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康熙當政開始就決定永不加賦,為何老百姓還不領情呢

時間 2022-10-16 02:31:09

1樓:

大家都知道1644年清軍入關,到了中國,清軍取代了崇禎皇帝和李自成成為了新的主人,在建立國家開始的時候,清朝皇帝面臨的形勢特別險惡,南方和北方各個地方都存在著上百萬的反對武裝,包括明朝的軍隊,以及李自成的部下等等。這些人給新的朝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更為嚴重的是清朝軍隊統一的過程之中,大肆的燒殺搶奪,實行野蠻的政策,極大的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激起了他們的強烈反抗和怨恨。清朝的人只能勉強的維持統治,只要有機會,過去的反抗力量和不滿的情緒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所以說為了盡快博得天下人民和百姓的好感和信任。

清朝皇帝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

康熙51年,康熙皇帝說了一句話,永不加賦,意思就是說清朝徵收的稅賦為標準,以康熙51年的稅賦額度為徵收基礎,不論人口怎麼增加都不會增加,稅賦是國家財政重要的收入**,是國家維持運轉的基本保障。它也是平衡國家與人民利益之間的關鍵槓桿,歷史上經常會有減輕農民稅賦的各種措施。

都是臨時性的短期行為,康熙的這一舉動可以稱得上是大手筆了。他的決心特別大,而且空前絕後,乍一看確實是在減輕老百姓的負擔,老百姓應該感恩戴德才對。但是從老百姓的實際反應來看,並非如此,清朝皇帝堅持了200年,這個制度效果令人失望。

康熙所說的只是人丁稅一項而已。

2樓:言行一致

並不是那些農民不領情,而是永不加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清朝初年徵收的稅賦,包括地稅和丁稅兩個項,也是按田地數量徵收稅和按人口數量徵收稅,還有其他繁多的稅種。

3樓:薇薇呀嗨

清朝的八旗貴族們及一些不幹活的富人,都需要漢人養活。而皇族人口逐年膨脹,自然需要大量的經濟財物,這樣一來,就肯定要多收銀子,老百姓的負擔自然就輕不了。比如,官吏開始施行「稅外收費」。

4樓:小小的肥肥

因為稅賦的種類繁多,除了糧食稅還有人頭稅等等,即使不增加也已經佔了很大的比重了。

5樓:

雖然康熙決定永不加賦,但是當時清廷民間一直存在反清復明的組織和教派,時不時地搞動作,弄得民間人心惶惶。再加上雖然沒有加賦但是丁稅以及其他的各項賦稅也很多。

6樓:匿名使用者

永不加稅的只是人口稅,在康熙年間無論你生了多個孩子,稅收都是不會增加的,但是封建王朝還是有很多稅,所以人民生活還是十分困難的。

7樓:思谷無

所謂的永不加賦只有人丁稅,還有其他很多的稅收種類。比如說田畝稅,糧食稅等。這些稅都佔了很大的比例,對於老百姓來說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8樓:行走的生活小達人

康熙決定永不加賦的只是部分稅種,老百姓還要交很多其他的徵收稅種,生活還是很艱苦的。

9樓:巴比龍鴨2號

這個永不加賦對於當時的老百姓來說只是乙個噱頭罷了,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其他賦稅依然嚴重。

從0開始到雅思,從0開始到雅思5

基本上要是你高中畢業了,並且高考成績達到110以上了,那麼就沒什麼問題 只是要努力一點 1到兩個月吧 要是零基礎的話,那就至少得半年了 6分 及格,大致能有效的運用英語,雖然有不準確 不適當和誤解發生,能使用並理解相當複雜的英語,特別是在熟悉的情況時.5分 適當及格,可部分運用英語,在大多數情況下可...

胎教從幾月開始,幾月開始胎教?

應該是從三個月以後開始三個月以後這個小生命所有的東西基本上都發育成啦,或許能聽到大人說話。幾月開始胎教?萌新寶爸寶媽應該知道的,胎教要什麼時候開始呢 當胎兒長到4個月的時候,寶寶的聽力系統已經開始發育了,所以這時準媽媽可以利用 胎教來幫助胎兒。如果直接把 源放在肚子上給寶寶放 這很容易讓胎兒的耳膜遭...

今年數伏從哪天開始,初伏從哪天開始

2020年7月16日起進入三伏天。所謂 三伏 是頭伏 中伏和末伏的總稱,這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具體到2020年的 三伏 7月16日至25日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為中伏,8月15日至24日為末伏。按傳統曆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為頭伏 10天 第四個庚日為中伏 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

學數學從哪開始學,學數學從哪開始學?

學好數學,從欣賞數學之美開始 數學其實也很美 數學不僅僅是一種科學 是一種文化,還是一種藝術 一種思維的精美藝術。數學教育的真諦就是要領著學生去感受數學的井然有序 和諧統一和無限的魔力。蘇老師表示,我們美好的生活中處處需要數學,文學 藝術 建築 科學等都是數學形影不離的 好朋友 在美妙的數學世界裡,...

一九從哪天開始,一九是從哪天開始的?

照我國的農曆二十四節氣的傳統含意,在農曆的冬至,就進入 數九 寒天。白天短 夜晚長。準確來說,就是在農曆的冬至開始 一九 由於,公曆與農曆之間有差別,每年的 一九 這一天,就是公曆不定了。前後相差不幾天而已!比如 2008年12月21日是冬至,就是 一九 開始了。而2009年12月22日是冬至,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