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個人簡介,幫幫忙,司馬遷的個人簡介,幫幫忙

時間 2022-03-07 12:41:43

1樓:

司馬遷簡介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

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

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

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

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司馬遷的個人簡介

2樓:清水滴竹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後人尊稱為「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西元前122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後世影響巨大。

司馬遷簡介

3樓:影碟思

司馬遷(約前145~前90年),卒於西元前90年,56歲終。字子長,我國 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所著《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名國)。

司馬遷是西漢夏陽龍門人。 夏陽(今陝西韓城南),縣名,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 「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

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

司馬遷的家正好在黃河、龍門之間。當地名勝古蹟很多。司馬遷從小在飽覽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聽到許多歷史傳說和故事。

  西元前145年(漢景帝中元5年)司馬遷生於龍門。   西元前140年(漢武帝建元元年)六歲,在故鄉讀書。   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

《太史公自序》:「談為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   西元前136年(建元五年)十歲,在故鄉。   《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陽,年十歲,則誦古文。

」按:司馬遷十歲左右,即在故鄉過著貧苦的生活。   西元前135年(建元六年) 十一歲。

  竇太后死,漢武帝罷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發動尊儒。   西元前134年(漢武帝元光元年)十二歲。   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司馬遷時在夏陽耕讀,時在長安求學。   西元前127年(漢武帝元朔二年)十九歲,從夏陽遷居長安。

  漢武帝從主父偃建議遷民於茂陵。司馬遷隨家遷於京城。從孔安國學《尚書》,從董仲舒學《春秋》。

孔安國為侍中。

4樓:花開時節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巨著《史記》的作者,一生歷經坎坷,因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漢武帝大怒,遭受宮刑。但是在身心痛苦的折磨下,寫下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5樓:務珈藍利

人從你說的黑耀暖頸生死相信念了老

6樓:手機使用者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老人家,被後人尊稱為「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西元前122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後世影響巨大

7樓:錢老師的志怪筆記

8樓:昝項明

tool空軍建軍節辣椒5

9樓:桃桃竹子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

10樓:美麗的許嘉悅

【秒懂百科】不認識司馬遷,怎麼能說自己有文化?

10.9萬 43"

史記怎麼寫出來的

20.5萬 2'49"

走進《史記》,走進這部「史家之絕唱」的創作歷程!

3.5萬 2'45"

司馬遷 [sī mǎ qiān]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1][2][3][4][5][6]。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

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中文名司馬遷

別名司馬子長

國籍西漢

出生地龍門(今陝西韓城)

出生日期

前145年

幫我介紹一下司馬遷

11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遷!介紹(300字以上)

12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

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

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

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

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司馬遷簡介100字

司馬遷簡介,史記簡介,司馬遷與史記的內容簡介

司馬遷 西元前145年 西元前90年 西漢史學家 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 今陝西韓城西南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 遷生龍門 太史公自序 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司馬遷的家正好在黃河 龍門之間。當地名勝古蹟很多。司馬遷從小在飽覽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

司馬遷簡介,司馬遷的資料五十字

司馬遷 前145 前87年後 字子長,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 思想家 文學家,西漢夏陽 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 人,著有 史記 又稱 太史公記 他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 西元前100年 共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的史識,使 ...

有關司馬遷的,有關司馬遷的資料

司馬遷 前145或前135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 今陝西韓城西南 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 前145 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 前135 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 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 公羊春秋 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 古文尚書 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

司馬遷的故事,司馬遷的故事100字

少年司馬遷生於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親司馬談在武帝即位後,任太史令達三十年之久。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元封三年 前108 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此後,司馬遷開始撰...

司馬遷的名言名句,司馬遷名言名句大全

1.西伯幽而演 周易 仲尼厄而作 春秋 屈原放逐,乃賦 離騷 左丘失明,厥有 國語 孫子髕腳,兵法 修列 不韋遷蜀,世傳 呂覽 韓非囚秦,說難 孤憤 詩 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作也。2.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4.好學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