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什麼記時間,古人用什麼方法來記時間的?

時間 2022-09-13 05:46:22

1樓:風鈴一笑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的計時法

我國古代,人們還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

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製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 石製的圓盤叫做「晷面」。

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15分鐘)。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乙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2樓:喻靜

古代一般級別的計時用的是沙漏或者銅壺滴漏計時,製作精良的沙漏或者銅滴漏基本上能夠比較準確報時;

稍晚期,古代重要的天文場所如欽天監確定的某處就有用日昝、根據日光投影長度的變化來計算時間了。其製作和安裝都有很高要求,要計算出太陽月亮和地球三者間的關係,然後復出何時更換蒸氣、何時閏月等,輔助裝置的渾天儀,可以將時間精確到現在的分鐘級別。

後世從北宋起,有了時鐘的雛形--北宋丞相蘇頌所製的「水運儀象臺」,可以按時辰、小時、刻(十五分鐘)分別報時,而且精準可靠。可惜北宋滅亡時被毀。

以上就是中國古代的計時工具了。民間也有用香火點燃的時間計時,那個只能比較粗略,基本不在官府的計時品種內。

3樓:內輪紫炎

十二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計時儀器:漏刻、日晷、沙漏等。

古人用什麼方法來記時間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圭表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日晷 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執行,晷針的投影像鐘錶的指標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鐘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

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資料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

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5樓:匿名使用者

沙漏和那種在地面上插乙個竹桿,通過看太陽照在地上竹桿留在地面上的影子的方向確定時間

6樓:匿名使用者

看太陽,日晷,焚香,滴漏,沙漏

中國古代的時間是怎麼記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中國怎樣計時?

中午的央視10套講北京鐘鼓樓複製的碑漏,很有意思。碑漏是計時工具,唐朝發明,元朝失傳。在它計時的基礎上,由鐘鼓樓和更梆系統對外授時。

也就是說,計時授時是**行為,老百姓不用自己計算時間,自然有人報道,這是指城市裡。農村生活沒有必要那麼精確。

西周時代,出現了天干地支計時。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2個時辰,用12地支表示,每個時辰等於現代的二個小時。古時與現時對照:

子時從夜間十一點到次日凌晨一點,丑時從一點到三點,寅時從三點到五點,依此類推,每隔兩小時分別為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戊時、亥時。也有百刻製,一晝夜等分為100刻,一刻合現在的14分24秒。古語中的「頃刻」、「少頃」,均指很短的時間。

但百刻製的出現時間尚不可考,只知道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提到了晝夜百刻,馬融註解說晝長夜短,晝60刻,夜40刻,或反過來晝短夜長,晝40刻,夜60刻,或二者相等,這要看什麼季節。一般認為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百刻製的。12地支和百刻製是配合使用的,從漢朝開始。

古人將夜裡的時間還分為更和點。一夜等分為五更,一更也等於現在的二個小時,從晚上七時開始起更,一更指七時至九時,二更指九時至十一時,三更指十一時至次日凌晨一時,四更指一時至三時,五更指三時至五時。又將一更分為五點,古代的1點合現代24分鐘。

例如古代人說的「三更二點」,就是指夜間11時48分。通過敲梆子報更就是授時。白天的授時,則是先鼓樓敲鼓,鐘樓再敲鐘,鐘聲要比鼓聲傳得更遠。

為了照顧到城市最廣的區域,鐘鼓樓都建築在城市中軸線。西方的教堂也有鐘樓授時制度。後來還有放午炮報時的制度。

在農村,就只有靠雄雞報曉了。

關鍵在於計時的準確性。在白天主要是日晷計時 ,特別是中午時段,日晷計時是很準確的。直立的標桿影長可以精確的反映太陽的運動。

西漢時開始採用赤道式日晷。日晷的投影角度是隨著太陽的移動而不斷移動的,跟鐘錶的時針差不多。這種日晷儀器同時採用了12地支和百刻製。

它在白天用來校正沙漏儀器很有用。但是日晷在陰雨天和夜晚就不能發揮作用,必須要有其他工具。那就是流量計時,最早是沙漏,後來是水漏,利用了重力即萬有引力原理。

還有以油燈耗油量計算時刻的燈鐘。現存最早的沙漏儀器是西漢時期的。現存最早的滴漏儀器則是西元前十四世紀的埃及水鐘。

水漏有個問題,就是水的揮發、水道生鏽、結冰都會影響計時的準確性,為了保持水平面,要專人不斷加水。沙漏也是一樣,要不斷在平面加沙。後來在唐朝,有個僧人文誥發明了碑漏。

碑漏的外廓是木質的,形似石碑。中間是幾根銅管,平行交叉,使銅球在銅管鐘不斷滾動下落,乙個流程就是24秒。第乙個銅球需人工控制投球開關,其餘則自動滾行,第乙個金屬球與第二個金屬球的間隔時間為24秒。

36個金屬球滾完需用14.4分鐘即一古刻,依此類推3600個金屬球滾動完畢正好為24小時。

由於碑漏失傳了,去年有個蘇州的研究愛好者陳凱歌專門複製了這個東西。現存於北京鐘鼓樓。

8樓:融樂翠祖

中國古代1天之內時間用地支,即依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順序來記錄,現代的兩小時記為1個時辰,或應當說「小時」這1名稱是從古代「半個時辰」引伸而來的。每乙個時辰分初正兩半,先初後正,每乙個時辰的8分之1稱1刻鐘,以子時為始,相當於當今2104小時制的23點,子初1刻是23:15,子初2刻是23:

30,子初3刻是23:45,子正是第二天00:00,往後以此類推。

9樓:吟遊之風

酉時初刻

中國古代計時以地支為記,一天十二個時辰.

乙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大約兩個小時.

古代人用怎樣記錄時間

10樓:王來娛樂整個世界

民間的人,不用記住太長時間,因為有萬年曆。哪天到了,劃一道,就代表過去了,重要的是皇室內的史官,他們也是需要記時間的,要是記錯了,是要掉腦袋的。所以他們得準備一大堆的記錄來記憶時間。

11樓:兔吉吉本吉

沙漏 日晷

古代是用什麼來計算時間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日晷、蠟燭鐘、水鐘、沙漏

圭表、各種

日晷、以滴水多寡來計時的各種水鐘,還有沙鐘、火鐘、蠟燭鐘、輥彈漏刻千章銅漏、延佑滴漏、龍舟香漏、火龍出水、赤道式日晷、赤道經緯儀、渾儀等 圭表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日晷 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

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執行,晷針的投影像鐘錶的指標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鐘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

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資料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

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

」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為了獲得恆定的流量,首先應使漏壺的水位保持恆定。其次,向受水壺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積必須固定,水管採用「渴烏」(虹吸)原理,便於調整和修理。有兩種保持水位恆定或接近恆定的方法,均見於宋代楊甲著《六經圖》(刊於1153年)中的「齊國風挈壺氏圖」。

圖中「唐制呂才(約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壺上方加幾個補償壺,「今制燕肅(1030)定」刻漏採用溢流法,深四寸。多餘的水由平水壺(下匱)通過竹注筒流入減水盎。燕肅創制的漏壺叫蓮花漏,北宋時曾風行各地。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中在桓譚(卒於公元56年)的文章裡說刻漏度數因乾、溼、冷、暖而異,在白天和夜間需要分別參照日晷和星宿核對。當時已認識到水溫和空氣濕度對刻漏計時精度的影響。

刻漏的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漢遺物,共3件,均為洩水型。其中以1976年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杭錦旗出土的青銅漏壺最為完整,並刻有明確紀年。

比較完整的傳世刻漏有兩個,均為受水型:乙個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是元代延祐三年(1316)造;乙個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清代製造。

沙漏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

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渾天儀古代文獻中有漢武帝時(西元前140~前87)洛下閎、鮮于妄人作渾天儀之說,但未提到它的結構。《晉書·天文志》記載東漢張衡 (公元78~139)製造渾天儀,說在密室中用漏水驅動,儀器指示的星辰出沒時間與天文觀察的結果相符。《新唐書·天文志》對唐開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梁令瓚設計的渾天儀有較詳細的記述。

儀器上分別裝有日、月兩個輪環,用水輪驅動渾象。渾象每天轉一周,日環轉1/365周,儀器還裝有兩個木偶,分別擊鼓報刻,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水運儀象臺

為北宋元祐三年(1088)蘇頌、韓公廉等人所製。他們於紹聖(1094~1097)初年著《新儀象法要》,載有總圖和部件圖多幅。這台水運儀象台高三丈五尺餘, 寬二丈一尺,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臺的下層有提水裝置,由人力推動河車,帶動公升水上輪和下輪(筒車),將水提到天河(受水槽),注入天池(蓄水池)。臺中平水壺保持水位恆定,並通過一定截面的水管向樞輪(水輪)上的受水壺流洩恆定流量的水,推動樞輪。樞輪通過傳動齒輪帶動晝夜機輪、渾象和渾儀。

水運儀象台有一套比較複雜的齒輪傳動系統。 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天衡」裝置──擒縱機構,這是計時機械史上一項重大創造,它把樞輪的連續旋轉運動變為間歇旋轉運動。

大明燈漏

1276年,中國元代的郭守敬製成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複雜的凸輪機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

古代用於祭祀的穀物是什麼,古代祭祀的物件有哪些

黍稷學名為黍 panicum miliaceum l.禾本科 gramineae 黍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粳者古稱稷 穄,現稱稷子 糜子 糯者古稱黍,現稱黍子 粘糜子或黃粟。一種早熟 耐旱的糧食和飼料作物。黍稷的播種時間因栽培地區而異,有晚春播 夏初播和麥茬播之分。播種過早,氣溫低 日照長,使營養體繁茂...

中國古代用什麼表示音律,中國古代音律

五音十二律 中國遠古時代的古典 是五聲音階。到了周代,增加了 變微 fa 和 變宮 si 形成七聲音階,因為當時 三分損益法 已經日臻完善,使五音十二律用於實際的 活動之中。五音 宮 商 角 微 羽約等於簡譜 1 2 3 5 6 十二律又分為 陽聲六律 黃鐘 太簇約等於簡譜 1 2 姑洗 蕤賓 耒則...

中國古代不同朝代用的是什麼錢幣?

春秋時期進入金屬鑄幣階段到戰國時期已確立布幣,刀貨,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 趙 韓 魏三國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幣。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西北方的秦國獨用環幣,南方楚國鑄幣銅貝稱蟻鼻錢,由貝幣演化而來。以後依次為 秦漢 半兩錢 漢 五銖錢 王莽 大泉五十 刀平五千 魏晉南北朝 剪邊...

古代用扇子最好的人是誰?古代的扇子叫什麼?

應該是康熙,因為他打骨子裡就顯示出了別人無法比擬的氣質,也可以說是一種大度,孔明就會拿著個破扇子亂搖,看見就噁心。古代的扇子叫什麼?五明扇 翟扇 羽扇 摺扇 涼友 扇子史傳上最初稱為 五明扇 據傳是虞舜所製。從秦至漢都在沿用,張打此扇是在向外界表明吸納賢才的主張,但到了魏晉之時竟成為皇帝的專用。殷周...

古代用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古代是如何製造銀子

古代一般都是花銅錢的,要是有用到銀子的地方,就把銀餅絞下一塊,然後放到戥子上稱,如果是碎銀子用的話,就要稱了之後再用,另外還要算銀子成色,如果是叫稅,還要算上火耗,所以一般平民百姓都是用銅錢的,這些紅樓夢都有提及。古代是如何製造銀子 銀子是礦產,古代流通的銀子是通過熔鑄 高溫熔化在放入容器定型 成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