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春節的習俗,關於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時間 2022-08-30 10:46:58

1樓:弦之月

2樓:冰心x使者

春節吃臘八粥,泡臘八蒜,穿新衣,吃團圓飯,

關於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3樓:懂娛樂的辰辰

正月初一:

傳統年俗中,初一拜年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其實拜年是跟除夕守歲直接相關的。在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嚇跑了年獸,所以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這一天嫁出門的閨女是要帶著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婦走娘家的規矩最多。比如說帶的禮物都要是成雙成對的。

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正月初三:

傳統習俗中,正月初三被認為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擾到老鼠嫁女兒。老鼠大有「誰不讓我過好這一天,我讓誰難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驚擾了老鼠嫁女兒,老鼠就要禍害這一家。

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走。

正月初五:

初五又被稱為「破五」,這一天對於商家來說是個大日子,祈求這一年財源廣進。迎財神正是這天。 商店這天要開張,放鞭炮,迎財神。

正月初六:

初五剛把財神迎進門,初六就要送走窮神。送窮神這一天,要在家裡面進行大掃除,掃出來的垃圾,還有沒用的破衣服等要全部扔掉。此外,還要喝一種素菜湯,這種湯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種蔬菜做成的。

正月初七:

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可以戴在頭髮上。

4樓:

傳統年俗中,初一拜年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其實拜年是跟除夕守歲直接相關的。在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嚇跑了年獸,所以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

5樓:匿名使用者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6樓:匿名使用者

吃餃子,年夜飯。放烟花,爆竹。貼春聯,福字。

7樓:影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8樓:匿名使用者

之工作人員的時候就開始(

9樓:匿名使用者

請說出18個春節習俗?

與春節有關的習俗 5

10樓:蘋果旺旺小饅頭

1、掃塵

掃塵,又稱掃屋、掃房、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春節傳統習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北方稱「掃房」。

2、貼年紅

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稱為貼年紅。貼年紅是中華傳統春節習俗,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3、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又稱「吃團圓飯」。除夕飲食習俗。因除夕年飯既有祝賀豐收、慶祝全家團圓之意,又有驅疫健身、圖吉納福之願望,故極有講究。

4、守歲

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是中國民間的年俗活動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燈燭,合家歡聚,迎接新年。

5、拜歲

拜歲,春節風俗之一,是指在歲首新年辭舊迎新之際,拜祭歲神(太歲)。拜歲是中華民族流傳至今最悠久的傳統風俗之一,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人們在歲首舉行祭祀儀式,迎新歲、祈年、接福。

11樓:匿名使用者

1、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2、貼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3、給壓歲錢。壓歲錢(在廣東叫做「俾利是」)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收集有關春節的習俗

12樓:小小小白

1、大年三十(除夕)copy

除夕是指每年農bai歷臘月的最du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zhi相連。這天要貼春聯dao,春聯也叫「門對」「春帖」「對聯」,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當然更少不了年夜飯,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極為重要。

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重要。‍

2、大年初一

春節早晨,開門炮仗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作"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今天要出門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3、正月初二

這一天漢族民間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乙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13樓:匿名使用者

#過年那些事兒#春節習俗民風

14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過年時,有一些小朋友會找自己家親戚或乙個村子裡的人拜年,別人會給他們紅包。

有關於春節的習俗

春節各種習俗有關的詩詞歌賦,有關於春節的100首古詩

老北京春節話童謠 那時候,只要一喝上臘八粥,離年就不遠了。於是,孩子們便唱起了童謠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 初二滿街走。新年...

遠安春節習俗,遠安的春節習俗

湖北遠安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 清泰平安 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 新年抓財 有希望的後生 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 出人頭地 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 百好 以圖吉利。荊州 沙市一帶,第 餐要吃雞蛋,意謂 實實在在,吉祥如意 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

中山春節習俗,中山過春節的習俗

八 祭灶 蒸花饃 寫春聯 掃塵 貼春聯。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指華夏傳統曆法夏曆的元旦 與中國現行的公曆元旦不同 農曆正月初一,又稱農曆新年 大年 歲首 正旦 正月朔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 度歲 慶新歲。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 大年 新歲,...

廣西過年習俗作文,關於廣西春節習俗的作文600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而不同的家鄉也會有不同的習俗。你想知道我的家鄉有什麼習俗嗎?別急別急,君情聽我慢慢道來 我的家鄉在廣西平南縣的大安鎮。說到習俗,我們每年都要舉行 拜社火 的活動,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村民們紛紛拿出 拜社火 的祭品來,先在自家的大廳裡祭...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來歷,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哪些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 祭奠祖先 除舊布新 迎禧接福 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春節傳說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