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健身的,練肌肉和練力量的次數,組數的數量

時間 2022-01-19 16:59:51

1樓:

因人而異.

肌肉鍛鍊:8~12次 12~15次 7~10組力量鍛鍊:1~2次或6~8次 組數難以回答(1到2次都是極限重量,能完成2組就不錯了)

ps:力量鍛鍊需要肌肉鍛鍊為基礎,低次數是為衝擊極限提高力量而進行的,兩種訓練相互融合.

2樓:康體100學院路

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

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鍊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鐘的時間集中鍛鍊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

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樓:詭異的49路汽車

樓上的說的太麻煩了

我說個簡單點的

練力量 大重量 少次數

練肌肉 小重量 多次數

就這麼簡單了~

健身問題:練力量和練肌肉的次數和組數有什麼不同。大重量少次數多組數?

4樓:匿名使用者

練力量 重量依次減少 3組為宜,然後慢慢減輕。

練肌肉 重量不變 組多。

5樓:匿名使用者

1-5rm練絕對力量、6-10rm練緯度和力量(這裡算是大重量,少次數,多組數)11-15rm練緯度、力量、耐力、16rm至以上偏向耐力(這裡就是小重量多次數多組數)

6樓:怪獸求抱抱

力量有耐力和爆發力,如果是耐力就是一直做,爆發就是要大重量少次數····不知道對不對,都會有肌肉的,如果單純練肌肉就要綜合下··

7樓:赫銳

練力量需大重量,少組數,動作也不像練肌肉那麼規範。

肌肉訓練的最佳組數和次數是多少呀?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8樓:37581朗適

方法有很多,具體有以下這些方式樓主可以參考,祝樓主早日實現夢想. 1:練腹肌最好的辦法還是仰臥起坐,每次做100-200個,20-30個為1組,最少要做5組,具體的要看個人情況。

可以適當增加點重量,手拿個啞鈴或鐵餅什麼的,放在腦後,效果更好。 2:俯臥撐也可以鍛鍊腹肌。

記住健身的時候一定不要一次性做到累,要分組做,才有效果,一般也是每次做100個左右,至少分5組,具體看自己情況而定。 3:手抓在高處,使身體垂直懸空,腰腹用力往上抬,使雙腿與上身呈90度,注意身體不要晃動,其他地方不要用力,也是分組做。

4:如果腹部脂肪比較多,要堅持有氧運動,跑步很有效,可以減去多餘脂肪,使肌肉更好的展現出來。 練腹肌和別的肌肉不一樣,得不斷的刺激它,所以就得每次做到筋疲力盡,才能達到效果,中間的間隔最好在一分鐘左右.

做到6組左右.二飲食方面得注重加強高蛋白和高脂肪.在每次運動完後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左右是蛋白質攝入的高峰.

注意吃點高蛋白的食品. 我以前肚子上有點贅肉,後來在健身房堅持了1年,現在肌肉不能說很好,但是看起來還是很明顯的,自己也充滿自信,希望你也有所收穫。 胸肌:

用啞鈴做平臥推舉,平臥飛鳥(注:啞鈴必須是可調節重量的.也就是說你練一段時間之後,肌肉增長很快,但是人體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6次鍛鍊之後,如果你再用同乙個重量,那麼肌肉就會長得非常緩慢,甚至不再生長.

) 啞鈴平臥飛鳥.拉力器夾胸,這些動作都是鍛鍊上胸部肌肉.你得制定鍛鍊計畫,不能光練胸肌,其他的肌肉也得練.

腹肌:v字兩頭起.(每隔一天練一次,每次練4組,每組10個,每練乙個月增加數量) .

9樓:呼延冷菱

因人而異. 肌肉鍛鍊:8~12次 12~15次 7~10組 力量鍛鍊:

1~2次或6~8次 組數難以回答(1到2次都是極限重量,能完成2組就不錯了) ps:力量鍛鍊需要肌肉鍛鍊為基礎,低次數是為衝擊極限提高力量而進行的,兩種訓練相互融合.

10樓:丶呆g精神

我現在20歲,我教練給我的每天任務就是 去一次健身房。 做不同的動作(有5-8個,我不怎麼清楚了)各做3組,一組18個。每組之間休息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

反正去一次大概要1.5個小時的鍛鍊時間。

11樓:小**

最佳組數和次數8*8,一是吉利,二是效果不錯的~~~~

12樓:牢晗昱

兩到三組,每組10-30個

13樓:豾磆

8~12次 12~15次 7~10組

14樓:神降

去當兵就曉得什麼叫魔鬼式訓練不想練都不行

15樓:杭枋荃

十五種發達肌肉的訓練方法 一、動靜結合法 其方法是把動力練習和靜力練習有機的結合起來,先動後靜。即先做動力練習至極限,而後固定在需要鍛鍊部位的角度上靜止用力6-8秒,可練2-4組。 例如:

動靜結合的彎舉(發殿肱二頭肌)先用60-70%的重量做6-8次,而後固定肘關節使上臂和前臂的夾角成90度,堅持6-8秒,做2-4組。 二、克制退讓結合法 用動力練習(克制性收縮)重。復5-6次,做不起來後再做2-3次退讓性工作。

這樣的結合能使肌肉得到更深的刺激。 三、先衰竭法 這是目前增大肌肉圍徑的有效方法。其做法是。

要想發展那塊肥肉,先選擇只發展這塊肌肉的區域性肌肉練習來訓練,做6-10次直到疲勞,使其衰竭,然後在3-5秒之內跑向另器械,做乙個以發展這塊肌肉為主的綜合肌肉群練習,用79%的重量做到極限,這樣交替訓練4組左右,肌肉會感受到極大的刺激。據研究,這樣能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長,促進其發育。舉例如下。

用先衰竭原理發達胸大肌的方法; 發達胸大肌的區域性有效練習是仰臥飛鳥,而發達胸大肌等綜合肌群的練習是寬握臥推,它除了發展胸大肌外,還能發展肱三頭肌、三角肌前部和前鋸肌。如將仰臥飛鳥和臥推結合起來舉行訓練,則效果會比單純練一樣要好。其方法是:

運動員先用只能舉6-10次的重量做仰臥飛鳥練習,直到起不來,緊接著跑到臥推架前用事先準備好的60-70%重量做臥推,盡力舉次數,直到起不來算一組,共做4組左右,累計總運動量為8組約50次左右。 用先衰竭原理發達三角肌的方法: 發達三角肌的區域性肌肉練習是各種方向的平舉,如前平舉主要發展三角肌前束;側平舉(掌心向下)主要發展三角肌中束;後斜舉主要發展三角肌後束。

發達三角肌的綜合練習則是頸後寬推,這個練習既能發展三角肌,還能發展肱三頭肌,對胸大肌、前鋸肌也有影響。為發達三角肌將這兩個有效練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訓練,其效果會更好。做法是;是動員先用只能舉6-10次的重量做啞鈴側臥倒上舉的練習。

直到起不來,緊接著跑到放置在另一側的槓鈴前,用槓鈴做寬握頸後推舉(70%),直到乙個起不來算一大組,共做4大組。 用先衰竭原理發達肱三頭肌的方法: 發達肱三頭肌的區域性肌肉練習是各種臂屈伸如頸後臂屈伸、弓身臂屈伸等,而其綜合練習是窄力量推,將這兩種有效練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其訓練效果比較好。

做法是:運動員先做頸後臂屈伸6-10次直到疲勞,然後迅速跑向深蹲架前拿起架上事先放好的槓鈴(槓鈴重量為自己最高重量的60-70%),連續舉直到起不來,這樣兩種練習算一大組,共做4大組,肱三頭肌就會很脹,刺激很深,只要營養跟得上肌肉就能得到很快的發育。 用先衰竭原理發達背肌的方法:

發達背肌的有效區域性肌肉練習是負重山羊挺身,而發達背肌的綜合練習則有弓身、直腿硬拉等。為了加深對背肌的刺激可以採用如下練法:先在山羊上做負重挺身6-10次直到挺不起為止,緊接著跑向深蹲架前肩負槓鈴做弓身練習(或做直腿硬拉),直到疲勞。

將這兩個練習組合在一起訓練4組,背肌就能得到很好的刺激。 用先衰竭原理發達股四頭肌的方法。 運動員先做發達股四頭肌的區域性肌肉練習;負重腿屈伸,盡力做8次左右,緊接著做發達腿部肌肉的綜合肌群練習;深蹲,也盡力做6-8次,這樣交叉輪換做8組(4大組)約50次,股四頭肌就會因刺激較深而發脹。

從理論上講它符合極限負荷後的超量恢復的原則。這是因為肌體精疲力竭地負荷之後,首先功能能力大大減退,緊接著在恢復防疲肌體由適應一提高;超過它原有的水平; 四、先疲勞再重複法 先做綜合肌肉群練習,緊接著再做區域性肌肉群練習。如至少有四塊肌肉參與的臥推,主要練習部分是胸大肌,肱三頭肌在最大用力時並未最大限度地參與用力。

根據先疲勞再重複的原則,首先練臥推(採用超組數法),然後,臥在板凳上持啞鈴做飛鳥練習。 五、連續減重法 開始用較重的重量做到極限(8-10次);緊接著由同伴減低重量後再做到極限(4-6次人再由同伴將重量再減小,再重複做到極限(4次左右),如此連續做3組左右,一使肌肉極度緊張,得到最大的刺激。 例如:

仰臥推舉(臥推)(80千克+70千克+60千克)/(8次+4次+4次)為一大組。 又如;立姿彎舉(35千克+30千克+25千克)/(12次+6次+4次)為一大組 六、連續加重法 其方法是先用輕重量做某一動作,輕鬆地完成練習後,緊接著加重練習使肌肉有所感覺,再加重做練習,一直到起不來為止,這種不斷加強度、加深刺激的方法,提高了肌肉的鮮明度。 七、借力強行法(先實後虛重複法) 一在精疲力盡之後,還要借助於身體其它部位的附加力量,做幾次不太規格的重複。

例如:直立彎舉做不起來後,身體前傾然後向後擺動身體,兩臂借助這個擺動順勢屈肘,堅持再做2-4次。 又如:

臥推起不來後,立即做挺髖式臥推,用挺髖之力補充雙臂及購大肌用力之不足,這樣再堅持做2-4次,對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肱三頭肌和前鋸肌的刺激就會加深。 八、唸動一致法 根據優秀運動員的實踐得以練習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練什麼地方,想那塊肌肉極為重要,這樣會大大提高訓練效果。 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卜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

因此,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的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九、同類動作組合法 把發展同一群(或一塊)肌肉的相類似練習採用不同器械、不完全相同的動作組合在一起集中依次練習,加深對該組(或該塊肌肉)肌群的刺激。。 例如,為發展肱二頭肌可選擇如下練習: 1.立式彎舉:

(60%/8-10)4 2.輪換單臂彎舉:(65%/8)4 3.斜板彎舉:(60%/6-8)4 4.仰臥彎舉:

(70%/5-6)4 又如:為發展肱三頭肌可選擇如下練習。 1.立式頸後臂屈伸:

(60%/8)4 2.弓身單臂臂屈伸:(70%/6)4 身單臂臂屈伸;(70%/6)4 3.仰臥臂屈伸:(65%/8)4 十、雙組訓練法。

這種方法是採用兩倍的組數不休息地進行練習。通常有三種雙組珠 1.一組做主動肌;緊接著下一組做對抗肌 例如:一組做主動肌(如肱三頭肌),中間不休息接著做對抗肌(肱二頭肌)。

2·以同樣的方法由可以連續用兩種不同的練習練同一塊肌肉。 例如:一組做後深蹲(負荷約70%)8次,緊接著跑到另一器械做腿蹬出(負荷約70%)8次。

3·同樣的動作做伊限次數後休息20-30秒,接著以同樣的練習和同等重量盡量多次重複。 例如:為發展胸大肌採用仰臥飛鳥練習,先練仰臥飛鳥8-12rm,休息20一80秒再用同重盡力做。

十一,難度遞減法 開始練難度最大的練習;然後減低難度做同一動作;再進一步減低難度做同一動作,每次都要求做到極限。 十

二、難度遞增法 此種方法是先做低難度(角度小)的動作,再增加難度(如斜板的角度公升高)做,直到增加到最高難度做到極限。這種方法是循序漸進的,因此不易受傷,但由於它逐漸增加難度並做到極限,因而增加了對肌肉的刺激,從而增加了肌肉的鮮明性。 十

三、迴圈訓練法 把同類的或不同類的動作編排在一大組內分設4-8個站,然後按序乙個乙個地進行練習,做到規定次數後即快速轉換到下站進行訓練。待所有的站都全部跑完,該大組訓練結束。訓練下來後,汗流滿面,心跳加快。

這種訓練法是有氧訓練,對去脂**,增加肌肉線條的鮮明性大有好處。 例一:發達上臂伸肌(肱三頭肌)的迴圈練習 十

四、動作多變訓練法 肌力訓練有乙個規律,一當幾個固定動作,採用恆定運動負荷量訓練一階段後,肌體就會逐漸適應,肌力就不會提高或提高甚慢,此時應採用變異性訓練法以促使肌體發生變化,從而進入新的適應過程。例如,採用仰臥飛鳥(30千克/8次)4組,在訓練一階段後,胸圍提高甚微,則應適時變換訓練手段和方法採用斜板飛鳥等動作,增加訓練次數和強度來發展胸大肌,增加胸圍。 十

五、聽從直覺訓練法 高階健美運動員由於訓練經驗比較豐富,他會對訓練方法的選擇本能地作出反應,只有訓練有素的人才有,因此,應重視並聽從這些建築在實踐基礎上來安排不同的訓練手段,採用不同的訓練方法,進行有效地健美訓練,使肌肉發達,輪廓清楚,、線條鮮明、形體健美。

練肌肉和練力量的區別,練力量和練肌肉有什麼區別

想練成完美的身材,要吃適量的牛肉,豆腐,海帶,雞蛋這些食物,而且搭配適當的運動才可以,鍛鍊以低重量,高數量為主 我不能給你硬性規定重量,次數,因為每個人所能承受的重量次數不同,所以,這些就要看你自己的選擇了,盡量不要選擇太重,以每種運動能堅持一次20 30個,做6組以上為好 練至肌肉發脹但不痠痛,每...

練力量和練肌肉有什麼區別,請問健身和練力量有什麼區別?

1.力量和肌肉的體積和素質都有關係,同等素質的情況下肌肉體積和力量成正比。2.健美追求的肌肉是體積,是線條,是比例,不是力量。但是要想有大的肌肉塊必須用大重量刻苦訓練,所以力量也不會差。3.要有大力量必須有大塊頭,想保持瘦小的體形卻有超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為什麼與力量有關的比賽專案都是要分重量...

健身房裡練肩部的肌肉怎麼練啊

2 側平舉 主要練三角肌中束。兩手持啞鈴垂於腿前,身體稍前傾,雙肘微屈,向兩側舉起啞鈴至肩高,使三角肌處於頂峰收縮位,稍停,然後肩肌控制緩慢還原。也可單臂做,兩臂輪換。3 聳肩 主要練斜方肌。兩手持啞鈴垂於體側,膝蓋微屈,上體微前傾,雙肩充分上提,試用肩峰觸耳垂,稍停,然後緩慢控制還原。鍛鍊肩部肌肉...

練啞鈴時肌肉鍛鍊和力量鍛鍊的區別

肌肉鍛鍊是要大重量和小重量一起做的,而且動作要慢,意識要集中,意識就是想著讓你要練的肌肉用力,而別的肌肉最好少用力,能做到不用力更好,力量鍛鍊就是快點就可以,沒有哪個要多點的組數的,完全看個人身體素質,比如我說讓你一次練20組大重量相信你也完成不了,可見健身是循序漸進的,一口吃不成胖子!營養也要更上...

我的肌肉不發達,每天去健身房去練肌肉,要練多久才會變得強壯

打好基礎 消瘦者在初練階段 2至3個月 最好能進健美培訓班學習鍛鍊,以便正確 系統地掌握動作技術,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特別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鍛鍊,逐步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要有重點和針對性 消瘦者經過2至3個月鍛鍊後,體力會明顯增強,精力也會比以前充沛。這時,應重點鍛鍊大肌肉群,如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