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那年派林則徐禁菸,道光帝接受林則徐等人的禁菸主張是因為什麼

時間 2022-02-18 23:05:46

1樓:匿名使用者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關防,全國禁止吸菸。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2樓:家住百花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欽差大臣林則徐領導的禁菸運動

3樓:匿名使用者

19世紀30年代以前,中國在與外國的**中始終處於出超地位,為了扭轉這種局面,英國資產階級出於其掠奪本性,竟用鴉片來衝擊中國的**市場,獲取一本萬利的不義之財。由於鴉片輸入的急劇增加,使中英兩國的**地位完全改變。英國由原來的入超變為出超,中國卻相反,造成**大量外流,更為嚴重的是鴉片的氾濫極大地摧殘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如任其發展下去,必將使中華民族面臨滅亡的危險。

1838年6月2日,力倡禁菸的鴻臚寺卿黃爵滋向道光皇帝上疏,提出乙個「重治吸食」的嚴禁方案,1838年12月29日,林則徐奉旨從湖廣總督任上來到北京。道光皇帝在8天之中連續召見林則徐八次,聽取他對禁菸的具體意見和措施,並賞賜林則徐在紫禁城內騎馬、乘肩輿,還授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加兵部尚書銜,節制廣東水師,前往廣東厲行禁菸。

林則徐於1839年1月8日在北風呼嘯的嚴冬離開京城,踏上南下征途。3月10日到達禁菸鬥爭的最前哨廣州。 廣州的廣大人民群眾看到林則徐有禁菸的決心和魄力,都積極行動起來,支援林則徐的繳煙命令。

道光帝接受林則徐等人的禁菸主張是因為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道光即位後,重申禁菸命令。道光十一年,道光組織了有關禁菸問題的第一次大討論。由於道光禁菸態度非常明確,各地**態度也比較積極。

這一年,不僅道光發布的諭令多,認識不斷提高,措施也逐步嚴厲。具體而言,第一,地方制訂了很多章程。這些法則,包括禁種條例和禁吸條例,各地也確實行動起來,除廣東等省份外,還有陝西、安徽、甘肅、河南、湖南、貴州、雲南等省。

第二,考查禁菸實績。朝廷和地方除了頒布禁菸章程,還要看禁菸成績,這是道光真心禁菸的具體表現。第三,定期進行檢查。

每年至少匯報一次,後來發展到一年春秋兩季報告。實際上,道光十一年的禁菸運動,已具有全國規模,達到了道光禁菸初期的第乙個高潮。   道光十六年4月27日,太常寺少卿許乃濟以《鴉片例禁愈嚴流弊愈大亟請變通辦理》折中,提出弛禁主張。

引發了弛還是禁的第二次大辯論。經過長達年餘的激烈鬥爭,終使道光決心嚴禁鴉片,並為此採取了相應措施:第一,頒行《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39條,表示「言出法隨,決不寬貸」。

第二,重用林則徐,懲罰許乃濟。他不僅19次召見林則徐,賞紫禁城騎馬,而且任命他為欽差大臣辦理粵事,沿海水師均歸其節制,這種清朝建國以來所沒有的曠典,「樞相亦為之動色」。許乃濟則降為六品頂戴。

第三,嚴懲違禁**。莊親王奕竇、輔國公溥喜等為此被革爵,其它吸食**被革職,煙販交刑部審訊。雖然有人反對,但因「上意方殷,勢不能已」,不敢公開表示。

道光的這一系枚舉措,終於促成了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成果。這應當說是道光王朝的乙個重要政績。

5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鴉片問題逐漸成為政治性爭論問題之一。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少卿許乃濟倡「馳禁論」,請準民間販賣吸食,使鴉片走私合法化;道光十八年(1838 年),鴻爐寺卿黃爵滋提出「嚴禁論」,以重治吸食為先。林則徐曾向朝廷上奏,請求嚴禁鴉片。

未等皇上批示,就開始在全省厲行禁菸,收繳煙土、煙膏與菸具,並配製「斷癮藥丸」,供人戒菸,成效卓著。隨後又一道奏摺,力陳菸禁特別是杜絕鴉片**的重要性和禁菸方略,並針對反對派的駁斥強調說:「法當從嚴,若猶洩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舉棋不定的道光帝認識到嚴禁鴉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於是,被迫接受嚴禁主張,決定禁菸。

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粵查辦禁菸。

清朝道光帝派誰去禁菸,

6樓:悠行專用

清朝道光帝派林則徐去禁菸。

道光皇帝傾向於嚴禁派,召見林則徐進京,深入討論禁菸問題,最後於1838年12月,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並節制廣東水師,馳赴廣州查禁鴉片。

介紹:虎門銷煙(1839年6月)是指中國清朝**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簽訂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

影響: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氾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菸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菸英雄林則徐被人們尊為民族英雄。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為後人傳頌。但是,「虎門銷煙」並沒有有效地解救中國於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國對中國的侵略。

原因在於,禁菸運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很快決定對中國發動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虎門銷煙」也成為了外國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從這個角度看,「虎門銷煙」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腳步,從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

7樓:舒心開朗

答案是林則徐!。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菸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虎門銷煙使中英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藉口。

儘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誌》,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8樓:北半球

清朝時,道光皇帝派了林則徐去廣東主持經營活動,他到任後言行查緝鴉片2萬餘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毀。

9樓:書劍隨風

林則徐 虎門銷煙1849年

道光帝為何要一腳踢死自己的兒子,道光帝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要踢死自己的兒子?

他可能就是生氣,然後就踢了一腳。但是誰也沒料到兒子就這樣死了,他應該也很痛心的吧,畢竟虎毒不食子的啊。可能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吧,但也有可能是不小心,他自己可能也沒有想到兒子被自己踢了一腳就死了,自己的兒子死了他也很傷心的吧。道光原來對長子放任自流,奕緯放縱慣了,現在要拘束教育無疑增加他的痛苦。要不說...

道光是怎麼死的,道光帝是怎麼死的?

道光在內外交迫中憂愁成疾一年之餘後病情加重,於公元1850正月,命左右宣讀傳位詔書後死於圓明園慎德堂。病死的。道光 清宣宗道光 成 皇帝 1782 1850 名愛新覺羅旻寧。嘉慶病死後繼位,是清入關後的第六個皇帝,在位30年。病死,終年69歲,葬於慕陵 今河北省易縣西 道光帝旻寧生於乾隆四十七年 1...

道光死後是誰繼位皇帝,道光帝怎麼死的死後誰接位?

道光帝去世後是咸豐帝。咸豐,全名愛新覺羅 奕詝,道光帝第四子,是清朝公元1644年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也是清朝第九位皇帝,20歲時登基,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制繼承皇位的皇帝,與同治皇帝為父子關係,與光緒皇帝是叔侄關係。蒙古人稱為圖格莫爾額爾伯特汗。咸豐登基不久後就發生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之後在...

清朝道光帝的簡介,清朝帝王簡介表

道光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年號清宣宗愛新覺羅 旻寧 1782年9月16日 1850年2月25日 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為旻寧。嘉慶二十五年 1820年 七月,嘉慶帝病重,宣布嘉慶四年的時候的詔書,立旻寧為皇太子。嘉慶皇帝駕崩後,旻寧在太和殿登基。旻寧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整釐...

奕緯是道光皇帝的長子,為何會被道光帝被一腳踢死

但是,長時間的被忽略,已經導致奕緯的心態發生了大幅度的扭轉,即使是道光找來大儒教授奕緯,也沒什麼大作用。大儒想要將頑劣的奕緯教化,自然對他很是嚴格,放養慣了的奕緯怎麼可能受得了,所以有一次在大儒教育他時,他脫口而出,說是自己當了皇帝就要把他殺了。大儒去跟道光帝反映這個情況,道光帝暴怒。因為本來就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