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聰慧的翻譯,文言文《曹植聰慧》翻譯

時間 2022-02-14 11:08:28

1樓:歲月不寒

原文:曹植年十餘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

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請人邪?」植跪曰:

「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請人?」時鄴銅雀台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台,使各為賦。

植援筆立就,可觀。太祖甚異之。

譯文:曹植十多歲的時候,就可以背誦《詩經》、《論語》及其他詩詞歌賦幾十萬字的文章,善於文章寫作。太祖曹操經常考試他的文章,對曹值說:

「你請人代筆寫的吧?」曹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論是自己的觀點,寫出來就成文章了,您可以當面考我,怎麼會請人寫呢?

」當時鄴城銅雀台剛剛建成,曹操讓所有的兒子都到台上,讓他們以銅雀台為題寫一篇文章。曹植揮筆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曹操感到十分驚異

[注釋]

1《詩》、《論》:指《詩經》和《論語》。

2賦:古代的一種文體。

3屬文:寫文章。

4太祖:指曹操。嘗:曾經。

5、顧:只,只要。(環顧左右,奮不顧身,三顧茅廬……) ①《為學》中,「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難道,反而 ②《螳螂捕蟬》「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顧及

6奈何:①怎麼辦 (無可奈何)②為什麼(表示反問)

7鄴: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銅雀台:曹操在鄴城所建的亭台。新:副詞,剛剛,才

8悉:全 將(jiàng):帶

9 使:派;讓 為:作

10援:提,拿

11可觀:值得一看

12異:以……為異,感到很驚異

2樓:匿名使用者

1、①向四周看

②仔細③率領

④兼詞/或者是『眾位』的意思。(如果『諸』放在句末為兼詞)⑤援助2、①擅長寫文章。

②為什麼要請別人幫忙呢?

③太祖認為曹植很奇異。

3、是可以**的意思。就是指曹植寫文章很快,而且寫得很好,內容很值得看。

4、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文言文《曹植聰慧》翻譯

3樓:house蜜糖棗棗

譯文曹植十多歲的時候,能誦讀《詩經》、《論語》及詩詞歌賦十幾萬字,善於寫文章。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對曹植說:「你請人代筆寫的吧?

」曹植跪拜回答說:「話說出來是言論,落筆寫下來成文章了,您只要當面考我,我怎麼會請人**呢?」

當時鄴地銅雀台新建成,曹操帶領所有的兒子登上銅雀台,讓他們各自作一篇賦文。曹植提筆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曹操對曹植的才華感到十分詫異。

原文曹植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

」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請人?

」時鄴銅雀台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台,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

擴充套件資料

人物背景

曹植——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 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

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

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樓:藍水晶

原文曹植年十餘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

「汝請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

奈何請人?」時鄴銅雀台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台,使各為賦。植援筆立就,可觀。

太祖甚異之。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

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

譯文:曹植十多歲的時候,就可以背誦《詩經》、《論語》等幾十萬字的文章及其他詩詞歌賦,善於文章寫作。太祖曹操曾經看他的文章,對曹植說:

「你請人代筆寫的嗎?」曹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論是自己的觀點,寫出來就成文章了,您可以當面考我,為什麼還要請別人呢?

」當時鄴城銅雀台剛剛建成,曹操讓所有的兒子都到台上,讓他們以銅雀台為題寫一篇文章。曹植揮筆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曹操對他的才華感到十分詫異。

曹植天性隨和,不讓人敬畏,他使用的車馬以及自身的裝束打扮也都不追求華麗。每次去見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難問題來刁難他,但曹植都能應聲而答,因此頗受曹操寵愛。

注釋1《詩》《論》:指《詩經》和《論語》。 2.

賦:古代的一種文體。 3.

屬文:寫文章。 4.

太祖:指曹操。 5.

顧:只,只要。 ①《為學》中,「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難道,反而 ②《螳螂捕蟬》「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顧及 6.

奈何:①怎麼辦 (無可奈何)②為什麼(表示反問) 7.鄴:

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銅雀台:曹操在鄴城所建的亭台。

新:副詞,剛剛,才 8.悉:

都 9. 使:派;讓 10.

援:提,拿 11.可觀:

值得一看 12.異:認為驚異,感到驚異 13 諸:

自已的兒子 14.立就:立刻完成 15.

善:通"擅''擅長 16.尚:

崇尚 17.嘗:曾經。

18.為:作 曹植聰慧的具體表現:

他可以揮筆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

5樓:

曹植十多歲(的時候),(能)誦讀《詩經》、《論語》及辭賦幾十萬字,善於寫文章。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對曹植說:「你請人(代筆寫的)吧?

」曹植跪拜回答說:「言論說出來是議論,落筆(寫下來)成文章了,(您)只要當面考我,(我)怎麼會請人(**)呢?」當時鄴地銅雀台新建成,曹操帶領所有的兒子登上銅雀台,讓他們各自做一篇賦。

曹植提筆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曹操對此感到很驚異。

6樓:徐寶萍

文言文《曹植聰慧》中的「嘗」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檢視全部7個回答

我來答我來答 檢視全部7個回答

藍水晶abc

lv.9 2017-04-11

原文曹植年十餘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

「汝請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

奈何請人?」時鄴銅雀台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台,使各為賦。植援筆立就,可觀。

太祖甚異之。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

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

譯文:曹植十多歲的時候,就可以背誦《詩經》、《論語》等幾十萬字的文章及其他詩詞歌賦,善於文章寫作。太祖曹操曾經看他的文章,對曹植說:

「你請人代筆寫的嗎?」曹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論是自己的觀點,寫出來就成文章了,您可以當面考我,為什麼還要請別人呢?

」當時鄴城銅雀台剛剛建成,曹操讓所有的兒子都到台上,讓他們以銅雀台為題寫一篇文章。曹植揮筆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曹操對他的才華感到十分詫異。

曹植天性隨和,不讓人敬畏,他使用的車馬以及自身的裝束打扮也都不追求華麗。每次去見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難問題來刁難他,但曹植都能應聲而答,因此頗受曹操寵愛。

曹植聰慧文言文翻譯裡面的將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太祖悉將諸子登台。這裡的「將」是帶領的意思。

曹植聰慧的文言文翻譯 5

9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曹植年十餘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

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請人邪?」植跪曰:

「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請人?」時鄴銅雀台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台,使各為賦。

植援筆立就,可觀。太祖甚異之。

譯文:曹植十多歲的時候,就可以背誦《詩經》、《論語》及其他詩詞歌賦幾十萬字的文章,善於文章寫作。太祖曹操曾經看他的文章,對曹植說:

「你請人代筆寫的嗎?」曹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論是自己的觀點,寫出來就成文章了,您可以當面考我,為什麼還要請老師呢?

」當時鄴城銅雀台剛剛建成,曹操讓所有的兒子都到台上,讓他們以銅雀台為題寫一篇文章。曹植揮筆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曹操感到十分驚異.

10樓:12翼天使長

曹植十多歲的時候,就可以背誦《詩經》、《論語》及其他詩詞歌賦幾十萬字的文章,善於文章寫作。太祖曹操曾經看他的文章,對曹植說:「你請人代筆寫的嗎?

」曹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論是自己的觀點,寫出來就成文章了,您可以當面考我,為什麼還要請老師呢?」當時鄴城銅雀台剛剛建成,曹操讓所有的兒子都到台上,讓他們以銅雀台為題寫一篇文章。

曹植揮筆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曹操感到十分驚異 。

文言文狼的翻譯,文言文《狼》的全文翻譯

其一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 x 忽然 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尾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刃,狼 少卻 及走,狼 又從之。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懸諸樹而 明 早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歸。昧爽 拂曉 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 疑慮徘徊 近視,則死狼也。仰...

文言文《籠中鸚鵡》翻譯譯文,籠中鸚鵡的譯文

富商有段姓者 嘗畜 一鸚鵡,甚慧 能迎客與誦詩。段剪 17 其兩翅 18 置 於雕籠。熙寧 六年,段忽繫獄 及 歸 問鸚鵡曰 吾半年在獄,身不由己,極其怨苦。女 在家有人食,何其 樂耶!鸚鵡曰 君 半年在獄,早已不堪 吾多年在籠,何樂可言 段大感悟,即日 放 之 據 樂善錄 改寫 2字詞解釋 1 者...

笑府《蝙蝠》的譯文,翻譯文言文《蝙蝠》

原文 鳳凰壽,百鳥朝賀,惟蝙蝠不至。鳳責之曰 汝居吾下,何踞傲乎 蝠曰 吾有足,屬於獸,賀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誕 蝠亦不至。麟亦責之。蝠曰 吾有翼,屬於禽,何以賀與 麟鳳相會,語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嘆曰 如今世上惡薄 偏生此等不禽不獸之徙,真個無奈他何!笑府 譯文鳳凰過生日,百鳥都來祝賀,唯獨蝙蝠沒有...

或的古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技巧

用作虛詞 或 1 表示選擇或列舉。如 或是 連詞。表示選擇或並列關係 或乃 或者。常用於句首表示變換敘述內容 2 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 狀況或行動之間的乙個抉擇。如 有病或無病,他不都應該在這裡 3 近似 可疑或不肯定。如 在五天或六天之內 4 兩個詞或兩個短語同義 等義或替換的性質 或盡粟一石。唐...

揠苗助長的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揠苗助長》

小誠同志 有個宋國人嫌自己的莊稼長得慢,就將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裡,對家人說 今天累壞了,我幫助莊稼長高啦!他兒子趕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評 析 從辯證唯物主義角度看,揠苗助長的故事揭示了規律的客觀性。事物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種客觀性,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