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的來由和習俗,24節氣的來由和節氣的習俗

時間 2022-02-28 01:45:50

1樓:陳貝貝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型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節氣。經過不斷地改進後,到了秦漢年間已完全確立二十四節氣。

西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

二十四節氣劃分的依據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主要反映地球的回歸運動、寒暑季節的變化。二十四節氣有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12個節氣。為了便於記憶,人們還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2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西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乙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乙個節氣為「節氣」,即: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

六、甘一,下半年逢

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3樓:淋漆魚

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

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西漢劉安著的《淮南子》一書裡就有完整的二十四節氣記載。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乙個節氣;執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4樓:匿名使用者

24節氣是神州勞感人平易近顛末幾世紀上千年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是泛博勞感人平易近智慧型的形成晶體,在全世界情況一天比一天變化的時代,24節氣傲然是咱們老黎平易近春天耕作秋種最有用的時間表

三春 打春:立是起頭的意思,打春就是三春的起頭雨水:下雨起頭,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天的雷乍動,驚醒了冬眠在土中冬眠的動物春分:分是等分的意思春分暗示日夜等分

清明:氣候晴空,草木繁密茂盛雨量充沛而實時,穀類作物能茁壯發展夏日 立夏:夏日的起頭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起頭豐滿

二十四節氣: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很熱的炎天到臨

小暑:暑是很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起頭很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辰

秋季 立秋:秋季的起頭

處暑:處是終止、潛藏的意思處暑是暗示很熱的夏季炎熱的日子竣事白露:氣候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日夜等分

寒露:露珠以寒,將次上凍

霜降:氣候漸冷,起頭有霜

冬天 立冬:冬天的起頭

小雪:起頭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有可能積雪

冬至:嚴寒的冬天到臨

小寒:氣候起頭嚴寒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辰

5樓:郯歌在松月

24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分為24段,每段約隔半個月,分列在12各月2裡面。在月首的叫「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西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和意義

7樓:秒懂星課堂

胡彥斌介紹二十四節氣的意義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8樓:沉靜因子

物候壟作,老輩的農作經驗

24節氣歌的介紹,24節氣歌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歌,是為便於記憶我國古時曆法中二十四節氣而編成的小詩歌,流傳至今有多種版本。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表示季節變遷及指導農事的曆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型的結晶。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 陰陽合曆 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執行...

24節氣名詞解釋,關於24節氣的知識有哪些

二十四節氣 廿四節氣 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 氣候 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千年以來指導著中國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的世界觀,發現並細化了一年之中這個井然有序的生態變化規律。由於歷史上中國的主要政治 經濟 文化 農業...

24節氣歌的含義,24節氣歌的每個字的意思

24節氣歌為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含義 立春 指春季的開始的意思。春雨 指的是雨水量漸增的意思。驚蟄 指喚醒了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的意思。春分 春分到來,使得晝夜平分的意思。清明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穀雨 穀雨到來後,雨量充足穀類能茁壯成長的意思。...

關於節氣諺語,24節氣的諺語

二十四節氣 農業諺語 夏至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二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有關節氣的諺語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有關於節氣的諺語大全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諺語 1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2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麥...

24節氣詩句,關於節氣的古詩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蜇烏鴉叫,春分地皮幹。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再大寒。轉眼又一年。求關於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