足的心境,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希望.雖然也有悲,憂、哀、愁等消極體驗,但能適當發洩、主動調節和控制情緒,不為情緒所控,不因為情緒影響正常的生活,我們常說的情商(eq)便體現了這一能力。

(五)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的能力和正確處理個人與環境關係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環境的良好適應者,他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有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始終使自己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生活有理想但不脫離現實,能面對現實,調整自己的需要與慾望,使自己的思想行為與社會協調統一。

10樓:教育達人

心理健康標準是比較複雜的概念,不同情況下可能不一樣,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包括以下幾條:

1、自身精神狀態、情緒狀態比較穩定,處於一種以愉悅為基調的心情平靜的狀態;

2、相應年齡需要完成的事情能夠完成,比如在成年之前主要是學習,這些事情都能完成,都能做得比較好,比較好不一定非得成績考得特別好,可以達到本身能夠達到的狀態,對父母、對師長有基本的尊重,和同學保持一定交往。成年以後能夠堅持做乙份工作,通過這份工作來養活自己和家人。保持這兩個基本狀態,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標準,如果有更高的要求,也可以再往上增加條件。

11樓:漫步白雲端

1、自我意識正確;

2、人際關係協調;

3、性別角色分化;

4、社會適應良好;

5、情緒積極穩定;

6、人格結構完整。

12樓:匿名使用者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能作有限的個性發揮

13樓:

①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②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④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⑤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⑨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讚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

心理健康的標準包括哪幾個方面

14樓:匿名使用者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能作有限的個性發揮

15樓:匿名使用者

⒈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乙個人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本條件。在心理諮詢中,發現絕大多數來訪者這一條都具備。通過說話、察言觀色便很容易確定來訪者智力是否正常。

一般不需要進行心理測驗。⒉ 情緒穩定樂觀 情緒穩定樂觀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誌。與這一條相對立的是喜怒無常。

這並不是說心理健康的人沒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而是說他們的積極情緒多於消極情緒,而且他們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⒊ 人際關係和諧 人際關係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心理健康的人,能信任和尊重別人,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能以恰當的方式讓別人理解自己。

因而,無論他或她在哪個單位,和本單位的同學、同事關係都很融洽;對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員很親近。乙個心理健康的人不是與別人沒有任何矛盾,而是在發生矛盾時能積極地、有效地去解決矛盾,重新讓別人理解自己。⒋ 行動自覺果斷 這是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標誌。

心理健康的人幹什麼事都有明確的目的性,經過深思熟慮以後便果斷地採取決定,不盲目、不猶豫、把自己的決定貫徹如一,決不是說是一樣而做又是一樣。這並不是說不能改變決定,而是說不能輕易地改變決定。⒌ 熱愛學習、生活和工作 乙個心理健康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熱愛生活,感到生活非常有意思;愛學習,如愛學外語、計算機、專業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把學習看作是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愛工作,不僅按時上下班,而且創造性地去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務,把分擔的工作看作是一種樂事。

⒍ 正確的我觀 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有正確的我觀的意思是: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優點能積極地去發揚,對不足能自覺地去改進;不因為有優點而驕傲自大,也不因為有不足而自卑;總是知不足而進去不懈、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愉快樂觀。

上述標準是互相聯絡的。乙個人心理不健康,不一定表現在所有方面,而往往表現在幾個方面。

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

一般說來,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人格和諧。心理健康的人並非沒有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新途徑。他們能夠深切領悟人生衝突的嚴峻性和不可迴避性,也能深刻體察人性的陰陽善惡。他們是那些能夠自由 適度地表達 展現自己個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1 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生活和學習的最基本心理條件,一般而言,智商在80分以上為心理健康的標準。2 情緒穩定 積極樂觀。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經常保持輕鬆 愉快 協調的情緒,能適度表達和控制情緒。3 堅強的意志品質。心理健康的人有著良好的自制力和挫折耐受力。青少年出現的網癮 菸癮等行為問題往往與意志品...

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心理健康的基本標準是什麼。

專家答疑 李永剛副主任醫師 北京回龍觀醫院 科 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乙個全面而確定的心理健康定義,我國學者提出了一些心理健康的標準,包括如下內容 1.智力正常 包括分布在智力正態分佈曲線之內者以及能對日常生活做出正常反應的智力超常者。2.情緒良好 能經常保持愉快 開朗 自信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

心理健康包括哪幾個方面?心理健康包括哪些內容?

正常的心理狀態 協調的人際關係 完善的社會適應能力。所謂正常的心理狀態是指乙個人應具有健康的情緒 健全的意志和協調的行為,它是處理好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的基礎。協調的人際關係是指乙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態度真誠,善於理解他人的需要,而不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完善的社會適應能力是指個體為了適應社會生活環境而有效...

心理健康的十大標準是什麼,心理健康的十個標準

關於健康的十大標準,權威的是wto的版本 1 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2 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鉅細不挑剔。3 善於休息,睡眠良好。4 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5 能夠抵抗一般 冒和傳染病。6 體重適當,身材勻稱,站立時頭 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