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歷史時期藝術形式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2-11-11 17:45:55

1樓:love美美的春天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代的詩.

唐代被視為中國各朝代舊詩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大部分唐詩都收錄在《全唐詩》,自唐朝開始,有關唐詩的選本不斷湧現,而流傳最廣的當屬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按照時間,唐詩的創作分四個階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宋詞,詞,詩歌的一種.

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始於唐,定型於五代,盛於宋.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在古代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

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風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艷,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後有同名書籍《宋詞》.

元曲,即「元代戲曲」.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並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兩者都採用北曲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學主體.不過,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單指雜劇.

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讀者可發現,同一首「曲牌」的兩首有時字數不一樣,就是這個緣故(同一曲牌中,字數最少的一首為標準定格).元曲又稱詞餘、樂府.

唐詩有五言,七言,絕句,律詩.唐詩主要是

五、七言詩,詞則要按詞牌填詞,句型長短不一,所以又叫長短句.曲和詞類似,要按曲牌填寫.所以唐人作詩可以叫寫詩,宋人作詞和元人作曲則叫填詞、填曲.

宋詞的詞牌是中原地區的曲調,元曲則是**於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調,所以元曲又叫北曲.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於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相對於明傳奇(南曲),後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

元曲與宋詞及唐詩有著相同的文學地位.

詞是一種詩歌藝術形式,是中國古代詩體的一種,亦稱宋詞、曲子詞、詩餘、長短句.始於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形成於唐代,在宋代達到其頂峰.一開始伴曲而唱,所以寫詞又稱作填詞、倚聲.

後來逐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專門的詩歌藝術.

廣義的曲泛指秦漢以來各種可入樂的樂曲,如漢大曲、唐宋大曲、民間小曲等.通常則多指宋朝以來的南曲和北曲,同詞的體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數定格外可加襯字,較為自由,並多使用口語.分為戲曲(或稱劇曲,包括雜劇、傳奇等)與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

故後世有元曲之稱.

用不同的形式回答了你的問題,希望能幫到你:)

2樓:清拉公尺

經濟、文化、科技的不斷進步自然令藝術形式隨之改變。

古代手工陶器用來生產生活,現代陶器用來當藝術品。

古代戲班子到處演出經典故事,現代電影文化的媒介恐怕在古代都是神話。

藝術門類繁多,其表現形式也因時代進步而更加多樣化。

聳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是由經濟基礎影響和制約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方式、世界觀或社會意識形態的總和.藝術既屬於意識形態,又具有不同於其它意識形態的特性.

人類社會是乙個有著自身內部結構的有機系統,其中,生產力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是支撐整個社會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聳立著「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以及各種社會意識形態,即哲學、宗教、藝術等等.唯物史觀認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經濟基礎的發展對於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制約和影響作,隨著社會經濟基礎的變更,上層建築中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意識形態,也必然要或快或慢地發生變革.

經濟基礎的發展對於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同樣,藝術的發展也要受到經濟的制約和影響.以生產勞動為中心的人們的經濟活動是推動藝術發展的根本原因.

但是,經濟對於藝術的這種作用並不是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經過一些中介環節.其中包括政治的、社會的、制度的等各方面的因素.正是借助了這些中介,才使得作為時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藝術接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與影響,同時也借助這些中介,使藝術又對經濟基礎施加影響.

比如,人們發現,真正與乙個時代的精神生活(包括藝術)發生直接聯絡的,往往是與社會內部的衝突以及反映這種衝突的精神和情感狀態有關,而不是經濟結構及物質生產過程本身.

因此,我們在強調經濟對藝術的制約和決定作用的同時,又應看到,經濟的興衰與藝術的興衰雖然有著密切的聯絡,但並不是機械地互為因果關係的.

同時,藝術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並不總是同步的,有時藝術的發展顯得快些,有時顯得慢些,有時甚至與經濟呈反方向發展.這種現象,正是馬克思所指出的物質生產的不平衡關係.那種認為經濟繁盛,藝術一定繁榮,經濟衰退、藝術也就一定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據的.

經濟對於藝術固然重要,但二者並不存在同形、同構和直接對應的關係,藝術的繁榮與衰落,其原因是多重的,除了經濟的因素之外,還會與社會各個方面的因素有關,僅僅以經濟的因素來看待藝術的發展,顯然是不全面的.古希臘時代的經濟與現代社會相比,無疑是極為原始的,可是為什麼古希臘藝術會在某些方面超過現代藝術,而且在馬克思看來,還是一種「高不可及的範本」呢?甚至比古希臘藝術更為原始和古老的藝術,就已經達到了相當高度.

比如史前期還處在群居狀態的一些部落,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但作為一種高階藝術的舞蹈已經出現了,他們創造了令人類學家吃驚的、難度較大而又很美的舞蹈形式.在中國,建國初期的許多少數民族經濟相當落後,有的還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與先進的漢族地區相比,差距很大.但他們也具有了相當發達的舞蹈、對歌等藝術形式.

對此,馬克思早在1857年所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就說:「關於藝術,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時期決不是同社會的一般發展成正比例的,因此也決不是同彷彿是社會組織的骨骼的物質基礎的一般發展成正比例的.」這種不平衡不僅表現在「藝術本身的領域內部的不同藝術種類的關係中」,而且表現在「整個藝術領域同社會一般發展的關係上.

」古希臘開創了文化史上第乙個藝術繁盛時期,後來儘管物質生產發展了,但古希臘藝術的代表形式—神話和史詩卻停滯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德國,物質生產是落後的,但卻產生了歌德、席勒等一批藝術家和思想家.無數現象告訴我們,藝術的發展雖然受制於經濟基礎及物質生產的發展,但藝術生產和發展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它與社會的一般發展和物質生並不是機械的比例關係,也就是說,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的發展之間存在著不平衡的關係.

研究藝術與經濟的關係,就應充分注意不同歷史時期物質生產和藝術生產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二者在不同歷史時期相互關係的特殊性.再以古希臘而言{的神話不僅是古希臘藝術的寶庫,而且是它的土壤.隨著物質生產力和社會生活的發展,人們對自然的支配能力及其認識也在變化,那種「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神話也就消失了.

當某種藝術形式賴以生存的社會條件不存在了,那麼即使這種藝術發展得如何完美,也難以再發展下去.各種藝術形式的興衰與嬗變,都可以據此找到原因.中國古往今來許多藝術品種的興起、繁盛與衰落,也都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至於藝術賴以生存的社會條件的基本構成,當然不僅僅是物質生產,還包括政治、哲學、宗教社會心理結構等諸多因素.它們同樣也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和影響,但在經濟與藝術之間,它們又是重要的中介因素.

經濟的繁盛,社會生活的穩定,當然有利於藝術的發展,可以為藝術生產提供更雄厚的物質基礎,創造良好的藝術創作與消費環境.但這是從一般的角度而言,如果具體分析文化史的一些狀況,就會發現事情往往並非這樣.在某些經濟衰落,甚至危機的年代,同樣能產生偉大的藝術品,杜甫是如此,李後主(李熠)也是如此,加之西方的公尺開朗基羅等人·均生活在動亂的年代.

一些國家某種藝術發展的高峰,都不是處在經濟與政治發展的盛期.這樣講,並非是說只有經濟衰退和社會混亂的時期才能產生偉大的作品,而是說藝術發展的原因是複雜的,應當從多重的因素加以分析和研究,簡單地強調「經濟決定論」,或是全盤否定經濟的作用,都不符合唯物史觀.藝術的生產和發展與物質生產之間呈現出多種複雜的情況,值得人們認真加以認真研究.

同樣,藝術對經濟的某些影響,一般也需要經過上述中介因素才能起到作用.藝術不可能直接影響到經濟基礎與物質生產的盛衰,更不可能直接作用於經濟基礎的變更.

3樓:稻稷

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逐漸上公升促進藝術的發展,社會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都會古代藝術發展起著制約和促進的作用

中國繪畫藝術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風格的原因

在不同歷史階段下,美學發展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東西方藝術在藝術創作上有什麼不同點,原因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東方藝術比較傳統 保守西方藝術比較開放 抽象

人類歷史文明至今經歷了哪些歷史時期

經歷了原始社會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奴隸制社會 封建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社會等時期。按中國的來說分為 部落時期 母系社會 奴隸社會 銅器時期 鐵器時期 封建時期,當代 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 人類文明史 人是有文化的動物,這是眾所周知的。可是 文化 的定義是什麼?就眾說紛紜了,有的說 文化是複雜...

絲綢之路發生在哪個歷史時期,「絲綢之路的歷史是從哪個朝代開始

絲綢之路 the silk road the silk route 亦稱絲路.是指西漢 前202年 13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 西北絲綢之路 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 絲綢之路 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

談談曾國藩的經歷以及在這段歷史時期中的作用

對於乙個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待,應該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也就是放在當時的環境來分析判斷,對於曾國藩的評價,我個人的觀點是功過參半,從大的角度來說是功稍大於過,因為曾國藩曾經鎮壓過太平天國起義,對於反封建的民族革命來說,他是乙個不折不扣的罪人。但是他所代表的是地主和封建官僚階級的利益,當時他...

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時期為什麼要分開

初秋處在奴隸制階段,屬邦國制度,戰國時已向封建制過度,隨著秦始皇統一全國,中國正式進入了帝國時代。主要是制度上的區別,春秋是奴隸制度。戰國是封建社會。主要是生產力和政治制度來劃分的 春秋主要以奴隸制度為主,生產力水平低 戰國隨著各個變法的出現,政治制度偏向封建制度,生產力水平較高還有就是依據春秋五霸...

唐和宋還經歷了那歷史時期,唐和宋還經歷了那乙個歷史時期

唐朝和宋朝之間還經歷了五代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五代十國 907年 960年 這一稱謂出自 新五代史 是對五代 907年 960年 與十國 891年 979年 的合稱,也指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的歷史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