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業CIO的角色,談談企業資訊化外包後,CIO的角色應如何轉換

時間 2022-12-01 14:35:59

1樓:高建心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商學院教授蕭正平表示,cio這個名詞絕對不會超過15年,所以cio或資訊主管的研究相當有限。cio的定義,也是眾說紛紜,有專家說,cio是資訊主管在組織中,次於ceo的第二層最高決策人員。所以我們姑且將向總經理或董事長報告的資訊主管或是副總經理都定位為cio。

不同職稱對it來說其實是沒有多大的差別,權力是來自於你願不願意做事,如果願意做事,組織自然會賦予你該有的職銜。此外,國情不同也會讓資訊部門在組織中的定位不一樣,在美國,cio是經營決策的層次,做的是策略性規劃,但在中國資訊部門主管則多是做營運,這和我們的產業有關,如果都在做製造的話,就沒什麼機會接觸業務方面的規劃。

時代背景的因素會讓企業有不同的需要,因為在大量自動化的時代裡,ceo必須從企業架構的角度來設計組織,但是不管是cio、cfo還是cxo,都只是乙個職務上的名稱,永遠不會是定律,資訊部門不該因此而過度膨脹自己。

2樓:御林靈

首先應當明確的是,cio是需要參與到企業重大決策中去的,在我們公司,cio是作為副總裁存在的,主管資訊化建設。

現在我國的企業大多沒有自行開發軟體的能力,一般的管理軟體都是外包到專業的管理軟體公司中去的。此時的cio主要是組織本企業的資訊中心,而後由資訊中心與顧問一起在本公司中實施軟體。cio主要起總體安排、協調、指揮的作用。

3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以資金的角度限制或控制整個外包專案的進度支付,外包專案之前的框架期望與實際是否相符,你所要做的是驗證工作成效,然後決定是否支付還是要求整改。

cio如何應對企業業務變化

4樓:新爵鐵蹄暠

這份報告歷時兩年,邀請了全球各地多位cio,通過訪談、座談的等形式暢談cio和it之變,techtarget中國將帶來對該報告的獨家解讀。

報告指出,大多數ceo們認為公司cio已經無法與公司業務發展同步前進,這集中表現在cio不清楚業務需求在**,cio缺乏戰略思維,導致it部門淪為業務支援部門。

報告中指出,幾乎半數ceo們表示公司cio們在業務發展和應用新技術方面很消極。

在目前的競爭環境下,ceo們希望cio能給企業帶來價值,包括增加收入、增加客戶或者增加客戶滿意度。cio和it部門應該是企業創新的源泉,利用技術提公升企業業務價值。

根據實際需求來看,cio必須根據企業實際,看到企業管理上的改進需求和新增需求,選擇合適的管理工具,大膽的部署到企業內部。

而另乙個方面,舊資訊化方式的一些問題長期困擾著cio和企業it部門的具體工作。舊有的資訊化方式,不論是選擇購買套裝軟體、外包定製開發還是自主開發,週期、成功率、資金人力投入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這些問題本來也並不形成明顯的矛盾,傳統的企業業務模式並沒有在這方面形成強烈的需求。

然而,企業業務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

企業傳統意義上的投資回報率和資產回報率正在受到挑戰,從而使得一些所謂投資和資產不能產生太多價值。

工業生產中的很大一部門已經可以由機械人完成了,人類只負責知識性的工作。這就需要重新平衡規模與效率的價值問題。換句話說,傳統意義上的以確保安全、鼓勵協同、以生產效率為目標的事務性系統失去了價值,取而代之的則是整合、透明和敏捷的新系統。

新經濟的本質已經改變,研究複雜性和行為的科學家們為市場和市場的交易者提供了理論參考。乙個產業鏈往往由帶動另乙個產業鏈的出現。可以說,消費者、**商、經紀人等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甚至消失,開創了乙個全新的使用者社群。

上述這些正改變著我們對於公司運營結構、方式的認知。這也告訴我們:企業需要乙個更專注、與眾不同的全新應用系統,並且對全公司的資訊和組織結構甚至公司外部客戶的資訊進行完美整合——it不再僅僅是個孤島。

總結而言:cio們需要找到更靈活的工具,能夠讓企業的應用系統能夠隨時應對變化。

自2008年以來,北京魔方恆久軟體****就一直致力於完善一款面向普通使用者的web資料庫應用平台——魔方網表。作為2012年度中國行業資訊化最佳產品,魔方網表提供了乙個讓普通人能夠自己動手做管理軟體的平台,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沒有技術門檻,任何人只需要懂得基本的電腦操作,就能製作出web資料庫應用!

更符合企業未來業務需求的是,魔方網表是乙個應用平台而非定型的管理軟體產品。web資料庫的特性讓企業的資訊化能成為乙個日常化的行為而不是採用專案型的運作模式。應用web資料庫,企業能夠隨時響應自己的資訊化新需求,在不影響現有系統正常執行的情況下,花費很短的時間就能更新系統功能。

這讓企業資訊化的持續改善成為可能,而在此過程中,企業不需要承擔額外風險,沒有再一次的開發資金投入。

魔方網表的靈活性和開放性、相容性讓cio們能夠真正建立乙個更專注、與眾不同的全新應用系統,公司內部的資訊和管理需求可以被不斷容納入這個應用系統中,公司外部的客戶資訊和市場資訊也能被整合進來。

cio是什麼職位?

5樓:匿名使用者

cio英文全稱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中文意思是首席資訊官或資訊主管。cio視為企業資訊化的推動者,因為cio是企業決策圈的角色,有義務對企業的長期發展負責,通過組織起一支專業隊伍來完成其使命。

其職責是負責管理企業的資訊。範圍包括已有的和潛在的運營資料、各種運營檔案資訊。而管理這些資訊,應該是指管理資訊的整個生命週期,從其產生、傳遞、分析、儲存到最後刪除。

而資訊科技或資訊系統,只是用來管理整個資訊生命週期的乙個工具。所以,cio的工作點,應該是如何管理資訊,而不是管理資訊科技或資訊系統。

拓展資料:

cio的作用

1.服務提供者

以cio為代表的資訊部門,仍然承擔著為企業內部各部門提供服務的責任。例如傳統的文件服務,搭建網路平台,開發資訊系統,提供硬體維修服務,安裝相關軟體,處理有關資料等。

2.業務使能者

cio站在比較客觀公正的角度,觀察業務部門的工作流程,能夠診斷各務部門的弊病,診斷出瓶頸所在。cio借助現代資訊科技,優化流程,如cad, cam, pdm對製造業的貢獻,很好地說明了cio確實能夠增強業務部門的能力,起到了業務使能者的作用。

3.變革的**人

cio的工作處在傳統管理與現代管理的交匯點上,是企業矛盾的集中點。無論是流程的優化,部門級功能的優化,還是企業全域性的改進與完善,cio是傳統管理方式、方法與現代管理理念的鬥爭點。

4.戰略思想家

觀察cio的**,儘管相當多的cio來自資訊行業或者說以資訊作為自己的專業背景,但己有近一半的cio是來自企業的諸如施工經理以及服務、生產製造或者是市場營銷的領導。

5.公司執行官

作為戰略思想家的cio,變成企業決策層的導師與顧問時,能夠在戰略層面為企業產品或服務開發以及市場營銷起著積極作用,利用現代資訊科技為商業帶來機遇時,cio就成為企業ceo或者coo的最佳人選,因為cio具備企業全域性的觀點。

6樓:夏天肥魚

cio意思是首席資訊官,是一種新型的資訊管理者。他們不同於一般的資訊科技部門或資訊中心的負責人,而是已經進入公司最高決策層,相當於副總裁或副經理地位的重要**。

這種職務在國外某些公司企業中是一種與公司中其他的最高層管理人,如首席執政官(ceo)、首席財務官(cfo),這一類職務相對應,而權力比ceo小的職務。有些國家(如美國)的**機構內或非商業性機構也設有這種職務。

cio視為企業資訊化的推動者,首先因為cio是進入企業決策圈的角色,有義務對企業的長期發展負責,通過組織起一支專業隊伍來完成其使命,而整合外部資源也是其中之一。

7樓:隋理位成雙

cio的英文全稱是chiefinformationofficer,它的中文意思是首席資訊官或資訊主管。這種職務在國外某些公司企業中是一種與公司中其他的最高層管理人,如首席行政官(ceo)、首席財務官(cfo),這一類職務相對應,而權力比ceo小的職務。有些國家(如美國)的**機構內或非商業性機構也設有這種職務。

在西方工商企業界眼中,cio是一種新型的資訊管理者。他(她)們不同於一般的資訊科技部門或資訊中心的負責人,而是已經進入公司最高決策層,相當於副總裁或副經理地位的重要**。首次提出cio概念的不是資訊界,而是工商企業界。

1981年,美國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經理williamr.synnott和坎布里奇研究與規劃公司經理williamh.grube二人在一部著作《資訊資源管理:80年代的機會和戰略》中首先給cio下了乙個明確的定義:「cio是負責制定公司的資訊政策、標準、程式的方法,並對全公司的資訊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高階行政管理人員。

」首先我們明確幾個職位的簡稱:ceo——首席執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高科技公司中的最高管理職位,相當於廠長、總經理。

cto——首席技術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er),相當於總工程師。

cio——首席資訊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主管對內、對外資訊的蒐集與整理工作。

cgo——首席溝通官(chief

government

officer),主要負責與**機構間的交流與溝通。

coo——首席運營官(chief

operating

officer),相當於業務經理。

cfo——首席財務官(chief

finance

officer),相當於財務經理。 首次提出cio概念的不是資訊界,而是工商企業界。在西方工商企業界眼中,cio是一種新型的資訊管理者。

他(她)們不同於一般的資訊科技部門或資訊中心的負責人,而是已經進入公司最高決策層,相當於副總裁或副經理地位的重要**。

1981年,美國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經理williamr.synnott和坎布里奇研究與規劃公司經理williamh.grube二人在一部著作《資訊資源管理:80年代的機會和戰略》中首先給cio下了乙個明確的定義:「cio是負責制定公司的資訊政策、標準、程式的方法,並對全公司的資訊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高階行政管理人員。」

企業管理的案例,企業管理成功案例分析

王經理的結果主要是因為缺乏與員工的溝通和對員工的激勵造成的。泰勒的科學管理存在過於重視技術 強調個別作業效率 且對人的看法有偏 忽視了企業的整體功能等歷史侷限因素。李某多次申請都遭到王經理的拒絕而沒有處理,可見王經理對下屬員工的關心不足。李某消沉的原因是覺得搬運工沒地位,沒金錢。所以企業對於員工的道...

如何做企業的行業分析狀況?

行業分析是指根據經濟學原理,綜合應用統計學 計量經濟學等分析工具對行業經濟的執行狀況 產品生產 銷售 消費 技術 行業競爭力 市場競爭格局 行業政策等行業要素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發現行業執行的內在經濟規律,進而進一步 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行業是由許多同類企業構成的群體。如果我們只進行企業分析,雖然我...

企業的一般環境與任何環境的分析,企業內外部環境分析應從哪幾個方面分析?

1 巨集觀環境分析。企業要進行專案投資,必須摸清自己和該專案所處的巨集觀環境。如果沒有良好的巨集觀環境,企業的投資將會陷人種種困境。巨集觀環境分析是企業制定發展戰略的基礎。一般來說,企業的巨集觀環境分析主要包括以 下幾個方面 1 政策環境。政策環境是企業外部環境分析的首要要素。法律是 用來管理企業的...

請有五力分析法分析企業的戰略環境

五力模型分析法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是麥可 波特於80年代初提出,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 五種力量模型確定了競爭的五種主要 即 商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和同一行業的公司間的競爭如下圖所示 影響產業競爭的五種力量 五力分析 潛在進入者...

如何去做企業經營的分析,如何從審計角度分析企業經營風險

一 外部環境分析 企業外部環境是指存在於企業周圍 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生存發展構成影響的各種客觀因素與力量,具有可變性 企業不可控制性,對企業影響較大。外部環境因素包括巨集觀及微觀環境因素。巨集觀環境因素有國家的政治經濟政策 產業政策 金融貨幣政策 經濟環境 購買力 商品供給 商品 技術因素 替代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