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字的意思,厥字在古文中什麼意思

時間 2022-10-23 14:02:56

1樓:李雲龍飛

厥jué

《名》(形聲。從廠(hǎn,山崖),欮(jué)聲。本義:石塊) 同本義 [stone]

厥,髮石也。——《說文》

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山海經·海外北經》

熒惑厥弛。——《漢書·李尋傳》

和之璧,井裡之厥也,玉人琢之,為天子寶。——《荀子》

厥jué

《動》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be faint;fall into a coma]

凝於足者為厥。——《素問·六節藏象論》。注:「謂足逆冷也。」

又如:厥冷(指突然暈倒或手足逆冷);厥逆(指突然暈倒或手足厥冷;久久的頭痛)

「蹶」的古字。摔倒;挫敗 [defeat]。如:厥弛(搖動的樣子)磕頭;觸碰 [kowtow]

若崩厥角稽首。——《孟子》

又如:角犀厥地;厥角(叩頭)

短,缺 [be short of]

是以湯武至尊嚴,不失肅祗;舜在假典,顧省厥遺。——《史記》

厥jué

《代》其;他的;她的 [his;her]

思厥先祖父。——宋·蘇洵《六國論》

將盡厥職焉。——明·顧炎武《復庵記》

又如:厥父;厥疾不療;厥幸(其罪);厥罪惟均(其罪行是一樣的)它的;他們的;它們的 [its;their]方命厥後。——《詩·商頌·玄鳥》

又如:厥後

厥jué

《連》因而,因此,於是 [therefore]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史記》

厥症juézhèng

[syncope] 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逾時甦醒的病症厥jué

氣閉,昏倒:昏~。痰~。

其他的,那個的:~父。~後。

乃,於是:「左丘失明,~有《國語》」。

古同「撅」,掘。

古同「撅」,斷木。

鄭碼:ggzr,u:53a5,gbk:d8ca筆畫數:12,部首:廠,筆順編號:134315233534

2樓:波幼霜

厥 jué

《動》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厥字在古文中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厥基本字義

1. 氣閉,昏倒:昏~。痰~。

2. 其他的,那個的:~父。~後。

3. 乃,於是:「左丘失明,~有《國語》」。

4. 古同「撅」,掘。

5. 古同「撅」,斷木。

詳細字義

〈名〉1. (形聲。從廠( hǎn,山崖),欮( jué)聲。本義:石塊) 同本義 [stone]

厥,髮石也。——《說文》

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山海經·海外北經》

熒惑厥弛。——《漢書·李尋傳》

和之璧, 井裡之厥也,玉人琢之,為天子寶。——《荀子》

〈動〉1. 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be faint;fall into a coma]

凝於足者為厥。——《素問·六節藏象論》。注:「謂足逆冷也。」

2. 又如:厥冷(指突然暈倒或手足逆冷);厥逆(指突然暈倒或手足厥冷;久久的頭痛)

3. 「蹶」的古字。摔倒;挫敗 [defeat]。如:厥弛(搖動的樣子)

4. 磕頭;觸碰 [kowtow]

若崩厥角稽首。——《孟子》

5. 又如:角犀厥地;厥角(叩頭)

6. 短,缺 [be short of]

是以湯武至尊嚴,不失肅祗; 舜在假典,顧省厥遺。——《史記》

1. 其;他的;她的 [his;her]

思厥先祖父。——宋· 蘇洵《六國論》

將盡厥職焉。——明· 顧炎武《復庵記》

2. 又如:厥父;厥疾不療;厥幸(其罪);厥罪惟均(其罪行是一樣的)

3. 它的;他們的;它們的 [its;their]

方命厥後。——《詩·商頌·玄鳥》

4. 又如:厥後

《連》1. 因而,因此,於是 [therefore]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史記》

朝天厥 厥字是什麼意思

4樓:crystal婲

「闕」字按《現代漢語詞典》(1978年修訂本)釋義:①古代皇宮大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泛指帝王的住所;②神廟、陵墓前豎立的石雕。

「天闕」按《辭源》(1988年合訂本)釋義②說:宮門外有雙闕,因稱帝王所居為天闕,也指朝廷.岳飛滿江紅詞: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指得是朝廷,整句通俗的意思是:期待著這一天,讓我們從頭收拾好舊日的山河, 向祖國獻捷!

5樓:

是《滿江紅》裡的吧?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朝天闕:指朝見皇帝。闕:宮殿

闕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闕有3種意思。

1.闕在古代是一種很罕見的姓氏,讀作(què),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

2.闕也叫做象魏,是用來頒布法令的地方以及宮殿入口處的雙柱的名稱,所以被稱為宮闕;如果在城門的兩旁建立闕,則稱為城闕。

3.闕是一種建設在道路之上的門類示意物,用來表示由此而始。

擴充套件資料:

分類闕的種類按它所在的位置分大約有:宮闕、壇廟闕、墓祠闕、城闕、國門闕等等。

1.宮闕

位於帝王之居宮門前面,那種在宮門前建獨立的二台(兩觀)的形式,自漢魏以後已有變化,逐漸與皇宮大門相結合,成為乙個整體了。早期的遺物也已不存,現在儲存唯一的一處宮闕遺物就是北京明清故宮的午門。

2.壇廟闕

位於大型的壇廟大門左右,現存實物有著明的嵩山三闕,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嵩山之麓,即太室廟闕、少室廟闕、啟母廟闕,公元二世紀初東漢時期所建。

3.陵墓闕

陵墓闕是現存漢闕中儲存得最多的型別。它們均位於陵墓之前,兩相對稱,中闕為道,為陵墓神道的入口大門。它們或木構,或石砌;木闕現已無存,石闕則例項頗多,均為後漢物。

闕身形制略如碑而略厚,上覆以簷;其附有子闕者,則有較低較小之闕,另具簷瓦,倚於主闕之側。

4.城闕

古時候,常常在城門的兩旁建立雙闕,以為守望,稱作城闕。《詩經·鄭風·子衿》上有「挑兮達兮,在城闕兮」的句子。白居易《長恨歌》中的「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指的更是整個京城了。

7樓:墨海愚者

「闕」在古代常常被用的意思是名詞,指宮殿或者門外兩側的高聳的建築物。不過也可以作名詞使用,也可以作動詞使用,意思有所不同。

常規用法:名詞(音què)

1、古代宮殿門外兩側左右相對高聳的建築物。《古詩十九首》:「兩宮遙相望,雙~百餘尺。」

2、借指宮殿或京城。《杜少府之任蜀州》:「城~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8樓:顏冬仔

闕在古代是一種很罕見的姓氏,讀作(què),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

9樓:匿名使用者

闕就是缺在表示做關口的山缺口時的專用字,引申為門闕。

10樓:匿名使用者

闕,中國罕見姓氏之一,國內主要分布於湖南、浙江,江蘇,福建,安徽,台灣等地,海外分布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中國古代文獻中此字用於姓氏和外族人名譯音的情況多有記載。闕,是關於道的乙個概念,也是乙個關於範疇的概念,闕是一種建設在道路之上的門類示意物,用來表示由此而始,行者行將進入乙個「規定了的區域」,在今天的河北及很多地方,我們還可以看到闕的實物形態,比如講乙個村子的道路的並沒有門的「門樓」、進入乙個特殊區域的「牌坊」(在老北京的街道原來有很多實體),它是可以是文化的、地理的、經濟的、政治性的、種種規範性的規範的最外最遠的標示物,比如我們身體的手指末端、我們的鼻子尖,就因此都可以被賦有了「闕」的意思。不做姓氏時,代表宮闕,城闕的意思。

闕為入聲字,《廣韻》等韻書皆注為去月切,現存què、quē兩音,做姓氏時也有將闕姓注為quē音的,台灣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學術網路版第四版是將之規範為què姓,大陸2012年6月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也是如此。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含義

闕 讀què時是姓氏,主要分布在湖南,浙江,江蘇,福建,安徽等地。不做姓氏時,代表宮闕,城闕的意思。讀jué時有去除,挖掘,毀傷的意思。

《動》 去除 [remove] 。

以待會而考之,亡者闕之。——《周禮》

挖掘 [dig] 。

若闕地及泉。——《左傳》

毀傷 [damage]。如:闕翦(削弱,毀壞)。

另見quē;què 。

闕  quē

《名》缺點;錯誤 [fault;slip;error] 。

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裨補闕漏。——諸葛亮《出師表》

先是雷震景德門,公(袁可立)上疏陳闕政。――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又如:闕敗(因失誤而把事情搞糟);闕政(有毛病的政治措施);闕失(失誤;錯誤)。

豁口,空缺 [gap] 。

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其闕。——《列子·湯問》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水經注》

又如:闕陷(凹陷)。

也指職位或官位的空缺。即缺額 [vacancy]。如:闕車(古代兵車的一種。用以補缺的戰車,如現在所謂的機動預備部隊);闕簿(缺額登記冊)。

12樓:匿名使用者

1.侵損,削減

2.宮殿

3.空隙

厥 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13樓:平常心新號

厥 jué

厥1失去知覺,不省人事;暈倒;氣閉:痰~ㄧ昏~。

厥2[jué]〈書〉

①其;他的:~後ㄧ~父ㄧ大放~詞。

②乃;才:左丘失明,~有《國語》。

14樓:匿名使用者

厥 jué

1. 氣閉,昏倒:昏~。痰~。

2. 其他的,那個的:~父。~後。

3. 乃,於是:「左丘失明,~有《國語》」。

4. 古同「撅」,掘。

5. 古同「撅」,斷木。

門字裡面乙個厥什麼字

15樓:宸宇

闕,姓氏,主要分布在湖南、浙江,江蘇,福建,安徽等地,中國古代文獻中此字用於姓氏和外族人名譯音的情況多有記載。

闕,是關於道的乙個概念,也是乙個關於範疇的概念,闕是一種建設在道路之上的門類示意物,用來表示由此而始,行者行將進入乙個"規定了的區域",在今天的河北及很多地方,我們還可以看到闕的實物形態,比如講乙個村子的道路的並沒有門的"門樓"、進入乙個特殊區域的"牌坊"(在老北京的街道原來有很多實體),它是可以是文化的、地理的、經濟的、政治性的、種種規範性的規範的最外最遠的標示物,比如我們身體的手指末端、我們的鼻子尖,就因此都可以被賦有了"闕"的意思。

不做姓氏時,代表宮闕,城闕的意思。闕為入聲字,《廣韻》等韻書皆注為去月切,現存què、quē兩音,做姓氏時也有將闕姓注為quē音的,台灣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學術網路版第四版是將之規範為què姓,大陸2012年6月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也是如此。

16樓:匿名使用者

que 闕?這個嗎

知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古文中「知」的所有 意思

知通智 智慧型的意思 在論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之,是知也 曉得,明了 知道。知名 著名 知覺 有感覺而知道 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使知道 通知。知照。學識,學問 知識,求知。無知。主管 知縣 舊時的縣長 知府。知州。知賓 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 知客 彼此了解 相知。知...

古文中的點兵是什麼意思,兵字在古文中有什麼意思

指召集並檢閱即將或準備出征的士兵,並且喝送行酒。古文中的點兵是什麼意思 指召集並檢閱即將或準備出征的士兵,並且喝送行酒。宋 辛棄疾 破陣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三國演義 第十六回 呂布 遂點兵起程。卻說紀靈起兵長驅大進,已到沛縣東南,扎下營寨。晝列旌旗,遮映山川 夜設火鼓,震...

兵的古漢語詞義,兵 字在古文中的意思

古漢語中一些詞義,隨著歷史的發展,由原來表示的物件,轉移到表示另外一種物件,古今之間的差別較大,沒有明顯的聯絡,這就叫做詞義的轉移。文言詞彙中這種現象較為常見。如 棄兵曳甲而走 寡人之於國也 中的 走 古義是 跑,逃跑 今天是 一步步地走 的意思。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 勾踐滅吳 中的 中原 古義指原...

其 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哪些

1 有代詞 他 他們。2 有代詞 他的 他們的。3 代詞 我 我的。4 代詞 你 你的。5 代詞 那 那些。6 代詞 其中 當中。7 副詞 大概。8 副詞 難道。9 副詞 還是。10 副 可要。11 連 如果。其 j 用於人名,酈食其 l y j 漢朝人。另見q 其q 其1 他 她 它 的 他 她 ...

現在的《也》在古文中是什麼字,畏在古文中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字

現在的 也 在古文中是 亦 字。如 學而時習之,不 說乎?願對你有所幫助!也一般用於判斷句式,相當於現在的 是 例句 環滁皆山也。滁州四面都是山 有時候,也作為感嘆詞,相當於 啊 呀 等 另外,有時也做 同樣 的意思,和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畏在古文中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字 現在的 刺 字在文言文中是什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