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處置時,為什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轉出不影響當期損益

時間 2022-04-24 12:09:44

1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的處理是比較特殊的,這裡是準則中規定的處理方法,主要是為了更明確的反映企業產生的損益。

處置時,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到其他業務成本,損益類科目一借一貸對損益是沒有影響。

準則這樣規定的目的主要有兩點:

一是為了更好的核算投資性房地產產生的收益,從整個業務過程來看,即從投資性房地產取得、後續計量、處置整個過程來看,只有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其他業務成本才真實反映了該項業務的損益;

二是因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乙個過渡性科目,平時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都是不確定的,隨時都有增加或減少的可能。太不穩定,如果直接確認收益,容易造成報表的不真實。

但是在該項資產處置後,這項資產產生的收益就已經確定了,所以這時將一直在過渡性科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核算的金額轉出,轉到其他業務成本中,這時的金額才是真正實現的損益。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和「其他業務成本」科目都屬於損益類科目,期末餘額都應轉入「本年利潤」科目,所以這筆結轉的分錄並不影響當期損益。

將資本公積轉入其他業務成本主要也是為了體現真正的收入,所以將原來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資本公積在結轉到其他業務成本來確認。

2樓:蕭山玩玩

因為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結轉到了資本公積

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處置時,為什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轉出不影響當期損益

3樓:稻城亞丁

這是因為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時,已經影響過一次損益了,處置時,不能再影響損益了

例如投資性房地產100萬,漲到120萬,會計分錄:

借:投-公允價值變動 20萬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萬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差不多,意思是因為公允價值,賺了20萬而,處置投資性房地產時,假設賣了150萬

借:銀行存款 150萬

貸:其他業務收入 150

借:其他業務成本 120萬

貸:投--成本 100萬

投--公允價值變動 20萬

單純從業務上看,100萬,到150萬,總共就賺了50萬,即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萬+其他業務利潤150-120=30萬=50萬

假設,處置時,公允價值損益轉出是影響當期損益的,即再補上20萬,一共得賺70萬,

分錄就跟業務實質不符了,賺了一筆20萬,居然敢確認兩次??

稻丁特訓804401818

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處置時,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轉出為啥不影響當期損益呢?

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處置時,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轉出為啥不影響當期損益呢?

4樓:沒錢

這裡的處理是比較特殊的,這裡是準則中規定的處理方法,主要是為了更明確的反映企業產生的損益。

處置時,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到其他業務成本,損益類科目一借一貸對損益是沒有影響。

準則這樣規定的目的主要有兩點:

一是為了更好的核算投資性房地產產生的收益,從整個業務過程來看,即從投資性房地產取得、後續計量、處置整個過程來看,只有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其他業務成本才真實反映了該項業務的損益;

二是因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乙個過渡性科目,平時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都是不確定的,隨時都有增加或減少的可能。太不穩定,如果直接確認收益,容易造成報表的不真實。

但是在該項資產處置後,這項資產產生的收益就已經確定了,所以這時將一直在過渡性科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核算的金額轉出,轉到其他業務成本中,這時的金額才是真正實現的損益。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和「其他業務成本」科目都屬於損益類科目,期末餘額都應轉入「本年利潤」科目,所以這筆結轉的分錄並不影響當期損益。

將資本公積轉入其他業務成本主要也是為了體現真正的收入,所以將原來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資本公積在結轉到其他業務成本來確認。

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處置時,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轉出為啥不影響當期損益呢? 10

5樓:正孚基因鑑定

這裡的處理是比較特殊的,這裡是準則中規定的處理方法,主要是為了更明確的反映企業產生的損益。

處置時,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到其他業務成本,損益類科目一借一貸對損益是沒有影響。

準則這樣規定的目的主要有兩點:

一是為了更好的核算投資性房地產產生的收益,從整個業務過程來看,即從投資性房地產取得、後續計量、處置整個過程來看,只有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其他業務成本才真實反映了該項業務的損益;

二是因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乙個過渡性科目,平時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都是不確定的,隨時都有增加或減少的可能。太不穩定,如果直接確認收益,容易造成報表的不真實。

但是在該項資產處置後,這項資產產生的收益就已經確定了,所以這時將一直在過渡性科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核算的金額轉出,轉到其他業務成本中,這時的金額才是真正實現的損益。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和「其他業務成本」科目都屬於損益類科目,期末餘額都應轉入「本年利潤」科目,所以這筆結轉的分錄並不影響當期損益。

將資本公積轉入其他業務成本主要也是為了體現真正的收入,所以將原來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資本公積在結轉到其他業務成本來確認。

6樓:匿名使用者

假如2018年4月購買取得投資性房地產買價2000萬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2000

貸:銀行存款 2000

2018年5月公允價值變為2400萬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400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00

2018年6月處置時假設以2400萬**

借:銀行存款 24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2400(不考慮稅金)借:其他業務成本 2400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2000

-公允價值變動 4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00

貸:其他業務成本 400

則當期6月損益的金額為收入2400-成本2400=0 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當期轉至成本,故當期不影響;

如果算4-6月累計損益的金額則2400-2400+400=400萬,則影響

下面那個例子一樣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2300

貸:開發產品 2000

其他綜合收益 300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100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

**2500萬

借:銀行存款 25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2500

借:其他業務成本 2400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2300

-公允價值變動 1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

其他綜合收益 300

貸:其他業務成本 400

此時影響當期利潤總額為2500-2400+300=400

7樓:

我舉個例子

如果有一項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為2000萬

公允價值變動增加200萬

則分錄為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200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

此時公允價值賬面價值2200萬

幾個月後以2500萬**

借:銀行存款 25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25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

其他業務成本 2000

貸:投資性房地產 2000

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200

投資性房地產中獲得的收益為2500-2000=500,這個可以從損益中(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成本的差額)體現。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這個科目看起來沒起什麼作用。

不過一借一貸之間體現了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化,最終處置時,結平了相關科目之後,可以確定,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被結轉到了(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成本的差額)之間的500之中,這500其實包含了,以前公允價值變動的200,和處置時的300。

在可供**金融資產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最終也會被轉入投資收益科目,說明他只是乙個臨時性的過渡作用

8樓:金家mr_韓

個人理解,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資本負債表日已經影響當期損益,計入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所以在**是同時結轉投資性房地產成本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進入其他業務成本,只是成本內部結轉,一正一負抵消並不影響損益。

9樓:期待中de完美

題目問的應當是「處置時的損益」而不是「該投資性房地產的累計損益」。在處置那個時間點,公允價值結轉,的確不影響「處置時」這個時間點的損益的。

10樓:勿念

可以套個公式,最後處置的時候賣得到的收入是100,一開始其他綜合收益是300加起來就是400

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處置時,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轉出為啥不影響當期損益呢? 東奧題目 5

11樓:匿名使用者

公允價值變動發生在20x6年,題目問的是對甲公司20x7年度報告損益的影響金額。1000萬元的公允價值變動影響的是20x6年的損益,當然和20x7年沒有關係了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為什麼在處置時公允價值的變動不影響損益? 15

12樓:明月近稅

甲為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20×7年3月10日,甲企業與乙企業簽訂了租賃協議,將其開發的一棟寫字樓出租給乙企業使用,租賃期開始日為20×7年4月15日。20×7年4月15日,該寫字樓的賬面餘額為45 000萬元,公允價值為47 000萬元。20×7年12月31日,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48 000萬元。

20×8年6月租賃期屆滿,企業收回該項投資性房地產,並以55 000萬元**,**款項已收訖。甲企業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不考慮相關稅費。

甲企業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7年4月15日,存貨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470 000 000

貸:開發產品 450 000 000

資本公積一其他資本公積 20 000 000

(2)20×7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變動: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10 000 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 000 000

(3)20×8年6月,**投資性房地產:

借:銀行存款 550 000 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lo 000 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 000 000

其他業務成本 450 000 000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470 000 000

——公允價值變動 lo 000 000

其他業務收入 550 000 000

從上面看,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和 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相互抵消。故不影響損益

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最後處置的時候,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會轉入其他業務成本,但不影響利潤?

13樓:牛賬網

你好,希望能幫助到您!因為公允價值損益同其他業務成本同屬於損益科目,所以不影響利潤,增值稅為價外稅,不計入收入,不影響利潤。

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

這是人為規定,主要是從企業的會計資訊謹慎性來考慮的,利得分為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比如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營業外收入,還有就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也就是資本公積 其他資本公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會對當期的利潤變產生影響。你想一下現在的房價多高啊,如果非投資性房地產一轉換成投資性房...

投資性房地產成本模式轉公允價值模式

2011年12月31日,購入投資性房地產 借 投資性房地產 8000 貸 銀行存款 8000 2012年12月31日 2013年12月31日,按年計提折舊 年折舊額 8000 20 400 萬元 借 其他業務成本 400 貸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400 2014年1月1日,後續計量模式的變更 變更...

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所得稅問題

當然會不同。使用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地產,由於公允價值的變動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採用成本計量同一投資性房地產一般則不會發生這種情況。投資性房地產的計稅基礎也是按照歷史成本法計量,發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或者是轉換時候確認的資本公積或者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都是形成的稅法的差異,因為稅法上不確認為當期的...

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上市公司

美人希 16家在香港上市的房地產公司。其中 10家總資產排名靠前的香港本土房地產公司,分別為新鴻基地產 長江實業 太古股份公司a 會德豐 恆基地產 新世界發展 恆隆集團 tst properties 尖沙咀置業 嘉里建設 希慎興業 總資產排不到第10位,因其是典型出租股入選 6家總資產排名靠前的內地...

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分錄是怎樣的

一 如果是把自用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那麼自用房地產已經計提的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及資產減值準備要分別轉入至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投資性房地產資產減值準備,該會計分錄為 借 投資性房地產 成本 累計折舊 累計攤銷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減值準備 貸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累計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