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佛教的般若什麼意思,什麼是般若?佛教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4-27 05:55:52

1樓:學渣或

般若是梵語的音譯,一般理解為智慧型。要了悟佛學的般若需要看經典才能有所感悟。

什麼是般若?佛教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般若是佛法兩大分支「般若」、「禪法」中的一支。

般若(bōrě),梵語prajna的音譯。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班若」、「般羅若」、「般賴若」等 ,意為「終極智慧型」、「辨識智慧型」。專指:

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型。

般若一詞出自印度瑜伽,意為辨識智慧型。在印度瑜伽經典《瑜伽(合一)經》中有明確定義:

辨識智慧型是消除見者和所見結合並引向解脫之道的方法,通過合一各分支的實踐,不純逐漸減少,知識之光將照亮辨識能力。

般若種類

以種類而言,般若有二種、三種、六種之別,二種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一、共般若與不共般若。共般若,即為聲聞、緣覺、菩薩共通而說之般若;不共般若,則僅為菩薩所說之般若。

二、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型所觀照一切對境之真實絕對者;此雖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稱般若;觀照般若,即能觀照一切法真實絕對實相之智慧型。

三、世間般若與出世間般若。世間般若,即世俗的、相對的般若;出世間般若,即超世俗的、絕對的般若。又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則稱三般若。

六般若般若這個智慧型包含六種,就是所謂的六般若,第一種是實相般若,第二種是境界般若,第三種是文字般若,第四種是方便般若,第五種是眷屬般若,第六種是觀照般若。六種的內涵就是金剛般若。

般若即宇宙之道法,視為最吻合世界本源面目的最微妙量子組合,般若可以於無形中而認知,亦可以於有形中認知,此有形以量子狀態呈現,構成世間和宇宙的一切真知。

體會方法

六般若是一而六,六而一,無非是回到當下,請大家仔細看佛陀聖像手中的金婆羅華:

①文字般若:「現在請大家仔細看佛陀聖像手中的金婆羅華」這句話是文字般若;

②方便般若:大家仔細看佛陀聖像手中的金婆羅華這個行為是契入般若境界的方便,是方便般若;

③觀照般若:您仔細看金婆羅華的時候行為就是觀照般若,妄想皆無,這時已經遠離了分別意識,就是觀照般若;

④實相般若:這時候您的心靈境界就是實相般若;

⑤眷屬般若:這時候您已經成就了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所以,其它五度當下成了般若的眷屬,宇宙萬法當下成了般若的眷屬,所以是眷屬般若;

⑥境界般若:這時候您的自心一方面沒有妄想,一方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同時具備這兩點的現前一念、當下一念就是佛境界,所以是境界般若。

3樓:匿名使用者

般若(bōrě),梵語prajna的音譯。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班若」、「般羅若」、「般賴若」等 ,意為「終極智慧型」、「辨識智慧型」。專指:

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型。

般若,全稱「般若波羅蜜多」,是根據梵語音譯的佛教術語,讀作bō rě,意為智慧型,為三無漏學、六度之一。

般若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高僧支婁迦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距今已經兩千年了。般若在中國沒有相當的名詞可以代替,所以譯經家不直接漢譯為「智慧型」,而以音譯。

佛教徒認為,般若是經由內觀所產生的正見,是深刻地體驗真理所得到的特殊智慧型,代表了一種與常人不同的世界觀;般若是解脫世間煩惱、了生死的大智慧型。佛教認為,為了生活上的需要,或者為了達到某種實用目的的智慧型,是方便智。世俗的方便智是不究竟的、不完滿的,甚至一般的哲學家、科學家的智慧型仍然侷限於方便智。

4樓:親愛的濃眉先生

般若的全稱是「般若波羅蜜多」或者「般若波羅蜜」。在印度瑜伽經典《瑜伽(合一)經》中有明確定義:辨識智慧型是消除見者和所見結合並引向解脫之道的方法,通過合一各分支的實踐,不純逐漸減少,知識之光將照亮辨識能力。

合一的八個分支:外律、內律、調身、調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這個辨識智慧型通過七重分支,到達最後一重。

擴充套件資料:

一、求聲聞智慧型有三種:學、無學、非學非無學。

1、非學非無學智慧型 非學非無學智慧型者,如乾慧地、不淨觀、安那般那、欲界系、四念處、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等。

2、學智 學智者,苦法忍慧,乃至阿羅漢第九無間中金剛三昧慧。

3、無學智 無學智者,阿羅漢第九解脫智,從是已後,一切無學無盡智,無生智等。是為聲聞智慧型。

二、求闢支佛智慧型亦如是

但以是人無漏善根純熟,雖生無佛之世,不從他聞,自然覺悟得禪定,三界漏盡。所得三明六通等,為德小勝聲聞,是為闢支佛智慧型。又以觀十二因緣智慧型深利,能侵除習氣,勝於聲聞,從四諦觀門斷結,此為異也。

三、求佛道智慧型者

菩薩從初發心已來,行六波羅密,破魔軍眾,及諸煩惱,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無餘涅槃。隨本願力,從是中間,所有智慧型,總相別相,一切盡知,是為佛智。若菩薩以質直清淨心,修此三種智慧型,故名為般若。

『波羅密』波羅密者,翻名如前。若菩薩隨所修智慧型中,能具足五種心者,是時般若名波羅密也。何等五?

一者了知智慧型實相,非境非智,心無所得,而能遍學三乘智慧型,及一切世間知見。餘四心如檀中分別。

菩薩能如是,於所修智慧型中,具此五心者,隨所得智慧型,因中說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所修智慧型,皆名行般若波羅密。若至無上菩提道果,方是般若波羅密具足成就。

5樓:從頭再來好風彩

智慧型,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

的先驗的智慧型或最高的知識。

在印度瑜伽經典《瑜伽(合一)經》中有明確定義:辨識智慧型是消除見者和所見結合並引向解脫之道的方法,通過合一各分支的實踐,不純逐漸減少,知識之光將照亮辨識能力。

合一的八個分支:外律、內律、調身、調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這個辨識智慧型通過七重分支,到達最後一重。

擴充套件資料

般若十種利益:梵語般若,華言智慧型。謂菩薩由此智慧型,通達無礙,故獲十種利益也。

一、一切舍不取施想 謂菩薩修行般若,照了萬法俱寂,是故雖行布施,而無能施之想,不著所施之物,不見受施之人,是為一切舍不取施想。

二、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謂菩薩修行般若,雖堅持淨戒,無所毀缺,然以空慧照之,則不見有能持能犯之相,是為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三、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 謂菩薩修行般若,安住忍力,度諸眾生,然以空慧照之,而終不起眾生得度之想,是為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

四、行於精進而離身心 謂菩薩修行般若,於諸梵行,雖勇猛精進,然以空慧照之,而不見有身,心精進之相,是為行於精進而離身心。

五、修禪而無所住 謂菩薩修行般若,雖在禪定,然以空慧照之,而於一切諸禪功德,不生味著,是為修禪而無所住。

六、魔不能擾 謂菩薩修行般若,能以空慧,照了諸法本性空寂,復知魔佛體元不異,魔雖發現,即無所怖,是為魔不能擾。

七、於他言論其心不動 謂菩薩修行般若,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通達明了,故於他人言論,悉能辯其邪正是非,不為所惑,是為於他言論其心不動。

八、達生死海底 謂菩薩修行般若,照了諸法,洞徹生死淵源,不為輪轉所溺,是為達生死海底。

九、起增上悲 謂菩薩修行般若,雖觀一切性空,常以廣大悲愍之心,誓拔一切眾生之苦,令得解脫,是為起增上悲。

十、不樂二乘道 謂菩薩修行般若,而能了知聲聞緣覺小乘之法,沉滯空寂,未為究竟,而不欣樂,惟求大乘無上之道,而得解脫,是為不樂二乘道。

6樓:桑葚味的小桑葚

般若,梵語prajna的音譯。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班若」、「般羅若」、「般賴若」等。意為「終極智慧型」、「辨識智慧型」。

專指: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型。

在印度瑜伽經典《瑜伽(合一)經》中有明確定義:辨識智慧型是消除見者和所見結合並引向解脫之道的方法,通過合一各分支的實踐,不純逐漸減少,知識之光將照亮辨識能力。

以種類而言,般若有二種、三種、六種之別,二種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1、共般若與不共般若。

2、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

3、世間般若與出世間般若。

7樓:小英英小陽陽

意為「終極智慧型」、「辨識智慧型」。專指: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型。

般若這個智慧型包含六種,就是所謂的六般若,第一種是實相般若,第二種是境界般若,第三種是文字般若,第四種是方便般若,第五種是眷屬般若,第六種是觀照般若。六種的內涵就是金剛般若。

般若即宇宙之道法,視為最吻合世界本源面目的最微妙量子組合,般若可以於無形中而認知,亦可以於有形中認知,此有形以量子狀態呈現,構成世間和宇宙的一切真知。

眾生也以量子狀態存在,悟道般若之眾生其微妙組合更為輕盈,猶如氣體,可入無形之間。求得般若智慧型,即是對道法自然的最終循跡,有如日月星辰懸浮在宇宙中那般自然,無論你在**看到了他們,他們都一直在這裡。

擴充套件資料

般若種類:

以種類而言,般若有二種、三種、六種之別,二種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一、共般若與不共般若。共般若,即為聲聞、緣覺、菩薩共通而說之般若;不共般若,則僅為菩薩所說之般若。

二、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型所觀照一切對境之真實絕對者;此雖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稱般若;觀照般若,即能觀照一切法真實絕對實相之智慧型。

三、世間般若與出世間般若。世間般若,即世俗的、相對的般若;出世間般若,即超世俗的、絕對的般若。又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則稱三般若。

方便般若係以推理判斷,了解諸法差別之相對智;文字般若系包含實相、觀照般若之般若諸經典。又實相、觀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慧型之物件的一切客觀諸法)、眷屬般若(隨伴般若以助六波羅蜜之諸種修行)、方便般若,則稱六種般若。

8樓:夢中的五颱

般若就是佛教智慧型。

佛教修行,其中有般若菠蘿蜜,就是大智慧型到彼岸,所以佛教智慧型不但是我們的修行目標,而且也引導我們如何修行,沒有佛教智慧型的指導,我們的修行就會出現偏差。

佛教的智慧型如同大海,如同天上的星星,不是我們普通人能說得清的,在佛經中有乙個《大般若經》,就是專門講般若——佛教智慧型的。

我們熟悉的金剛經就是500卷般若經中的一捲,金剛經講的是法空的道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報應,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四句話就是金剛經的中心思想,當然也是佛教智慧型。

佛教講的世間的真相就是般若,道理並不是太難,難就難在證悟這樣的境界。比如我們說一切法如夢幻泡影,道理很簡單,但真正親身體會到這個境界的人或許沒有。

所以我們修行從理解佛教智慧型開始,但最終還是要證悟佛法所說的那個境界,也就是證得般若。

佛教四門沙果什麼意思,佛教的始祖是什麼

四門 即有門 空門 亦有亦空門 非有非空門。此四門各各配於藏 通 別 圓四教,稱為四教四門。1 藏教的四門 為修緣生析空觀而證知偏真之理。茲依 法華玄義 卷八 下 所述,略述如次 1 有門 乃是無明正因緣法,出生諸行,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是有。乃諸阿毗曇論所說,憍陳如的真實知見即由有門悟得。2 空門 ...

佛教的「執著》是什麼意思,佛教中的執著指什麼?

固著於事物而不離也。大般若七十一曰 能如實知一切法相而不執著故,復名摩訶薩。菩提心論曰 凡夫執著名聞利養資生之具務以安身。行事鈔下四曰 大德順佛聖教依教而修,內破我倒,外遣執著。執著指分別。例如,得到與失去的分別,好與壞的分別,大與小的分別,存在與不存在的分別,時間長與時間短的分別。因為有分別,所以...

佛教中的「放生」是什麼意思,佛教上講的放生是什麼意思

看到生命受到威脅的人或動物,想辦法幫他逃離,就是放生。任何東西都有生命的意思 佛家所說 放生 的本意是什麼?那是在教學,培養自己仁慈博愛的心。並且放生的功德極大,但是如果我們只是裝個樣子,放生給別人看,那麼你得到的利益就變得很小了。簡單來講就是多做好事 多積陰德 必有好報 樓上的師兄已經解答的很清楚...

佛教如何回向啊,佛教裡的回向是什麼意思

查閱國際君友會佛教典藏,記載回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詞,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門。回向,梵語parinama,又作轉向 施向。大乘義章 卷九云 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即希望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予他者,並以己之功德而期他者皆成佛果,迴向於佛道。通俗地說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

佛教的不動空什麼意思永恆什麼意思

不動 空 等在佛經中常用來形容人人本具的佛性。一切緣法 有為法 時刻生住異滅,變化無常。而 空 卻是沒有形象,不可動搖,這是本質不同。空 的突出特性是 不動 心經 中的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便是對 不動 的最好詮釋。關於 不動 再舉兩例 譬如客棧,客人往來,而主人常住。客人是動,主人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