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電腦各個配件之間需要如何選擇

時間 2022-07-31 18:37:58

1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問題太……那什麼了,每個配件的效能指標(引數)包含著其在使用中各方面的使用狀態,且一台電腦所涉及的各引數都有著不同的領域及比較有限的使用目的性,你要說明你的使用目的,使用方式及使用環境,專業的有專業的配置,家用有家用的配置,商務的有商務的配置等,而且就專業的而言,還分圖形影象,後期製作,資料,資料,中轉等等。你這問題,無法具體回答,只能說,看錢買吧

2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各配件間的相容性都很好了,主要就是看各個配件間的搭配,以求達到最高效能,看自己的預算價位與自己的需求,給出自己的乙個度,一般分為滿足自己需求最低價位的電腦,還有一種就是沒什麼要求,預算比較充足,在自己的預算內達到最好的效能

3樓:雨半人生

沒什麼說的,好馬配好鞍,要高階就都高階,要低端就都低端。大品牌的質量和相容性***

你要是問引數的話 可以學下《計算機原理》

4樓:匿名使用者

看各配件的晶元,及引數的資料,如速率、頻寬、視訊記憶體等。總之比較多的,越細越周到。建議去太平洋網上看相關配件的引數指標。

5樓:dark毛毛

各配件的晶元,及引數的資料,如速率、頻寬、視訊記憶體等

建議你去網上看看相關配件的引數指標

6樓:匿名使用者

看配件引數裡面都有寫,配件的級別要平均不能高低不等那樣就是浪費

7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看資料交換的頻寬

目前無法避免匯流排頻寬的瓶頸

8樓:匿名使用者

配件的晶元,及引數的資料,如速率、頻寬、視訊記憶體等。

9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到專業**去查詢!也可以去實體店諮詢!

選組裝電腦每個配件怎麼選?

10樓:可靠的敏敏

到這裡看看:

組裝電腦,各配件之間可以任意搭配嗎?

11樓:匿名使用者

組裝電腦顧名思義,是用多種不同品牌的電腦配件組裝到一起組成的電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iy。

可以採用不同的配件,只要介面相容,可以任意搭配(不同的牌子,型號等)。

12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樓主去中關村的diy攢機,那裡可以自由搭配。不過如果想要得到最好的價效比,建議還是找找專業人士。

13樓:

只要注意cpu和主機板是否相容就可以了,比如說amd的cpu要配amd的北橋晶元。還有就是要注意主機板是否支援ddr3記憶體。不過現在一般都支援。

最後是不能有明顯的瓶頸。顯示卡和cpu的**不能差太多,比如說amd athlon 245 就配5470就好了,要是cpu太高顯示卡不行,或者相反,那對於好的那個配件來說那就是浪費!

組裝電腦選配件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4樓:匿名使用者

注意事項:

1、選擇一線品牌的主機板:華碩、技嘉、微星。型號盡量不要選擇太低端的,500元左右的主機板就可以了。

2、選擇原封的cpu,質量***,質保也有區別,最好是用intel i5或i3雙核四執行緒,如果費用高選擇amd a8、a10系列或者fx系列。

3、記憶體用雙通道的,比如上8g記憶體要用兩根4g的,雙通道有好處的,品牌首選金士頓(不過市面假貨多),預算高點可用金士頓的駭客神條套裝。

4、硬碟選擇一定要選擇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混裝,即乙個120g的固態硬碟加上1000g的機械硬碟,固態硬碟裝系統,機械硬碟存資料。這樣解決了電腦最後的乙個速度慢的瓶頸。固態硬碟最好不要儲存重要資料。

5、如果玩一些主流的網路遊戲,amd的a8\a10加上雙通道記憶體,它的核心顯示卡已經相當於400-600元低端顯示卡的效能了,不需要額外追加顯示卡,如果玩高階大型的的網遊和單機遊戲,建議安裝千元以上的影馳、華碩、微星顯示卡,不要選擇二線三線顯示卡,質量有區別,這上面有很多人吃虧。

15樓:匿名使用者

1、選擇一線品牌的主機板:華碩、技嘉、微星。型號盡量不要選擇太低端的,500元左右的主機板就可以了。

2、選擇原封的cpu,質量***,質保也有區別,最好是用intel i5或i3雙核四執行緒,如果費用高選擇amd a8、a10系列或者fx系列。

3、記憶體用雙通道的,比如上8g記憶體要用兩根4g的,雙通道有好處的,品牌首選金士頓(不過市面假貨多),預算高點可用金士頓的駭客神條套裝。

4、硬碟選擇一定要選擇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混裝,即乙個120g的固態硬碟加上1000g的機械硬碟,固態硬碟裝系統,機械硬碟存資料。這樣解決了電腦最後的乙個速度慢的瓶頸。固態硬碟最好不要儲存重要資料。

5、如果玩一些主流的網路遊戲,amd的a8\a10加上雙通道記憶體,它的核心顯示卡已經相當於400-600元低端顯示卡的效能了,不需要額外追加顯示卡,如果玩高階大型的的網遊和單機遊戲,建議安裝千元以上的影馳、華碩、微星顯示卡,不要選擇二線三線顯示卡,質量有區別,這上面有很多人吃虧。顯示卡的引數主要不是看視訊記憶體是1g還是2g,而是看晶元是dd3還是dd5,流處理器和位寬是多少,越大越好,當然價位越高,中端的顯示卡一般是dd5的晶元,2g視訊記憶體,256位位寬,流處理器根據你選擇的顯示卡看一下價位越多越好,當然價位越高。

6、如果安裝amd fx系處理器,最好採用水冷散熱。

7、電源是很關鍵的,建議選擇航嘉等知名品牌,如果不安裝高階顯示卡,冷靜王300瓦就可以,如果安裝高階顯示卡(需要接6針電源的)選擇400瓦及以上的電源。保證供電穩定,機器不容易出故障,如果選擇雜牌電源,有些電腦出現一些怪狀況和燒不見,大部分都是供電不穩造成的,也是很多人忽視的問題。

8、機箱根據安裝配置自己選擇,不要選擇太爛的就行。

順便說一句,cpu散熱器最好另外換裝乙個好的,帶銅芯散熱的,很耐用,也靜音,比原裝好。

16樓:生春殊

購機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在做出了配置之後,可以找一些高手給一些意見,主要是看配置是否合理,有無相容性問題等,然後紙上談兵結束,去市場看看。到市場上實地考察一番,和不同的商家溝通,並參考商家的一定意見,注意他們對某一產品的客觀評述,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畢竟不是每乙個商家都是js,因為他們整天在市場摸爬滾打,熟知某個產品的優缺點和返修率。

而我們一般看到的文章有些並不是很公正的,為了使投資正確,找個高手一起到市場上看看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在購買中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買到假貨,現在很多主流配件都會在**刊登一些配件的**和打假通告,我們不妨留意一下,而且很多配件都開設了800免費查尋**,相應的一些電腦城和商家也做出一些打假承諾,在那裡購買會比較好。 除了假貨就是水貨了,水貨要比正規渠道的真品要便宜幾十塊,兩者在效能沒有區別,但在質保上就有了很大的區別,所以在購買硬碟這類配件時先了解一下該硬碟的質保標籤。

在購機時,注意配件的封裝是否有2次封裝的痕跡,是否曾使用過,選購機箱時不要光只看其外表,重點注意機箱的做工、是否有利於散熱,因為機箱的散熱也是系統穩定的關鍵。雖然現在已經很少能用到軟碟機,但我們在購買時一定要多留心,因為目前假貨最多的就是軟碟機,真假軟碟機的**差不多,即使不常用,買個真的還是比較好。在購買之後,向商家索要具體的質保單和收據,因為這是以後質保的憑證。

不可忽視的一些配件 一台效能再好的電腦,如果不供電或是電源方面有問題他的效能又怎樣能發揮出來?目前高速硬碟、高檔顯示卡及各種散熱器已經步入電腦機箱,無疑對電源的效能又有了新的考驗,一款好的電源不僅可以過濾不穩定的輸入電流,而且可以為機器輸出穩定的電流,大大減少了機器莫名重起的現象,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計算機電源的選購,盡量選購一些知名電源,根據配置的不同,電源的功率的選擇也就不同,如果為了更好的讓您「龍寶寶」發揮出出色的效能乙個好的300w電源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我們要注意到,有的品牌電源和選購的主機板會有一定的相容性問題,這時我們要選擇更換電源而不是更換主機板,因為這就是某些js的藉口,他會試圖改變你的想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一款好的散熱器也是乙個不可忽視的配件,現在的處理器發熱量較大,怎樣能讓處理器工作在良好的狀態下而又使自己不工作在噪音下這都由一款好的風扇來決定,或許很多消費者會和我起初有一樣的想法,花幾十塊甚至上百塊買個風扇值嗎?筆者在經過乙個月風扇痛苦的公升級後終於明白買個好的風扇是很值得,有一款好的風扇陪伴cpu機器會工作的很流暢,不會經常在你做收尾工作的時候宕機,同時較小的聲音也不會影響你的工作,當然不是每一款處理器都需要昂貴的風扇,如果您選擇的處理器比較好,那還是相信那句老話吧:好馬要配金鞍!

另外,普通家庭使用者應該將滑鼠也作為選購的側重點,因為滑鼠是最基本的輸入裝置,對於家庭使用者來說,滑鼠的使用頻率要高於鍵盤,即便是不上網選購一款3d滑鼠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更快捷的操作電腦,同樣提高電腦的使用效率。 總之,電腦的選購不是很複雜,只要平時多看一些配件的相關資料,多積累一些電腦知識對選購電腦是很有幫助的。祝您買到稱心的第一台電腦

17樓:安痴

lz說的是選配件啊,lx把問題看清楚在回答啊。 注意考慮相容性和以後的公升級空間。最難選的是主機板和顯示卡吧。cpu和記憶體硬碟光碟機都好說。

18樓:安徒恩

要注意各個配件的相容性

買配件自己組裝電腦,怎麼選擇機箱

19樓:電腦老手

組裝電腦也稱相容機或diy電腦。

即根據個性需要,選擇電腦所需要的相容配件,然後把各種互不衝突的配件安裝在一起,就成了一台組裝電腦。組裝電腦的配件一般有:cpu、主機板、記憶體、硬碟、光碟機、顯示器、機箱、電源、顯示卡、鍵盤和滑鼠。

組裝電腦的配件和膝上型電腦的不一樣,一般台式電腦比膝上型電腦的要大一些。一定弄清楚自己是拿來做什麼的才能選購配置。

組裝電腦的**一般比品牌電腦要低,但質量不一定得到保證。因為是組裝的,配件有可能是假貨、水貨、二手貨,購買時需要小心對待,還要考慮每個硬體是否都合理。

組裝過程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作業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前準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臥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係到整個電腦的穩定執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30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400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機板、cpu、記憶體、顯示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機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光碟機)、軟碟機、資料線、訊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準備好電源插頭等。

安裝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裡。

cpu的安裝,在主機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塗抹散熱矽脂安裝上散熱風扇。

記憶體條的安裝,將記憶體條插入主機板記憶體插槽中。

顯示卡的安裝,根據顯示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音效卡的安裝,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有的主機板相容了顯示卡和音效卡,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是否安裝上述硬體)。

主機板的安裝,將主機板安裝並固定在機箱內部(注意:為便於安裝主機板上的硬體,如cpu、顯示卡、記憶體條,請提前安裝好主機板上的硬體再把主機板裝入機箱內)。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機箱與主機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線,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資料線的連線。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輸入裝置的安裝,連線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輸出裝置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準備進行測試。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定。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執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硬碟分割槽。

安裝作業系統,windows xp(微軟已停止服務,建議選擇更新的作業系統)、vista、win 7、win 8系統。

安裝作業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式,如顯示卡、音效卡、網絡卡等驅動程式。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組裝電腦,配件是不是可以隨便配,組裝電腦,配件是不是可以隨便配?

主要參考主機板,查一查某一型號主機板的引數,就知道這個主機板支援什麼樣的cpu 顯示卡 硬碟 記憶體 光碟機,然後根據需要配,如果你的配置偏高,電源就要買功率大點的,機箱散熱好點的。不能,要主機板跟cpu匹配,還有記憶體條,硬碟,都要達到一定的要求,顯示器,鍵盤,滑鼠,攝像頭,耳麥就可以隨便配!不是...

全新配件組裝電腦要注意什麼,組裝電腦選配件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這個,組裝電腦最好有一定的知識,不然很難弄的 一般主機板那有步驟的安裝說明,可以看著步驟來安 組裝電腦看自己的需要來買,比如偶爾上上網,玩下小遊戲,用apu平台就可以了,一般主機帶顯示,2500以下就ok 如果想穩定的話就用英特爾平台,主機帶顯示2800左右就可以 專門玩遊戲的話,一般推薦英特爾平台...

怎麼購買配件組裝電腦主機,買配件自己組裝電腦,怎麼選擇機箱

組裝電腦也稱相容機或diy電腦。即根據個性需要,選擇電腦所需要的相容配件,然後把各種互不衝突的配件安裝在一起,就成了一台組裝電腦。組裝電腦的配件一般有 cpu 主機板 記憶體 硬碟 光碟機 顯示器 機箱 電源 顯示卡 鍵盤和滑鼠。組裝電腦的配件和膝上型電腦的不一樣,一般台式電腦比膝上型電腦的要大一些...

組裝電腦都需要哪些配置,組裝電腦要哪些配件

cpu 主機板 記憶體 硬碟 顯示卡 音效卡 光碟機 網絡卡 crt lcd 機箱 電源 滑鼠 鍵盤 音箱 散熱器 作業系統 雙核處理器 2g記憶體 整合顯示卡 機械硬碟。效能滿足上網 看電影 聊天 辦公 玩象棋之類的小遊戲。四核處理器 4g記憶體 獨立顯示卡 機械硬碟。效能上滿足上網 看電影 聊天...

組裝電腦如何搭配好配件,組裝電腦如何搭配才能發揮各配件的最大效能

以下原創來自攢機之家 組裝一台自己想要的台式電腦首先應該知道哪些資訊?一 選購問題 攢機之家原創 預算 就是打算出多少錢 用途 就是主要的用途是看電影 上網 打遊戲,還是辦公 根據 預算和用途就會定位出購買的方向 選擇商家 了解售後 二 相容問題 攢機之家原創 cpu和主機板 主機板的cpu插槽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