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什麼,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麼呢

時間 2022-11-20 18:45:49

1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意思是人到三十而能夠建立自己的事業;四十不惑,也就是人到四十對人生已經不再迷惑了;五十知天命,是孔子周遊列國時,東奔西走去求官到了五十才知道那不是他能夠追求到的,後來廣教學徒才是他的真正的命運,五十時他說了那句話,時也、運也、命也。

2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0歲弱冠 30歲而立 40歲不惑 50歲知天命60歲耳順(花甲) 70歲古稀(人生七十古來稀)80、90歲耄耋

100歲期頤 榮壽 榮啟期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孔子說的,原話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

4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0歲弱冠 30歲而立 40歲不惑 50歲知命60歲順耳(花甲) 70歲古稀 80、90歲耄耋100歲期頤

5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唄

6樓:苦澀邊緣

知天命孔子說他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來去自如,不越矩.

7樓:匿名使用者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

以上耄耋

某不厚道的大嬸活了100,所以現在管100叫冰心...

8樓:申再華

50知天命,我是記住一句話:「不知耳」由此可記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三十而立,大家肯定記得,後面就是「不知耳」

禮記說,三十曰壯,有室。我還沒有一廳一室啊

9樓:匿名使用者

20-弱冠 30-而立 40-不惑 50-知命

60-順耳(花甲) 70-古稀 80、90-耄耋

100-期頤

10樓:

孔子說他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來去自如,不越矩.

11樓:

知天命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儒家思想我認為始終是一種積極的入世哲學,將入世才能出世,和道家有很大的不同。儒家說:道之將行也與,道之將廢也與!

意思是說,我們做事情並不在乎事情的結果,而只享受其中的過程。這種思想不能和悲觀主義相提並論,叔本華說:我們只能做我們想做的,不能要我們想要的;叔本華是個悲觀主義著,非儒家,請注意二者的區別。

知天命的境界已經相當高了,相信我們這些網友尚未達到,應為我們還沒有50歲 ^_^

12樓:

50歲稱為半百!相信我,樓上的回答只是照孔子的話"直譯"的

50歲稱為半百,在很多古籍上都找得到

13樓:**養家

五十而知天命是孔子的說法.我不知道什麼天命,反正沒有什麼好命,只得聽天由命.

我認為:人生五十過半矣,留戀紅塵自嘆息!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麼呢

14樓:逗比逗無悔

六十而耳順。

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 大學之道 ;三十歲能夠自立於道;四十歲能無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六十歲所聞皆通;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出處:《 論語 ·為政》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乙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

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

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15樓:dy落花挺好

六十而耳順。

出自於《論語·為政》,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注釋】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於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

⑥從心所欲不踰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1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欲,不踰矩……」。於是聽過或讀過聖人言的40歲左右的男人都自詡到了「不惑之年」。所謂不惑,無非是說把功名利祿、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看淡泊了,看透徹了,大徹大悟了。

借用莊周的話說就是「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悠然而已」。不惑不是 說什麼追求也沒有了,無所謂了,與世無爭了,而是說追求開始趨向自我完美的境界。譬如品行、德性、節操等等……。

但就嚴格意義而言,不是所有到了40歲左右的男人都達到了「不惑」的狀態,孔聖人是在說自己,自己的人生軌跡。而大多數的人的人生軌跡似乎更合乎《禮記·曲禮上》的描述。《禮記·曲禮上》雲: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在這裡,人生階段劃分的內涵與孔聖人的劃分內涵大相徑庭了。孔子說:

四十不惑,禮記則說:四十而壯——當官的年齡;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自知之明了,禮記則說:

五十服官政——到了理應掌握權利的年齡了;孔子說:六十而耳順——善意的分析別人的話,有道理的就要接受了;禮記則說:六十而指使——到了該有資格命令別人的年齡了。。。。。

17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基本上很少人知道孔子說的是什麼意思,稱命只有三兩一的人知道五十歲才知道,我五十多還不知道六十耳順什麼意思,等到六十再和你們說

18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花甲,七十是古稀。

19樓:徐哥循益

三十而立,是指的乙個時間段。

三十歲了應該有所成就,這是應該自立的年歲,所說的成家立業其二得一就是有所立。當然,現代的解釋會跟孔老夫子的原意有些出入,現實世界引申了時代的看法和具體要求。

20樓:命運與夢

「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窮其現實之「立」,盡其現實所「立」之「不患」而「不惑」於時,以其當下之時讓智慧型鮮活地呈現而「知天命」,然後才有「耳順」的內聖、「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外王。

詳解:一句無人不曉的話,卻一直無人真的曉得,甚至連並列成分省略的簡單語法現象,都沒被指出過。「十有五而志於學」後的「立」、「不惑」、「知天命」, m「於」,相當於「被」、「用」;「志」,「志」的古字,標記。

「志於x」,用x來標記。這裡有兩層意思:

一、十有

五、三十等年歲數字,大致和孔子達到某種相應境界的實際年齡相關,但並不表明這個體經驗有著任何絕對的意義,例如,並不是任何人「三十」就一定「立」,「三十」與「立」之間並不必然相關,這些境界也並不一定按年齡機械地被賦予某種必然的次序,只是一種標記;

二、所有以往解釋都忽視了「志於」的省略,而把後面的境界當成「學」的必然結果,更把每種境界當成乙個固定的標準,卻不知每種境界是自足而動態的,每種境界都有其「成住壞滅」,之所以是「志於」,只是把每種境界用乙個名言標記而已,決不能掩蓋其鮮活的當下呈現。

「學」,「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聞見」而「學」,「學」而「行」,「學」是貫通「聞見」與「行」的樞紐,「學」,包羅萬有,相應境界、所為,以「學」為標記。

「立」,世間一切,皆有所「立」,有所位次,究底窮源,首先就要究其「立」、窮其位次,如此境界、所為,就以「立」為標記。

「不惑」,「立」則有其「患」,「患」則有其「惑」,而「立」皆「不患」而「立」其「患」,不窮其「不患」,則不能「不惑」,這「不患」而「不惑」的境界、所為,就以「不惑」為標記。

「天」,時也;「時」,當下也;「命」,生存、存在;「知「,智慧型。「知天命」,當下生存而呈現智慧型。所有的智慧型,都離不開當下的生存,否則都是虛無幻想,智慧型的成就,必須是當下生存的鮮活呈現,這境界、所為就以「知天命」為標記。

「順」,遵循;「耳順」,「耳」,「聞」也,「聞」與「見學行」是不可分的,「聞見學行」遵循什麼?就是「知天命」。「聞見學行」遵循當下生存鮮活呈現的智慧型,這才是真正的「耳順」,這種境界、所為,以「耳順」為標記。

「從心所欲不踰矩」,「心」,非指一已之私心,民心也,依從民心期望不越「矩」,何謂「矩」?「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的位次。依從民心所期望但不超越「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的位次,這境界、所為以「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標記。

「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窮其現實之「立」,盡其現實所「立」之「不患」而「不惑」於時,以其當下之時讓智慧型鮮活地呈現而「知天命」,然後才有「耳順」的內聖、「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外王。只有這樣理解,才算大致明白本章的主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的境界、所為用「從此聞見學行聖人之道」來標記,三十歲的境界、所為用「窮盡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現實可能位次」來標記,四十歲的境界、所為用「透徹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現實可能位次的不患」來標記,五十歲的境界、所為用「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讓智慧型依當下生存鮮活地呈現」來標記,六十歲的境界、所為用「遵循當下生存鮮活呈現的智慧型而聞見學行聖人之道以成就內聖」來標記,七十歲的境界、所為用「依從民心期望但不超越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位次而成就外王」來標記。

21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花甲,七十是從心所欲,不踰矩。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是什麼意思啊!

22樓:劇秋英隱卿

這句話是孔子孔聖人說的

內容就如同上面那位所說的一樣

其中花甲指的是古代人的紀年方法

天干地支組合起來每60年為乙個甲子

23樓:尤永修喻辰

古時男子二十成年行冠禮,三十歲自立,四十歲已有一定人生閱歷不再輕易被外事所蒙惑,五十歲就已經快到大限之年,知道所剩年月不多了,人活七十古來稀,故七十歲稱古稀.耄耋則是長壽的象徵

四十而立是什麼意思,人們常說三十而立,四十而立是什麼意思

隨處可見的問題,無處可見的回答 孔子說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其中 不惑 指什麼?有道理嗎 三十而立 三十歲時,人當自立,這個立,原意是立身的意思,所謂立身,就是丈夫有棲身之所,有所業。而不是立志的意思!四十不惑 人到了四十歲,應該業有所成,不會因為無業爾所困惑,並對人生或者事業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應...

三十而立的精美句子,三十而立精美句子

三十而立精美句子 解答可以寫句子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三十而立 感慨短句 1.乙個女人最好的年紀就是三十歲,在青澀與成熟間遊走的時光。思維的提公升,認知的改變一切都預示著即將走入的下乙個人生階段。2.不知不覺已是三十而立,白...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那麼

二十歲稱為弱冠 八十歲 九十歲稱為耄耋 一百歲稱為期頤。1 弱冠 指男子20歲。弱,弱小。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2 耄耋 因 八十九十曰耋 七十曰耄 指八十歲或九十歲。3 期頤 因 百年曰期頤 指百歲高壽。擴充套件資料 其他的年齡稱謂 1 湯餅 出生三天,邀親友吃湯餅。2 初度 周歲。...

三十而立 中的 而立 代表什麼意思

三十而立的意思是 原文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譯文 孔子說 我十五歲立志於大學之道 三十歲能夠自立於道 四十歲能無所迷惑 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 六十歲所聞皆通 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賞析 在本章裡,孔子自述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而順是什麼意思

正解如下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皇邢二 疏 皆說,此章是孔子隱聖同凡,勸人勤學。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有 字,音義皆同 又 字。古文句法,十有五,就是十又五,語體就是十五。孔子說 我十五歲即志於學。毛詩傳 說 詩者,志之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