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由來是什麼?由誰發明,粽子是誰發明的?

時間 2022-09-29 17:06:15

1樓:td哥哥

西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公尺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公尺,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

"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後,龍顏大喜,讚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九子粽:

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徵。

清代詩人吳曼雲,也寫有一首讚美九子粽的詩篇:"裹就連筒公尺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 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覆松。"

2樓:滇禿瘡花

粽子是屈原的家鄉的人發明的!咱們中國有個習俗,人死後去祭奠一定要帶貢品,說是供死者享用。屈原是墜江死的,剛開始當地人在祭奠他的時候,是把公尺什麼的直接撒到江裡祭祀。

後來他們發現,撒到水裡的食物都被魚吃掉了,那屈原怎麼吃呢?於是就想了個法子,將公尺用寬大又長的葉子包起來再投入江中,那樣魚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不敢吃啦!所以在這一天就有了粽子,這就是由來

粽子是誰發明的?

3樓:堅彥

人們都知道,這種世代相傳的古俗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可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紀念屈原呢?原來在屈原故鄉流傳著這麼乙個有趣的故事。

屈原投汨羅江之後,有天夜裡,屈原故鄉的人忽然都夢見屈原回來了。他峨冠博帶,一如生前,只見面容略帶幾分憂戚與憔悴。鄉親們高興極了,紛紛擁上前去,向他行禮致敬。

屈原一邊還禮,一邊微笑著說:「謝謝你們的一片盛情,楚國人民這樣愛憎分明,不忘記我,我是死而無憾了。」話別談舊間,眾人發現屈原的身體已大不如過去,就關切地問道:

「屈大夫,我們給你送去的公尺飯,你吃到了沒有?」「謝謝」,屈原先是感激,接著又嘆氣說:「遺憾哪。

你們送給我的公尺飯,都給魚蝦龜蚌這般水族吃了。」鄉親們聽後都很焦急:「要怎樣才能不讓魚蝦們吃掉呢?

」屈原想了想說:「如果用箬葉包飯,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見了,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節,鄉親們便用箬葉包成許多角黍,投入江中。

可是端午節過後,屈原又託夢說:「你們送來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還有不少給水族搶去了。」大家又問他:

「那還有什麼好法子呢?」屈原說:「有辦法,你們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龍的標記就行了。

因為水族都歸龍王管,到時候,鼓角齊鳴,槳橈翻動,它們以為是龍王送來的,就再也不敢去搶了。」角黍,就是現在的粽子。 從此端午節包粽子、劃龍舟的習俗,就由屈原的故鄉傳向全國,由古代傳到今天。

2.粽子的由來已久,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一書中,已有「粽子」的記載,是一種用蘆葉裹公尺的食品。 不過,在古代,粽子可是稱為角黍。

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公尺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因地區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葉, 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 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而粽子的口味,也依地方的不同,而有差異,唐代時,長安街有許多粽子鋪,有多種果仁餡。 棕子的名稱也經過很多變化,西晉周處《風土記》說,端午節用菰葉裹黍公尺慄棗,叫做筒粽,也叫角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公尺,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4樓:滿天飛雪

粽子的由來是蛟龍祭發明那天越人坐龍舟將粽子扎肉投入江中祭祀龍神祈求太平!

粽子由來粽子是怎麼來的呢誰發明的呢

5樓:我是龍的傳人

粽子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西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公尺投入江中。

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公尺,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

南北朝的梁吳均《續齊諧記》雲:「屈原子五月五日投汩羅而死,楚人哀之,於此日以竹筒貯公尺投水以祭之。」後來,善良的人民群眾擔心粽子投入水中「為蛟龍所竊」,於是人們又改用楝葉包裹,以彩絲纏之。

據說此二物皆為蚊龍所憚。楝葉是中藥,用以包粽子具有預防疾病的功能。早期民間包粽子用黍公尺,故粽子又有「角黍」之稱。

唐時,粽子也是宮廷節日的佳品,唐明皇有「四時花競巧,兒子粽爭新」之詩句。《歲時廣記》介紹,除九子粽、角粽外,當時還有「錐粽、茭粽、筒粽、秤錘粽」等。宋代有一種「艾香粽子」,「以艾葉漫公尺裹之」,有一種特別的香味。

陸游詩「盤中共解青菰粽,衰甚將簪艾一枝」,即指此粽。明代起,粽皮用蘆葦葉,有豆沙粽、豬肉粽等。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

當時京都過節時,「府第朱門皆以粽子相饋貽」,「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櫻桃、桑椹為正供」。

6樓:這個淤青好不了

西元前340年,

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公尺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公尺,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

"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後,龍顏大喜,讚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九子粽:

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徵。

清代詩人吳曼雲,也寫有一首讚美九子粽的詩篇:"裹就連筒公尺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覆松。"

7樓:請放飛夢想

南朝梁的吳均(467—520)在《續齊諧記》中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公尺,投水祭之。

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 。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

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

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另外的說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

粽子與屈原關聯的說法,由於其浪漫主義色彩,而被廣為傳頌。粽子在文人歌賦中屢有出現。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糭,香粳白玉團。」

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嫋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8樓:愛的抱抱

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公尺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公尺,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

"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後,龍顏大喜,讚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九子粽:

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徵。

清代詩人吳曼雲,也寫有一首讚美九子粽的詩篇:"裹就連筒公尺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覆松。"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後來人們就發明了粽子,以後每到端午節都會拿起香噴噴的粽子。

9樓:青雲雜談

粽子的由來:屈原投汨羅江而死,當地人為了不讓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所以投粽葉包的公尺,投到江裡面去。

誰發明的:古代楚國人

現代的粽子與古代的粽子有很大區別(形式、內容、口味等)

粽子是誰發明的?

10樓:銷魂哥

西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公尺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公尺,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

"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記得採納啊

粽子的由來是什麼,粽子的由來?是怎麼來的呢

西元前340年,愛國詩人 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公尺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公尺,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 筒粽 的由來。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 荷葉包粽子呢?初學...

手錶是誰發明,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手錶是誰什麼時候發明的

手錶的普及化要推遲至二十世紀初。在1904年,經營珠寶的法國商人劉易斯 弗朗索瓦 卡地亞 louis francois cartier 由於身為飛行員的好友alberto santos dumont向卡地亞投訴,當駕駛飛機時要把懷錶從口袋裡拿出來十分困難,希望他協助解決這問題,以便在飛行途中也能看到...

火車是誰發明的,最早的火車是誰發明的?是什麼火車?在哪個國家?

在1781年,火車先驅喬治.史蒂芬森出生在乙個英國礦工家庭。直到18歲,他還是乙個目不識丁的文盲。他不顧別人的嘲笑,和七八歲的孩子一起坐在課堂裡學習。1810年,他開始製造蒸汽機車,並餞行蒸汽機車具有光明的前景。1817年,當史蒂芬森決定他主持修建從利物浦到曼徹斯特的鐵路線上完全用蒸汽機車承擔運輸任...

沙拉是什麼由來,水果沙拉的來歷?是誰發明了嗎

沙拉是英語salda的音譯,漢字寫作 沙拉 和超市一樣,直接因為英文的發音和超市相近,就叫超市了。沙拉是用各種涼透了的熟料或是可以直接食用的生料加工成較小的形狀後,再加入調味品或澆上各種冷少司或冷調味汁拌製而成的。沙拉的原料選擇範圍很廣,各種蔬菜 水果 海鮮 禽蛋 肉類等均可用於沙拉的製作。但要求原...

玻璃是誰發明的,玻璃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玻璃是納夫發明的。1688年,納夫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簡介 玻璃由沙子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 主要生產原料為 純鹼 石灰石 石英 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路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並硬化致使其結晶的矽酸鹽類非金屬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o cao 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