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性本惡論」?是否可以成為犯罪的理由

時間 2022-03-02 14:20:18

1樓:仝笑寒

「人性本惡」是旬子提出來的,人性之所以本惡,才要經過後天的教育,棄惡從善,這是旬子一生追求的。犯罪的原因是很多的,如果乙個人從小沒有受到好的教育,或者某種原因無法接受教育,那麼這個人犯罪的機率是比較高的。但如果以人性本惡,來作為犯罪的理由是絕對不能成立的,如此一來,每個犯罪的人都可以說這不是我的錯,因為我一出生就是惡人,而惡人肯定是要犯罪,這還了得,所以你的這個想法不能讓人接受的。

人犯罪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都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2樓:風語愛詩音

根據現代的研究,人生下來人的劣根性有26條,包含惰性等,而人的優根性有11條。所以乙個人不受教育很容易變壞,還需要乙個好的環境。 人性本惡,但如果有乙個好的環境,變壞也不容易。

天下有那麼多遵紀守法的人, 人性本惡 並不能 成為犯罪的理由。

什麼是人性本惡論?

3樓:傾蓋如故

中國古代人性論的重要學說之一,認為人的本性具有惡的道德價值,戰國末荀子倡導這種理論。性惡論以人性有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二者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對後世人性學說產生了重大影響。

荀子所論及的人性,其本質恰是無所謂善惡的「本始材樸」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轉化為惡的可能,也有發展為善的機會。荀子的性惡論的思想在先秦百家關於人性的論斷中獨樹一幟,他的思想對後世今天的意義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擴充套件資料

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彩,善於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風格,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他的文章已有語錄體發展成為標題**,標誌著我國古代說理文趨於成熟。

性惡論在名聲上自然沒有性善論那麼入耳。其實,就如同性善論並不能使人自動行善一樣,性惡論的含義也並非准許人隨意作惡。性惡之惡就其本義而言,是指人類作為一種生物,所本來具有的生存本能。

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沒有必要否定它,迴避它。

4樓:顏樹文

很多時候別人覺得你好欺負就會多欺負你一點,一定要強大起來。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上第乙個主張人性本惡的是荀子。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趙國人,比孟子小70多歲。孟子死時,荀子才10多歲,還是個兒童呢。

荀子論述「人性本惡」,相對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乙個進步。既有邏輯,不像孟子信口雌黃;又有論證,不像孟子胡攪蠻纏。與孟子明顯不同的是,他對人性下了定義: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就是說: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是不待後天學習而成的自然本能。

與「性」相對的是「偽」。「偽」是人為、後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義禮智信就是「偽」,是人為教化的結果。

他認為:「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性偽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荀子明確把人性限定為人的自然屬性:「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而把仁義禮智信歸結為「偽」,是人的社會屬性。

他認為:性是惡的,偽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惡變善呢?

荀子認為要通過後天的禮儀教化來「化性起偽」:「人之性惡,其性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慾,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化之化,禮儀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由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他認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醜恨惡的,這些都是人性本惡的表現,如順其自然發展,社會就會充滿爭奪、殘暴、淫*亂。因此,必須用師法教化、禮儀規範來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偽」。

荀子對孟子的「性善論」給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

」在荀子看來,孟子的性善論和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知良能說,是不了解性和偽的區別。

在人性問題上,孟子主張本善,荀子主張本惡。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張通過教化,扶植和培養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發揚光大;荀子主張通過教化,限制惡的趨勢,使人性之惡向善轉化。

荀子的「人性本惡」是與法家思想的共通之處。

荀子的觀點

荀子性惡的觀點(即,性本惡),是中國思想史中,最早出現的性論。 其觀點主要出現於其《性惡篇》、《正名篇》。但若要完整地了解荀子的性惡論,就還必須參考《解蔽篇》、《王制篇》等重要篇章。

荀子性本惡的含意

(1)荀子對善惡的定義是以後果界定善惡(治或亂),而非以人的動機界定。 即他的性惡論是後果論,由實際經驗觀察到的結果決定是性惡還是性善。

要了解荀子的性惡論必須分清楚性與惡,性是自然的性,不用學習就得到,不可努力就獲得。偽是能夠學習和致力於就可做到。偽有兩個意思:

一是作用方面,即人為;二是結果方面,人為所養成的人格。

(2) 【性惡篇:「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慾,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從引文可看到,他說的性是人自然的本性或天生本性是取事實義,與即人的動物性,如他認為人的本性生來就關心自己的利益,順著這種人性就只有爭奪而辭讓之德就會滅亡,並非說人的本質(essence)。

(3)他的性惡論是說人只順從自己的自然本性的時候,會引起壞的結果,而「善」是後天學習和努力而得來。可以看出荀子是一經驗論者,是由後果論看人性惡的。

他說要從人為的方法去改變惡的結果。孟子性善論的性是取本質義,即人與動物的分別,人內在的道德心,即四善端,人有向善的本性,內在的價值根源。而孟子也應該不反對人有自然之性,因為這明顯在經驗裡觀察到。

性惡論的定義是如果人順從自然本性而行,則引起惡果;而善是後天學習和努力而得。內含含義是雖然自然之性不是惡,但它是引起惡果的源頭。從荀子在性惡篇一開始給出的論證是可以看到,雖然荀子未能解釋價值的根源何在,但是這個定義是可成立的,因為我們是可以修正他理論中價值根源問題,如價值根源是外在於人的,如宗教。

荀子在」性惡篇」還用了很多論證證明性惡論。

如: 有曲性的木,有待於「矯正」才能直;

有鈍性的金,有待於磨礪才能利。「人的自然之性」也有待於「師法文化」、「禮儀之道」才能「善」。 以偽(師法文化、禮儀之道)解釋善可以行出來行並不能解釋「性惡」的人為何以能有「人為之善」,也不能說明師法和禮義為何可以產生。

性惡論(性本惡)作為人性論的問題

一般學者認為荀子性惡論(性本惡)有以下的問題:

【荀的性惡論最大問題是沒有道德價值根源,到最後向了權威主義發展。荀子只說「心」能觀理,即可以分辯是非和善惡,但不是生出價值的根源,那麼標準從可而來? 依照荀子的性惡論理解,道德最終會成為外在的工具的價值去令社會安定和訴諸權威主義。

孟子的性善論,說出人本有善,我們本有內在價值根源(四善端)。】

然而,這是一種誤解。荀子可以站在下列幾點來加以反駁:

關於道德根源的問題:荀子的性惡論認為「耳好聲、目好色」。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

西方人認為人性本惡,中國人認為人性本善。如何看待人性,這是古今中外許多哲學家 思想家關注的重大問題,由此形成了東西方兩大陣營。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告子則說,人性可善可惡。理學家則說,孟子說得對,荀子說得也有道理,而告子給我們提了個醒。所以,我們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心,一定要存天理滅人欲。近...

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呢,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

人性非本善,亦非本惡。人性本己。利人不利己,大善 利人利己,小善。損人利己,小惡 損人不利己,大惡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雖然本意是說人不修為自己,天地不容,但現代人的理解,也是不無道理的 人不為自己,天地不容。任何事,人都是會首先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所以說,人性本己。本己,不一定就是本善或本...

什麼是人性,什麼是人性?包括什麼?

如果你是乙個好人,一定要聽完這段話!人生一切痛苦的本質都源於你對人性的無知。人性的本質就日常用語上有狹義和廣義兩方面 狹義上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是人與其它動物相區別的屬性 廣義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其中包括人與其它動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屬性。什麼是人性的溫...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善惡本就是人定的界限 人性卻不是人所能決定的 人類只能在自己思維可理解之內尋找答案 人類的思維是非常有侷限的 人類無法理解自己思維之外的存在 就像人類的聽覺器官無法識別超聲波一樣 但人類的思維是可以進化的 或者說變化 人類還是發現了超聲波的存在 雖然人類的聽力沒有進化 但是我們用我們的思維找到了 途...

什麼是人性,人性是什麼意思

人性的本質就日常用語上有狹義和廣義兩方面 狹義上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是人與其它動物相區別的屬性 廣義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其中包括人與其它動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屬性。如果你是乙個好人,一定要聽完這段話!人生一切痛苦的本質都源於你對人性的無知。這個時期從達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