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屬於民事欺詐?民事欺詐與刑事詐騙的區別是什麼?

時間 2023-04-13 23:55:06

1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根據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

民事欺詐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是民事行為無效,從行為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欺詐必須違反法律法規、違反誠信原則的行為。有利於社會、他人,善意欺詐,不構成欺詐。

欺詐的構成條件:

(1)故意。

上面也提及了,欺詐要求欺詐人的主觀心理是故意,這裡的故意不僅僅指的是欺詐人希望對方陷入錯誤意識的故意,還包括在此基礎上做出具體的意思表示行為的故意。

(2)欺詐行為。

對於所有犯罪的認定必須有具體行為,只有主觀心理的惡意是不能進行任何處罰的,所以欺詐必須要有具體的欺詐行為,將內在的欺詐心理用行為表現出來。

欺詐的具體行為主要有三種:

一種是捏造虛假的訊息;

二是隱匿真實的情況,故意不告訴他人不好的一面,對他人會造成損害的一面;

三故意歪曲事實。

這三種情況其實都比較好理解,稍微難理解的是沉默欺詐,有告知義務的一方沒有告知,也可能構成欺詐。

(3)受欺詐方基於欺詐行為作出意思表示。

如果欺詐人做出了欺詐行為,但是受到欺詐的一方沒有作出違背真實意願表示的行為,即沒有欺詐結果,當然欺詐就不成立,所以欺詐必須要有欺詐結果才能成立,而對於欺詐是否獲利不是判定是否構成欺詐的條件。很多新聞中報道欺詐人欺騙他人最後自己卻虧了一筆錢的情況,這種情況並不影響欺詐的成立,欺詐人依然構成欺詐。

(4)因果關係。

必須是基於欺詐人作出的欺詐行為並對此產生錯誤意識而產生的被欺詐後果,兩者必須是因果關係。

2樓:詬湊謨琅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及相關 司法解釋規定,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

可以依法進行起訴。欺詐是故意欺騙他人,使之陷於錯誤的行為。受欺詐而實施的行為則是由於他人的欺詐行為陷於錯誤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民事欺詐主要是指行為人為了用於經營,藉以誇大履行能力等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當事人陷入認識錯誤並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

欺詐行為既可以表現為欺詐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使對方當事人陷入錯誤,也可以表現為欺詐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阻礙對方當事人使其發生錯誤;既可以表現為積極的作為方式,也可以表現為本應作為而故意不作為的方式。

受欺詐人因受欺詐而陷入錯誤。這裡所說的「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

3樓:最後的思想

所謂欺詐,是指故意欺騙他人,使其隱於錯誤判斷,並基於錯誤判斷而為意思表示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根據這一規定,構成欺詐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欺詐人具有欺詐的故意。所謂欺詐故意,是指欺詐人明智自己告知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會使被欺詐人陷入錯誤認識,並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包括使被欺詐人陷於錯誤認識的故意和使被欺詐人基於錯誤認識而為一定意思表示的故意。

故意必須以欺詐人對事實情況的明知,被欺詐人對事實情況不明知的前提條件,否則不構成欺詐。

第二,欺詐人具有欺詐行為。所謂欺詐行為是指欺詐人通過語言、文字或活動有意隱瞞事實或告知虛假情況的行為。包括為使被欺詐人陷於錯誤、加深錯誤、保持錯誤等,而實施的虛構、變更、隱匿事實的行為。

欺詐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的方式。不作為主要是指在法律上、交易習慣上或契約上有告知事實真相的義務而故意不履行告知義務的情況。

第三,被欺詐人陷於錯誤是基於欺詐人的欺詐,即被欺詐人並非因自己疏忽之故,而是因欺詐之故陷於錯誤。這裡的錯誤是指當事人對合同的主要內容的認識缺陷。如果被欺詐人未陷於錯誤,即使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和行為,也不發生欺詐的法律後果。

同時要求欺詐與陷於錯誤之間具有因果關係。

第四,被欺詐人因錯誤認識而為一定的意思表示。所謂意思表示,是指表意人將欲成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於外部的行為。被欺詐人在為意思表示時認為是自己真實的意思表示,會引起期望的法律後果。

而事實上因受欺詐,其意思表示不會發生期望的法律後果。也即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與陷於錯誤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如果被欺詐人雖然因受欺詐而陷於錯誤認識,但並未因錯誤認識而為意思表示,則不構成欺詐。

另外,欺詐必須違反法律法規、違反誠信原則的行為。有利於社會、他人,善意欺詐,不構成欺詐。

4樓:綠

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

5樓:北京杜律師

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建議你委託專業律師介入協助處理,我支援你。

6樓:匿名使用者

民事欺詐主要是指行為人為了用於經營,藉以誇大履行能力等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當事人陷入認識錯誤並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

7樓:坐看星空閃亮

可以按照民間借貸糾紛對他進行起訴,要求歸還本金。

8樓:匿名使用者

梅隴鎮外環生態工程指揮部利用假公章與農民簽訂無效合同,腐敗分子為了達到暴利的土地錢,他們私分,採用欺詐手段。只給2900元乙個平方,隱瞞了實際**!

民事欺詐與刑事詐騙的區別是什麼?

9樓:午夜學徒

民事欺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

刑事詐騙指詐騙罪。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物件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物件,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

因本法已於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是否構成民事欺詐?

10樓:網友

廣東胡律師:

1、因為開發商**規定了必須是教育系統的人才能**,所以如果現在教育局不承認你朋友這個人的話,這個合同就要看開發商怎麼判定了,開發商不撤銷的話合同就有效,開發商要按章辦事的話,那這個合同肯定無效;

2、教育局最多不理睬你這檔事,或者對你朋友進行通報批評,對你沒有權利進行處罰;

3、你沒有去領那個補助的話,難以確定民事欺詐的行為;

4、你朋友私蓋公章有可能觸犯了學校或教育局的利益,如果單位或教育局追究的話,你朋友可能就很麻煩;

5、最好是能夠去學校或教育把情況說清楚,能爭取到這兩個部門的諒解,能夠順利拿到房產證就比較好,不過這中間扯到的問題太多,建議你和你的朋友在處理的過程中要慎重,畢竟是你們偽造證明在先。

11樓:布翱潛雲嵐

我是律師,就你所述,不構成。

12樓:遇卉成秋寒

這是直銷,說明你上線跑了。你可以去投訴。

其實直銷本身就是上線賺下線的錢。如果在。

你不了解。的情況下被其引導。可以去告他,當然自銷本身就是有點類似傳銷,很多本用欺騙的性質。

13樓:崔默單信然

可能是詐騙吧?建議你還是趕快報警吧。

民事欺詐可以報案嗎

14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民遭受到民事欺詐後,是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的,公安機關認為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就會立案偵查。

【法律依據】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式規定》第一百七十五條 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後,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於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不予立案。

是否可認定為民事欺詐 5

15樓:網友

根據你的描述,合同最後沒簽,而且你那個朋友沒有從中得到什麼利益,那麼不屬於欺詐。頂多是工作失職。

16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他有病!!這個事可大可小。法律規定也不明確。可以靜觀其變。

民事欺詐到底屬於詐騙嗎 金額達到4萬以上

17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錢財,則涉嫌詐騙,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屬於詐騙還是民事借貸糾紛,如何區分民事借貸糾紛與詐騙犯罪

民事借貸糾紛,是指因借款人與貸款人達成借貸協議,由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借款人不能按期歸還而產生的糾紛。屬於一種民事法律關係,應受民事法律調整,不產生刑事責任。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犯罪物件是各...

工頭欠錢屬於民事官司麼

有二種可能 民事糾紛,刑事案件。一 正常經濟活動中,有時資金緊張是正常的,此時工頭欠薪,只能是一種民事糾紛。二 如果是惡意欠薪,且數額較大的,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刑法修正案 八 第41條規定,以轉移財產 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 有關...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欺詐手段簽訂的合同效力

合同法 第 47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 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 智力 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 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 人在乙個月之內予以追認。法定 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

和合同詐騙,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的區別

一 從動機目的上區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 1 行為人從簽訂合同時起就具有騙取的動機和目的。2 開始並無明顯的騙取故意,本身也非完全沒有履行能力,但合同簽訂後,抱著能履行則履行,履行不了就拉倒的放任心理,不做積極努力,致使對方遭受嚴重損失,而將較大數額財物歸自己一方非法所有或占有。3 在簽訂合同時...

民事糾紛打什麼電話,民事糾紛打110會處理嗎

民事糾紛發生衝突的,可以報警打110。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處理,提交訴訟狀 身份證影印件 訴訟費 證據到法院立案庭辦理立案手續。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 有關單位 有 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