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之《蘭亭序》書法作品的特點,王羲之書法的特點

時間 2022-05-04 02:19:35

1樓:匿名使用者

《蘭亭序》結體欹側多姿,錯落有致,千變萬化,曲盡其態,帖中二十個「之」字皆別具姿態,無一雷同。用筆以中鋒立骨,側筆取妍,有時藏蘊含蓄,有時鋒芒畢露。尤其是章法,從頭至尾,筆意顧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斷意連,氣韻生動,風神瀟灑,所以明末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

「右軍《蘭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大或小,隨手所出,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最難能可貴的是,從《蘭亭序》那「不激不厲」的風格中,蘊藏著作者圓熟的筆墨技巧、深厚的傳統功力、廣博的文化素養和高尚的藝術情操。

王羲之書法的特點

2樓:sc瘦臉**

1、王羲之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飄若浮雲,像雲一樣很輕盈;矯若驚龍,表示同盤旋舞動的龍一般敏捷有力。

2、新體行書中鋒、側鋒互用,每字即見,運筆速度較為迅疾,有振迅遒勁的風神。由於筆勢連貫,筆畫之間的呼應關係更加緊密,點畫的態勢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

3、草書筆法引入行書,從而使行書體勢具備了欹側遒媚的風格。筆力勁健,速度勻暢,形態豐纖適度、自然含蓄,結體衝和安祥,不激不厲。

4、具有篆隸遺韻,這是王羲之筆法最為重要的特徵。篆隸遺韻是篆書和隸書書體所呈現出的高古、樸拙、厚重、蒼茫、大氣的精神美。

5、轉折處以絞轉筆法為主,王羲之在橫折的處理上有自己獨到的一面,特別是與後世書家比起來,王羲之的橫折處理基本以絞轉使轉為主、轉折為輔。

3樓:雙魚二星

王羲之的書法線條之中很多是以提按為主,偶爾會運用絞轉筆法,在轉折的地方用筆乾脆利落,絲毫沒有拖泥帶水之感,顯示出王羲之非凡的運筆技巧。

王羲之的行書還有乙個特點就是運用隸書的筆法寫行書,從他的集字書法之中可以看出,他的行書很多以中鋒行筆,而篆書用筆一大特點就是筆筆中鋒,所以他的行書之中的轉折接近於平動使轉,所以他的書法之中線條充實厚重。

王羲之行書之中的第三個特點就是章法精湛,王羲之的書法流暢飄逸,但是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呼應緊密,整幅書法帶有一氣呵成之感。

王羲之的書法受到推崇,離不開他的章法之美,他的書法首尾相應,不僅在每個字之中緊密相連,更注重整幅書法之中的章法布白,前後呼應,連線緊密,風神瀟灑而又不粘不脫,是行書章法的典範。

擴充套件資料

王羲之簡介:

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渡後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衝和。」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4樓:

答寫回答 檢視全部6個回答

sc瘦臉**

lv.3推薦於 2019-10-24

1、王羲之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飄若浮雲,像雲一樣很輕盈;矯若驚龍,表示同盤旋舞動的龍一般敏捷有力。

2、新體行書中鋒、側鋒互用,每字即見,運筆速度較為迅疾,有振迅遒勁的風神。由於筆勢連貫,筆畫之間的呼應關係更加緊密,點畫的態勢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

草書筆法引入行書,從而使行書體勢具備了欹側遒媚的風格。筆力勁健,速度勻暢,形態豐纖適度、自然含蓄,結體衝和安祥,不激不厲。

5樓:朋慕悅可爍

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概括:

用筆——按鋒直引,迅牽疾掣;

筆勢——遒勁爽利,環轉縱引;

筆畫——釒舌銳方硬,沉穩厚重;

字態——勢巧形密,雄秀天然。

6樓:杭採蓮箕蘆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的一位偉大書法家,他一變漢魏樸質書風,開晉後妍美勁健之體,創楷、行、草之典範,後世莫不宗法。他行書字帖《蘭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書法界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千百年來傾倒了無數習書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後人尊稱為「書聖」。

王羲之書法主要特點:一是筆法精妙,行筆瀟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有如行雲流水,唐太宗贊之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二是結體遒美,骨格清秀,點畫疏密相間。三是章法巧妙,在尺幅之內蘊含著極豐裕的藝術美。無論橫、豎、點、撇、鉤、折、捺,真可說極盡用筆使鋒之妙。

總之,他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標誌著書法家不僅發現書法美,而且能表現書法美。

7樓:昝悠雅廖憐

王羲之少年時從衛夫人學書,後觀覽前代名家法帖,改變初學博採眾長,楷書學鐘遊,草書學張芝,又遍習諸名家書精研體勢,增損古法,一變漢魏質樸書風,創妍美流便之體,遂達到神妙的境界.

8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衝和。」

9樓:匿名使用者

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他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綜合歷代書評,王羲之的書體得之神功、千變萬化、自成一家、登峰造極的,就是楷書、行書和草書(今草)。

王羲之的楷書『俱變古形』,對今體楷書的定型做出了積極貢獻。

王羲之的用筆,一改鐘書的隸筆起止,在起筆處有挫衄的按筆動作,多以方筆入

紙;而收筆處不著意折筆重按,而是輕提回帶;在運筆速度上是緩前急後;在筆畫形

態上求其勻整遒緊,勢如列陣。經過這樣的改造,楷書字型在王羲之手裡,筆畫之間

的配置關係基本確立,結體變橫張為縱展,規整勁健,雍容爾雅,儀態大方。

這是乙個巨大的變化。經過這一鼎革,王羲之將楷書引入了端莊而生動的『今體』

階段。而這個變化的最後完成,是在法度森嚴的唐朝。

王羲之的行書,早期行書《姨母帖》,尚殘留隸書那種橫平豎直的書寫習慣,用筆起伏、

頓按的幅度不大,很少映帶。書寫速度較為平緩,近於勻速,風格古拙質樸,不脫鐘

繇法度。王羲之後期的行書作品,風格大變,面貌一新。代表作品有:《蘭亭序》、

《喪亂帖》、《孔侍中帖》、《遊目帖》、《快雪時晴帖》、《寒切帖》、《遠宦帖》、

《上虞帖》等。這些作品,筆畫體態都有生動的欹側之勢,『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

一種風氣』(梁袁昂《古今書評》)。這種欹側之勢,在結構上遒媚緊斂,勢巧形密,

蘊藏著一種行而突止、蓄而待發的『勢』和『態』,即所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字與字之間有起承轉合的映帶,似斷若連,如『煙霏露結』。這類風格的行書,在王

羲之作品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他行書風格的主調。

王羲之的新體行書中鋒、側鋒互用,每字即見,運筆速度較為迅疾,有振迅遒勁

的風神。由於筆勢連貫,筆畫之間的呼應關係更加緊密,點畫的態勢也隨之發生相應

的變化,例如捺腳,不再是重按後平出,而多作長點狀的反捺。王羲之將草書筆法引

入行書,從而使行書體勢具備了欹側遒媚的風格。他的《蘭亭帖》,筆法變化豐富,

筆力勁健,速度勻暢,形態

10樓:斛蘭澤奉貝

王羲之書法主要特點:一筆法精妙,行筆瀟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有如行雲流水。二結體遒美,骨格清秀,點畫疏密相間。

三章法巧妙,在尺幅之內蘊含著豐裕的藝術美。無論橫豎點撇鉤折捺,真可說極盡用筆使鋒之妙。

11樓:劉

怎麼記住王羲之行書的結體特點?記住乙個字即可

12樓:匿名使用者

大氣,有力,自然,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13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字短袖情形飄若浮雲,求若金龍表示銅盤炫舞舞動的龍一般比瑞有力。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我就不知道

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15樓:老衲來化緣

被尊為「書聖」的王羲之吸取前人書法精華,獨創一家,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他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綜合歷代書評,王羲之的書體得之神功、千變萬化、自成一家、登峰造極的,就是楷書、行書和草書。

楷、行、草三體,自漢魏以來,在逐步演變。演變的方向,是刪繁就簡,趨於快速實用。演變的途徑是民間匠人、官方書佐和達官顯要、清流雅士的各自努力,相互影響,經由高門大族傑出書家的錘煉昇華,匯成主流。

王羲之便是這些傑出書家的典型代表。

王羲之 (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今屬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16樓:皮生貢媚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於增損古法,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美侖美奐的書體。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

17樓:古惑仔入侵

王羲之書法主要特點:一筆法精妙,行筆瀟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有如行雲流水。二結體遒美,骨格清秀,點畫疏密相間。

三章法巧妙,在尺幅之內蘊含著豐裕的藝術美。無論橫豎點撇鉤折捺,真可說極盡用筆使鋒之妙。

18樓:釗國英殳夏

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概括:

用筆——按鋒直引,迅牽疾掣;

筆勢——遒勁爽利,環轉縱引;

筆畫——釒舌銳方硬,沉穩厚重;

字態——勢巧形密,雄秀天然。

19樓:剛梅花嬴冬

王羲之少年時從衛夫人學書,後觀覽前代名家法帖,改變初學博採眾長,楷書學鐘遊,草書學張芝,又遍習諸名家書精研體勢,增損古法,一變漢魏質樸書風,創妍美流便之體,遂達到神妙的境界.

20樓:匿名使用者

筆法精妙,行筆瀟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有如行雲流水。結體遒美,骨格清秀,點畫疏密相間。章法巧妙,在尺幅之內蘊含著豐裕的藝術美。無論橫豎點撇鉤折捺,真可說極盡用筆使鋒之妙。

21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衝和。

22樓:劉

怎麼記住王羲之行書的結體特點?記住乙個字即可

23樓:匿名使用者

被尊為「書聖」的王羲之吸取前人書法精華,獨創一家,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他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綜合歷代書評,王羲之的書體得之神功、千變萬化、自成一家。

24樓:cc雪瑩公主

筆法精妙,行筆瀟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有如行雲流水。結體遒美,骨格清秀,點畫疏密相間。章法巧妙,在尺幅之內蘊含著豐裕的藝術美。無論橫豎點撇鉤折捺,真可說極盡用筆使鋒之妙。

25樓:匿名使用者

行雲流水,骨格清秀。如果你能練好此體,再求結合其他體一融合,行書就絕了。但要看你的悟性好不好

《蘭亭序》總共有多少個字,又有多少個「之」字

1 蘭亭序 324字 在 蘭亭序 出現了20個 之 字,加上落款1個 之 字共21個字 之 各有不同的體態及美感,無一雷同,都用了不同的書法書寫而成。蘭亭序 全帖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創造出乙個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豐驅,且賦予各自的秉性 精神 風儀 或坐 或臥 或行 或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