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區間測速」是如何測速的?新司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時間 2022-04-28 06:55:31

1樓:帥氣的飛機

高速上的區間測速是指設定一段距離的起點和終點,兩個攝像頭完成幾點開始拍攝下你的車牌號以後直到終點,再次拍到你的車牌號,通過電腦計算算出你的平均速度,這樣子就可以知道你這段高速上是否為超速,伸手是指應當在高速上不要猛踩油門,勻速通過就可以。

2樓:我能不能是我

高速區間測速是通過記錄起點和終點汽車通過的時間,再結合區間的長度計算出平均速度。來判斷是否超速的。建議新司機可以通過高德導航。檢視當前車輛區間測速的平均速度,防止超速。

3樓:浩宇星辰

區間測速時,你路過第乙個攝像頭的時間,到最後乙個攝像頭的時間,如果時間快於規定,說明你在路途過程中有超速現象出現。新司機應該集中注意力,對不熟悉的路況減速慢行,車輛後邊貼上實習標誌。

4樓:天下有車

高速上的「區間測速」原理是什麼?老司機:其實很簡單

高速區間測速是如何測速的,不懂這些活該被扣分!

高速路上的「區間測速」是如何測速的?

5樓:丫梨說

高速上超速的處罰比普通道路上要嚴厲得多,不少車主在高速上開車的時候完全不懂高速的測速原理,於是就被抓拍了,甚至會被扣12分。其實高速上測速分為兩種,一種是區間測速,一種是定點測速。

每次在經過一段道路的時候,你會看到旁邊有提示這段路是區間測速,那你就要注意放慢車速了。區間測速的工作原理就是圖中所說的,區間測速就是兩個點之間的距離,然後根據這段路的限速計算出行駛這段路最少用的時間,根據你在這段路行駛的時間進行比較,如果你用的時間超出了最少的時間那就沒有超速,如果你用的時間比最短的時間還要短,那就肯定超速了。

舉例來說,區間測速這段路之間的距離是20千公尺,限速為100km/h,那行駛這段路的最快時間為12分鐘,它會根據你出入區間測速這段路的時間計算出你經過所花的時間,假如你花了15分鐘那就沒超速;如果你只花了11分鐘,那必然超速了。超速後就會被拍下來上傳到公安交通指揮中心,免不了要被處罰了。

現在的區間測速採用的是非常準確的裝置,就算你只超過了一點也逃不過它的法眼,抓拍準確率高達100%,如果你超速了就會收到違章資訊。

6樓:天下有車

很多車主都反映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很容易就會違章。有很多車主不知道違背了什麼規章制度,莫名其妙地就被扣分了。因此有很多車主都覺得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實在是太困難了。

有些司機認為在高速公路上控制汽車速度很困難

7樓:情感e解憂

區間測速就是從起點

到終點的平均速度

不能超過限速

高速的區間測速是如何工作的?該怎樣「避坑」?

8樓:小皮車爸

高速的區間測速是如何工作的?該怎樣「避坑」?區間測速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學過物理的大概就很好理解了,不能說是「避坑」,還是要按規定車速行駛,切勿超速行駛。

先來說區間測速的工作原理:

區間測速其實就是計算平均車速的原理而來的,只需測算距離與通行時間就可以換算出有沒有超速行為。在高速公路上會設定2個固定的點,乙個區間測速的起點,乙個是區間測速的終點。當車通過起點時,車輛測速識別系統就會立即採集該車的通行資訊,包括車牌號、通過時間、車輛的時速以及車輛特寫及全景**等。

到該車通過測速的終點時,就已經走完這段定長的測速區間,同樣是車輛測速識別系統再次收集該車的各種通行資訊。然後系統會就會去計算這輛車走完這段一定長度的距離總共花了多長時間,根據區間的距離,花費的時間,來計算出車輛行駛的平均速度,根據這個平均速度對比此路段的最高限速,來判斷車輛是否超速。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高速上某路段區間測速的兩個測速點之間的距離是120公里,該路段限速為每小時120公里,車輛如果用1小時或多於1小時的時間跑完,也就是從測速的起點跑到了終點,那麼其平均時速就會低於120公里,意味著車輛沒有超速;那麼如果在1小時之內,1小時還沒到就跑完了這一段路程,那麼就認定車輛超速了。

那麼,怎麼樣「避坑」呢?簡單的來說,我們不要超速行駛,就按限速來開就可以了,不會有什麼問題的。如果不留神在區間內超速了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適當地降低車速,來延長剩下的區間距離的行駛時間,也是不會被記錄超速的。

9樓:千紙鸖

高速區間測速是從終點到起點限制一定的行駛時間,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就屬於超速的行為,要想避坑,應該開啟手機導航,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超速。

10樓:孫又又

區間測速就是記錄行駛車輛在現在測速區段行駛的時間,再除以測速區段的路程,計算出車輛的區間平均速度,最好的避坑方法就是讓車速保持在限制速度內。

高速路上常見的「區間測速」是如何測速的?

11樓:桑翠春

對於雷達測速,有多輛車在**畫面裡,是無法作為處罰依據的,如果真拿這樣的**處罰超速,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而對於區間測速,那是測平均速度,就不管畫面裡有幾輛車子啦,因為不影響記錄你在區間測速內的平均速度。

12樓:猴62436孤甲

從另乙個角度解讀區間限速。先舉個例子,預期限速50km/h, 於是100km的路限制至少2小時車程。首先2小時到了也不能保證某時刻沒超50km/h.

但是如果2小時之內到了那肯定有個時刻超速了,為什麼呢? 路程f(t)是關於時間t的函式,假如在間隔兩小時的兩個不同時刻a和b走了100km, 根據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一定存在某個f'(c)=100/2=50km/h.路程的導數正是速度。

13樓:沉夜孤星

區間測速12km,限速120km/h。意味著你駛過這段區間的最短時間是0.1h,也就是6分鐘,你要是5'59''通過,那就是超速了。

至於你在區間內最快開了多少不重要,只要總時間不小於最低標準就行,區間兩端都有照相識別車牌。

14樓:賣萌

區間測速採用「兩點抓照」的方法,也就是從測速開始時,如果有車超速時,就會給該車拍照,並在測速結束時進行測速。然後抓怕在該點中的超速車輛。通過時間測算,將預設的距離除以2張相片拍照的間隔時間,就能準確計算出車輛的平均時速有沒有超速。

15樓:古雅之

若你的車在一段區間測速為20公里的路段,要是該路段的最高限速為120km/h,那車輛在通過該路段時,如果不超速的話,所用的時間就超過或等於10分鐘。如果車輛在經過該路段時所用時不到10分鐘,則意味這輛車已經超速了。這時,肯定就會有車主說了,只要在區間測速路段中,我先以150km/h的車速開2分鐘,再換60km/h的車速開幾分鐘,這樣車子經過測速路段的時間就拉長了,也就不會被認定了超速了。

不過,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16樓:猴48995巒翁

區間測速就是在同一路段上設定2個相鄰的監控點,通過統計車輛通過這2個監控點的時間差,計算車輛在經過該路段時的平均行駛速度。從而根據車輛的平均行駛速度判斷車輛有無超速。

17樓:沉夜孤星

區間測速就是在道路始末分別有兩個照相機,從第一次拍攝到最後一次拍攝,區間距離固定,所以路程除以時間等於速度。有的區間測速還會裝有雷達,測量你被拍時的速度。雷達測速就是上面說的都卜勒效應,根據雷達波反射來判斷你的車是,現在市面上的雷達測速都是窄波雷達,所以都是防電子狗的,固定測速還好,電子狗可以檢測出來,本身你自己都能看見,如果是移動測速的話,你自己沒看到,而又超速了,電子狗是檢測不到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區間測速系統在同一路段布設兩個或以上的監控點,用於自動記錄待測車輛的通過時刻、車輛特徵等資訊,根據其通過區間的時間間隔計算器平均速度。就是簡單地距離除以時間得到平均速度原理。至於監控點的記錄原理沒有做出特別的規定。

19樓:丫梨說

高速上超速的處罰比普通道路上要嚴厲得多,不少車主在高速上開車的時候完全不懂高速的測速原理,於是就被抓拍了,甚至會被扣12分。其實高速上測速分為兩種,一種是區間測速,一種是定點測速。

每次在經過一段道路的時候,你會看到旁邊有提示這段路是區間測速,那你就要注意放慢車速了。區間測速的工作原理就是圖中所說的,區間測速就是兩個點之間的距離,然後根據這段路的限速計算出行駛這段路最少用的時間,根據你在這段路行駛的時間進行比較,如果你用的時間超出了最少的時間那就沒有超速,如果你用的時間比最短的時間還要短,那就肯定超速了。

舉例來說,區間測速這段路之間的距離是20千公尺,限速為100km/h,那行駛這段路的最快時間為12分鐘,它會根據你出入區間測速這段路的時間計算出你經過所花的時間,假如你花了15分鐘那就沒超速;如果你只花了11分鐘,那必然超速了。超速後就會被拍下來上傳到公安交通指揮中心,免不了要被處罰了。

現在的區間測速採用的是非常準確的裝置,就算你只超過了一點也逃不過它的法眼,抓拍準確率高達100%,如果你超速了就會收到違章資訊。

20樓:max逍遙汽車

高速上的「區間測速」原來是這樣測的,按照這個執行,不怕吃罰單

21樓:沉夜孤星

區間測速:當然是一段規定的距離,在開始處和結尾的地方都會有乙個監控的攝像頭,當車輛在通過這段距離的時候,如果車輛有超速情況的話,那麼這兩個攝像頭會把車輛的資訊都給拍下來,然後再把這些資訊都傳送到交管部門的指揮中心,最後來判定該車是否是超速。首先這兩個監控的攝像頭之間的距離假設為30公里,而當前道路的速度限制是120千公尺每小時,那麼在規定的速度下,通過這段路程的時間不能少於15分鐘,這個是通過計算得來的,如果我們的車主通過此段道路的時候,10分鐘就通過的話,那麼肯定是超速了,而且超速的幅度還不小,那麼這樣的話,想不被扣分都難。

請問高速上區間測速怎麼開?

22樓:崇湧銳

可以,不算超速。平均速度不超過固定的時間。這種區間測速和移動測速很多,可以用個好點的電子狗。凱路德k1 plus,這款很準。跑高速必備

高速上的區間測速是什麼原理?

23樓:**悅悅

區間測速顧名思義就是對某一段距離的車速進行測試,那麼假如出現了超速的情況,路邊的攝像頭就會記錄下來。其實區間測速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比如這條路段大約有30千公尺,限速標準是120千公尺/時。

如果通過這個路段的時間沒有超過15分鐘,自然就會攝像頭拍下來,接下來面臨的就是扣分罰款了,如果高於15分鐘的話就沒事,說明你沒有超速。

現在的區間測速系統是非常厲害的,當攝像頭監控到某輛車超速了,它就會立刻記錄下車輛的速度、車牌號,只要被判定為是超速行駛的話,那麼車主接下來就會收到罰單並進行相應的罰款。不過,也不是每一輛路過區間測速路段的車都要進行測速,畢竟車這麼多攝像頭不一定能全部抓拍下來。

要是不小心在通過第乙個測速點就被拍到了超速,那進入區間測速路段的時候就要注意,老老實實地開車,在規定的時速標準內行駛,可別再超速了。如果在第乙個測速點沒被拍下來,接下來依然保持規定的時速行駛就不用擔心了。

高速的區間測速是如何工作的?該怎樣「避坑」

高速的區間測速是如何工作的?該怎樣 避坑 區間測速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學過物理的大概就很好理解了,不能說是 避坑 還是要按規定車速行駛,切勿超速行駛。先來說區間測速的工作原理 區間測速其實就是計算平均車速的原理而來的,只需測算距離與通行時間就可以換算出有沒有超速行為。在高速公路上會設定2個固定的點...

高速公路如何全程測速,高速路上的測速是怎麼測的??

高速公路全程測速,就是在一段內進行區間測速區間速度 區間距離 開車時間 區間測速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即通過在同一路段上布設兩個相鄰的監控點,當車輛經過監控起點和監控終點時,利用車牌識別技術抓拍,然後由系統在後台自動比對車輛號牌,根據道路里程和車輛行駛時間,計算出該車在該路段上的平均速度,判定車輛是否超...

交警的區間測速是什麼意思,區間測速是什麼意思

區間測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設兩個相鄰的監控點,基於車輛通過前後兩個監控點的時間來計算車輛在該路段上的平均行駛速度,並依據該路段上的限速標準判定車輛是否超速違章。區間測速系統是通過在道路卡點架設攝像機建立監控抓拍系統,對道路卡點監測區域內所通行的車輛進行實時監控 抓拍 以獲取車輛行駛速度 交通流量 車輛...

什麼是區間測速?和一般的測速照相不同嗎

距間測速也叫 地感線圈測速 或者 埋線測速 是在兩個已知距離的點分別埋設乙個感應線圈 距離一般在5公尺左右 車子經過時依次感應出兩個脈衝訊號,通過計算機可計算出車速,發現有超速的車子就觸發照相。除此之外的測速就只有雷達和雷射測速了。這兩種測速都是通過發射雷達波 雷射來測速的,和距間測速有本質的區別。...

高速區間測速,超速百分之三十扣多少分

目前一般來說,高速或國道上超速10 以下是處以警告,不扣分和罰款的,不需要去接受處理的 超過10 20 那就要扣3分,罰款200元 超速20 50 要被扣6分,罰款200元 超速50 以上的,要一次性被扣12分,罰款500元,然後按照超速速度的增加,逐漸翻倍增加罰款額度,直至超速100 以上,罰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