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在15天內迅速提高肌肉力量,如何在15天之內提高體力

時間 2022-01-14 10:58:04

1樓:風紀社

力量訓練是一項艱苦而又循序漸進的運動,你如果想在15天的時間大幅提高肌肉力量是不現實的。現在就開始練,相比以前有所提高是可能的。

2樓:港幣戰士

土豆網上有一教學**《男子健美》(共3集)講的就是器械健身你參考一下 乙個完全的健身方案應當包含吃(飲食),練(訓練),睡(睡眠)三個方面,而練則由心肺,力量,柔韌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有鑑於此,本人給出的訓練計畫是:開始時用5-10分鐘有氧熱身,最後用5-10分鐘拉伸放鬆,中間是40-50分鐘的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主要有:1)背部:引體向上(頸前下拉);2)胸部:

平板臥推(坐姿推胸);3)腿部:槓鈴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槓鈴推舉(啞鈴推舉);5)臂部:

槓鈴彎舉(啞鈴彎舉);6)腹部:仰臥起坐(仰臥舉腿)。 訓練備註:

訓練一周3次,隔天進行,每次1小時左右,練全身,每個部位乙個動作,括號裡的動作備用,乙個動作3組,每組8-12次,動作與動作之間間隔2分鐘,組與組之間間隔30-60秒,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動作要穩要慢。必須用逐漸增加重量來使肌肉的適應力增大,從而對訓練產生反應。使用自由調節重量的器械進行訓練。

這可以使肌肉對器械產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應。因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參與到運動中去。做動作時,無論是舉起還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動作,這樣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飲食方面:少吃多餐,適量多攝入蛋,奶,肉。每日食譜為:

適度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種主要營養素的比例應為25∶20∶55左右。饅頭、麵條、公尺飯等主食及山芋、燕麥、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為首選。

蛋白質是肌肉增長最重要的營養源,健美訓練者蛋白質的攝人應以非脂或低脂食品為主,如脫脂牛奶、蛋清、魚、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時,中午若有時間可再午睡30分鐘。

對了,訓練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時段,因為人體在此時段體力和柔韌性都處最佳狀態。最後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

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唸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複次數。

比如,練習者對乙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

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鍊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

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鐘的時間集中鍛鍊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划船、臥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

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

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

「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鐘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

鍛鍊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唸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

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覆到動作的開始位置。

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裡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

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復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畫裡要多安排硬拉、深蹲、臥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復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鐘裡,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鐘。

12. 休息48小時:區域性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區域性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

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鐘;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鐘。 13. 寧輕勿假:這是乙個不是秘訣的秘訣。

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

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有氧運動:

跑步、跳繩、游泳,無氧運動:如果沒條件,在家做俯臥撐,可以練胸大肌和肱三頭肌、斜方肌和三角肌;仰臥起做,可以練腹肌;深蹲,可以練大腿肌肉;提踵(用腳尖使勁把身體往上抬),可以練小腿肌肉。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相結合練。

平時多吃一些高蛋白食品,如:蛋、奶、肉、魚等。 手臂主要是小臂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四部分。

肱二頭肌主拉,1、你可以用大臂進行啞鈴曲伸就可以了,伸的時候不要放到底,讓二頭肌始終受力,還有,你可以採用史瓦辛格的方法,有乙個好聽的名字叫21響禮炮,就是在你在做啞鈴大臂曲伸的時候,因為從伸直到彎曲一共是180度,你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下方90度做7下,第二步上方90度做7下,第三步,180度做7下,可以根據你啞鈴的重量決定數量。2、在單扛上做引體向上。肱三頭肌是主推的,1、俯臥撐;2、臥推、3、在雙槓上做臂屈伸;4、頸後單臂啞鈴臂曲伸。

在做以上運動的時候都可以練到小臂,手握啞鈴時加大點握力。三角肌分前、中、後三束。前束做俯臥撐和臥推就可以練到;中束,雙手抓住啞鈴,垂於雙腿兩側,然後做90度平抬,反覆;後束,單手抓住啞鈴,身體向前彎90度,手臂向後上方抬起,反覆。

無氧運動每次做到肌肉有痠痛感,切記不要每日都做,每次你做無氧運動是要盡可能的破壞你的肌肉組織,然後用充足的時間和養份去修復破損的肌肉組織,說白了肌肉是在你做完無氧運動休息的時候長的。 科學健身,自然會擁有強壯的身體

如何在15天之內提高體力

3樓:匿名使用者

跑步訓練有3個基本的要素:耐力、力量、速度。  耐力  如果我們把跑步看作是乙個金字塔,每年一次到兩次的最高端的比賽作為它的金字塔頂,耐力基礎是塔的塔基。

對追求健康的跑步者來說,塔基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但對大多數的跑步者來說,塔基是整個計畫的開始和結束,沒有良好的基礎,較大強度的力量工作和速度工作是不可能做到的。部分的跑步者往往忽略了計畫,從而使我們的跑步受到不良的影響其實我們可以很好地設計自己的跑步計畫,特別是在每年一度的為耐力訓練打下良好基礎的時間裡。

  力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體力和精神承受能力已經下降到如同懸崖的邊緣上了。肌蛋白的減少是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典型病症。在老年人中,由於其肌肉力量的下降和身體極度地虛弱,摔倒和骨折是比較常見的。

研究表明:力量訓練也能有效地減少老年人摔倒的頻率及骨折。  不管什麼年齡的跑步者,很少有人努力去鍛鍊腿部以外的肌肉。

但是,在日常訓練中,有規律地安排一系列簡單的上身力量練習,將有效地提高訓練者的跑步能力。目的是提高肩臂的力量和耐力,以及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通過合理地利用雙臂,跑步者的成績可以提高近12%。

不知道利用雙臂的普通的跑步者就很不幸,跑步的距離越長,雙臂就越疲勞。雙臂能有效地維持步幅是因為,,他們像乙個節拍器一樣有節律地帶動著腿的節奏。  增加上臂的力量可通過簡單的俯臥撐練習。

做俯臥撐時不用太快,並注意兩臂的寬度來加強背、肩、臂的力量,所有這些部位在長跑的最後階段將起重要的作用。不要一下子做得太多,剛開始做4次到5次即可,然後,隨著力量的增加而逐漸增加次數。做俯臥撐的好處在於用你自身的體重提供阻力,3而不需要投資任何設施。

  跑步時,另一塊重要的肌肉是腹部肌肉。無力而鬆弛的腹部是你在長跑訓練、比賽的最後階段步幅減小、胸腔縮小,運送到腹部的空氣總量減少。此外由於腹部肌肉的力量差,可能會給和腹部相對的腰部肌肉帶來麻煩。

解決的辦法是有計畫、有規律地做仰臥起坐。這個練習使背部、腰部、腹部肌肉都會得到鍛鍊。把加強上身力量融入到你的日常跑步中去,簡單的方法就是像每天跑完步後要做整理運動一樣來做它。

一開始做10個仰臥起坐,5個俯臥撐和20次雙臂屈伸,在兩個星期後增加到12個仰臥起坐,6個俯臥撐和24個雙臂屈伸。  盡可能地加強跑步的力量,一旦有了一定的耐力基礎,加大步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山地跑。有規律的山地跑計畫將對日常跑步產生奇效,對比賽成績更是有顯著效果。

山地跑可增強跑步者的大腿力量,增強腿部的協調性,更可增強大腦的協調性。對老年跑步者作用更大。在史丹福大學的調查結果表明:

跑山的老年人的骨質密度比那些沒參加訓練和參加缺乏刺激訓練的老年人的要大得多。  進行山地跑訓練可以慢慢開始。首先,在山地跑訓練時不必跑很陡的山。

如果跑很陡的山,那麼,所做的唯一的事即是爬山。理想的山地跑,其山路長為四分之一英里,山的坡度不要太陡,這樣既能鍛鍊到腿的後蹬力量,又不至使肌肉過分緊張。其次,盡量做上山跑。

因為當你做下山跑時,地面對腳、踝、膝和腿的撞擊力加大了(大約為體重的4到5倍)。而當你做上山跑時,撞擊力會小很多,更有利於加強大腿的力量,有助於跟腱的拉伸。下山跑時要減小跑的步幅。

  根據其他系列山地跑的效果,第一周,跑一次;第二週,跑兩次。在你計畫參加比賽的前8到10周,把山地跑有效地融入你每週的大強度訓練之中。每週重複1到2次,使山地跑在日常、有規律地中等強度訓練中佔到中等比例。

  速度  對乙個跑步者來講,有很多方法進行速度訓練:到田徑場上,重複進行各種各樣的短距離跑;做速度遊戲;從上上快速地地跑下來;參加比賽等。速度訓練對每個人都是可以的,對老年人的作用更大,因為它在保持步態的同時,也保持了人體良好的生物力學結構,而這兩者將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

許多沒跑過不得成年人,認為自己只是適應日復一日的以每英里10分鐘的速度慢跑,而不管跑的強度和速度,這是不正確的。  提高速度可以通過三種方法:  ⒈增加步頻  ⒉增大步幅  ⒊既增加步頻又增大步幅  第一種方法比第二種方法更可取,步幅的增大會造成步幅過大,進而會引起某些生物力學上的問題和運動損傷。

  速度訓練,尤其是在田徑場的速度訓練應該是逐漸的(**的)提高步頻和步幅的訓練。重要的是要循序漸進地提高。田徑場上的速度訓練對於發展速度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提供了乙個改進跑步形式的機會。

如何在15天內練出腹肌,怎麼在15天內練出肌肉

在我們人體的所有肌肉中,我們對腹部肌肉的誤解最大。我個人認為,每天做幾組仰臥起坐不足以使腹部出現區域性性的脂肪減少,只有講究營養的膳食和休息時間極短的大運動訓練才能減少多餘的體重。一般講,要發達腹肌是比較容易的。在我早年的健美訓練中,因為我只想盡可能把肌肉塊練得大些,所以我既不練腹肌,也不注意飲食安...

如何在15天內瘦下來,怎麼在15天內減掉20斤???真的很急

某乙個小李 6點到9點之間起床,喝牛奶 要全脂原味的 吃水煮雞蛋一枚到三枚。然後去跑步。要求半個小時以上。跑的時候要注意擺臂,步伐。不建議繞著操場跑,這樣容易熟圈,往往堅持不到半個小時。要選擇馬路,公園。自己找點障礙物,練習大跨步,這樣對鍛鍊臀部大腿的肌肉有很大的好處。以防跑步綜合症,就是小腿向後發...

怎樣在15天內把腿瘦下來,如何在15天內瘦下來?

6點到9點之間起床,喝牛奶 要全脂原味的 吃水煮雞蛋一枚到三枚。然後去跑步。要求半個小時以上。跑的時候要注意擺臂,步伐。不建議繞著操場跑,這樣容易熟圈,往往堅持不到半個小時。要選擇馬路,公園。自己找點障礙物,練習大跨步,這樣對鍛鍊臀部大腿的肌肉有很大的好處。以防跑步綜合症,就是小腿向後發展,大腿向前...

15天怎麼瘦20斤阿,怎麼在15天內減掉20斤???真的很急

要有鍛鍊計畫和飲食習慣堅持。首先要注意飲食!不要吃那些高熱量,高能量的食物,比如炸雞,薯條等等!多吃蔬菜,蛋白質食物!然後要有一定的運動鍛鍊規劃,比如早上要進行3 5公里的跑步運動!下午要進行一些跳躍運動!晚上晚飯30分鐘後進行30分鐘的消化慢跑!最主要要有毅力,耐力。堅持你才能見到彩虹!祝早日 成...

工傷等級鑑定下來了,沒有在規定的15天內提出上述,大概過了月左右,我還可以繼續上述重新鑑定嗎

1 工傷等級鑑定下來了,沒有在規定的15天內提出異議,過了乙個月不能再申請重新鑑定的。2 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五條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鑑定申請後,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鑑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