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古代攻城戰,守城一方,如何處理糧食問題

時間 2022-03-27 02:10:06

1樓:琳奈兒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守城一方戰前肯定要在城中囤積大量的糧草,守城戰中如果糧草緊缺,肯定向城中百姓徵集糧草。

2樓:匿名使用者

既然是城,城裡平時就會積累一定數量的糧草。戰時肯定是先用存糧,**提供後續補給,但是如果城被圍導致存糧不夠,就會派兵向城裡的百姓徵集一部分的糧食,如果屬於生死存亡時刻,那就會向你說的那樣將全城所有糧食集中,然後統一分配。這個都是一樣的,隋唐這樣,就算到了秦始皇也是這樣搞的。

3樓:

每乙個城都會有儲存的糧食以防戰時需求。通過葛榮反叛為進攻洛陽而奪取一些小城取得糧草就可知城裡都是又存糧的。在開戰時會有一小部分給百姓其餘留給軍隊也為打持久戰做準備。

4樓:

城中先要囤積大量的糧食,戰時先兵後民(防止兵變為首);糧食緊張一點的話可向城內百姓徵收然後統一調配,仍然是優先士兵,百姓一半或者更少甚至可以不配給;圍城時間非常長造成城外糧食無法收割從而使城中絕糧的,可以宰殺牲畜甚至捉老鼠充飢;實在是都吃光了的可以吃人的死屍(這時候你就別挑了),或者把城中剩餘的老百姓作為最後的糧食,或者互相殺食。

古代攻城戰是不是常用,用人命消耗守城一方的滾木,滾石的殺幣辦法攻城?

5樓:漁樵老叟

有的。古代又沒有人道主義也沒有簽訂任何的人權條約。所以古代經常驅使士兵,甚至驅使當地的老百姓,去充當炮灰。

不光是炮灰,甚至可能發生屠城的事件。所以一場戰爭下來都非常慘烈,人口減半。守城攻城都是很不人道的。

守城的一方也可能驅使百姓守城,或者直接拿人肉做軍糧。

6樓:匿名使用者

這種方法的確使用過很多,其他的,還有鑿地道,挖城牆,從城根開始挖,最終讓部分城牆倒塌。如果在有河流的地方,也可以開河灌水。

或者,建造土山,讓土山比城牆高,從而射箭壓制城池。

或者,就是長時間圍困,等城池中耗盡了糧食。

應該說,蟻附攻城,拼人命,的確是一種十分血腥的方法。

7樓:恰同學少年李富

你好!只能說你說的那種是其中之一的辦法,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用的,因為不管什麼時候士兵的性命都是很寶貴的,而且你說的這種是笨辦法,主要還是用雲梯和撞錘,雲梯肯定比較常見,攻城的時候步調一致,很難擋得住。

8樓:吳勝旗

古代攻城的方法很多,《孫子兵法》說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攻城主要有圍困、水淹,強攻等,攻心主要是心理戰。

如何描寫古代戰爭,是一方攻城,一方守城(攻城者是正面人物),最好場面浩大一點。。謝啦。。

9樓:匿名使用者

參考月關**《步步生蓮》中,趙光義集結重兵攻打晉陽一段

10樓:匿名使用者

文字描述浩大無非就是使用成語,比如形容軍隊人數眾多可以這樣「遠遠望去旌旗蔽日,甲兵如林,士兵面色沉著陰冷。。。。。。」古代戰爭 打的是什麼?是人,但並非人多者勝,此處人,乃指將領 常言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們可以從古代戰爭**裡找尋這一規律 所以,描述古戰爭 最好的辦法就是 勾勒雙方的主將,他的性格 指揮方式,戰略部署。

以及戰鬥過程中 某乙個出彩的將領,或者羅列數字,比如當年明月先生在 明朝那些事中 描述陳友諒和朱元璋鄱陽湖大戰時,就先介紹 陳友諒、朱元璋的性格和行為模式,並對陳的巨型戰艦 與 朱元璋的小漁船做了比較,當中還參入付友德 單槍匹馬殺入重重地陣欲取朱元璋首級,武林高手常遇春神箭救主等驚險的戰鬥場面。

11樓:珍珠糯公尺團

請把攻城一方及守城一方的人物與性格發一下好麼?

中國古代戰爭,守城是怎麼守的?怎麼可能憑藉幾千人就守得住,要知道乙個城市是非常大的。專攻一點不就可 20

12樓:漆新壘

攻/守城在古代是最難也是最殘酷的戰爭,不比現在火炮彈藥一炸什麼城堡都不管用。這裡我們只說守城,幾千人守住乙個城池並不希罕,古代的城市和今天的城市不一樣的,遠沒有今天的城市大,中國古代最大的城市長安、汴梁等也不過百萬人口,而今天中國乙個三線城市(地級市)都有百萬人口,所以古代大多數城市一般只有幾萬到十幾萬居民,城市面積方面,有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的說法,古代的一里約等於450公尺,和現代差得不多,三里就是1350公尺,城牆周長才1350公尺,就算以3000人守城,每公尺城牆可以站2個士兵,密度夠高了,而且守城方一般會發動老百姓參加守城(徵發民壯)。再來說下守城的方法,古代守城,如果兵力足夠,是要派兵出城立寨的,也就是在城外建立乙個據點,這樣的話敵軍要麼必須先攻擊這個據點(這樣的話守城方就有充分時間準備,延緩了敵軍的進攻),要麼在進攻城池的時候分兵進攻這個據點(這樣就減弱了攻擊城池的兵力,減輕了守方的壓力),所以古代守城並非完全死守,在敵軍兵少、疲憊、鬆懈無防備的情況下甚至可以派兵出城反擊,殺敵人乙個措手不及。

那麼兵力少怎麼辦?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的方只有1500人怎麼辦?當然是只能死守了,遠用投石機、弓弩打擊敵軍,敵軍正在登城時,可以用標槍、狼牙拍、擂石、滾木、金汁(人畜糞便、油燒熱……)殺傷做軍,敵軍登上城牆後,守方士兵就會上前肉搏,直至擊退敵軍,敵軍如果攻擊城門,就把吊橋拉起或燒毀,沒有吊橋/護城河的,直接用大石頭把城門堵死或者用塞門刀車或者在城門後面挖個大坑……敵軍如果挖地道,先用甕聽偵聽,再在可能挖地道的地方挖溝池蓄水,哪水漏了哪就是敵人的地道方向……說了這麼多,為什麼攻方這麼弱?

因為……城牆和護城河的障礙阻礙了攻方的兵力投入,攻方就是有100萬大軍,能通過雲梯、攻城塔等工具運送進城的也只是少數,剩下的大多數部隊只能乾瞪眼看著……什麼?大家一起上?守方弓弩擂石吃素的麼?

人越多殺傷得就多……而且你攻方還要不要留兵力防備守方突然出城偷襲或者逃跑了?還要不要留兵力防備守方援軍了?言而總之,古代攻城真的很難,橫掃天下的蒙古軍打襄陽用了6年……打釣魚城用了38年(還是守方主動投降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城基本上都可以說是不大的,你可以看看一些城牆的遺跡。古代沒有很猛的爆破手段,攻城是很難的。另外,住在城裡的只是「城內居民」,城牆外的「郊區」還住很多人的,城市越繁華,「郊區人口」就越多。

14樓:三年不鳴

據考古資料,古代戰爭守城是備戰充分、全民皆兵、戰術靈活、機動性強,還有強大的外援,以期達到包圍反包圍,中心開花的最後勝利。

15樓:套局福段

守城的兵幾千人,但往往在守城戰中,會發動城內青壯協助守城,那些沒有經過訓練的青壯要做的事情就是:拉動投石機,投下檑木,砸下石頭,丟灰瓶,倒金汁,倒火油,丟火把,還有拉開床弩等事情,因為有城牆屏障,對手哪怕是精銳的士兵,都還被那些沒有任何訓練的青壯給殺死。一般三千精銳士兵守城的話,往往有一萬以上的青壯協助,精銳士兵幹的事情是射箭壓制對方弓箭手,還有把爬上城頭的敵人驅趕下去,其餘的事情基本上交給青壯來做

16樓:fly小爺94拽

站在城樓上,守住城門,主要是用弓箭石頭,還有防止雲梯

17樓:我心依舊

古代人非常有策略,他們知道怎樣排兵布陣,怎樣潛伏攻擊。

古代攻城問題,古代攻城的時候很難嗎?

因為城門是木頭做的,而且不用爬雲梯。減少了危險和成本。比如說後金軍隊進攻明朝寧遠城的時候,用盾車在前,步兵在盾車之後。來到城門下攻城。只要開啟城門,其他士兵就可以魚貫而入,奪取城池。試想不攻城門這樣薄弱的環節去硬攻城牆,損失會很大的。因為進攻方要用大量兵力去爬,不利於進攻者的防禦,精神業不能集中的。...

中國古代有哪些攻城器械,古代攻城守城都有哪些器械?

除了簡單的雲梯之外,中古時代最常被使用的攻城裝備,包括巨型投石機 投石機 攻城塔 撞衝車和大盾牌。戈 矛 槍 戟 投矛器 彈弓 弓 中國弓 亞述弓箭 弩 中國弩 標槍 古代攻城守城都有哪些器械?古代攻城器械有哪些?古代攻城器械種類繁多,從它們的功能來說,大致可分為遮擋 接通 攀登 偵察 瞭望 抵近摧...

古代攻城時,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推梯子,原因是什麼?

在電視劇集中,但凡攻城,士兵們往往會採用一種名為雲梯的梯子,相信會有人詢問,這種梯子難道不會被城牆上的士兵輕易推倒嗎?自然不會這麼簡單。憑藉古代人的智慧型,人們發明了複雜的雲梯,在戰爭中不會被輕易推到,並且在使用雲梯的時候往往會輔助士兵撞擊城門,這樣會使得城內的敵人兩頭作戰,這樣才能攻進城池中。在攻...

古代攻城要從城門攻?(不要複製過來敷衍我)

城門裡面就是大路街道,攻破城門,就可以擴大戰果,繼續進攻,占領全城。但是,城門都是重兵防守,還有 甕城 的保護,易守難攻。三國演義 裡描寫的破城,有一些就不是從城門破的。古代的城牆,是那時候意義最重要 規模最大 最耗財力物力的工程。在 冷兵器 時代,城牆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 戰術意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古代攻城戰,為何總有人願意冒死爬上雲梯

這些人都為自己安排好了後事,對國家有足夠多的信仰,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舉動,冒死向前,勇氣可嘉。這個第乙個人一般都是被選出來的,會有將軍給一堆軍餉和錢財的,反正戰爭活下去的機率又不大,何不拼一把。因為他們必須與城外的敵人殊死搏鬥,就必須得靠近城牆,他們必須越過陷阱 填平護城河,然而推著雲梯來到城下,並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