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上客觀存在和客觀實在有什麼區別?如題 謝謝了

時間 2023-04-25 07:45:09

1樓:橋頭沒落

詞源不同。樓主說要講得通俗一點,但這個問題本身很麻煩,沒辦法通俗。真要是通俗得說,樓主就乾脆把它們視為通用得了,二者的區別本來就很細。

客觀存在」和「客觀實在」的區別當然在於「存在」和「實在」兩個詞的區別,這兩個詞如上所說,詞源是不同的。「存在」概念最早由巴門尼德提出,意思是「是」、「有」、「在場」,指「有某種東西」。換句話說,存在一詞並不指物質,而是指某種「有」,和「沒有」(不存在)相對;僅僅是在唯物主義中,「存在」一詞才指代物質。

實在」概念出自亞里斯多德的「實體」。亞里斯多德認為,世界上有各種存在,不僅如桌子椅子是存在的,而且連跑、跳等動作,或是一二三四五等數量也是存在的。亞里斯多德根據存在的種類,共區分了十種存在:

實體、數量、性質、關係、地點、時間、姿勢、狀態、動作、承受;並認為在這十種存在中,第一種,也就是「實體」是最核心的,它就是某一事物本身,其它如數量總要說是「什麼東西的數量」,性質總要說是「什麼東西的性質」等等。因此,所謂「客觀實在」便是指亞里斯多德的實體概念。 可以看出,「存在」和「實在」在術語上本是有著相當大的差別的。

然而我們今天的馬哲是被蘇聯人所簡化和機械化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其認為不論「存在」還是「實在」都應該是指物質,就把二者混用了。不過話說回來,樓主應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才學哲學的,對此也沒有必要過於深究。

2樓:空如此生丶

客觀實在是物質的惟一特性。指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並能為人的感覺所感知的客觀實在,即物質世界。 主觀精神的認識能力把存在作為認識物件,這就構成了互為物件的依存關係。

因此,和主觀認識行為發生相互作用的存在就是客觀存在。

3樓:夏傷

區別:客觀實在是指不管人們承認不承認、喜歡不喜歡、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實實在在地存在著的特性。它是對世界萬事萬物和現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對於意識來說,它是第一性的東西,不包括精神、意識現象。

客觀存在是相對於主觀而言,它既可以指具體的物質形態,也可以指具體的思想。對於任何人來說,客觀存在的東西除了物質現象之外,還有精神、意識現象。 聯絡:

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物質現象,還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意識現象。

4樓:江南

客觀存在應該是指客觀世界中的萬事萬物,客觀存在應該是指人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我不敢確定你最好還是看一下書。

客觀實在與客觀存在的區別是什麼?

客觀實際的含義是什麼哲學與人生

客觀實在和客觀存在的區別與聯絡

5樓:網友

1、物件不同:

客觀存在是主觀精神的認知物件。客觀實在指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並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存在,即物質。

2、範圍不同:

客觀存在的外延是萬事萬物的總和,既包括物質現象(如:山川河流、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等),又包括意識現象(如:理論思想等)。

而客觀實在的外延是除意識現象以外的萬事萬物的總和,只包括物質現象不包括意識現象。

3、性質不同:

客觀實在是指不管人們承認不承認、喜歡不喜歡、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實實在在地存在著的特性。

客觀存在是物件化的意識,即意識作為主體認識和改造的物件,對於主體而言是客體,因而也是客觀存在的。

4、哲學角度不同:

客觀存在存在主義把客觀實在混同於客觀存在,把個人的存在、「個人的主觀性」當成是一切存在的出發點,本質上否認世界的物質性,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客觀實在承認世界統一於物質,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是唯物主義觀點。

客觀實在與客觀存在的區別

6樓:關注教育的大佐

客觀實在與客觀存在的區別如下:

1、按照列寧的定義,客觀實在就是物質,非客觀實在就不是物質的範疇,而屬於精神的範疇。客觀存在就是不依賴於主觀意志而存在的東西,客觀存在可以不必是客觀實在。有實際意義的句子就是客觀實在的,沒有實際意義的句子就不是客觀實在,但它是客觀存在的。

2、客觀實在不一定是人可以直接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重點在於它是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通俗理解就是它(物質)是天生就有的,不受人類的思想、活動、意識影響而天生存在的,並能在一定形式上為人類的意識反映其客觀存在。

3、客觀實在區別於主觀臆測。主觀臆測是我認為有什麼就有什麼,不管它是不是真的有。客觀實在是通過一定的方法以及工具,確定真的存在。

未被證明或證偽的猜想是主觀臆測,已被證明的猜想是客觀存在。就比如,哥白尼時代的日心說在哥白尼看來是客觀存在,在教廷看來是主觀臆測。

客觀存在和客觀實在的區別和聯絡

客觀實在與客觀存在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