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 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哪些

時間 2022-12-10 21:16:14

1樓:匿名使用者

1 有代詞:他 他們。

2 有代詞:他的 他們的。

3 代詞:我 我的。

4 代詞:你 你的。

5 代詞:那 那些。

6 代詞:其中 當中。

7 副詞:大概。

8 副詞:難道。

9 副詞:還是。

10 副:可要。

11 連:如果。

2樓:平常心新號

其 jī

用於人名,酈食其(lì yìjī),漢朝人。另見qí。◆其qí其1

①他(她、它)的;他(她、它)們的:各得~所ㄧ自圓~說。

②他(她、它);他(她、它)們:促~早日實現ㄧ不能任~自流。

③那個;那樣:查無~事ㄧ不厭~煩。

④虛指:忘~所以。

其2[qí]〈書〉助詞。

①表示揣測、反詰:豈~然乎?ㄧ~奈我何?

②表示命令:子~勉之!

其3[qí] 詞尾:極~ㄧ尤~ㄧ如~ㄧ大概~。另見jī。

文言文中 其 的用法有哪些?

3樓:風靡全廁

詳細字義。

〈名〉1. 通「期」。期限。

1. (形聲。甲骨文本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

金文又加聲符「丌」( jī),變成「其」。(jī)本義:簸箕。

今字作「箕」。「其」假借為代詞:他、他們、那等)

2. 彼、他。

3. 又如。

4. 她。5. 它。

6. 他們;她們;它們。

7. 他的。

8. 又如。

9. 她的。

10. 它的 。

11. 他們的;她們的;它們的。

12. 根據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為的那個[人、物、意思或時間]13. 又如:正當其時。

14. 這樣,如此 [such]。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15. 姓。

〈副〉1. 也許;大概。

2. 表示祈使。

3. 將,將要。

4. 表示詰問。

5. 極,甚。

〈連〉1. 如果,假設。

2. 或許。

3. 又如。

4. 還是。

5. 又。〈助〉1. 用作語助。

2. 附著於形容詞前、後,起加強形容的作用3. 又如。

4. 句中助詞,無義。

5. 又。

古文中「見」字的用法有哪些?

4樓:ok小

」見「字有兩個讀音,分別為jiàn和xià

用法如下:

一、作動詞。

(1)遇見;碰見。如:唐代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譯:兒童碰見我不認識我。

(2)拜見,謁見;又指會見 。如:《戰國策·齊策一》中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於是入朝見威王。」譯:於是,鄒忌上朝廷拜見齊威王。

(3)召見;接見。如:西漢司馬遷的《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坐章台見相如。」譯:秦王坐在章台宮接見藺相如。

(4)知道;懂得。如:宋代陸游的《示兒》:「乃翁見事可憐遲。」譯:於是老翁懂得事情那麼遲。

(5)聽見;聽到。如:清代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賈府》:「總不許見哭聲。」譯:總是不停聽到哭聲。

二、作名詞。

(1)看見的東西。如:北宋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其奇。」譯:進去越深入,那麼進去裡面就更困難,但所看見的東西就越奇特。

(2)見解、見識。如:元末明初羅貫中的《失街亭》:」汝真女子之見。」譯:你真是女子般的見識。

三、作副詞。

(1)用在動詞前,表被動,譯為「被」。如:西漢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譯:誠信而被懷疑,忠誠而被毀謗,能沒有怨恨嗎?

(2)副在動詞前,表示說話人自己,可譯為「我」。如:《玉臺新詠》中的《孔雀東南飛》:

「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譯:你既然如此記念我,那麼過不多久就希望你來(接我)。

片語

見得 jiàndé:看得出來;可以確定。

見地 jiàndì: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

情見[qíng xiàn]:情感流露。

見糧[xiàn liáng]:現存的糧食。

自見[zì xiàn]:自我表白;顯露自己。

見多識廣 jiànduōshíguǎng:指見聞較多,經驗學識豐富廣泛。

5樓:_淡寫_v騎

(一)作實詞。

1.動詞。(1)看到,看見。如:子見夫子乎?(《荷蓧丈人》)

(2)拜見,謁見;又指會見 。如: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伐顓臾》)

2.作名詞 (1)看見的東西。如: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其。(《遊褒禪山記》) 2)見解、見識。如:入真女子之見。(《失街亭》)

見,有兩個讀音,分別為jiàn和xiàn。

釋義常用動詞意思為看見,看到;進見,會見。

作為名詞時可以表示看法,見解。

古文中常用作助詞,表示被動,相當於「被」。

形容詞時表示現有的,明顯的等。

片語見長 jiàncháng:在某方面具有超過別人或一般水平的能力。

見得 jiàndé:看得出來;可以確定。

見地 jiàndì: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

見多識廣 jiànduō-shíguǎng:指見聞較多,經驗學識豐富廣泛。

見縫插針 jiànfèng-chāzhēn:比喻善於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時間和空間。也比喻利用一切時機。

情見[qíng xiàn]:情感流露。

見糧[xiàn liáng]:現存的糧食。

肘見[zhǒu xiàn]:形容衣服破爛,窮困不堪。

自見[zì xiàn]:自我表白;顯露自己。

文言文中"其"字的各種用法及意義

"其"在古文裡有哪些用法?

「其」字的用法有哪些?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

6樓:將憶梅僑寶

1到……去。

《漢書·高帝紀》:沛公引兵之薛。

2第三人稱代詞,她、他,它(們)

《論語》:學而時習之。

3指示代詞,這、此。

《莊子》:之二蟲又何知?

4相當於現代漢語助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詩經》:羔羊之皮。

有時放在主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莊子》: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7樓:沐麥冬宮凱

之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乙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現在的《也》在古文中是什麼字,畏在古文中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字

現在的 也 在古文中是 亦 字。如 學而時習之,不 說乎?願對你有所幫助!也一般用於判斷句式,相當於現在的 是 例句 環滁皆山也。滁州四面都是山 有時候,也作為感嘆詞,相當於 啊 呀 等 另外,有時也做 同樣 的意思,和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畏在古文中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字 現在的 刺 字在文言文中是什麼字...

古文中的點兵是什麼意思,兵字在古文中有什麼意思

指召集並檢閱即將或準備出征的士兵,並且喝送行酒。古文中的點兵是什麼意思 指召集並檢閱即將或準備出征的士兵,並且喝送行酒。宋 辛棄疾 破陣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三國演義 第十六回 呂布 遂點兵起程。卻說紀靈起兵長驅大進,已到沛縣東南,扎下營寨。晝列旌旗,遮映山川 夜設火鼓,震...

知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古文中「知」的所有 意思

知通智 智慧型的意思 在論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之,是知也 曉得,明了 知道。知名 著名 知覺 有感覺而知道 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使知道 通知。知照。學識,學問 知識,求知。無知。主管 知縣 舊時的縣長 知府。知州。知賓 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 知客 彼此了解 相知。知...

和 在古文中的意思, 過 在古文中的意思

和 1 和諧。老子 音聲相和。引申為和睦 協調。荀子。王制 百姓和。2 溫和。李白 雉朝飛 詩 春天和,百日暖。今有熟語 風和日麗 3 攙和。杜甫 歲晏行 今許鉛鐵和青銅。又 連帶。杜荀鶴 山中寡婦 詩 時挑野菜和根煮。成語有 和盤托出 4 連詞。與,和。岳飛 滿江紅。寫懷 八千里路雲和月。5 介詞...

「厥」字的意思,厥字在古文中什麼意思

厥ju 名 形聲。從廠 h n,山崖 欮 ju 聲。本義 石塊 同本義 stone 厥,髮石也。說文 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山海經 海外北經 熒惑厥弛。漢書 李尋傳 和之璧,井裡之厥也,玉人琢之,為天子寶。荀子 厥ju 動 病名。指突然昏倒 手足逆冷等症 be faint fall into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