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古文裡之的意思,文言文中「之」所有的意思

時間 2022-05-05 02:47:09

1樓:橙子老師小課堂

文言文常見字「之」字,有八種含義,你知道哪幾種呢?

文言文中「之」所有的意思

2樓:冰夏

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如下:

1、施行、進展。例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

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

(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2、出,生出,滋長。例如:

枝莖益大,有所之。——《說文》

譯文:枝莖逐漸生長壯大,有所增高。

3、去,到,前往。例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譯文:我準備到南海去,你覺得怎麼樣?

4、指示人或事物,相當於「這個」「那個」。例如:

虎因喜,計之曰。(之:這,指上文所說驢生了氣只能踢的情況。)——唐·柳宗元

譯文:老虎因此而欣喜,盤算此事。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相當於他、她、它、他們。例如:

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譯文:鄭國的乙個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轄地做買賣,半路上遇到了他們(秦國的部隊)。

6、指示代詞,相當於「其」、「他的」、「其他的」。例如:

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武王伐紂平話》

譯文:紂王命令推上法場,斬了他的老母親。

7、用於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沒有實際意義。例如:

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譯文:我看見軍隊出城,卻看不到軍隊回來。

3樓:橙子老師小課堂

文言文常見字「之」字,有八種含義,你知道哪幾種呢?

4樓:

1.的 2.助詞 3.這個;那個 4.他們

文言文中「之」字的所有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作兼語。

)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乙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五)音節助詞。

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頃之,煙炎張天。

(《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6樓:匿名使用者

悵恨久之:湊足音節,不翻譯

吾欲之南海:去

吾資之昏: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何陋之有:倒裝句的標誌詞

7樓:匿名使用者

1補充音節

2的3主謂之間無實意

4代詞5表示對地點,時間的限制

6賓語前置標誌

7定語後置標誌

8樓:z無名

取消句子獨立性

的提賓標誌

動詞,到.往

9樓:匿名使用者

之字的所有用法 ..

10樓:橙子老師小課堂

文言文常見字「之」字,有八種含義,你知道哪幾種呢?

在文言文中"之"的所有意思```

11樓:承彭越

1、往:由京~滬。君將何~?

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於做賓語):求~不得。取~不盡。操~過急。言~成理。取而代~。有過~無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不覺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詞。這;那:~二蟲。~子於釣。

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片語。

a)表示領屬關係:赤子~心。鐘鼓~聲。以子~矛,攻子~盾。

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係:光榮~家。無價~寶。緩兵~計。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大。戰鬥~激烈。大道~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就下,極為自然。

擴充套件資料

之組詞:之後、總之、兼之、之個、之江。

1、之後:[zhī hòu]

單獨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在上文所說的事情以後:~,他們又提出了具體的計畫。

2、總之:[zǒng zhī]

表示下文是總括性的話:政治、文化、科學、藝術,~,一切上層建築都是跟社會的經濟基礎分不開的。你愛唱歌,我愛下棋,他愛打桌球,~,都有個人的愛好。

3、兼之:[jiān zhī]

表示進一步的原因或條件,加以。

4、之個:[zhī gè]

則個。助詞。略近於「著」、「者」。

5、之江:[zhī jiāng]

謂江流之曲折如「之」字者。如古 浙江 及今 錢塘江 下游 聞家堰 至 閘口 一段即有此稱。

12樓: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2、活用為第一人稱 。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說》

3、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二、用作助詞:

1、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2、賓語前置的標誌,不譯。 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3、定語後置的標誌,不譯。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4、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5、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三、 動詞,譯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在古文裡,之字的所有解釋和意思是什麼?

『去』在古文當中的所有意思

初中全部古文"之"的意思

知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古文中「知」的所有 意思

知通智 智慧型的意思 在論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之,是知也 曉得,明了 知道。知名 著名 知覺 有感覺而知道 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使知道 通知。知照。學識,學問 知識,求知。無知。主管 知縣 舊時的縣長 知府。知州。知賓 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 知客 彼此了解 相知。知...

古文理解《工之僑獻琴》,《工之僑獻琴》古文的意思是什麼?

就是不古老的意思拉 工之僑獻琴 古文的意思是什麼?工之僑獻琴 工之僑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樹,砍來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優美的琴聲好象金屬與玉石相互應和。他自己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獻到主管禮樂的官府 官府的樂官讓國內最有名的樂師考察它,說 不古老。便把琴退還回來。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

驚弓之鳥古文翻譯,驚弓之鳥的文言文怎麼翻譯

從前,有一位名叫更贏的人,他是一位有名的神箭手.有一天,他陪魏不在後花園裡喝酒,他們抬頭看見乙隻飛鳥,更贏對魏王說 我為大王表演乙個拉弓虛射就能使鳥掉下來的技能.魏王搖頭笑笑 射箭技術可以達到這麼高的水平嗎 更贏說 能.過了沒有多久,乙隻孤雁從東方徐徐飛來,更贏擺好姿式,拉滿弓弦,虛射一箭,雁應聲而...

誰有李白的古文(文言文)加意思的?

春夜宴桃李園序 李白。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敘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

求空之境界裡的所有歌曲,空之境界所有主題曲 就是那幾首歌

1殺人考察 前 君 光 変 行 2俯瞰風景 oblivious3痛覺殘留 傷跡 4伽藍之洞 sprinter5矛盾螺旋 aria 6忘卻錄音 fairy taleps 如果lz想要的話我可以發給你 別說1 6章的歌曲了,連第七章的主題曲都有。ost也能找到,這裡很全 空之境界所有主題曲 就是那幾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