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四年級數學小知識,數學四年級小知識

時間 2022-03-12 01:57:16

1樓:匿名使用者

數學符號的起源

數學除了記數以外,還需要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和數、數和形的相互關係。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裡就不下20多種。

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

"+"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義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乙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後都變成了"+"號。

"-"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乙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乙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為:

"×"號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

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裡,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

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就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

1591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1631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號""和中括號"[ ]"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的。

數學四年級小知識 10

四年級數學,四年級數學知識要點

仔細讀題目買3個足球和7個籃球共需355元買3個足球和5個籃球共需281元 也就是 多買了 2個籃球 多花 355 281 74元 也就是 2個籃球是 74元 那麼4個就是148元 買3個足球和5個籃球共需281元 買3個足球和7個籃球共需355元 下面 上面 2個籃球 74元 所以4個籃球 74 ...

四年級數學小文章,小學四年級數學小論文

寫你聽到的關於數學的趣事與感悟?或者怎麼堅持結局數學難題?多方面思考的重要性?做完題目要檢查的重要性?生活中隱藏的數學知識?靈活引用學到的數學知識?生活中的就行了 數學大王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 們數學王國裡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

小學數學四年級題目,小學四年級數學練習題

6 4 1.5 h 9 1.5 10.5 所以十點三十分到的 90 5 85 min 所以車是十點二十五分開的 開車前十分鐘到則需75分鐘 6 75 2 25 千公尺 分鐘 到站實際時間是10點30分 車走了5分鐘 所以車10 25開走的 要在15分時到站則走路用時1.25小時。速度應該為6 1.2...

四年級數學,四年級下冊應用題及答案

三個珠子 珠子從小到大依次為a,b,c,把a先放到三號柱子上,然後把b放到二號柱子上,然後把a放到b上面,然後把c放到三號柱子上,接著把a再拿到一號柱子上,然後把b拿到c上面,然後把a放到b上面就好了。最少移動七次。規律 有1個珠子,移動1次 有2個珠子,移動3次 有3個珠子,移動7次 有4個珠子,...

四年級的數學小知識,短點的,四年級數學知識點

0.618 比 圓周率 3.141592657.分割 1.618 勾股定理 3 3 4 4 5 5 比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於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乙個無理數,取其前三位數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於按此比例設計的造型十分美麗,因此稱為 分割,也稱為中外比。這是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