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的好處,秦王嬴政歷史人物評價,要史實 作用 結論

時間 2022-02-14 11:50:33

1樓:吾本漁樵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但他在世人眼裡被視為中國歷史上的大暴君。但就是這麼乙個人,歷史學家還是給了他很高的評價,稱其為千古一帝,因為他創造了歷史上很多個「第一」:中國第乙個平政(政治上最平等)的帝王;中國第乙個守法著稱的帝王;中國第乙個大範圍認真推行標準化的帝王。

統一文字,度量衡、貨幣、車同軌等。(為世界公認);中國第乙個修建高速公路的帝王。馳道寬50丈合138。

25公尺寬;中國第乙個天下為公的帝王。柳宗元評價說:「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中國第乙個最注重質量的帝王。

實踐證明,秦始皇用人質量、長城質量、秦陵的質量、靈渠的質量、陶俑的質量就是證據。

當然他最重要的功績是統一六國、建立第乙個封建王朝。在紛亂不一的戰國,他能夠統一天下,除了先王積累的實力以外,秦始皇自己重視人才也是乙個重要的原因。章炳麟對秦始皇的用人給了很高的評價。

他曾經說過:世以秦皇為嚴,而不妄誅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與孝武(漢武帝),則猶高山之與大湫也;其視孝文(漢文帝),秦皇猶賢也。

秦王嬴政非常重視人才,有著「容才之量」的胸懷,他徹底貫徹韓非子法家的任人惟賢的治國方略,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雖然對他的為人歷來評價刻薄,但實際上在使用人才方面,他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嬴政高度重視人才,不管是誰,只要有才能,能夠為秦國的發展作出貢獻,他都加以任用,使他們為自己賣命。

大樑人尉繚曾經給嬴政提了乙個好的建議,讓嬴政出巨資賄賂六國的大臣,從內部瓦解敵人,這種做法表面上看似乎花費巨大,但卻能夠獲得很大的實際利益。嬴政立即實施了這一建議,並且對尉繚禮遇有加,賞賜尉繚使用的東西常常和自己使用的一樣,但是尉繚反而要走。他覺得秦王雖然現在對人才禮遇有加,甚至願意讓出自己使用的好東西給他們,這正表現了嬴政的虎狼之心,等他統一天下之後,則天下人都會成為他的奴隸。

因此,尉繚不願意和嬴政長久交往,便暗地裡議論了嬴政一番之後,拔腳開溜,卻不幸被嬴政發覺,被逮了回來。不過,嬴政並沒有大發雷霆,將他投入監獄,而是執意挽留,任命他為秦國太尉,始終聽從他的建議,從而作出了很多正確決策。

我們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但如果沒有嬴政對專業化人才的重視和對李冰的支援,都江堰是不可能建成的。我們今天看這個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的時候,似乎也應該記起偉大的嬴政。還有乙個水利人才我們也都很熟悉,那就是鄭國。

鄭國剛到秦國的時候,就是乙個間諜,他的目的在於修建乙個可以水淹秦國的工程。嬴政剛開始並沒有發現其中的秘密,後來發現鄭國的真實目的之後,也沒有將鄭國處死,而是讓他繼續修建,以便利於關中農田的灌溉,發揮了鄭國的專業技術,使得秦國經濟實力大增,反而獲益匪淺。當然,最能表現嬴政求賢若渴的還是他試圖收用高漸離的故事。

他不是不知道高漸離是荊軻的知己好友,但是高漸離的**才華實在太讓他傾倒了。對於這樣的人才,無疑每個帝國都是急需的,因此,他將高漸離收容到了身邊,並且一再容忍了他的刺殺,直到實在無法挽回為止。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人才資源已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對每個企業來講,人才問題顯得非常重要、緊迫、嚴峻。可以說,乙個企業在事業上所取得的成功,無不是其人才戰略的成功 .企業要想鞏固已取得的成果,並在更高的起點上有所作為,則有賴於它堅持不懈地實施其行之有效的人才戰略。

而要實施好人才戰略,企業首先要營造一種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乙個好的企業氛圍的形成,對人才的培養、發掘、吸引、留用能起到很大作用。這個氛圍的形成,必須要有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和與之配套的評價、遴選、公升遷、激勵等機制。

而領導者在企業的用人活動中,必須具備容才之量。容才是現代領導者重要的心理品質。乙個領導者必需具備容才的雅量,才能真正做到用好人才。

美國心理學家威斯爾特研究認為,如果乙個人能在完全放鬆、一點也不緊張,沒有雜念的狀態下工作,就能發揮他所應有的能力。欲使人才進入這樣一種精神狀態,固然要靠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和自控能力,但是領導者使其增擴心理容量,為其創造乙個寬鬆、和諧的外部環境也至關重要。容才一般包括以下3個方面:

一,是要容人之長。容人之長,就是要容得下比自己強的人。 林則徐說過: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一些領導者也確有愛才之心,但是有乙個上限,即所用之人不能超過自己。

一旦發現所用之才在某些方面比自己高明,特別是當他與自己的意見不一致,而事實證明自己錯了的時候,嫉妒之心便油然而生。這種「小肚雞腸」的人是難成大事的。管理者不可能是全才,下屬在某一方面超過自己是很正常的事。

實踐證明,乙個管理者用比自己強的人愈多,其事業成功的係數也愈大。劉邦出身寒微,才思平常,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文不如張良,武不如韓信,治國安邦不如蕭何」.他之所以能在群雄中脫穎而出取得天下,關鍵也是由於他能網羅並用好一大批強於自己的人才。

二,是要容人之短。所謂容人之短,並不是說要袒護、縱容別人的短處,而是說不要求全責備,要在維護原則的前提下對別人的短處有所容忍,因為越是在某些方面冒尖的人,其短處往往也越顯眼。古人「以人小惡,忘人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此外,乙個優秀的領導者不僅要能夠容人之短,而且還要善用人之短。因為有些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往往是相對的。列寧說過:

「乙個人的缺點是優點的延續,優點是缺點的延續。」有些人長處中可能潛藏著短處,有些人短處中也可能包含著長處。只要使用恰當,有些短處是可以變成長處的。

我的乙個朋友就是這方面的高手:他用一些愛挑剔的人去搞質量檢驗,用一些喜歡斤斤計較的人去搞財務管理,結果這些人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三,是要容人之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像乙個人只要站起來走路,就難免要跌跤一樣,再能幹的人才,只要多做事情,就難免要犯錯誤。

美國一家公司在聘用職員時,曾別出心裁地制訂了乙個條件:受聘者必須曾在以前的工作中犯過一次不大不小的錯誤。這看似荒唐,實則很有道理,充分體現了該公司寧願用犯過錯誤的能人,而不願意用那些所謂「沒有缺點」的庸人的用人原則。

此外,容人之錯,還要容人改錯,既不要把犯過錯誤的人「一棍子打死」,也不要急於求成,強求別人「朝錯夕改」.這一點,我們尤應加以注意。

今天,一提起嬴政,乙個暴君的形象立即浮現在你的眼前。其實和後來那些荒淫無道的皇帝相比,嬴政的問題算不上太嚴重,而在用人方面,有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嚴格按照法家思想行事,任用賢能,賞罰分明,容才惜才,所以終於取得了一統天下的業績。

秦王嬴政歷史人物評價,要史實+作用+結論

2樓:匿名使用者

統一貨幣度量衡:對當今**形成有重大作用

嬴政是怎麼死的,秦王嬴政是怎麼死的?

他的死有多種說法,主流的有兩個,一 病死的 差不多是正常死亡 二 吃仙丹中毒死的。始皇帝死在了巡遊天下的途中,臨死前下達遺詔由長子扶蘇回咸陽主持葬禮 當時扶蘇正在長城和蒙恬一起防守匈奴 始皇帝死後,丞相李斯和中車府令趙高密不發喪並篡改遺詔,立始皇帝小兒子胡亥為秦二世,命令扶蘇自殺。扶蘇不知始皇帝已死...

秦王李世民是個好皇帝嗎,秦王不是嬴政嗎?怎麼又老聽到說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是個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爭中起著領導作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除對...

秦始皇嬴政和秦王贏駟的關係,秦王和秦始皇分別是誰 什麼關係

嬴駟是秦始皇的四世祖.秦孝公贏渠梁 秦惠文王嬴駟 秦武王嬴盪 秦昭襄王贏稷 武王異母弟 秦孝文王贏柱 秦莊襄王贏子楚 秦始皇贏政 從秦始皇往前推 嬴政 秦莊襄王 異人也叫子楚 秦孝文王 嬴柱 秦昭襄王 嬴則 秦武王 嬴盪 秦惠文王 嬴駟 就是這關係,我也說不清楚。秦國公室是嬴姓趙氏家族,按照周秦時代...

秦王嬴政到底是誰的兒子,秦始皇嬴政到底是誰的兒子

秦王嬴政是秦莊襄王的兒子。秦莊襄王 前281年 前247年 又稱秦莊王,嬴姓,趙氏,本名異人,後改名為楚 一作子楚 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子楚早年曾在趙國邯鄲作質子,後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為秦國國君。莊襄王三年 前247年 五月丙午病逝,享年三十五歲。秦莊襄王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新...

秦王嬴政的母親和長信侯嫪毐真的有私情嗎

真有,不止有私情,連孩子都生了。長信侯這個爵位,也是太后 嬴政生母 賜予的。這些在史料中都能找到 一 嫪毐得寵於趙姬 嫪毐是由呂不韋推薦給太后趙姬的。呂不韋將嫪毐扮成太監送到趙姬身邊,他又教唆太后買通主持刑罰的官吏,僅僅拔去嫪毐的鬍鬚,年輕守寡的太后對嫪毐非常寵愛,不久就懷了孕。為了避開世人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