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道德是調節社會人群關係和行為的規範,道德是外在的「自律」法律是內在的「他律」

時間 2022-03-16 15:33:43

1樓:1號

不是完全準確。

1、道德是主觀意識形態,在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並完善。法律是客觀約束機制,是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變化的產物。

2、兩者的功能不同。道德是社會中處理人與人關係的最完善的準則。法律卻是處理人與人關係的必要手段。也可以簡單的認為後者是前者的補充。

3、道德並不代表自律,因為道德在每個人的觀念中不盡相同,譬如:甲用來自律的形態並不一定適合乙,甚至乙對此反對,但並不代表乙違反了其道德。法律就不同了,其不但是內在的『他律』更是外在的約束,任何人都需要以此為準繩,不會因個人轉移。

4、.......贅述就免了,個人觀點畢竟非專業人士。

法律與道德的關係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與法律是相互聯絡的。它們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它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任何社會在建立與維持秩序時,都不能不同時借助於這兩種手段,只不過有所偏重罷了。

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動的。其關係具體表現在: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會要維繫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係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準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

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

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範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絡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綜上所述,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有這辨證統一的關係,他們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不可分割。

3樓:匿名使用者

法律與道德都是人類社會特定關係的產物,法律屬於社會制度範疇,道德屬於意識形態範疇;法律是由國家制定並強制實施的行為規範,道德是依靠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思想教育調整行為的規範。兩者都是調控社會關係和人們行為的重要機制,既相互區別,又相互滲透、相互支援、相互轉化、相輔相成。法律與道德的有機結合、協調發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4樓:祝金生前辛

一般認為法律是調整人們社會關係的規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社會關係都屬於法律調整的範圍。法律的淵源主要包括成文法,判例法等等。

法律與道德都屬於社會規範,但是二者也存在明顯的區別:

1.法律關注人的行為,不單獨調人的思想活動。比如,想殺人的行為並不受法律調整,只有在實施行為的時候才考慮人的思想因素。而道德則同時調整人的思想與行為。

2.實施方式不同。法律依靠國家的強制力來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依靠人們的自覺遵守。

3.調整範圍不同。法律的調整範圍比道德小,不如法律不調整戀愛關係但是卻受道德的調整。

4.表現形式不同。法律包括成文法與判例法都是以文字形式表現出來的,而道德往往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一種傳統。

5.內容不同。法律規定的內容是人們的權利義務關係,但是道德則不突出權利,注重義務。

有理論認為法律是最低標準的道德,但是現代法理學有很多觀點也認為二者其實沒有這樣一種包含關係,法律是最低程度的道德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5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法律與道德的交叉與滲透,有兩個重要表現:一是法律意識與道德觀念具有同一屬性而相互聯絡,二是法律規範與道德規範的調控範圍有所重疊而相互包容。

一般來說,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譴責的行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勵的行為,也是道德所培養和倡導的行為。

反言之,許多道德觀念也體現在法律之中,許多道德問題也是可以訴求法律解決的問題。不過,從規範作用的範圍來看,法律與道德對人們行為有著不同層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規定最起碼的行為要求,而後者可以解決人們精神生活和社會行為中更高層次的問題。

6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這麼理解的: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是法律的最高境界.可能有一些片面,請多多指教.

7樓:匿名使用者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是道德的體現,道德並不都是法律,但法律必須是合乎一定的道德的。

8樓:匿名使用者

違反道德不一定會觸犯法律,觸獨法律就一定違反道德了

9樓:伊特納雄耐爾

法律道德兩者既統一。

10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是逆流的形態,乙個是通暢的形態。

法律與道德紀律的區別與聯絡

11樓:密碼錯誤碼單

紀律道德與法律規範著我們的行為與紀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國家制定和頒布,具有強制力和權威性,所有社會成員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

道德與法律的聯絡與區別

12樓:小揚說歷史

道德與法律的聯絡:道德與法律都是調節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的一種社會規範。 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反映,體現了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共同意志。

思想道德與法律在許多方面是相通的,法律為思想道德提供了保障,思想道德建設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標。

1.從表現形式上看,法律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範性檔案或國家認可的習慣;而道德則是一種意識形態、觀念的東西。

2.從調節的層面來看,思想道德涉及主要是個體觀念和意識形態層面的問題,道德涉及範圍更為廣泛,相對模糊;法律涉及主要是人們行為層面的問題,法律作用的範圍較為具體,十分明確。

3.從調節方式來看,思想道德修養主要依據個體內在的要求和信念起作用,是一種「軟調控」,法律是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控制發生作用,是一種「硬控制」。

13樓:匿名使用者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準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1、法律與道德產生的條件與消亡各不相同。

2、法律與道德調整的物件與範圍有所不同。

3、法律與道德的表現形式與調整機制各不相同。

4、法律與道德的表現形式與調整機制各不相同。

14樓:或者愛未央

道德與法律

在論述法律和道德前,我們先來明確一下二者含義。「國皆有法,而無使法必行之法」,早在兩千多年前,管仲便指出法律的含意。一是法律是國家治理公眾的必要手段,二是法律的權威是源於公民的內心擁護,辦事依法,遇事找法,把法律作為一種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

何為「道德」,古代有句話「仁者無憂」,也就是當我們做到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便得到我們所要的道德.當然道德是一門實用性的學問,很難給它下個定義,它可能源自乙個人的品格,也可能源自乙個人的行動. 一提到兩者的關係問題.

我們第一想到哲學的聯絡觀點,兩者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滲透.又相互作用的.當然法律和道德也不例外.

下面將從四個方面,一:相互制約,法律是國家強制頒發,也是維持和改變社會的工作,法律邊界化明顯.對於公民,它具有控制性,指引性、強制性,而道德不一樣,它是源於公民的個人素養,是可選擇的.

道德不道德都受法律的制約、不能超出社會基本秩序的許可範圍

二.相互滲透,在法律規章制度中,會存在一些道德條約.比如喝酒不能開車.

在法律層面來講,國家於2008年起草了酒駕法.在道德層面,酒後駕車可能會選對別人造成傷害。所以,在一定條約內,二者之間相互滲透。

還有,在所有的社會之中,**在道德上和法律上都是被禁止的

三相互作用,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就已經揭示了法律和道德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習慣法的出現,它既非純粹的道德規範,也不是完全的法律規範,而是介於道德與法律之間的準法規範。道德是法律的基礎,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法律的發展,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線。

法律在實施過程中又展現道德對社會和諧、穩定的作用.因此只有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使國家更統一。

當然,儘管法律和道德有這很多重疊點,法律的規章制度也不等同於道德,二者在很多方面是有所區分的,做好人,做好事不能與遵守法律相等同。

15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是乙個人的行為準則,法律是道德的底線。

法律與道德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分離,二者的關係是乙個歷史與現實中永恆的話題。人類的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就是乙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互動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強調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強調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

中國古代禮法結合、德主刑輔的思想為我們今天採用德法並治之治國模式提供了一種可行性的歷史考證。

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這樣的結合才是完善的。

兩者相輔相成,各有作用,只有道德與法律完美結合的社會才是最和諧最理想的社會。參考資料:http:

1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乙個法理學的概念,道德是高階別的行為規範,而法律是低階別的行為規範。另外,兩者在約束方面有所不同。都有強制性。但是,道德的強制性低,法律是國家強制力保證的。

17樓:似皛

法律是道德的實質化和進化版

18樓:l零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線

法律與道德的關係是?

19樓:

道德與法律是相互聯絡的。它們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它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任何社會在建立與維持秩序時,都不能不同時借助於這兩種手段,只不過有所偏重罷了。

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動的。其關係具體表現在:

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會要維繫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係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

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準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

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

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範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絡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綜上所述,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有這辨證統一的關係,他們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不可分割。

道德和法律的關係,道德與法律的關係是什麼?

道德與法律的關係 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上的思想關係,是一種特殊的社意識形態或上層建築。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法律屬於上層建築範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律就是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認可 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範的總...

愛情與友情誰更重要,法律與道德誰更重要?

愛情和友情是不可分割的,就像是人的左手和右手,如果有人問你愛情和友情哪種重要呢?如果你回答愛情,那你就是傻了,別人一定會以為你重色輕友,如果你回答友情的話,那也會有人說你沒有情調,只存在友情,之間就不會存在一點點曖昧的調調,生活不是更單調了。所以愛情和友情可以說是互相排斥,也是互相吸引的,只要自己身...

大學生如何提高道德修養與法律,結合實際談談大學生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

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是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學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養課能幫助大學生從歷史和現實的大量素材和生動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養料,獲得真 ...

構建和諧社會更重要的是道德還是法律

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否則就會墮入鄧公撥亂反正之前那種烏煙瘴氣 民不聊生 國將傾危的人治狀態!公民道德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這既是我們黨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執政經驗基礎上對執政理念的新的概括和發展,也是我國當前所處的社會發展狀況的客觀要求。目前我國正...

身為一名醫療工作者,如何遵守職業道德與法律規範

醫德規範如下 1 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總是為了病人著想,盡一切可能為病人減輕痛苦。2 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權利,不分國籍,性別,職業,地位和財產狀況,平等對待病人。3 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對病人同情,關心,體貼。4 誠實和誠實。自覺遵守法律,不利用醫生謀取私利。5 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