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伐吳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劉備大軍伐吳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2-02-06 05:15:40

1樓:匿名使用者

章武元年秋七月,劉備「帥諸軍伐吳」開始了他軍事生涯中最為絢麗的演出--誇張地說,劉備是在馬背上走完了他的一生,似乎他的八字不大好,從幽州到徐州,從冀州到荊州,最後是益州,輾轉流離了大半個中國,才在西南一隅找到個了落腳點,而且這邊屁股才剛坐熱乎,前老巢「荊州」就給盟友孫權給端了,如此飄零顛簸了一生,劉備可謂「多災多難」。他似乎是很不幸,然而從另乙個角度上說又是那麼幸運,以至於屢屢驚而不險,從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到孫權,幾次三番的換主子,卻每次都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不驚,又能在恰到好處的時候換主人,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蹟,大抵他和天下所有的掃帚星一樣,本身是不倒翁,只是纏上誰,誰的黑色日子就到來了,如此說來,劉備的這種幸運就不僅僅是幸運那麼簡單。

但是乙個人不可能幸運一輩子,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滑鐵盧。正如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寂靜嶺一般,劉備儘管早已經習慣了失敗,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敗卻是他的謝幕表演,可謂「晚節不保」。不久前還沉浸在漢中大捷中的劉備,立即陷入了荊州被奪,東征慘敗的痛楚中,此時的痛楚不再是以往失意那麼簡單,前後反差如此之大,對於乙個政治家而言,想必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此,但東征真的可以避免嗎?

對於東征的話題,三國大家們已經有過多篇論章了,敗因在水軍?經濟?陸遜?

或是僅僅在劉備本人?自古成則為王敗則為寇,史載劉備東征是以慘敗告終,難道東征真的是錯誤嗎?在劉備看來,他不得不東征,因為根本沒有選擇,即便事先已經知道了此仗必敗,東征還是不能取消,而且自己還必須親自去。

取下益州後蜀漢集團內部可分為三大集團----原從集團、荊州集團、益州集團。

原從集團是幽徐時代就加入劉備陣營的,代表人物有關、張、趙、糜、孫、簡,他們跟劉備輾轉流離,背進離鄉已經多年,也早就習慣了搬家,所以失荊州對他們來說,和失去徐州等地沒有什麼區別。,丟了就丟了,犯不著打賭,從這個意義上說,趙雲當然可以從理性的角度勸諫,從他的角度來分析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而趙去的意見大致可以代表原從集團的想法。

從荊州集團來看,自己的老家被奪自然是很不甘心,他們沒有原從集團受的磨難多,更沒有他們的心理承受力,而且失荊州使他們失去了和益州集團叫板的本錢,他們自然不會坐視不管,這也許就是諸葛亮預設劉備此次出征的最重要原因吧。

對益州集團而言,這些土著地主們本來就對劉焉老頭帶來的那批人和他們分羹爭食已經很不滿了,他們怎麼能再容忍那些荊州紳士們也擠進本來就是僧多粥少的破廟,他們巴不得這些荊州紳士們回去自力更生,否則真是三個和尚沒水喝了。

結合三個集團自身的小算盤,我們就不難理解劉備東征的必然性了,事實上他真的是別無選擇,哪怕他明知道一定會敗,明知道會讓曹魏得利,但是經過權衡利弊,劉備清楚的認識到東征是必須的,哪怕僅僅是象徵性的。何況東征未必會敗,儘管經濟不如對方,也儘管兵力未畢佔優勢,但是他們有一點是對方遙遙不及的,那便是士氣。

再來說東征的人員部署,如果我們將劉備東征的人士部署和三大集團的想法相比較,我們能發現劉備真的是煞費苦心:擔任前鋒角色的是將軍馮習、張南、吳班等人,其中馮張都是荊州人,在劉備入蜀時的表現出色,否則也不能當上將軍,只是由於蜀國不置史官的不成文習俗,才讓這些英雄被遺忘。

唯楚有才自是沒錯,但這些才卻多半是文人,正所謂荊楚多名士,名將就少得可憐,可能這是和劉表以前的統治政策有關吧,荊州失陷的時候,又或降或掛了一批,荊州本來還是有一員名將的,那就是定軍山砍夏侯妙才的黃忠,只是可惜在幾年前因病掛了,本來準備用張飛這支機動部隊做前鋒的,不想山雨欲來風滿樓,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小人把張飛給做掉了,無奈之下,馮張二人是先鋒最佳人選,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這裡補充下魏延,他似乎應該是荊州集團的,但是早有三國大家證明,他是以部曲隨劉備入川的,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並非荊州集團的。退一步說,即便是,由於他當時鎮守最為敏感的漢中,不能抽身,漢中也不宜易人。

除馮張二人外,參加東征的主要人士還有:「安慰五溪蠻夷」的侍中馬良、「督江北諸軍」的鎮北將軍黃權、「水軍屯夷陵」的陳式等,其中馬良和馮張二人一樣是為荊州集團的代表,陳黃二人是益州集團的代表,原從集團的趙雲被扔在了最後負責後勤工作,這也可以從側面反證了三大集團對東征的態度。

對於東征失利,或許劉備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是東征前他不曾想到的是,這次最為絢麗的演出竟是自己的謝幕表演,以至於他還沒來的及安排後事,甚至東征的意義還沒來得及表現,他的旅遊生涯中就必須劃上句號,劉備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只好在臨死前念念不忘的是拉出乙個李嚴來,以平衡荊益二集團,使得自己辛苦建立的帝國不至於迅速瓦解,至於作為難兄難弟的原從集團,他們還剩下的已經不多了,而且他們在絕大多數方面和荊州集團的利益是一致的,這點劉備倒是不用擔心的。其實,劉備是準備好厲害的後著防備李嚴的,所以,他在託孤的時候,對諸葛亮說出了那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話,正是為了在接受遺命的李嚴面前,突出諸葛亮的特殊地位,暗示如果劉璋舊部想陰謀叛變,諸葛亮可以為了劉備集團的利益,不顧君臣名份,走向前台與劉璋舊部對抗。

果然,諸葛亮明白了劉備的用意,在劉備去世後,集大權於一身,李嚴雖名義上是託孤重臣,只能做乙個象徵性的朝臣領袖罷了。

歷來大家對東征的評價很低,比如拍劉備獨意孤行不顧大局破壞吳蜀關係、使得曹魏得利,蜀漢實力大損以至「危急存亡之秋」。但事實上這樣的評價是否合理呢?破壞吳蜀關係的始作俑者是吳國,如果有人狠狠的扇了你乙個耳光,你難道會無動於衷?

忍辱負重自然是好的,但是我想敢想敢做也不應該受到指責吧?何況吳蜀關係很快又正常化了。曹魏真的得利了麼?

歷史告訴我們,曹丕力排眾議舍蜀而攻吳,最終在了乙個大跟頭。是劉備歪打正著還是算無遺策?

至於實力大損,這個倒是實話。可大小本就是相對而言的概念,何謂大又何謂小?如果劉備東征是為了避免更大的一場損失,那麼我只能認為東征的慘敗是值得的,儘管是那麼的殘忍。

我曾反覆問自己,如果劉備不東征會怎麼樣呢?歷史本沒有假設的,但是從另外乙個角度來說,正是無數的假設才使得我們能發現諸多的驚人之處,才使得我們的社會才能進步,試想乙個墨守成規、不思進取的國家會走向**呢?劉備不東征,荊州集團是會首先跳出來不答應的,畢竟「月是故鄉明「,他們的家鄉、他們的遠親都在那邊,人都是有感情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他們能收復荊州,他們將有更多的籌碼和益州集團叫板。

因而假如劉備未東征,很可能會出現荊楚將領擅自擁兵東下的情況,沒有統籌準備過的戰役,除了送死還能有什麼?即便這類情況很幸運沒有發生,但是人心不穩、凝聚力下降對蜀漢的政權是大大的不利的。

假設劉備未東征,荊益集團的矛盾勢必公開化和激烈化,劉備苦心經營起來的資本、好不容易在荊益集團間架起的天平都將毀於一旦,這是劉備最不願意看到的,於是他寧願自己去親征去失敗,也要讓內部凝聚在一起。從這個意義上說,劉備東征其實是為了避免一場更大的損失,這或許才是劉備東征的真實目的,因而劉備東征也是必然的,只是代價似乎過於沉重了

2樓:小海說歷史

看看劉備帶的四個軍師就知道了。

劉備大軍伐吳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3樓:在生活中成長

劉備伐吳失敗原因是過於冒進,急於為關羽報仇,忽略了地形,氣候等 環境,而且認為陸遜太年輕,沒有經驗輕敵了。

劉備伐吳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報仇心切,不聽諫言: 當劉備得知兩個結義兄弟都被殺了,還是被自己親家孫權所殺。肯定極其憤怒,自然聽不了諸葛等人的諫言。

此其一。 二,不善兵法,百里連營: 劉備出身於草民,自然少讀兵書,不懂百里連營為兵家之大忌。

此其二。 三,驕傲自滿,疏於防備: 劉備在於陸遜對決前,曾大勝吳兵,而驕傲自滿。

又及陸遜當時不出名,是個白面書生,劉備就看不起他。

5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lz既然問根本原因,我覺得最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身邊沒有乙個與陸遜能力相當的謀士!馬良不錯,可惜還是差了點!

6樓:匿名使用者

那時我沒有給他出謀劃策

劉備伐吳怎麼失敗的

7樓:貞觀之風

因為尋找水源以及為了避開酷熱紮營於深山密林,才給了陸遜絕好的機會,火燒連營,打敗劉備軍隊,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

222年2月,劉備軍推進至夷陵、夷道一線,被陸遜大軍阻擊,無法前進,陸遜軍又堅壁不出。由於蜀軍已經進入吳境600多里,沿途一些險要關口需要派兵把守,同時掩護後方的運輸線。

陸遜抓住時機火燒連營,大敗蜀軍後陸遜指揮東吳人馬,對劉備進行了瘋狂的追擊,幾乎在馬鞍山生擒劉備,劉備靠傅彤,程畿等人以命相搏,才僥倖突出重圍,退入白帝城。

8樓:我的名字叫

我簡單的回答一下。(屬於個人理解)

荊州是乙個戰略要地,也幾乎是劉備一半的實力。它是劉備征伐吳、魏的前線。所以當荊州失去了之後,劉備如此急於奪回來在戰略上是合情合理的,拖得越久,收復越難,這個很好理解(說奪回荊州是為關羽報仇,那是三國演義裡說的,不可信,政治是不相信眼淚的)。

但在戰術上是難以實現的。我列舉幾個原因:

1,實力差距。

吳國非弱小之國,劉備的實力並不比孫權的強。

2,戰術不當。

棄用陸軍,改打水軍。急於進攻,誤中陷阱。

3,急於冒進。

劉備占領益州的時間也不長,後方並不穩固,內部組織並不團結(張飛在開戰前就糊里糊塗的被殺就能證明這一點)。東吳的政治在當時是很團結的。

總的來說,劉備伐吳基本上是不考慮後果的自殺式行為,同時也違背歷史潮流(當時中國飽受戰亂之苦,人們渴望的是和平,修生養息),失敗是在所難免。

9樓:小海說歷史

看看劉備帶的四個軍師就知道了。

劉備伐吳為什麼會失敗?

10樓:小小新

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勸阻,執意伐吳,結果被陸遜的一把大火燒的慘敗,不久之後,劉備便一命嗚呼了,而夷陵之敗也是蜀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失掉荊州這一戰略要地,蜀國在三國中的形式也急轉直下,成了最弱小的乙個,後來諸葛亮北伐之時,也因為失去荊州這一戰略要地備受其苦,屢次失敗。劉備當初伐吳之時,不帶諸葛亮我們尚且可以理解,但是看看劉備身邊的軍師,你就不難理解劉備為何敗得如此之慘了。

劉備伐吳之時,身邊一共帶了四個軍師,他們分別是馬良、程畿、皇權和陳震,這四人組成了劉備的智囊團,然而聽他們四人的名字,除了馬良之外,其他三人想必大家都比較陌生,下面分別為大家介紹這三人。

在這四人中,稍有智謀的可能要數馬良了,諸葛亮當初安排關羽守荊州之時,馬良就是關羽手下的第一謀士,曾屢次勸諫關羽提防吳國水軍,只是關羽狂傲自大,聽不進其他人的勸諫,一直沒有重視馬良之言,最後導致了荊州之敗。劉備伐吳時,馬良作為劉備手下的文書,當吳國起任陸遜為大都督時,劉備認為陸遜只是一書生,根本沒有任何大智,當劉備一路高歌猛進時,馬良卻勸諫劉備多加提防,認為吳國是在等待時機,劉備不聽,最終夷陵戰敗,而馬良也死於戰亂之中。其實馬良還是有一定計謀的,只是劉備此刻被復仇的烈火蒙蔽了雙眼,對於任何勸諫都聽不進去,最終親手葬送了勝利。

除了馬良之外,還有一位重要謀士,那就是黃權,黃權何許人也?黃權原來是劉璋的手下,多次勸諫劉璋不要讓劉備入川,但是劉璋不聽,最終導致了益州丟失,劉璋戰敗後,黃權歸降了劉備,劉備伐吳過程中,曾想用水軍沿江而下一舉攻滅吳國,而黃權則認為蜀國水軍根本不是吳國對手,劉備便聽從了黃權的勸諫。劉備夷陵戰敗後,黃權面對吳國的圍追堵截,不得已投降了曹魏,而劉備在得知黃權歸降曹魏後,並沒有感到生氣,認為是自己負了黃權老將軍,黃權是不得已而為之。

除了馬良和黃權之外,另外兩人在劉備伐吳的過程中作用極小,程畿在蜀國的職務是祭酒,負責祭祀一類的國家活動,而陳震在劉備伐吳時,和馬良同為劉備的文書,夷陵戰敗後,有關他的去向史書上也沒有記載。

可見,劉備在伐吳之時,沒有真正可以依靠的謀士,加上被怒氣沖昏了頭腦,這樣的戰爭如何不敗呢?

劉備伐吳為何不帶上諸葛亮,為什麼劉備伐吳的時候諸葛亮不去?

熟悉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關羽兵敗被殺,張飛又被部下刺殺,新仇加舊恨,劉備舉全國之兵討伐東吳,最終大敗而歸。但 三國演義 裡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算無遺策。不禁有很多人疑惑,諸葛亮這麼厲害,劉備為什麼不帶上他呢?可能很多人會說有諸葛亮坐鎮益州,就不怕魏國趁機來攻打。其實這個原因基本可以忽略,因為曹丕一旦在劉...

歷史上劉備伐吳是為關羽報仇麼,劉備打東吳的目的,真的是為關羽報仇嗎?

劉備給關羽張飛報仇只是劉備伐吳的藉口.敷衍人的 劉備打東吳的目的,真的是為關羽報仇嗎?不是為報仇,而是劉備的時間不多了。想快點統一三國,達到自己的目的。劉備正式稱帝,建立了名正言順的蜀漢帝國 正統 部隊經過兩年的休整 補充,雖無法再達到當年鼎盛時期的兵力,但是也足以組建乙個強大的機動兵團,進行出征 ...

趙雲身為完美武將,為什麼反對劉備伐吳?

因為趙雲性格的趨使,為人向來剛正不阿,敢於直言。從益州東進荊州,只有一條通道,就是長江三峽,劉備當時並不具備可與東吳抗衡的水軍,只能走陸路。走陸路,就不得不面對狹窄的三峽。但是如果在三峽被吳軍堵了的話,那就鐵定打敗仗。因為劉備伐吳這個事本來就是欠考慮的,如此莽撞行事,只會失敗,所以趙雲很直接地反對了...

劉備伐吳的真相 真的只是為了給關羽報仇麼

劉備伐吳當然不僅僅是為了給關羽報仇。作為劉備這樣有長遠目光的領導是不會因為一己私仇去毀掉整個國家的前途的。我們要知道的是在三國伊始,劉備就是乙個人明君形象,關羽雖然劉備和關於感情很深,但劉備不可能為了自己的乙個小小私慾而去大加派兵攻打東吳的,因此劉備之所以要去打東吳,名義上雖然是為了關羽報仇,但實際...

親率大軍伐吳的劉備,是因為什麼原因大敗而歸的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得不承認,建安二十四年,即公無219年,是關羽最輝煌的一年,也是他最悽慘的一年。在這一年裡,他被拜為前將軍,假節鉞,得以全權負責荊州事務 在這一年裡,他圍曹仁 降于禁 斬龐德,嚇得曹操差點遷都,從而威震華夏。也是在這一年裡,他慘遭大敗且後方被襲,無路可退,無城可守,終被擒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