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王為何會說禁菸英雄林則徐是誤國誤君的大臣

時間 2022-02-01 15:11:49

1樓:照見古今

因為在懦弱短視的道光帝看來,如果不是林則徐堅持銷煙,英國就不會有藉口發起鴉片戰爭,也就不會簽訂一系列不利於清朝的條約。林則徐之所以上書道光要求禁菸,是因為他看到了鴉片帶來的危害,不但會讓**外流,還會傷害國民的身體與精神,危害很大,而對於節儉到有些過分的道光來說,真正觸動他的,應該是林則徐所說的外流的6000多萬兩**,於是他派對方到廣州去主持禁菸事宜。

林則徐來到廣州之後,將外國鴉片販子手中的鴉片全部收繳,同時要求對方寫下保證書,再也不到中國來進行販賣,如果再來,不但會被沒收貨物,他們還會有殺身之禍。這都是非常正當的措施,但是當鴉片販子將訊息傳回英國之後,英國卻以這是對自由**的破壞為藉口,發動了戰爭。

而在鴉片戰爭中,清軍被打敗,英國趁機與清**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包括賠償大量**,割讓香港島,還有開放通商口岸等,這都給清朝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同時鴉片不但沒有被禁掉,反而更加氾濫。惱怒的道光把一切罪責都推到了林則徐頭上,將他發配去了新疆。

其實林則徐這一舉動,是真正地為清朝的長遠統治和百姓福祉考慮,但是當時已經落後於世界的大清國根本沒有抵禦外來入侵的能力,而短視的君主更是只能看到眼前的得失,這導致了他最後淒涼的結局。

2樓:梔梔推文

道光自以為是禁菸惹怒了英國,實則英國早有野心,即便不禁菸,也有別的藉口,道光掩耳盜鈴吧。

3樓:斜陽下的寶寶媽

道光帝之所以說林則徐是誤國誤君的大臣,是因為他覺得如果不是林則徐,堅持銷毀鴉片,英國就不會有藉口發起鴉片戰更不會簽訂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

4樓:

什麼事情都會有雙面效果,鴉片戰爭以後,讓中國的獨立主權受到了極大影響,還要賠款和答應英國的無理要求。戰爭結束以後簽訂《南京條約》,讓英國更加放肆,他們向中國銷售大量的鴉片,對此道光皇帝很是生氣,罵林則徐誤國誤朕。

5樓:金菠蘿的女朋友

雖然林則徐銷毀鴉片,造福百姓。但是因為道光帝看來,如果不是林則徐堅持銷煙,英國就不會有藉口發起鴉片戰爭,也就不會簽訂一系列不利於清朝的條約。

6樓:唱不出的旋律丶

因為林則徐好大喜功謊報軍情說英國人根本不經打 結果就是英國人船堅炮利打得清軍節節敗退。這還不是誤國麼

一代禁菸英雄林則徐,為什麼道光帝還說此舉「誤國誤民?

7樓: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官至一品,曾任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

1839年1月3日,林則徐奉命為欽差大臣,到廣東查禁鴉片。早在林則徐抵達廣州之前,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巡撫怡良早已雷厲風行,在禁菸一事上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兩年多的時間裡共查獲鴉片60餘萬兩。這個資料在當時已經算得上是全國之最了。

不過,如果和這一時期鴉片走私流入中國高達8.1萬箱這個數字相比,可就顯得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了。

無疑,這意味著,繼續使用傳統的禁菸手段,如捉拿煙販、查抄煙館、驅逐運菸躉船等,已經不可能完成道光皇帝交下來的「鴉片務須杜絕」的使命。

林則徐決定採取新辦法。按照清朝的規定,到廣州來的外國商人,只許和**指定的行商們交易。所以,抵達廣州的第八天,林則徐就召集行商們開會,頒布嚴諭,責成他們傳諭外國商人,將貯藏在船上的數萬箱鴉片全部上繳。

行商們以為這又是一次清朝**索要賄銀的例行公事,他們沒把林則徐的命令真當回事,連續幾天,外國商人們毫無動靜。

3月24日,林則徐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他宣布終止了廣州的一切中外**,繼而封鎖外國商人集中的商館區,斷絕了裡面的各種供給。也就是說,林則徐將乙個達6.

6萬平方公尺的大商館區變成了乙個大拘留所,其中約350名外國商人被統統關了禁閉。

沒水喝,沒飯吃的滋味自然不好受。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在三天之後,終於決定屈服。他以英國**的名義,勸告英國商人把鴉片交給他,然後由他交給中國**。

義律的表態讓林則徐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同時也讓被困在商館區的英國商人們大為興奮。林則徐認為禁菸總算有了結果,但如果他了解了英商們為何興奮不已,也許,他就輕鬆不起來了。

英商們之所以興奮,是因為義律的舉動,意味著英國**已經決定保護他們的利益。他們的鴉片本來就是用來賣的,至於是賣給中國人還是英國**,並不重要。既然**願意出面收購他們手裡的鴉片,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他們爽快地答應了交出庫存的鴉片,甚至於將那些還在運輸途中,尚未抵達廣州的鴉片也一併報了上去;少數幾個美國商人見機,也通過關係,把自己的鴉片轉讓到英國商人名下,以求減少損失。結果是:林則徐收繳到了比他想象中更多的鴉片。

林大人繳獲鴉片後不肯作罷,隨即上演了中國近現代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幕,即人民紀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門銷煙,這一舉動可謂大快人心。要知道,不是燒煙,鴉片煙不能燒,一燒的話提純了。銷煙,即把鴉片集中於虎門的海灘,於高處築起圍欄,挖下長寬各15丈的兩個大坑,灌入海水並倒進生石灰,待水沸騰後投下鴉片,使之徹底銷毀,場面無比壯觀。

氣焰囂張的英軍封鎖廣州、占領浙江定海,而後又北上天津大沽口。面對英軍壓境,道光帝幾乎無力應對,他慌亂之中找替罪羊出氣,林則徐、鄧廷楨就遭了殃。

1840年9月底、10月初,道光帝先後兩道諭旨,將林則徐(此時任兩廣總督)、鄧廷楨(任閩浙總督)革職查辦,嚴責二人「辦理終無實濟,轉致別生事端,誤國病民,莫此為甚」。

當他痛罵林則徐、鄧廷楨「誤國病民」時,他完全忘了,「虎門銷煙」正是在他的領導下進行的,而且他對結果非常滿意。

道光帝之所以前後矛盾,就在於他希望通過懲罰兩位大臣安撫英軍,阻擋侵略者的腳步。他認為,英軍北犯,是因禁菸給英國人造成了「冤抑」,處理了林則徐鄧廷楨,就能息事寧人。

他在回覆英方照會時說:「上年欽差大臣未能仰體大皇帝之意,以至辦理不善,現已恩准查辦,定當重治其罪,冤抑無難立伸。」

道光帝的反應,說明他對敵人完全不了解,對敵人的來意完全不了解。

林則徐並非「誤國誤朕」而是民族英雄,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他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包括英國很多學者都稱讚林則徐,國際聯盟把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定為「國際禁菸日」,1987年12月,第42屆聯合國大會又把虎門銷煙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

虎門銷煙在國際上都是正面評價,為什麼我們今天的某些人為了譁眾取寵,竟然說出林則徐虎門銷煙是「誤國誤朕」這樣的話,我非常的不理解,有感於此,我想有必要把這件事講清楚。

歷史研究切忌矯枉過正,需要矯枉,但不能過正。比如我們可以從某個側面認為秦檜、吳三桂的行為有可以理解的地方,但絕對不能矯枉過正,把黑的說成白的,到最後岳飛反倒成了反面人物了。這不僅不是歷史研究應該秉持的實事求是的態度,而且不利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雖然林則徐的虎門銷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但是誰都不應該指責這麼做,畢竟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虎門事件是應該且必然應該這麼做的。

但是如何對付鴉片,一度成為了大清國高層政治人物站隊的標準。光祿寺卿許乃濟顯然是另類,他居然提出,既然吸毒無法禁絕,不如准許民眾種植鴉片,用國產毒品對抗進口毒品。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之所以戰敗主要原因不在於中國的**落後,當時的清**只是把鴉片戰爭看作是東南沿海的一次騷亂而已,道光皇帝並不是沒有信心打敗英國人,而是怕花銀子,打仗是要耗費銀子的,康乾盛世積攢的銀子都被乾隆奢侈的花完了,後世之君常常捉襟見肘,銀子不夠花。而且當時道光皇帝已經發動全國總動員了,各地的軍隊正趕赴東南沿海,但是速度太慢,趕到當地,戰爭已經結束了。想想看,英國人是遠道而來,後勤補給是個問題,只要全國總動員,千里海疆全面封鎖,舉一國之力還打不敗英國遠征軍?

道光皇帝由於當時的認知,他不會認識到中英《南京條約》是多麼的喪權辱國,而是把它看成是對英國的恩賜,是用一些小恩小惠來結束一場戰爭,在他看來是最好的選擇,戰爭再打下去,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銀子呢。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當時的馬戛爾尼訪問中國,向乾隆皇帝行了三跪九叩之禮,那麼乾隆當時就有可能把東南沿海的某個島恩賜給英國人做**。

道光皇帝指責林則徐誤國誤朕,並不是對林則徐的評價,而是當時一時激憤之言,林則徐過於強硬,激怒了英國人,導致鴉片戰爭,害的清朝花去了國庫很多銀子,這是道光皇帝罵他的原因。

民族英雄林則徐為什麼會被道光皇帝說成「誤國誤朕?

道光皇帝為什麼說林則徐「誤國誤朕」?是誤國誤朕還是民族英雄

8樓:笑談窗外事

道光皇帝指責林則徐誤國誤朕,並不是對林則徐的評價,而是當時一時激憤之言,林則徐過於強硬,激怒了英國人,導致鴉片戰爭,害的清朝花去了國庫很多銀子,這是道光皇帝罵他的原因。

實際上道光帝和咸豐帝都對林則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以後,咸豐帝一直想重用林則徐,借用他過去的威望去平定洪楊之亂,大學士穆彰阿、耆英等人極力阻撓,咸豐帝忍無可忍,將穆彰阿革職,永不錄用,耆英亦被降職,但是林則徐此時的身體已經每況愈下,走到廣東普寧時,與世長辭,享年66歲。

林則徐的禁菸運動真的是在「誤國誤朕」嗎?

9樓:衣衣的暖閣

當然不是,因為只有禁菸了,大清才不會衰亡的這麼快,林則徐是民族英雄,不是誤國誤朕。

10樓:匿名使用者

並不是,因為林則徐禁菸中國才能有效的打擊外國人對中國的非法銷售鴉片。

11樓:塵一書

林則徐禁鴉片,虎門銷煙,直接導致英國發動對清朝的鴉片戰爭,英艦來犯,清軍不敵,被迫簽訂第乙個中英不平等條約,所以道光帝才會說禁菸運動「誤國誤朕"。

12樓:呼延天材

不是。「誤國誤朕」是道光帝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給的評價。林則徐銷煙時,國人都大快人心。就連道光帝對他的評價也是極高的,可是後來,在利益的爭奪下,道光帝無奈變臉,才給予這個評價。

13樓:三個臭皮匠的結合體

我認為林則徐的禁菸運動完全稱不上是在「誤國誤朕」。可以肯定的是林則徐的禁菸運動讓販賣行為得到了遏制,不過禁菸運動也的確激怒了英國人,促使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但我認為即使沒有林則徐的禁菸運動,第一次鴉片戰爭也還是會發生,所以林則徐的禁菸運動和「誤國誤朕」一點也搭不上邊。

清朝道光帝的簡介,清朝帝王簡介表

道光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年號清宣宗愛新覺羅 旻寧 1782年9月16日 1850年2月25日 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為旻寧。嘉慶二十五年 1820年 七月,嘉慶帝病重,宣布嘉慶四年的時候的詔書,立旻寧為皇太子。嘉慶皇帝駕崩後,旻寧在太和殿登基。旻寧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整釐...

道光帝為何要一腳踢死自己的兒子,道光帝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要踢死自己的兒子?

他可能就是生氣,然後就踢了一腳。但是誰也沒料到兒子就這樣死了,他應該也很痛心的吧,畢竟虎毒不食子的啊。可能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吧,但也有可能是不小心,他自己可能也沒有想到兒子被自己踢了一腳就死了,自己的兒子死了他也很傷心的吧。道光原來對長子放任自流,奕緯放縱慣了,現在要拘束教育無疑增加他的痛苦。要不說...

是道光帝王的哪錯誤決定,促使大清朝提前亡國了

道光皇帝做錯誤的決定就是道光皇帝選錯了皇位的繼承人,沒有選擇乙個能力大的皇帝,而是選擇了乙個仁孝的四兒子。四兒子愛新覺羅 奕詝雖然仁孝,但是和父親道光皇帝一樣,比較軟弱,不適合治理國家,沒有能力抵抗列強的入侵,沒有能力鎮壓愛國人士的起義,所以才導致了大清朝的提前亡國。道光皇帝生性比較樸素,不像其他皇...

道光帝那年派林則徐禁菸,道光帝接受林則徐等人的禁菸主張是因為什麼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 1838年12月31日 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關防,全國禁止吸菸。1839年6月3日 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 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1839年 清道光十九年 欽差大臣林...

奕緯是道光皇帝的長子,為何會被道光帝被一腳踢死

但是,長時間的被忽略,已經導致奕緯的心態發生了大幅度的扭轉,即使是道光找來大儒教授奕緯,也沒什麼大作用。大儒想要將頑劣的奕緯教化,自然對他很是嚴格,放養慣了的奕緯怎麼可能受得了,所以有一次在大儒教育他時,他脫口而出,說是自己當了皇帝就要把他殺了。大儒去跟道光帝反映這個情況,道光帝暴怒。因為本來就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