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怎樣自製火鍋

時間 2022-04-21 15:12:14

1樓:夜夜笙歌

(一)紅湯,是典型的重慶火鍋基礎湯。此湯用途廣泛,重慶火鍋大部分品種均用此湯。其特點是:

口感豐富,汁濃味厚,麻辣適口,鮮香回甜。紅湯配方和調製方法很多,各有特色。下面介紹三種比較著名並被大家公認的配方和調製方法,供選用。

配方一:

清湯1500克、牛油250克。豆瓣150克、豆豉100克、冰糖15克、辣椒節50克、薑末50克、花椒10克、精鹽15克、料酒30克、醪糟汁100克

配方二:

牛肉湯1500克、牛油200克、豆瓣125克、豆豉45克、冰糖25克、乾辣椒25克、薑末50克、精鹽10克、料酒25克、醪糟汁150克

配方三:

雞湯2000克、牛油250克、豆瓣醬200克、豆豉50克、冰糖50克、老薑100克、大蒜200克、乾紅辣椒25克、花椒25克、精鹽10克、料酒100克、醪糟汁100克、菜油100克、麻油200克

以上三種配方,所用調料雖有差別,但做成後基本上都是正宗重慶火鍋紅湯的滋味。

紅湯的具體調製方法是:

先將炒鍋置旺火上,下油(牛油或菜油等)燒熱後,加豆瓣、薑片(老薑拍破)豆豉,煸出香味並呈紅色,爾後下湯,燒沸後下料酒、醑糟汁、辣椒、花椒、鹽、冰糖等熬製,待湯汁濃厚、香氣四溢、味道麻辣回甜時,便可舀入火鍋中使用。

調製紅湯還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湯汁表面的浮沫,與油混在一起,必須撇去。其方法是:

用勺背輕輕沾取,讓浮沫沾在小勺背上,然後除去,以免將油撇掉。二是要中途嘗一下味道。若鹹味不夠,酌量加鹽;若麻辣味不濃,再加點豆瓣、花椒、辣椒;若發現太辣或太鹹,可加冰糖或淡湯。

經補充調味,使火鍋的味道更符合食者的要求,更突出正宗重慶火鍋的風味。

上面介紹的配方,適用於火鍋店、火鍋酒樓。一般家庭可採用以下簡易配方:

豬肉湯1500克、牛油250克、豆瓣125克、白糖30克、姜50克、花椒10克、精鹽15克、黃酒50克

此方實用簡便,香味稍弱,但基本風味仍然較濃。

(二)白湯,即清湯滷,用途也廣,如鴛鴦火鍋、清湯火鍋、滋補火鍋等均用此湯,也是重慶火鍋的基礎湯。其特點是:鮮味濃郁,湯汁較清,爽口適宜,不燥不膩,但製作過程比較複雜。

下面將其配方和調製方法介紹如下:

「清湯火鍋」清湯的熬製方法

熬製清湯火鍋的清湯分為吊湯、掃湯二個步驟。

(1)吊湯

原料(以食用2500克葷料、2500克素料為例):

雞肉1000克、豬骨1000克、豬排骨1000克、老薑50克、料酒50克

1、將吊湯的原料用清水漂洗乾淨,然後放入開水中「出一水」後,再用清水洗淨。

2、原料放入鍋中,摻水5000克,先用大火燒沸,打去浮沫後改用小火吊出鮮味即可。

(2)掃湯

原料:雞脯肉150克、鹽10克、胡椒粉4克、豬淨瘦肉200克、味精4克

製作:1、事先舀出500克吊制好的鮮湯進行冷卻。然後將雞脯肉和豬淨瘦肉捶成絨狀,分別用250克鮮湯解散肉絨。

2、鮮湯置火口上燒沸,下鹽、胡椒,先將豬肉絨倒入湯中,用瓢攪勻,待肉絨浮於湯麵時,把鍋移至小火上,保持微沸,五分鐘後用漏絲瓢撈出肉絨,再次將湯燒沸,下雞絨於湯中,用瓢攪勻,待雞絨浮於湯麵後,把鍋移至小火上,保持微沸,再將雞絨擠壓為一坨,在湯中熬製。上席時,撈去雞絨,放味精即成。

忘了告訴大家很重要的一點,乾辣椒和花椒最好先用熱水泡兩個小時,這樣味道更好。

照我說的做法,人人都能做出正宗的四川火鍋。

------------

火鍋湯底及調味

踏 入 初 冬 , 相 信 很 多 人 已 急 不 及 待 的 要 品 嘗 火 鍋 了 , 除 了到 火 鍋 店 嘗 新 ,在 家 裡 享 用 更 是 自 由 舒 適 , 簡 單 的 一 窩 清 水 , 也 能 慢 慢 的 享 受 到 火 窩 的樂 趣, 家 常 火 窩 的 湯 底 當 然 不 及 火 窩 店 的 講 究 多 樣 化 , 但 也 可 以 依 所 選 用 的 材 料 而 決 定 湯 底 及 醮料 , 如 果 湯 底 清 淡 的 話 , 就 可 能 需 要 醮 料 來 提 味 , 當 然 最 重 要 是 依 自 己 的 口 味 來 調 校 , 以 下列 舉 一 些 湯 底 及 調 味 醮 料 的 配 方 以 供 參 考 。

雞 湯 :一 般 用 雞 熬 煮 成 , 大 概 用 兩 斤 半 重 的 老 母 雞 ,斬 件 出 水 後 , 加 水 三 公 公升 , 大 火 煮 滾 後 撈 去 面 層 的 浮 沬 , 轉 慢 火 熬 約 四 到 五 小 時 , 煮 成 約 兩 公 公升 半 的 湯 底 ; 如 果 講 究 些 , 可 同 時 加 入 約 六 兩 金 華 火 腿 及 一 斤 瘦 豬 肉 一 起 煮 即 可 , 中 途 應 要 試 味 , 以 便 及 時 加 入 各 調 味 料 以 合 自 己 喜 好 。

濃 湯 :以 肉 為 主 煮 成 的 湯 , 用 豬 骨 豬 蹄 膀 約 一 斤 半 ,出 水 後 加 三 公 公升 水 ,加 調 味 料 炆 煮 三 至 四 小 時 , 煮 剩 約 兩 公 公升 的 湯 底 , 如 想 更 加 濃 , 也 可 在 煮 湯 時 加 入 雞 、 豬 肚 等 。

牛 肉 湯 :將 一 斤 四 兩 的 牛 肉 切 塊 , 加 入 兩 只 雞 蛋 白 拌 和 , 入 鍋 加 水 一 公 公升 半 及 味 料 , 用 中 小 火 將 湯 煮 滾 , 這 時 蛋 白 會 凝 結 在 湯 面 層 , 轉 慢 火 熬 三 四 小 時 , 蛋 白 會 吸 附 著 血 沬 , 只 要 除 淨 上 層 浮 沬 , 即 成 清 醇 美 味 的 牛 肉 湯 。

齌 湯 :素 火 鍋 所 用 的 湯 底 , 講 究 些 是 用 黃 豆 芽 湯 和 筍 湯 混 合 起 來 作 湯 底 。 用 油 起 鑊 , 先 炒 黃 豆 芽 12 兩 ,之 後 加 水 約 一 公 公升 , 大 火 煮 15 分 鐘 即 成 豆 芽 湯 ;筍 湯 則 用 一 斤 筍 加 水 一 公 公升 半 慢 火 煮 三 小 時 , 之 後 將 等 份 的 湯 混 和 即 成 。

家 常 火 鍋 醮 料 :甜 面 醬 、 芝 麻 醬 及 南 乳 汁 各 一 又 1/3 湯 匙 ,豆 瓣 醬 一 湯 匙 ,蠔 油 及 生 抽 各 2/3 湯 匙 , 糖 及 醋 各 一 湯 匙 ,鹽 1/2 茶 匙 , 姜 蔥 末 及 蒜 茸 各 一 茶 匙 , 大 蒜 末 ( 京 蔥) 2 湯 匙 ,鹽 少 許 , 制 法 先 燒 熱 三 湯 匙 的 油 , 爆 香 姜、 蔥 及 蒜 茸 , 下 豆 瓣 醬 炒 至 油 色 變 紅 , 下 甜 面 醬 , 再 下 其 餘 各 料 及 一 大 杯 水 , 煮 滾 後 分 剩 小 碗 中 , 灑 下 大 蒜 末 即 可 用 作 醮 料 。

海 鮮 火 鍋 醮 料 :材 料 有 磨 豉 醬 三 湯 匙 , 芝 麻 醬 及 糖 一 湯 匙 , 南 乳 一 塊 , 蒜 茸 及 蔥 粒 各 一 茶 匙 , 玉 桂 粉 1/2 茶 匙 , 麻 油 一 湯 匙 半 , 上 湯 三 湯 匙 , 制 法 先 用 一 茶 匙 熟 油 將 芝 麻 醬 調 開 , 南 乳 研 爛 , 將 所 有 作 料 調 勻 即 可 。 椒 油 麻 醬 醮 料 :

花 椒 油 2 茶 匙( 或 用 油 炸 花 椒 粒 後 取 用 ) , 芝 麻 醬 一 湯 匙 半 , 滷 蝦 油 2 茶 匙 , 生 抽 2 茶 匙 , 辣 油 一 茶 匙 ,鹽 少 許 , 大 蒜 末 及 芫 茜 末 各 2 茶 匙 , 只 需 將 芝 麻 醬 化 開 , 與 各 作 料 調 勻 即 可 。

沙 茶 火 鍋 醮 料 :馬 來 西 亞 沙 嗲 醬 五 湯 匙 , 花 生 醬 一 湯 匙 半 , 南 乳 兩 塊 , 蕃 茄 醬 2 茶 匙 , 碎 蝦 公尺 一 湯 匙 , 椰 漿 及 淡 奶 各 一 湯 匙 半 ,糖 一 又 1/3 湯 匙 ,生 抽 一 湯 匙 , 五 香 粉 一 茶 匙 , 辣 椒 粉 少 許 , 蔥 末 及 蒜 茸 各 一 湯 匙 , 制 法 先 燒 熱 三 湯 匙 油 , 炒 香 蔥 蒜 及 辣 椒 粉 , 加 入 調 稀 的 花 生 醬 , 研 爛 的 南 乳 , 其 他 作 料 及 半 杯 水 , 炒 調 均 勻 。

麻 辣 味 牛 羊 肉 火 鍋 調 味 :辣 豆 瓣 醬 三 湯 匙 , 芝 麻 醬 兩 湯 匙 , 糖 及 醋 一 湯 匙 , 辣 油 兩 茶 匙 , 生 抽 一 茶 匙 , 花 椒 末 1/2 茶 匙 , 辣 椒 碎 少 許 ,鹽 少 許 ,姜、 蔥 及 蒜 茸 各 兩 湯 匙 , 制 法 先 燒 熱 三 湯 匙 油 , 爆 香 姜、 蔥 及 蒜 茸 , 下 豆 瓣 醬 炒 至 油 色 變 紅 , 下 其 他 各 料 炒 和 , 再 下 芝 麻 醬 調 勻 。

涮 羊 肉 調 味 :醃 韭 菜 花、 芫 茜 末 及 蔥 花 各 三 湯 匙 , 黃 酒 、 辣 椒 油 及 醋 各 三 湯 匙 , 芝 麻 醬 五 湯 匙 , 腐 乳 一 塊 , 生 抽 及 滷 蝦 油 各 三 湯 匙 , 麻 油 兩 湯 匙 , 先 用 麻 油 化 開 芝 麻 醬 , 再 將 豆 腐 研 爛 , 與 各 料 拌 和 即 可 分 剩 小 碗 中 醮 用, 或 是 將 各 料 個 別 分 盛 , 由 用 者 自 由 選 擇 搭 配 。

---------------

紅湯(最典型的重慶火鍋底湯)做法:

配料:郫縣豆瓣、豆豉、醪糟汁、花椒、老薑、大蒜、乾辣椒、精鹽、味精、料酒、麻油、胡椒粉、冰糖和五香料等。

先將辣椒、花椒用一碗開水泡上,另外辣椒要切開!

鍋中下油(比平時炒菜多),炒香豆瓣醬和豆豉,炒出紅油後加入大蒜(拍鬆),老薑(切塊),炒出香味。

加入高湯(用雞骨和豬骨一起熬的),等燒開後加入冰糖、醪糟汁、精鹽、味精,料酒

豆瓣使原湯滷汁顏色紅亮,產生醇和辣味和鹹鮮之味;豆豉增加原湯中鹹鮮香味;醪糟汁可以壓住腥味,去異味,使原湯產生回甜味;花椒調味增香,壓腥去葷去臊;老薑調味增鮮,壓腥去異味;大蒜調味增香,壓腥去異味,殺菌;乾辣椒增加原湯中的辣味和香味;精鹽定味、提鮮、增香、壓異味;味精增鮮增味;料酒增加原湯的回味,使味變得醇和濃厚;麻油調味、增香、降火;胡椒粉增鮮壓異味;冰糖去燥,增加回甜味;五香料去腥、去臊、調色。

------------------

菜油200克(約耗135克),豬油100克,豆瓣醬30克,泡薑片30克,泡辣椒節40克,蒜瓣10瓣,老薑50克,花椒15克,白糖25克,精鹽10克,味精5克,胡椒麵3克。另加雞湯或鴨湯500克.

炒鍋置火上,下菜油燒熱,下泡薑片、泡辣椒節、豆瓣醬末、老薑(拍破)炸幾下,撇去餘油,下豬油、蒜瓣、花椒等再炸幾下,倒入雞或鴨湯,煮10分鐘,下白糖、鹽、味精、胡椒麵,燒開,打去浮沫,就行了 此湯可作為火鍋的鍋底

-------------------

一.熬湯

豬子骨兩斤,洗淨砸碎;老鴨乙隻,洗淨,去內臟。放入鍋內,冷水加至

淹沒(一切加足冷水,切忌中途新增冷水)。

(一) 作紅湯用:加入適量蔥段、姜(拍鬆)、蒜、小火燉熬 2-3 小時,

出油、出味,湯清亮,瀝去渣.火鍋內放入四川火鍋(重慶火鍋)底料,加

入熬出的湯,加入鹽,雞精,燒開熬化底料即可涮菜。

(二) 作清湯用:加入適量蔥、姜、蒜、火煮燉,湯成乳白色,醇濃味鮮,瀝

去渣,加入食鹽 雞精,即成白湯。

二.備菜:

菜洗淨,去根、皮;肉類宜切大片、薄片;午餐肉、火腿腸等切厚片;

土豆等切厚片,分別裝盤。

三.備味碟

一般準備香油、蒜泥、川崎、醬油、醋等視各自味呼叫。

四.湯燒開,人圍坐,即可食用,一般先葷後素

在家自製火鍋底料的做法,在家自製火鍋底料的最簡便方法

川味火鍋底料,把郫縣豆豉醬,乾辣椒,麻椒或花椒,大料,醬,蔥薑放油炒香,然後放水燒開就可涮羊肉了。北京火鍋是清水鍋,用的是高湯加水,沒什麼味道,吃的時候沾麻醬汁。澳門火鍋叫豆撈,也是清水涮,然後沾醬汁,口味以鮮為主,醬汁是鮑汁,蠔油,海鮮醬油,日本醬油,紅油,沙茶醬,太椒等,一般是食客按口味自己調製...

怎樣在家裡自己做冰淇淋,在家中如何自製冰淇淋?

現在超市有賣那種冰激淋粉的,上面也有教做的程式,很簡單,一學就會的。在炎炎夏日的傍晚吃上自製的冰淇淋。那些漫長而懶洋洋的夏日傍晚,是自己在家裡做冰淇淋的大好時機。只要參照下面這個簡單的方法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任何專業的制冰淇淋機器。製作冰淇淋的工具 洗淨擦乾的小咖啡罐,需要帶塑料蓋的那種。膠帶 90...

關於家庭自製豆腐腦,在家中怎樣自製豆腐腦?

那你就用豆腐王 葡萄糖內酯 試試吧 挺方便的一斤豆漿用一克就行 你用石膏做的,那種現象就是沒用澱粉,或澱粉不勻 下次攪勻後馬上衝入就行了 首先,你沒有放泡敵 泡即消 也就是消泡劑,預製原料豆漿中殘留大量泡沫,這是出現蜂窩狀的主要原因,還是可能石膏粉用量少了,就是像蜂窩一樣,可以增加一點用量,注意掌握...

怎樣製作豆腐腦,在家中怎樣自製豆腐腦?

hello!我是一年四季都想吃的豆腐花。南方大多叫豆花,北方大多叫豆腐腦,南方大多吃甜的,北方大多吃鹹的,這就是南北差異。自製豆腐腦 給我一兜子黃豆,我給你做一頓豐盛的早餐 豆腐腦第一次做就成功了,你們喜歡吃甜的還是鹹的?豆腐腦以後不要買著吃了 準備一杯豆漿和少量石膏。石膏是一種以硫酸鈣為主要成分的...

如何在家中自製蘇打水,家裡如何自製蘇打水?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胃部是存在大量胃酸的了,因此很多人都是屬於酸性體質的了,這時候我們就建議大家喝些弱鹼性的水了,而蘇打水就是很不錯的了,是可以幫助我們去中和的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的去製作蘇打水比較好呢,一起看看蘇打水的情況吧。自製飲用蘇打水 需要準備小蘇打還有水,我們把二三克的小蘇打放在瓶子裡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