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一則。適合小學六年級的,適合六年級小學生讀的文言文

時間 2022-04-10 21:30:56

1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去書店找把,,專門的古文肯定不適合小學生,,高中大學都不一定鬧的通,而且這類書,種類版本甚多,名字也多變,這是找不到答案的。。。除非專門開中小學生書店的。。。

2樓:杯e物語

啞孝子崔長生,生而啞,性至孝;人呼「啞孝子」.

孝子既啞,左手復攣,傭工養其

夫母。後鄉里大饑,孝子行乞與外,人憫之,遺以糟糠,受而納諸簞,自掘草以

食,歸則扶其跛父病母於茅簷下,盡傾簞中物敬父母,父母賴以活。一日,途見

故紙,中有遺金,守待失者而不得。月餘,未見有求者。及易豬飼之,豬蕃息,

遂為父母備棺,孝子待人,誠而信。父母先後卒,哭之慟,棺葬於野,後不知孝

子所之。

3樓:小0鬼

兩小兒辯日 原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此處念「智」)乎?」

詞語解釋

(1)遊:遊學,遊歷。

(2)辯鬥:辯論,爭論。

(3)故:原因,緣故。

(4)以:以為,認為。

(5)去:離。

(6)日中:中午。

(7)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8)及:到了。

(9)則:就。

(10)盤盂:過去吃飯的碗,盤子。盤:圓的盤子,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1)為:是。

(12)滄滄涼涼:清涼而略帶寒意。

(13)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4)決:裁決,判斷。

(15)孰:誰,哪個。

(16)汝:你。

譯文孔子到東方遊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有乙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公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

另乙個小孩兒則認為太陽剛公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有乙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公升起時大得像乙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乙個盤盂,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乙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辯日啟示

.宇宙無限大,知識無限多,學無止境。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我們要不斷學習。

.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強不知以為知」。

.認識事物從不同角度出發考慮,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多聽聽身邊孩子們的聲音,也許能有所長進。

.知識是不分年齡,不分界限的。

我們在平常闡明自己道理時也該像兩小兒一樣有根有據,用道理說明問題。

望採納\(^o^)/~

適合六年級小學生讀的文言文

4樓:匿名使用者

伯牙絕絃――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絃,終身/不復鼓。

有沒有古文書(適合六年級小學生的)急急急急

5樓:霜露

《水調歌頭》 《春江花月夜》 《琵琶行》 《資治通鑑》 《長恨歌》就這些好一點。

6樓:慈中震

自己去書店找把,,專門的古文肯定不適合小學生,,高中大學都不一定鬧的通,

而且這類書,種類版本甚多,名字也多變,這是找不到答案的。。。

除非專門開中小學生書店的。。。

小學一至六年級文言文

7樓:風合義語薇

學弈弈秋(秋,人名,因為他善於下棋,所以叫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全國善於下棋的人.

)使弈秋誨二人弈(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其中乙個人只聽弈秋的教導.);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乙個人雖然在聽,但是他一心以為有天鵝要到了,想著用帶絲繩的箭帶射天鵝.)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他們是在一起學習,但是後乙個的成績卻沒第乙個好.

)為是其智弗若於?(難道後乙個人的智力沒前乙個好?)曰:

非然也.(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1)辯鬥: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兩小兒辯日》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乙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乙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乙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型呢?」

8樓:凹凸曼也寂寞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伯牙絕絃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絃,終身不復鼓。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應該就這麼多。我也不確定啊。不過只能查出這幾篇了。

求小學1——6年級所有的古詩詞(文言文也算)

小學六年級必背古文

狼一則的原文,狼(第一則)文言文翻譯

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浪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文言文 單者易折,眾則難催,文言文 單者易折,眾則難催

1.南轅北轍 釋 義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寓 意 文章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 如果方向錯了,那麼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以上史事,形成成語 北轅適楚 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習慣說作 南轅北轍 並引申出另乙個成語 背道而馳 意...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文言文翻譯

這裡 古文 以人為鏡 的翻譯是什麼?人以銅鏡為鏡子,可以調整衣冠,以歷史為鏡子,可以看到興衰交替 把人作為鏡子,可以知道得到與失去。魏徵去世了,我丟失了一面鏡子啊!o o.大概是這樣吧!想學文言文,看什麼書好 你好 習古文不要囿於侷限,讀書亦不可攫取。一事未卒,不取二者,外國文學不妨先行擱置,國粹畢...

跪求文言文學弈的解釋和中心,文言文兩則學弈的全文解釋

少兒文言文先秦 學弈 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思援弓繳而射之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乙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 而另乙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乙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乙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乙個人嗎?...

急求文言文,急求一篇文言文!!!!!!!!!!

師謂餘輩曰 友乃一生之伴,勿因瑣屑而捨之。反之,則悔之莫及矣。友情者,二人之相與也。彼此須互諒互宥,如是則可與天地同壽。師誨吾雲 友者,伴也,可盡終生。毋以小故而棄終生之義,棄之雖悔則莫及矣。誼者,彼此共之。為友者當互知之,互容之,故其誼方可久而。業師誨餘 同門為朋,同志為友。友乃此生志趣之伴,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