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賽龍舟和喝雄黃酒呢

時間 2022-03-03 05:25:35

1樓:我是龍的傳人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是為了紀念屈原,喝雄黃酒同時也是為了驅邪避瘴除病。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西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杭諺說:「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民間於此日將蒲根切細、曬於,拌上少許雄黃,浸白酒,亦有單獨用雄黃浸酒者,故名「雄黃酒」。

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形成端午節飲雄黃酒風俗。同時,還要以雄黃酒塗抹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角寫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民間還將吃剩的雄黃酒噴灑房屋壁角陰暗處,或貯藏起來,乎日遇有蟲咬紅腫,可以塗抹解毒消腫。

有井人家,還以雄黃一塊,裹以絲綿,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傳說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

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2樓:生活陽光的男孩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門上插床鋪和艾葉,還要喝雄黃酒,你們知道這是有什麼意義嗎?今天我一一解密。

3樓:楓只愛麗麗

這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為了使江魚不要吃了屈原的身體,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後演變為吃粽子了.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和賽龍舟風俗

4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龍的節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繫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惡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

」《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

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

5樓:三王木亢雨雲

端午節起源於

上古的「夏至節」,殷商之歲首日。端午食粽的風俗,**於上古於新年日以新麥、新黍祭祀祖神;龍舟競渡與龍圖騰崇拜祭祀有關。後來隨歷史之變遷,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事蹟因都死於「五月五日」而有所增附,逐漸豐富了這個古老的華夏傳統節日。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和賽龍舟???

6樓:小公尺來了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龍的節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

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繫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惡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

《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

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

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端午節 為什麼要賽龍舟吃粽子

7樓:雨後的陽光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西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8樓:grace公尺拉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龍的節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

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繫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惡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

《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

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

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9樓:谷兒香琴

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因為屈原含冤而死,所以人們為了紀念他,才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而且一直延續到今天,當然現在是為了娛樂大眾,增加人們的生活樂趣。

賽龍舟是為了驅趕那些魚蝦,不讓他們吃屈原的身體。

包粽子是為了給那些魚蝦們吃,也是為了不讓他們吃屈原的身體。

10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而已,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 的意思和 初 相同,稱 端五 也就如稱 初五 端五的 五 字又與 午 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 午 月。又因午時為 陽辰 所以端五也叫 端陽 五月五日,月 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 夏節 浴蘭節 女兒節,天中節 地臘 ...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說到我國的端午節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實我們的祖先很早學會用火熟食,以大葉植物葉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進沸水中煮熟剝葉而食,曾是一種廣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發生在大葉植物分布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貯公尺加水,置火上燒烤成熟食一樣,屬於南方稻作民族製作食物的古老方法,還有就是五月節也稱 夏至節...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說到我國的端午節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實我們的祖先很早學會用火熟食,以大葉植物葉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進沸水中煮熟剝葉而食,曾是一種廣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發生在大葉植物分布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貯公尺加水,置火上燒烤成熟食一樣,屬於南方稻作民族製作食物的古老方法,還有就是五月節也稱 夏至節...

端午節為什麼一定要吃粽子,端午節背後有什麼歷史淵源

端午節的歷史是為了紀念屈原,他當年不做亡國奴,寧願跳江。後來人們怕河裡的生物吃掉他的屍體,所以就投一些食物進去,後來這種活動被定義為端午節,粽子也成了傳統的食物。端午節吃粽子是紀念屈原的,他誓死不投敵,跳江而死,人們怕他的屍體被魚吃了,就把粽子投到江裡餵魚,總之吃粽子是紀念屈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而不是吃什麼別的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 雞蛋等食物,撲通 撲通 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