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在古文中有幾種意思,古文中的「之」有幾種意思

時間 2022-09-14 02:50:59

1樓:向秀芳虎錦

基本意義:

1、對,是:~否。不~。不以為~。

2、以為對,答應,信守:~納(以為對而採納)。~諾(許諾,信守諾言)。

3、這樣,如此:當~。~後。~則。

4、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願有言~」;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

5、……的樣子,用於詞尾,表示狀態:顯~。忽~。飄飄~。

6、古同「燃」。

作為連詞時:

1、但是,然而

2、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雖然。表示讓步關係

4、於是

5、然後;才

作為形容詞:

是,對1、如此,這樣,那樣

2、又如:理所當然;其實不然。

作為助詞:

1、用作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表示狀態,有「如」的意義。

2、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貿然;蔚然。

3、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比擬,有「…的樣子」之意。常與「如」、「若」連用,有「如…一般」、「像…一樣」之意。

4、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斷定或決定,相當於古漢語的「焉」、「也」。

作為名詞:姓

2樓:毋寄竹餘卿

1.是,對。

2這樣,如此。3以為對,答應,信守。4表示一種語氣。5......的樣子6通假字"燃"

3樓:終蕊勞子

你查閱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比較好,有示例,記憶深刻一些大致說一下;

1.燃燒

2.指示代詞,這樣,那樣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3.是的,對的

/認為...是對的

/表示肯定的回答

4.形容詞詞尾

5.不過,但是

「然」在古文中有幾種意思?

4樓:茶煙

基本意義:

1、對,是:~否。不~。不以為~。

2、以為對,答應,信守:~納(以為對而採內納)容。~諾(許諾,信守諾言)。

3、這樣,如此:當~。~後。~則。

4、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願有言~」;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

5、……的樣子,用於詞尾,表示狀態:顯~。忽~。飄飄~。

6、古同「燃」。

作為連詞時:

1、但是,然而

2、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雖然。表示讓步關係

4、於是

5、然後;才

作為形容詞:

是,對 1、如此,這樣,那樣

2、又如:理所當然;其實不然。

作為助詞:

1、用作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表示狀態,有「如」的意義。

2、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貿然;蔚然。   3、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比擬,有「…的樣子」之意。常與「如」、「若」連用,有「如…一般」、「像…一樣」之意。

4、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斷定或決定,相當於古漢語的「焉」、「也」。

作為名詞:姓

古文中的「之」有幾種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之 zhī

①《動》到……去。《為學》:「吾欲之南海。」

②《代》指示代詞,相當於「這個」、「這」、「這種」等。《廉頗藺相如列傳》:「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③《代》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它」、「它們」、「他們」等。《論積貯疏》:「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鄭伯克段於鄢》:「愛共叔段,欲立之。」

④《代》指代說話者本人或聽話者的對方。《捕蛇者說》:「君將哀而生之乎?」

⑤《代》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您」。《漢書·蒯通傳》:「竊閔公之將死,故吊之。」

⑥《助》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修飾、領屬的關係,相當於「的」。《邵公諫厲王弭謗》:「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⑦《助》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一般不必譯出。《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⑧《助》定語後置的標誌。《勸學》:「蚓無爪牙之利。」

⑨《助》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作「得」。《捕蛇者說》:「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⑩《助》用賓語前置的標誌。《師說》:「句讀之不知。」

⑾《助》用在表示時間的副詞後,補足音節,沒有實義。《赤壁之戰》:「頃之,煙炎張天。」

⑿《助》用在「前」、「後」、「內」、「外」等詞語和它們的修飾語之間,表示對方位、時間、範圍等的限制。《教戰守策》:「數十年之後,甲兵頓弊。」

6樓:精骨

強悍耽美狼 ,您好!

「之」在古文中意思很多,一般現在通用的釋義具體如下:

1.代詞,

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她)、他們」,極少數情況也作第一人稱「我(我們)」;

如: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論語》

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物主代詞「它(它們)」,或「一件事,幾件事,這(那)件事」;

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

③指示代詞,表近指「這,此,這些,那,那些」;

如:之二蟲又何知?《逍遙遊》

2.助詞,

(1)結構助詞,

①「的」,用於定語與中心語之間,表示人與物體或周圍環境的關係(鄰屬關係),構成名詞性偏正結構;

如: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

②無義,用於主語與謂語之間,表示取消句子獨立性,使原來的主謂結構成為名詞性偏正結構;

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無義,用於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表示定語後置的標誌,構成倒裝句;

如:蚓無爪牙之力,筋骨之強。《勸學》

④無義,用於倒置的謂語動詞與賓語之間,表示賓語前置的標誌,構成倒裝句;

如: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⑤可譯為「得」,用於謂語動詞與補語(一般為動詞、形容詞或副詞)之間,表示修飾關係;

如: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2)音節助詞,

①無義,用於動詞後,表示聲音的延長,音節的補充;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②無義,用於時間詞後,表示時間的延長,舒緩語氣;

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3.動詞,

①到,往,走到,乘到。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7樓:植羲席嘉悅

用法:(1)用作代詞,又分為幾種情況:

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做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2〉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

3〉活用作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相當於「我」「你」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1〉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

,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2〉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3〉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4〉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乙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5〉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6〉用在表示間的分句中作狀語,常與「也」字呼應,相當於「·······的時候」。

意思:1〉到······去。

2〉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

3〉指示代詞。這、此。

4〉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助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古代(然)是什麼意思,有幾種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然」在古文中有如下幾個意思:

1、用作動詞,意思是:燃燒。

出處:西漢·賈誼《陳政事疏》:「火未及然,因謂之安。」

釋義:火還沒有燃燒,你就說現在還很安全。

2、用作代詞,意思是:這樣;那樣。

出處:漢·司馬遷《鴻門宴》:「不然,籍何以至此?」

釋義:不這樣,(我)怎麼會到這種地步。

3、用作形容詞,意思是:是的;對的。

出處:戰國·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王曰:『然,誠有百姓者。』」

釋義:王說:「是的,是有百姓這樣子。」

4、詞綴,用在形容或副詞後,表狀態,可譯為「……的樣子」、「地」,也可不譯。

出處: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蔣氏大戚,汪然出涕。」

釋義:蔣氏(聽了),更加悲傷,滿眼含淚。

5、用作組詞,用在名詞或名詞短語後,與前面的動詞「如」、「若」、「猶」等呼應,表示「(像)……一樣」。

出處:明·魏學洢《核舟記》:「其人視端容寂,若茶聲然。」

釋義:那個人的眼睛正注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有沒有燒開的樣子。

6、用作連詞,意思是:然而;但是。

出處:漢·司馬遷《鴻門宴》:「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釋義:但是連我自己也沒料到竟先攻入函谷關滅了秦國。

「然」的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然,燒也。從火肰聲。䕼,或從艸難。

白話版《說文解字》:然,燒烤。字形採用「火」作邊旁,「肰」聲旁。䕼,這是「然」的異體字,採用「艸」作邊旁,採用「難」作聲旁。

「然」字的組詞:

1.    對、正確。  【組詞】:「大謬不然」、「不以為然」。

2.    如此、這樣。  【組詞】:「未必然」、「到處皆然」。

3.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  【組詞】:「仍然」、「偶然」、「超然」、「恍然」、「茫然」。

4.    轉折詞,但是。  【組詞】:「然而」。

5.    承接詞。  【組詞】:「雖然」、「然後」、「然則」。

9樓:走遠的玉公尺

1,好的,同意。

2,『』『』『的樣子。

3,那麼。

古文中的「然」有幾種解釋?

10樓:歪嘴笑櫻桃

多了去 了 好 要 不行等等

然在古文中有幾種意思

11樓:茶煙

基本意義:

1、對,是:~否。不~。不以為~。

2、以為對,答應,信守:~納(以為對而採納)。~諾(許諾,信守諾言)。

3、這樣,如此:當~。~後。~則。

4、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願有言~」;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

5、……的樣子,用於詞尾,表示狀態:顯~。忽~。飄飄~。

6、古同「燃」。

作為連詞時:

1、但是,然而

2、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雖然。表示讓步關係

4、於是

5、然後;才

作為形容詞:

是,對 1、如此,這樣,那樣

2、又如:理所當然;其實不然。

作為助詞:

1、用作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表示狀態,有「如」的意義。

2、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貿然;蔚然。   3、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比擬,有「…的樣子」之意。常與「如」、「若」連用,有「如…一般」、「像…一樣」之意。

4、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斷定或決定,相當於古漢語的「焉」、「也」。

作為名詞:姓

而在古文中的意思,「而」在古文中有幾種意思?

1 而 1 連詞 1 表並列 今譯為 而且 又。例釋 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過秦論 注 並列關係連詞兩側的詞語可以調換,調換後語意不發生變化。2 表修飾 今譯為 著 地。例釋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逍遙遊 3 表順承 今譯為 就 才。例釋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4 表假設 今...

遇在古文中的意思具體點兒,在古文中,「以」有些意思?

碰到的意思,比如遇水疊橋 在古文中,以 有些意思?曾在文言文翻譯中有一點兒的意思嗎 曾c ng或z ng 1.曾 c ng 副詞。表時間的過去。曾經專,屬已經,才。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白居易 憶江南 2.曾 z ng 名詞。指與自己隔著兩代的親屬。是高 曾時為一戶者,至曾元時不分至十戶不止。治平篇 ...

「夷」在古文中都有什麼意思,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一 夷的意思 1 平坦 平安。2 破壞建築物 使成為平地 3 滅掉 殺盡。4 我國古代稱東方的民族,也泛稱周邊的民族。5 舊時泛指外國或外國人。6 姓。二 讀音 y 三 英文 danger defile narrow三 引證 1 詩 鄭風 既見君子,雲胡不夷。譯文 已經見到君子,心中怎能不寧靜。2 ...

古文中的點兵是什麼意思,兵字在古文中有什麼意思

指召集並檢閱即將或準備出征的士兵,並且喝送行酒。古文中的點兵是什麼意思 指召集並檢閱即將或準備出征的士兵,並且喝送行酒。宋 辛棄疾 破陣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三國演義 第十六回 呂布 遂點兵起程。卻說紀靈起兵長驅大進,已到沛縣東南,扎下營寨。晝列旌旗,遮映山川 夜設火鼓,震...

窗和簾在古文中有什麼作用

簾 li n同 奩 用布 竹子 葦子等做成的起遮蔽作用的東西 竹簾 窗簾 布簾 店鋪掛在門前作為標誌的旗子 酒簾。舊時酒家茶館作店招的旗幟,用布做成 白鳥窺魚網,青簾認酒家。唐 鄭谷 旅寓洛南村舍 簾 名 形聲。從竹,廉聲。本義 門簾 簾子,遮蔽門窗的用具 簾,堂簾也。說文 簾,戶蔽也。聲類 嚴持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