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規劃的標準規範?是什麼,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有哪些總體原則?

時間 2022-11-25 07:25:45

1樓:建築電氣同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

gb 50180—93

(2002 年版)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1994年2月1日

2樓:遇見蕭邦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

gb 50180—93(2002 年版)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1994年2月1日

規劃上怎麼界定住宅小區的定義,達到多少規模還是怎麼滴?

3樓:紅色的鬥牛士

是由城市道路以及自然支線(如河流)劃分。

住宅小區也稱「居住小區」是由城市道路以及自然支線(如河流)劃分,並不為交通幹道所穿越的完整居住地段。住宅小區一般設定一整套可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層專業服務設施和管理機構。

居住小區,一般稱為小區,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10000—15000人),建有能滿足該區居民基本物質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強調,要加強對街道工作的組織領導。市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落實責任,善於抓住基層反映的共性問題,從面上推動城市治理。各區要把街道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區委書記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

4樓:麻木

住宅小區也稱「居住小區」,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10000—15000人),建有能滿足該區居民基本物質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住宅小區是指按照城市統一規劃,建設達到一定規模,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相對封閉、獨立的住宅群體或住宅區域。

住宅小區是現代城鎮人們居住的一種模式,是符合現有生產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一種居住模式,但不是唯一的、理想的居住模式,將來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也許會被新出現的居住場所代替。

5樓:巴掌說法

住宅小區是指按照城市統一規劃,建設達到一定規模,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相對封閉、獨立的住宅群體或住宅區域,由城市道路以及自然支線(如河流)劃分,並不為交通幹道所穿越的完整居住地段。

居住區,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規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幹道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30000~50000人),建有較完善的、能滿足該區居民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區,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10000—15000人),建有能滿足該區居民基本物質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6樓:阿木子香

居住小區,一般稱為小區,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10000—15000人),建有能滿足該區居民基本物質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7樓:匿名使用者

5000千人以上的居住區,周邊配套相對齊全。

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有哪些總體原則?

8樓:沒事先走了

1.社群發展原則

1954年,馬斯洛提出需求等級學說。該學說認為人的需要的產生是乙個從低階的生理需要到高階的自我實現需要的發展過程,只有當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後才可能產生對高層次需要的需求。由此推出,在整個人類社會中,各層次需求的人的數量呈金字塔型。

在住宅區的規劃設計過程中,應從滿足人的需求出發,充分考慮住宅區的適居性、識別性與歸屬性以及營造具有文化與活力的人文環境。其中,衛生、安全、方便和舒適是住宅區適居性的基本物質性內容。衛生包括環境衛生與生理健康衛生;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與治安安全;方便是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舒適則既含有與物質因素有關的生理性方面的內容,也包括與物質因素和非物質的社會因素相關的心理性方面的內容。

識別與歸屬反映著人對居住環境的社會心理需要。其中,場所與特徵是居住環境具備識別性與歸屬感的兩個主要要素。場所指特定的人或事占有的環境的特定部分,與心理歸屬感關係密切;特徵與居住環境的形象識別性、社會歸屬感有著直接聯絡,一般可通過建築的風格、空間的尺度、綠化的配置、街道的線型、空間的格局、環境的氛圍等塑造。

而豐富的社群文化、祥和的生活氣息、融洽的鄰里關係和文明的社會風尚是富有文化與活力的人文環境的重要內容。

2.生態優化原則

生態優化原則提出的依據是全球化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積極應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充分合理地利用和營造當地的生態環境,改善住宅區及其周圍的小氣候,實現住宅區的自然通風與採光,減少機械通風與人工照明,綜合考慮交通與停車系統、供排水系統、供熱取暖系統、垃圾收集處理系統等小區物質系統的建立與完善,以節約能源、減少汙染、營造出生態優良的小區環境。

3.社群共享原則

住宅區規劃設計應充分考慮全體居民對住宅區財富的公平共享,包括設施共享、景象共享、服務共享與公眾參與。社群共享原則要求住宅區的規劃設計應該在設施選擇上注意型別、專案、標準和消費費用的大眾化,在設施布局上注意均衡性與選擇性,在服務方式與管理機制上注意整體性與到位程度,以直接面向住宅區自身的居住物件。公眾參與是住宅區全體居民參與社群事務的保證機制和重要過程。

公眾參與包括居民參與社群管理、社群建設、社群發展決策以及社群資訊交流等內容。

小區規劃有那些基礎設施

9樓:月似當時

1、 綠化及小品(比如:亭台樓閣、水池噴泉以及公共座椅等)。

2、公共照明裝置。

3、公共消防裝置、消防樓梯、通道。

4、公共安全裝置(比如:圍牆、攝像頭、護欄以及園區大門等)。

5、公共場地及公共道路。

6、公共給排水設施(下水渠道、管井、管道閥門、雨水管以及汙水篦子等)。

7、公共配電設施(配電箱、電力管井、電閘箱以及線槽等等)。

8、公共弱電設施(電信裝置、網路光纖裝置、弱電管井以及派接室等)。

9、公共健身以及娛樂設施。

10、建築物樓頂屋面以及共用外牆。

11、電梯、電梯等候廳。

12、公共樓道、單元門廳以及公共衛生間(非必要)。

13、建築物的地基等基礎設施。

擴充套件資料

小區公用設施的歸屬,從《物權法》來分析,主要區分以下幾種情況:

(一)道路、綠地、電梯、樓梯、走廊以及天台等。這類公用配套設施是小區不可缺少的,與整個住宅小區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其本身並不具備獨立產權的意義。實際上,這類公共配套設施的面積已作為公攤面積分攤到業主的購房面積中,無論合同對其歸屬作出如何約定,都屬於全體業主所有。

(二)停車場、會所以及戶外廣告位等。這類公用配套設施與業主生活有很大關係,但相比以上其他公用設施,還不足對業主的生活具有決定意義,離開這類設施,業主不至於無從使用。

更為重要的是,這類公用設不作為公攤面積分攤到業主購房面積中。因此,允許開發商在合同中就其歸屬作出約定。

10樓:芊雲說電影

商業服務類公共設施:相對於相對於居住小區建築形式有超級市場、農貿市場(淨菜市場)、餐飲建築、零售商店以及郵電所、儲蓄所、醫療服務站等等。

教育保育類公共設施相對應的居住小區建築形式有小學、中學、幼兒園、、托兒所等。

管理及鄰里交往類公共設施:相對應的小區建築形式為會所、居民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其主要表現形式為符合型的小區會所。

市政公用類公共設施:具體有變電所、水幫浦房、公廁、自行車庫、垃圾收集點、路燈管理用房、消控中心及煤氣調壓站等。

小區公共設施是解決小區居民日常生活活動需要的基本保證,也是小區穩定的物質基礎。小區規劃應充分注意設定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在布置上考慮居民生活要求和行為軌跡,分級設定,滿足服務半徑要求。所以在做公共中心時,要有整體的概念,使其與整個小區環境有機結合,創造富有空間特色的小區公共空間。

11樓:匿名使用者

義烏市人民**辦公室檔案

義政辦發〔2005〕68號

義烏市人民**辦公室關於開展

城區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工作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各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改善城區老小區整體環境,提高城市小區環境承載力和居民生活質量,經市**研究,決定開展城區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改造城市小區基礎設施是我市建立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推進生態市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一項涉及面廣、任務重、難度大的工程,對提公升小區品質和城市品位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市**計畫用3-5年時間基本完成城區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完善工作。小區基礎改造工作基本的指導思想是**引導、政策扶持、群眾自願、規範實施;組織工作採取街道牽頭、社群參與、群眾監督的方式。

各街道、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確任務,提高認識把思想統一到廣大群眾改善小區環境質量的要求上來,克服困難,紮實推進城市老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工作。

二、明確標準,制訂計畫

小區基礎改造基本標準是:拆除小區內所有違法占地建築;建立完整的雨汙分流排放體系,對已建排汙總管、窨井、化糞池進行一次清理;小區道路路面平坦,排水暢通,兩側側石完整;綜合管線完成水電氣一戶一表改造,廣電、通訊管線規範入戶;小區內綠化統一規劃,樹木、花壇、小品等布局合理,無缺株、死株現象。

各街道和有關部門要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認真開展調查摸底的工作,摸清小區房屋幢數、戶數、違法建築數量、綠化現狀、小區道路及綜合管網等方面的基本狀況,及老小區居民最關注、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市建設、綜合執法、財政等部門要會同街道進行認真研究,根據調查摸底情況,認真編制小區基礎設施改造的年度實施計畫,市財政和各街道要每年安排專項經費,並列入年度財政預算。

三、制定方案,規範實施

各街道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周密部署,對照我市小區基礎設施改造的基本標準,落實改造內容,制定改造實施方案。改造方案應廣泛徵求小區居民、社群的意見,方案基本明確後組織建設、財政、綜合執法等部門對改造實施方案進行會審,報小區基礎設施改造領導小組批准後方可實施。具體實施工作由街道成立的專門建設班子負責,嚴格按以下規範程式實施:

(1)實施前對改造方案進行公示;(2)改造方案審批;(3)編制改造預算;(4)公開招投標;(5)組織有關部門進行綜合驗收;(6)改造工程決算的審計;(7)竣工驗收、決算完成後進行財務公開。

小區基礎設施改造綜合驗收由街道組織,建設、財政、綜合執法、建立辦等單位共同參與,具體標準建設局負責制定。改造後的小區應建立小區物業維修、養護機制,鞏固整治成果。

四、統一政策,穩步推進

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籌措建設資金。根據目前我市小區基礎設施的現狀,基礎設施改造資金原則上由市財政、街道、住戶按照60%:30%:

10%的比例共同負擔。按照小區性質不同,住戶出資部分可由不同途徑解決。屬房地產開發的小區可在小區維護**中列支,維護**不足的,由業主委員會或社群負責向住戶籌集;屬非房地產開發的小區,可由集體經濟組織或社群負責向住戶籌集。

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在廣泛徵求住戶和居委會意見,住戶應承擔的費用籌集到位後,成熟乙個實施乙個。供電、供水、廣電、電信等部門要積極支援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工作,涉及的相關費用應按保本的原則收取。

五、各負其職,落實責任

為紮實開展好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工作,市**成立小區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宋英豪同志任組長,蔣樂生同志任副組長,成員由建設、財政、國土、綜合執法、供電、供水、廣電局、建立辦分管領導和各街道辦事處主任組成。各街道和建設、國土、綜合執法等部門都要建立工作小組,各負其職,落實責任。城市老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完善工作要與依法拆除違法建築、構築物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國土、綜合執法等職能部門要與各街道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工作的效果。

二○○五年八月一日

住宅小區規劃存在哪些基本內容,住區規劃結構有哪些基本形式

住宅小區規劃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 1 選擇 確定用地範圍。2 確定人口數量和用地面積。3 擬訂居住區建築的型別與布置方式。4 擬訂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型別 數量與服務方式。5 擬訂居住區各級道路的寬度 斷面形式與布置方式。6 擬訂居住區公共綠地等室外場地的數量與布置方式等。住區規劃結構有哪些基本形式 ...

小區外規劃紅線內屬於業主公攤面積嗎

乙個房地產專案區域內的房屋公攤面積與土地公攤面積演算法不同,土地面積的分攤也稱為樓板地價,在規劃房屋容積率不變的前提下,土地面積越大樓板地價越低,反之越高,你的房屋建築面積的單價包括 房屋建築成本 樓板地單價 建築配套成本 開發商利潤 其他費用。紅線內的土地當然是公攤面積,紅線內的土地如果需要派其他...

關於剪標衣服的問題,關於品牌衣服剪標或換標的問題?

現在街上的外貿服裝店越來越多,甚至在網上也有不少外貿店,標著名牌的服裝 低的另人吃驚,但是,先不要以為自己是撿了大便宜。因為這裡面的門門道道可是不少的哦 在這裡先給大家講幾個基本常識,以免吃虧上當 嘿嘿,我好吧 都不怕砸了我自己的招牌 你可能會聽到或者見到原單 仿單這樣的詞語,這是什麼意思呢?下面由...

高鐵站台的黃標,藍標,綠標代表什麼意思?

高鐵站台藍色代表16節長編組正編,黃色代表16節長編組反編,綠色代表8節編組正編,紫色代表8節編組反編。大多數動車車次為單號的時候,1車一般是車頭方向,8車 16車是車尾方向,雙號的時候反過來,所以有正反編的說法,但也有不同的情況。高鐵地標不同顏色,其實就是為了便於大家進行檢視自己候車區域,像一些簡...

關於職業規劃,關於職業規劃的名言

關於職業生涯規劃,建議你從以下幾個方向考慮一下這個問題 1 你的興趣是什麼?你曾經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對哪些知識比較有感覺,能夠深入發展下去?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興趣,你可以去第一職場論壇職業測評版塊做一下免費的霍蘭德職業傾向測評,對自己的興趣有乙個大致的了解。2 你的性格適合做什麼?不同的工作,適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