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去溼,吃什麼食物可以去體內濕氣?

時間 2022-09-07 13:51:49

1樓:皎月

四川人氣侯原因,濕氣重,主要吃辣椒,麻椒。來除濕氣。

2樓:匿名使用者

薏公尺紅豆粥,或者直接泡飲稀健薏公尺紅豆茶,更加方便~。

吃什麼食物可以去體內濕氣?

3樓:七情保溫杯

1、薏公尺

生薏公尺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濕。適用於脾虛洩瀉、水腫及風濕人士。可用生薏公尺煲粥食用,亦可加入淮山(打碎)同煮。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

2、赤小豆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能健脾利水,解毒消腫。適用於有肥胖性水腫、腳氣、腹脹腹瀉等症人士。可用赤小豆煲鯽魚,飲湯食豆或煲湯時加入赤小豆。可以利水除濕。

3、玉公尺

玉公尺性味甘平,健脾開胃,利水通淋。在回南天,可以嘗試用玉公尺煎湯代茶,最好加入玉公尺鬚同煮;亦可配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

4、芡實

芡實性平和,藥味甘澀。芡實有補中益氣、健脾祛濕、滋養強壯的作用,它與蓮子有些相似,但其收斂鎮靜的作用比蓮子強。

5、山藥

山藥是比較常見的養生佳品,雖然對於去濕氣沒有直接的效果,但是可以幫助健脾補腎,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濕氣排出。

6、薑薑也是祛溼良品,平常做菜餚可以適當加些薑蓉薑片調味,也可以做子姜為主食材的菜餚(薑爆鴨、子姜炒肉片、子姜燉牛肉等),常水中作業的人群則建議常喝甜酒薑湯。紫姜的祛濕效果最好,建議食用紫姜。

7、紫蘇

紫蘇是調味香料,也是祛溼良品。做魚類、貝殼類、海鮮、田螺等水產菜餚的時候,可以多加點鮮紫蘇葉或是紫蘇粉,不但能去腥,還能祛濕氣。此外,也可以用紫蘇燉肉來祛濕,建議紫蘇燉羊肉或是紫蘇燉牛肉。

8、扁豆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

9、鯽魚

鯽魚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10、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

擴充套件資料:

人體內濕氣重的表現:

1、 小便情況

普遍濕氣重的患者小便尿液量、頻率都有明顯的變化,表現在尿量變少了,但頻率增加了。有一部分人小便時還會產生不舒服、尿路灼痛的感覺。

2、大便情況

濕氣重的人大便完成,可觀察到黏黏糊糊難以沖走,形狀鬆散不成形,部分女性也會出現白帶兩顯著增加的想想,這些症狀表現都預示著身體內濕氣的過重。

3、 食慾變差

濕氣重的人普遍胃口變差,很多人往往吃一兩口就覺得飽了、吃不下了,稍微吃點東西也會產生腹脹、噁心的感覺。濕氣會影響到食慾,這是因為體內濕氣會影響到胃腸道系統的正常執行。

4、渾身無力、困乏

和正常人想比,濕氣重的人很明顯會感覺到渾身無力、困乏,什麼都不想做,什麼也提不起精神去做,明顯感覺到精力不濟。

5、頭髮、**出油嚴重

濕氣會影響到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頭髮、**尤其反映強烈。頭髮容易油膩、**經常出油就需要警惕體內濕氣過重了。

6、舌苔變化

濕氣根據寒熱也分為兩種,這兩種反映在舌苔上有兩種不用的表現形式,總體而言,濕氣過重的人舌苔明顯變厚。

4樓:愛開箱

身體濕氣重可不是件好事,這些知識學會了濕氣「吃」出去!

5樓:彩虹視野

現在不少人體內有濕氣。體內濕氣重的人常常會感覺四肢無力,身體疲乏,活動時關節發緊、不靈活,且常常覺得頭腦昏沉、記憶力減退。

在夏季,濕氣重往往會導致食慾變差,到了飯點卻沒有飢餓感,吃一點兒東西就感覺胃脹,吃飯過程中還隱約有噁心感。另外,舌苔顏色過於發白發黃,且比較厚膩頭髮、鼻子、臉頰總是出很多油;大便稀爛、不成形等都是濕氣重的表現。

很多情況下,體內濕氣過重是由於飲食不當導致的。平時應該常吃哪些食物可以遠離濕氣?

1、常吃薏公尺。薏公尺可以促進體內的血液迴圈、水分代謝,有利尿消腫、健脾祛濕的效果。而且薏公尺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改善便秘。

薏公尺的吃法很多,可用薏公尺煲湯、煲粥等。

2、吃點姜。姜也是祛溼良品,炒菜、燉湯時可以適當加些薑末、薑片調味,也可以做以子姜為主食材的菜餚,如薑爆鴨、子姜炒肉片、子姜燉牛肉等。

3、吃些紅豆。紅豆可以補血,也可以除濕。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

4、吃些山藥。雖然山藥並沒有直接除濕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可以間接讓體內濕氣排出。

5、吃點水果。水果如蘋果、木瓜、無花果等也有除濕的作用。其中,蘋果有健脾、補氣、益胃、生津和潤燥等功效,適合脾虛、食量減少、胃陰虧虛的人食用。

木瓜有健脾胃和助消化的功效,可用於緩解消化不良。無花果有開胃、清熱、潤腸等功效,可用於食慾不振、便秘及瀉痢等症的食療。

要去除體內濕氣,除了注意調理飲食外,還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時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 房間內多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6樓:千衣百順

可以喝些薏公尺紅豆湯,這樣可以去除體內濕氣。薏公尺紅豆湯的功效主要就是祛濕,能夠祛除體內的濕氣,非常適合夏季及體內濕氣較重的人食用。

7樓:匿名使用者

最簡單的說法,「溼」即是滯留體內的多餘水份。至於「溼」從何來?其一是夏日炎熱,大人小孩都愛吃冰洩淇淋、喝冷飲等寒涼食物來消暑降溫。

在中醫學理論中,這些寒涼食物多吃了,會影響脾胃,由於「脾主運化」,即掌管食物營養的轉「化」及「運」輸。如果脾臟運作有阻滯,體內的多餘水分就不能全部排清。

此外,夏日天氣多屬潮濕,內外夾攻,人體就較易「濕重」。

怎樣才知道你有沒有「溼」呢?乙個人若「濕重」,表現為倦怠、手重腳重、食慾下降,嚴重者甚至不想喝水,口有古怪甜味。不過,小孩子因甚為活躍,跳來跳去,出汗機會多,濕重的機會遠較大人少,多數在感暑之後,才會出現濕困情況。

要去溼並不難,冬瓜蓮葉湯可去暑溼,材料包括:

冬瓜 半斤

鮮蓮葉 1片

幹蓮葉 5錢(15克)

赤小豆 1兩(30克)

扁豆 1兩(30克)

生熟薏公尺 1兩(30克)

煲2小時,可供3、4人飲用

每朝飲一杯鮮榨橙汁或奇異果汁,就有不錯的去水腫功效

生熟苡公尺、玉竹、百合、蜜棗、無花果、佛手瓜、瘦肉等煲湯,這種湯既有去溼消腫的功效,又可潤肺養顏

生熟苡公尺不寒不熱,可以去溼,有利排水;玉竹可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百合養陰、清熱、潤肺,兼可治腳氣浮腫等症;清甜可口的蜜棗能潤肺養顏;無花果可潤肺止咳、開胃健脾;佛手瓜則是營養豐富的低熱量有機食品,加上甘甜的瘦肉同煲,可口好味

1 、赤小豆已得到科學證明,有利尿功效;冬瓜、蓮葉能消暑去溼;扁豆則能健脾去溼;甘溫、滯氣的糯公尺、土豆和紅薯等不宜多吃。

2 、此時的飲食還宜逐漸轉為清淡之品,多食用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魚類、瘦肉、豆製品、乳製品等;應選擇清淡而富有營養,又能消暑益氣的蔬菜,如豆芽、豆腐、蘑菇、木耳、海帶、茄子、番茄以及各種綠葉蔬菜。而性味辛溫、苦寒的蔬菜,如生薑、辣椒等宜少吃或不吃。

3 、可吃些苦瓜、苦菜、馬蘭頭等帶有苦味的蔬菜,既能清熱,又有營養。

4 、熱氣蒸人之際,人的腠理開洩,出汗較多,要注意補充水分,最好多飲涼開水;橘子精、鳳梨精、山楂精等,可用冷開水沖飲,而冰棒、汽水等冷飲則宜少吃少喝。這些寒涼食物不但營養低,熱量高,更有損脾胃,體質虛弱或容易腹瀉人士,應該少吃為佳。

另外,我們還應 「 因人進食 」 。有的人體質虛寒,芥菜、西瓜等寒涼食物就不應多吃。

8樓:

去濕氣在飲食方面可以多吃健脾祛濕的食物,比如薏仁公尺、白扁豆、冬瓜、赤小豆,山藥、玉公尺等等,在中藥方面可以運用相應的中藥材來**。藥膳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去濕氣的作用,比如黃芪、黨參、白朮、茯苓、薏仁公尺、白扁豆等等。

除了在飲食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要通過適當的運動鍛鍊,通過運動排汗可以去濕氣。另外在生活習慣方面,要注意,不要過於勞累,不要熬夜,要保持心態的平和,不要過於思慮,這樣才能更好的去除掉我們體內的濕氣。

9樓:惜辭笙

要想祛除體內的濕氣,可以將紅豆薏公尺粥作為早餐或晚餐食用,去溼效果非常好。紅豆薏公尺粥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的作用。

去濕氣也可以用單味的中藥泡水喝代茶飲,比如藿香、佩蘭、砂仁、山楂、茯苓都可以,都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的功效。中成藥參苓白朮散、人參健脾丸、平胃散、補脾益腸丸中藥等都有祛濕的作用,可以在面診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另外適當的熱水泡澡、汗蒸以及熱水泡腳都能起到排濕的作用

吃什麼去濕毒

10樓:匿名使用者

濕毒是指濕氣鬱積日久成毒而言。濕毒積於腸而下注,可致「濕毒便血」,症見糞便有血水,或便血而色紫暗不鮮,但腹不痛;若濕毒下注,鬱於肌膚,則小腿部易生瘡癰,稱為「濕毒流注「,症見瘡形平塌,根腳漫腫,包青或紫黑,潰破後膿水浸漬蔓延,久不收口。

去濕毒配方

若以濕毒為主,有肝區隱痛、上腹部悶脹、食慾下降、口淡、大便稀溏、舌苔白厚或膩等表現,主要目的是去溼解毒護肝。可用野生靈芝10克,白朮 10克,豬瘦肉50克,煲湯飲用。或用生薏仁100克,淮山藥20克,炒扁豆20克,鮮雞腳100~150克,煲湯飲用。

若以熱毒為主者,有肝區疼痛、口苦口幹、腹脹、倦怠乏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苔黃厚等表現,此時,主要目的是清熱解毒護肝。可用: ①鮮馬齒莧頭及根250克,鮮車前草120克,加適量黃糖,煲湯飲用; ②用鮮田基黃120克(乾品30~60克),鮮雞蛋乙個(蛋熟後去殼再煎20分鐘),煲湯食用; ③夏枯草30克,鮮茅根50克,煲水加適量冰糖,代茶飲用。

若見消瘦、神疲乏力、兩肋疼痛、面色滯暗、食慾差、大便爛、腹脹、舌苔有齒印者,此為肝鬱脾虛的表現,宜疏肝解鬱健脾。可用: ①雞骨草60克,紅棗10枚(去核),煲湯水飲用; ②用赤小豆150克,玫瑰花10克,活鯽魚250克,將鯽魚去腸雜,煮湯,飲用或食用; ③用鮮田基黃100克,鮮雞蛋2只(雞蛋煮熟去蛋殼),橘餅15克,三種食品共煮湯,中途把雞蛋去蛋殼後再煮,煮好後喝湯食蛋及橘餅。

若見頭暈目脹、耳鳴、口苦舌乾、失眠多夢、五心煩熱、腰痠腿軟、肝區痛、大便乾結、小便黃短、舌紅少苔者,此為肝腎陰虛表現,宜滋養肝腎。可用: ①鱉乙隻(約重250克至500克左右),枸杞子25克,淮山30克,女貞子15克,陳皮絲2克,共煮湯。

煮好後去諸藥調味,飲湯食鱉,每日分2次飲用; ②用淮山藥25克,桂圓肉15克,鱉乙隻(重約250克至500克),將鱉肉、鱉殼與淮山、圓肉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後分次服用; ③用沙參30克,玉竹20克,百合25克,野水鴨乙隻,先將野鴨去毛及腸臟,洗淨,然後4種食品共放瓦煲內加清水適量,煲湯飲用。可分2至3次飲用。

吃什麼可以去濕氣,吃什麼食物可以去體內濕氣?

祛除體內的濕氣,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兩個 藥 這兩個藥能當茶喝,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它們一是薏公尺,一是紅豆。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麼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乾淨後放在鍋裡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 薏公尺紅豆粥了。薏公尺紅豆粥有個好處,就是怎麼熬都不會發黏發稠,底下總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公...

吃什麼可以去濕氣,吃什麼食物可以去體內濕氣?

祛濕類食物有促進水濕排出的作用,宜於 濕症。1.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氣止瀉,寧心安神。宜於脾虛水停於胃,寒濕腹瀉。不宜與公尺醋同食。2.冬瓜利水消痰,消熱解毒。宜於濕熱洩瀉。虛寒洩瀉者忌食。3.蠶豆清熱利濕,健脾澀精。宜於濕熱洩瀉。氣滯腹脹者忌食。4.赤小豆利水除濕,通乳,解毒排膿。宜於濕熱洩瀉。5...

哪些食物可去體內濕氣,吃什麼食物可以去體內濕氣?

如何去體內濕氣 傳統醫學認為,夏秋之交熱而多雨,濕氣較重。濕邪過盛可致病。濕邪傷人有內外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臥濕地而致病 內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中醫認為 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滑水溼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濕氣太重致...

吃什麼食物可治溼阻病,吃什麼食物可以去濕氣

吃以下12種食物可以除去體內的濕氣 1 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 長壽豆 之稱的大白扁豆。白扁豆性微溫 味甘,其營養豐富 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質28克,鈣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種營養素。它具有和胃化溼 健脾利水 止瀉等功能,主治脾虛腹瀉 噁心嘔吐 食慾不振 赤白帶下等症。白扁豆的補脾除濕效果極...

什麼食物可以去濕熱,體內濕熱吃什麼食物好

1 飲食調理,多吃芳香食物,宜食食物簡述如下 蔬菜 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 荊芥 藿香等,但這些菜也偏濕,不能吃得太多,可把這些菜當配菜來吃,以清除濕氣。還有黃豆芽 綠豆芽 冬瓜 木瓜 山藥,這些菜可以作為主菜來吃,有利濕作用。茶 偏於溫性的艾葉 佩蘭,可以除濕,偏於涼性的竹葉 荷葉可以清熱,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