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低,員工罷工,按勞動法是算曠工嗎

時間 2022-01-14 18:52:35

1樓:愚人談娛樂

員工單純的罷工行為,是不算違法的,只是單方面違反了勞動合約,是單方面違約的行為,可以拒付罷工期間的工資,期間可以讓公會與員工進行協調,處理罷工問題。如果是因為用人單位違反的勞動合同法導致的罷工,用人單位應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二條 勞動者拒絕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不視為違反勞動合同。勞動者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2樓:匿名使用者

算!如果工資低於當地最低水平,罷工可得到法律援助!如工資高於當地水平,且是其它原因你們罷工,公司有權做出決定和申請勞動仲裁!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國,憲法沒有規定罷工自由。因此,勞動者罷工是違法的,單位有權按照相關制度進行處理。你們應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從而使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

4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隨便罷工的 至少你們要提前交書面關於工資過低的函給公司,而且必須是工資的確低於最低標準,公司有不按勞動法的! 隨便就覺得工資低就罷工 那是可以按礦工來算 情節嚴重造成公司損失的 公司還可以起訴你們的。要維護自己的權益 是必須有準備的,要準備充分 出法律方面外多請教一下勞動部門。

單方面亂來是不行的。

5樓:匿名使用者

那些人說錯了,罷工不違法的。而且我國加入了國際公約,肯定不違法。但是,罷工也不受保護。

所以,罷工的話就是不工作,打卡只說明你來了。公司按照曠工處理是肯定的。這個事建議你們集體行動,在最後談判的時候要求公司支付罷工期間生活費。

勞動法規定曠工一天扣幾天工資

6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勞動法對於曠工每天所扣多少工資,沒有明確的說明,但是對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雙方權利和義務中有明確的說明。

曠工屬於勞動者不履行相關的合同的規定專案之一,當發生此類情形,用人單位可以依照相關的規定扣除勞動者工資。

根據勞動法規定,曠工指的是,在沒有同用人單位申請請假的情形下,無故不到單位上班的情況,這屬於勞動者不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義務的一種。因此用人單位可以做出扣除工資的處罰。在現實中,我們還發現,不少用人單位在自己的企業制度中說明了曠工的相應的處罰,還有曠工三日,視為員工自動離職情形。

而一天具體扣除多少工資,在相關企業的制度中也有著明確說明。勞動法沒有曠工一天扣多少工資的規定,按現行做法,曠工當天,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工資,除了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外,不得額外扣工資的。

7樓:墨汁諾

勞動法沒有規定曠工一天扣幾天工資。

曠工是嚴重違紀行為,如何扣發工資,法律沒有規定,由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計畫經濟時期,國企曾經有扣一罰一的做法,扣一天工資,另行處罰一天工資。

勞動制度改革之後,一些用人單位加大了對曠工的處罰力度,就有了曠一扣三。

目前,司法實踐中對此是有爭議的,一些人認為用人單位沒有罰款權,曠工只是應當扣當天工資,可另行給予批評教育或者紀律處分;

一些人認為可以在扣當天工資基礎上予以經濟處罰,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了經濟處罰有效。我的觀點是曠工扣當天工資,但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應當賠償。

擴充套件資料:

曠工原因

員工曠工的原因各種各樣。顯然,有些曠工難以避免。人們確實生病,某些家庭事宜如孩子生病等無疑需要占用時間,在這些情況下,企業不可能要求員工上班工作。

這一類曠工通常被稱為非故意曠工。

但另一方面,許多曠工往往是可以避免的,這種可避免的曠工被稱為故意曠工。有時,企業過高的曠工總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很少數的員工造成的。

曠工計算

企業要想控制或減少曠工,應以持續檢查各部門的曠工統計數字作為開端。這種檢查可使管理者準確地確定,究竟哪些雇員頻繁缺勤以及哪些部門曠工次數過多。

計算曠工情況有多種方法。以下是美國勞工部(the u.s.

labor department)建議的一種曠工率的計算公式:(某一時期由於工作缺勤造成的工作人日損失/平均員工人數×工作日數)×100%。

注:也可用小時代替工作日來計算。

控制曠工

如果經理人員對故意曠工的原因有了更清楚的了解,那麼對其控制也就變得更加容易。用於減少故意曠工的辦法有很多。企業應在員工手冊中,明確表明對待曠工的政策措施,各級負責人和管理人員也應提醒員工注意有關的規定。

明確的曠工政策和條例有助於提高控制效果。

控制曠工的手段可以分為三類:

1、紀律處分

許多雇主對曠工者給予紀律處分。第一次故意曠工者將受到口頭警告,隨後的故意曠工將受到書面警告、暫時停職和最終解雇等處罰。

2、正面強化

正面強化措施包括給予符合出勤標準的雇員以現金、表彰、假期或其他等方式的獎勵。對出勤良好者予以某些表彰,給予缺勤少於特定天數的員工一定的獎勵,「買回」沒有用完的病假等,都是減少曠工的正面強化措施。

3、綜合方法

綜合方法就是一方面獎勵良好表現,另一方面懲罰不良表現,它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方法。有些企業設計或採用了一種病假庫的方法,這種方法頗為有效。

其做法是,企業為每個員工設定乙個照付工資但有天數限制的病假庫。當庫存變空時,除非該雇員得了那些屬於長期性殘疾保險覆蓋範圍的重病,否則他就會因繼續缺勤而失去部分工資。

另有一種被稱做「無過失」曠工政策的方法。根據這一政策,缺勤的原因無關緊要,但是雇員們必須管好自己總的缺勤時間。

管理人員將不再確定哪些缺勤是可原諒的,哪些是不可原諒的。只要缺勤超出了正規限度,包括終止雇用在內的各種紀律措施就將生效。

有些公司進一步完善了有關的政策措施。它們為員工們提供了乙個「帶薪離崗」(paid time-off)方案,根據這一方案,每個員工的休假、節日和病假均被併入乙個帶薪離崗帳戶。

雇員可因病假、私事和度假等需要隨意使用他們帳戶中的天數。如果雇員用完了帳戶中的天數,他們額外的缺勤將不再享有報酬。

帶薪離崗方案一般都使曠工次數減少,特別是全天性曠工次數的減少。但是,由於員工們普遍將帳戶中未被用完的天數作為假期,企業的離崗天數往往反而增多了。

8樓:狼族

2017新勞動法:曠工一天扣三天工資?公司沒有這個權利!

9樓:匿名使用者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10樓:愛名字好難受

勞動法沒有曠工扣除工作的說法。

勞動法並沒有規定曠工要扣工資,公司無權處罰,這樣做是違法的。《勞動法》第50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員工工作一天可獲得一天的工資,缺勤一天,公司可不支付當天工資。

但公司多扣工資的話,多扣的天數工資顯然是其他正常工作日的工資,這就涉嫌剋扣工資了。根據《勞動法》第3條規定,勞動報酬權是勞動者八項基本權利之一。

《勞動法》第46條關於「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之規定,在勞動者提供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有義務支付提供勞動義務期間的報酬,而「曠工一天扣x天工資」的規定,是變相剝奪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拓展資料曠工是職工在正常工作日不請假或請假未批准的缺勤行為。曠工按工作日論。

11樓:青檸喲喲

勞動法規定曠工事宜具體如下: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職工因崗位變更與企業發生爭議等有關問題的覆函》勞辦發(1996> 100號第三條規定:關於企業對因內部承包給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勞動者可否扣發工資問題。

按照《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七條、《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1994) 489號第十六條的規定精神:

因勞動者本人的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誤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國家有關規定以及與法律法規不相牴觸的勞動合同、承包合同的約定和企業內部規章制度要求勞動者賠償經濟損失。

賠償損失可以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且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不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曠工是指企業員工違反單位工作制度,沒有經過企業或部門的批准,不請假而缺勤的行為。

12樓:琴仙俎安宜

1.勞動法是沒有規定曠工一天扣幾天工資的。曠工是嚴重違紀行為,國企曾經有扣一罰一的做法,扣一天工資,另行處罰一天工資。

勞動制度改革之後,一些用人單位加大了對曠工的處罰力度,就有了曠一扣三。目前,司法實踐中對此是有爭議的,一些人認為用人單位沒有罰款權,曠工只是應當扣當天工資,可另行給予批評教育或者紀律處分。

拓展資料:

1.勞動法(labour

law),是調整勞動關係以及與勞動關係密切聯絡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總稱。它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法律部門;它是從民法中分離出來的法律部門;是一種獨立的法律部門。

2.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雇主及雇員的關係,並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我國的勞動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於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最新立法為2008年的《勞動合同法》,需配合使用)

13樓:匿名使用者

勞動法沒有規定曠工一天扣多少工資,由單位依法指定規章制度規定。

《勞動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14樓:秦延醫生

關於曠工處罰,勞動合同法沒有明確規定。

勞動部頒布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按勞動法急辭職扣多少工資,按勞動法員工急辭職要扣百分之幾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 雖然規定了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但沒有規定如果不提前會有什麼處罰。而且 勞動合同法 還規定,除了培訓費和競業限制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所以企業不能與員工約定急辭工要扣工資。在用人單位無法定過錯情形下,勞動者急辭工的,向用人單位提出急辭工申請的,是與...

勞動法自動離職工資結算,勞動法中員工自動離職公司要結算工資嗎

我是一名勞動仲裁員,我來給你回答吧 1 勞動者因違法或者違約對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還是要承擔責任的。但要注意的是 1 勞動者必須具有主觀過錯 2 賠償只算直接損失,不算間接損失。2 具體的賠償專案主要包括 1 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 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但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

員工辭職按勞動法需提前多少天,員工辭職按勞動法需提前多少天?

根據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試用期員工提前三天,轉正員工提前乙個月。拓展資料 員工離職一般分三種情況 第 一 員工本人不是真的想離職,只是想抱怨和投訴。第二 員工真的想離職,因為自身的...

勞動法規定週末加班費怎麼算,按新勞動法,員工平時週六週日加班費怎麼算?

我國勞動法規定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費,平時加班,如晚上需要支付勞動者1.5倍工資,週末加班需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法定節假日需支付三倍工資。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 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九條規定,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 第三十八...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按勞動法支付工資違法嗎

1 單位沒有與你簽訂勞動合同,可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乙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2 單位沒有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按剋扣和拖欠的工資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