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漢宋發生了什麼變化

時間 2022-08-16 10:16:47

1樓:匿名使用者

1、「董學」 係指董仲舒的學說,是董仲舒是為適應漢代一統國家的政治需要,從揉合「六藝之科」和「孔子之術」入手,而精心炮製的一種專門為政治統一作理論解釋的學說。

它適應加強一統的**集權制的需要,編造了「天人感應」的政治理論;適應加強君權的需要,敷衍了「君權神授」的神學目的論;適應維護大一統綱常的需要,將先秦多家(不止儒家)的相關思想改造成以「三綱五常」為基礎的「忠孝」理論(人們往往認為「三綱五常」只是對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發揮,欠妥!因為至少「儒家」以外的法家韓非也提倡「忠孝」);適應維護和延續一統國家的需要,提出抑制土地兼併,主張限田、薄斂、省役主張等等。

總之,「董學」是在對先秦「六藝之科」與「孔子之術」進行揉合,對包括陰陽、五行、儒、道、墨、法、名、雜,乃至術數和方技等家在內的諸家學說,加以雜交、嫁接、揆度、敷衍、改造的基礎上,而炮製的一套以「天人感應」、陰陽五行和「三統」(黑統、白統、赤統)迴圈等學說為其理論基礎,以「君權神授」和「三綱五常」為其核心內容的,駁雜而又系統化、理論化的思想體系。[1]

2、理學 係指北宋出現的以闡發儒家經典義理為特徵的哲學思潮,以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和朱熹為其主要代表人物。

其特點主要是以孔、孟學說為宗,以《周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典籍為主要依據,批判隋唐以來以空無為本體,否定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的佛、道學說,同時又批判地吸收了佛道思想。他們關心社會現實,提倡所謂「道德性命」之學,並從本體論的高度,**宇宙與人生問題。

2樓:匿名使用者

108好漢,緦耳之約,

儒家思想的發展 儒家思想在近代是怎樣發展的

儒家思想在近代西方文明輸入中國以後,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條件下,經過了準備 萌芽 嬗變 開宗四個發展階段。一 準備階段。從鴉片戰爭到戊戌變法是近代新儒學的準備階段,這一階段主要表現為儒家學者在西方文明衝擊之下被動接受西方文明的一些內容以求自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是這一階段的代表思想。二 萌芽階段。從...

春秋時期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在春秋時期沒有成為主流思想

春秋戰國 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時期在眾多知識分子中形成了眾多的不同學派及各流派。以孔子 老子 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但是,我覺得在這一時期,真正的主流思想其實是 自由!因為,沒有自由的思考,就不會有眾多學派 流派的出...

儒家文化與現實的關係是怎樣的,儒家思想在現實生活表現在哪些方面?

1 禮治 主義 儒家的 禮治 主義的根本含義為 異 即貴賤 尊卑 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儒家的 禮 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如違反了 禮 的規範,就要受到 刑 的懲罰。2 德治 主義 儒家的 德治 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3 人治 主義 儒家的 人治 主義,就是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