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時間 2022-01-01 16:02:55

1樓:匿名使用者

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但要注意的是:

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2000

3、工資、薪金所得專案稅率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過500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2樓:屏海讀聯

現在還是2000元以上的部分按5%-45%計稅

2010年個人所得稅怎麼算的啊,

3樓:樹陰下的羊

扣所得稅 扣公積金 扣社保費

347.65 420 429

應發工資 8862,實發工資7665.(近似數,角分捨掉)

4樓:匿名使用者

不太清楚你的問題,詳細點

稅款=(收入-2000-規定範圍內的三費一金)*相應稅率-速算扣除數

5樓:匿名使用者

1、全國個稅的起徵點是一樣的,目前起徵點為2000

2、2011年09月起個稅起徵點為3500

3、目前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

級數 應納稅所得額(含稅)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不超過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4、個稅計算公式為:(應領工資-2000-五險一金)*稅率-速算扣除數

5、照你的所得稅,應該是屬於第3級,即是超過2000不超過5000部份,其對應的稅率為15%,速算扣除為125,現在設你的工資為x,則有:

(x-2000-420-429)*15%-125=347.65

0.15x-427.35-125=347.65

0.15x=347.65+427.35+125

0.15x =900

x=6000

6、所以你的工資為6000,不信,你可以用公式去檢測一下!!!

2010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6樓:愛旅行的牛仔

2010年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共9級稅率,個稅免徵額為2000元)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7樓:

2010年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共9級稅率,個稅免徵額為2000元)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6月30日表決通過了個稅法修正案,將個稅免徵額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為3%至45%,自2011年9月1日起實施。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稅免徵額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8樓:匿名使用者

原個人所得稅稅率表(9級稅率,2000元起徵)

級數 含稅級距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500元的 不超475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過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過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過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超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9樓:霸燈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含稅級距 不含稅級距

1 不超過1500元的 不超過1455元的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2010年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0樓:匿名使用者

在沒有新的政策出台之前,還是按照2009年的老辦法,即九級稅率法

11樓:匿名使用者

工資個人所得稅允許扣除五險一金嗎

12樓:

和以前一樣,自從08年變了之後還沒變呀.

不含保險?什麼意思???交個稅本來就不算五險一金的,五險一金都扣除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速扣數:中國公民2000,外國人4800

級數 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500元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 10% 25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 15% 125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9 超過100000元 45% 15375計算方法:應納所得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稅率-速算扣除數

2010年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需要詳細的理論和解題步驟!

13樓:勤奮的猴子呀

(一)應納稅所得額

工資、薪金所得實行按月計徵的辦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減除費用由1600元調整為2000元。因此,工資、薪金所得以個人每月收入額固定減除2000元費用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月工資、薪金收入-2000元(2008年3月1日起)

(二)減除費用的具體規定——月扣除4800元

一般工資、薪金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應納稅額=(每月收入額-2000或48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雇主為其雇員負擔個人所得稅額的計算

具體分二種情況處理:全額、部分(定額、定率)

(1)雇主全額為雇員負擔稅款。應將雇員取得的不含稅收入換算成應納稅所得額後,計算單位或個人應當代付的稅款。計算公式為:

①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1-稅率)

②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在上式中,公式①中的稅率,是指不含稅所得按不含稅率級距對應的稅率,用「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後的餘額查詢表2-5(p162);

公式②中的稅率,是指應納稅所得額按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見表2-2(p156)。

(2)雇主為其雇員負擔部分稅款

第一種:雇主為其雇員定額負擔部分稅款的,應將雇員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換算成應納稅所得額後,計算單位應當代扣代繳的稅款。

①應納稅所得額=雇員所得的工資+雇主代雇員負擔的稅款-費用扣除標準

②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第二種:雇主為其雇員定率負擔部分稅款,是指雇主為雇員負擔一定比例的工資應納的稅款或負擔一定比例的實際應納稅款。

應納稅所得額=(未含雇主負擔的稅款的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負擔比例)÷(1-稅率×負擔比例)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應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1)先將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如果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後的餘額,

按上述辦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個人承包比如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商店,商店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然後,才是稅後利潤;針對稅後利潤,承包人個人要上交承包費,這個承包費,是可以在計算個稅時扣除的。

舉例,獲得承包的稅後利潤,上交承包費後,餘5萬元,承包人在承包企業還取得工資,則工資也是其所得,要加上全年工資,減去全年生計費2000元×12。

(一)應納稅所得額

費用扣除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

(1)屬於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按次確定應納所得額;

(2)屬於同一專案連續性收入的,以乙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據以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此外,獲得勞務報酬所得的納稅人從其收入中支付給中介人和相關人員的報酬,除另有規定者外,在定率扣除20%的費用後,一律不再扣除。

(二)應納稅額計算

如果納稅人的每次應稅勞務報酬所得超過20000元,應實行加成徵稅,其應納稅總額應依據相應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十、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計稅方法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適用稅率

擴充套件資料

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範形式。稅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稅收是國家(**)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稅收的本質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藉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式,

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取得財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係。

工資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工資中的個人所得稅是怎麼計算的

一 前言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扣除標準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2000元 月 不超過500元的,稅率5 速算扣除數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 速算扣除數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為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2019稅率,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2021最新稅率?

你好,一 工資 薪金所得 二 勞務報酬所得 三 稿酬所得 四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 經營所得 六 利息 股息 紅利所得 七 財產租賃所得 八 財產轉讓所得 九 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 以下稱綜合所得 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

工資個人所得稅怎麼算2019,工資個人所得稅怎麼算

工資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其中,應納稅所得額 總工資 社會保險金 免徵額。值得一提的是,個稅的徵收方式主要為個人收入內直接扣繳或者納稅人自行申報。截止到2021年10月份,工資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是每個月5000元,也就是說,只有工資超過5000元的前提下,才需要繳納稅收。可是在...

個人所得稅計算求助,求助個人所得稅計算

月平均 1800,按個稅的計算規定,分級累進稅率500元,稅率 5 1300的部分 按10 的稅率,納稅,500 5 25 1300 10 130 合計納稅 155 155 12 1860,再加上11個月的速算扣除數 25,25 11 275 納稅合計 1860 275 2135 綜合計算 1800...

關於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計算的題

年納稅3萬,月納稅2500元,根據九級稅率級數 可以在網上查到 可以判斷屬於應稅所得額在5000 20000這一檔稅率,稅率20 速算扣除375元,設個人月收入x元 x 2000 20 375 2500x 16375 所以該醫生年收入為16375 12 196500元絕對的高薪啊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