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婚禮如何舉行,漢朝時的婚禮是什麼樣的?

時間 2022-03-28 21:14:41

1樓:匿名使用者

撒帳禮撒帳是中國傳統婚禮上的一項禮儀,它最初的意義是辟邪煞,保佑新婚夫婦。撒帳以兆得子的習俗始於西漢,現在一些地方仍保持著這種撒帳習俗,撒的東西不僅有棗子、荔枝、栗子、桂圓和花生,也有用五穀和紅紙屑的。這種習俗表達了人們對新人未來生活的良好祝願,同時也不免有避邪煞的觀念。

從而,撒這一習俗實際上成了新人的護身符。

送贄禮新郎拜別父母後,來到新娘家。他手上還捧著一尊銅雁,這是贄禮,要送給新娘父母的。贄禮是指拜見時贈送的禮物,而女婿以雁為贄禮,是表示今後對新娘要誠信和尊重。

醮子禮新郎父母正襟端坐,新郎向父母行拜禮。父親賜酒,新郎接受賜酒一飲而盡。父親還得向兒子說一些鼓勵的話,才算結束醮子禮。

拜堂禮拜堂大家並不陌生, 唐代王建 《失釵怨》詩:「雙杯行酒六親喜,我家新婦宜拜堂。」新郎新娘一起參拜天地、雙親、夫妻對拜,也說拜天地。

沃盥禮沃盥是指洗臉洗手,漢朝人非常講究衛生,新人走進婚姻殿堂之前必須經過沃盥禮,意思是洗去塵埃,輕鬆生活。

同牢禮《昏義》說:「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幾案上設三品葷菜。

這些葷菜即稱為「牢」。古漢人食俗,類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種食物人均乙份。所以,新夫、新婦席前,主食黍和稷,以及調味用的醬、菹、醢、湆均各乙份。

但婚禮特殊。葷菜僅乙份,放在兩人的飯菜之間,供新夫、新婦一起食用,稱為「共牢而食」

合巹禮古人飯後要「酳(yìn)」,就是以酒漱口,既為了清潔口腔,同時也有安食的作用。「酳」有三次,稱「三酳」。婚禮中三酳的酒器,前兩次用爵,最後一次用巹。

所謂巹,就是將匏對剖而成的瓢,夫婦各執一片而飲,稱為「合巹而飲」。漢代交杯酒形式,用同乙個葫蘆喝酒,然後交換。葫蘆是苦的,喜酒是甜的,意思是兩人從此同甘共苦,苦中作樂。

結髮禮漢·蘇武《詩四首》三:「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這也是我們結髮夫妻的由來,意思是原配夫妻。結髮,即把新郎新娘的頭髮各剪下一縷包在紅包裡,即意味著兩人從此是夫妻。

漢朝時的婚禮是什麼樣的?

2樓:太麻煩

醮子禮醮子禮是周朝制度婚禮程式的第一步,父親還得向兒子說一些鼓勵的話,才算結束醮子禮。

送贄禮新郎拜別父母後,來到新娘家。手上還捧著一尊銅雁,這是贄禮,要送給新娘父母的。贄禮是指拜見時贈送的禮物,而女婿以雁為贄禮,是表示今後對新娘要誠信和尊重。

正婚禮沃盥禮

漢族傳統禮儀非常強調潔淨,而所謂的沃盥禮,是指伴郎(古人稱御)、伴娘(媵)分別為入席前的新娘、新郎澆水盥洗。

同牢禮洗完手後,新人對席而坐。對席的位置是男西女東,意指陰陽交會。這時候,兩人要開始喝同一種酒,吃同一種肉,取名「同牢禮」。

合巹禮婚禮是「禮之本」。《昏義》說:「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新人結髮為婚,在儀節上不能沒有乙個過度。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正是要體現夫婦一體、彼此親愛的意思。

在現代婚禮上,大家熟知「喝交杯酒」。古代的婚禮也有,這個儀式就叫「合巹禮」。「合巹」,是指夫婦交杯同飲,但只是互相交換了杯子,而不是像現在的繞過脖子互喝。

而夫妻共飲合巹酒,象徵著夫妻同甘共苦的意義。

喝完交杯酒,新人開始拜天地、拜高堂及夫妻對拜,並分別給互相割下一縷頭髮,搓在一起放在錦囊中,表示兩人「結髮」,正式結為夫婦,最後送入洞房。

3樓:未央舞

漢朝婚禮遵循周禮,婚服為玄色禮服(黑中揚紅的顏色),周禮中沒有蓋頭,蓋頭是唐以後才開始流行的。

漢代的所謂交杯酒是用合巹杯,即「兩杯對峙,中通一道,使酒相過」。新婦婚禮次日拜見舅姑,三月後見於家廟。

最初的婚禮叫做「昏禮」,即黃昏時節的禮儀,重夫婦之義與結髮之恩,沒有後世的喧囂與嘈雜。但在漢代時,已有宴客出現,婚日夫家受賓客之賀,饗以酒肉,禮樂滿堂。漢代的宴樂則包括鐘磬笙鼓琴瑟等多種樂器。

具體的推薦你看一下楊樹達的《漢代婚喪禮俗考》。

漢朝婚禮流程都有哪些

4樓:平凡的世界

3時10分:醮子禮

隨著司儀宣布醮子禮的開始,新郎父母正襟端坐,新郎向父母行拜禮。父親賜酒,新郎接受賜酒一飲而盡。

醮子禮是周朝制度婚禮程式的第一步,父親還得向兒子說一些鼓勵的話,才算結束醮子禮。

3時30分:送贄禮

新郎拜別父母後,來到新娘家。他手上還捧著一尊銅雁,這是做什麼呢?原來,這是贄禮,要送給新娘父母的。贄禮是指拜見時贈送的禮物,而女婿以雁為贄禮,是表示今後對新娘要誠信和尊重。

漢代皇帝是如何舉行大婚的

5樓:一直在路上

三書六禮【皇帝也一樣】

婚前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

正婚禮:親迎→共牢合巹→解纓結髮

婚後禮(成婦禮):婦見舅姑→舅姑醴婦→婦饋舅姑→廟見成婦

古代太子的婚禮是怎樣舉行的?

有誰知道漢朝的婚禮流程? 急求啊!

6樓:痴兒了了

婚姻儀式和古時「六禮」差不多,按照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日、迎親的順序進行,不是很嚴格。

漢代納采與「六禮」中不大一樣,只是送一點小禮物,禮物的大小視家庭經濟情況而定。禮物的種類有三十多種,如:玄縹、羊、雁、清酒、白酒、粳、稷公尺,蒲葦、卷柏、嘉禾、長命縷、膠漆、五色絲、合歡鈴、九子墨、金錢、祿得香草、鳳凰、猞猁獸、鴛鴦、受福獸、魚、鹿、烏、九子婦、陽燧;此外,還有丹、青等顏色。

物品上面還有一些文字。

納采完了就是問名,問名之後便是納吉{男方問名、合八字之後,將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

納吉這道程式後是納徵,納徵就是男方給女方家聘金,也就是納徵錢。

納徵後是請期,請期就是由男方決定迎親日期。

在漢代,六禮之中最重要的便是聘禮。如果家中沒有錢,就根本別想娶到妻子,這時也有官府鄉紳幫助貧民出聘禮的事件。

出嫁時,多是女方把女兒送到男方家的。到結婚那一天,男方家裡擺很多酒席,請來很多親朋好友。在婚宴上,賓客大多飲酒歡笑,言行無所拘束,這有可能是後代鬧新房之風俗的源頭。

婦女結婚後,要去祖廟三個月,這一規定是符合當時禮節的。

7樓:

漢朝婚禮遵循周禮,婚服為玄色禮服(黑中揚紅的顏色),周禮中沒有蓋頭,蓋頭是唐以後才開始流行的。醮子禮

隨著司儀宣布醮子禮的開始,新郎父母正襟端坐,新郎向父母行拜禮。父親賜酒,新郎接受賜酒一飲而盡。

醮子禮是周朝制度婚禮程式的第一步,父親還得向兒子說一些鼓勵的話,才算結束醮子禮。

送贄禮新郎拜別父母後,來到新娘家。他手上還捧著一尊銅雁,這是做什麼呢?原來,這是贄禮,要送給新娘父母的。

贄禮是指拜見時贈送的禮物,而女婿以雁為贄禮,是表示今後對新娘要誠信和尊重。

雖然新人父母仍穿著平時的衣服,但新郎新娘著裝是漢服。千萬別以為漢服是指漢朝時代的服飾,而是說古漢族的服裝

漢代的所謂交杯酒是用合巹杯,即「兩杯對峙,中通一道,使酒相過」。新婦婚禮次日拜見舅姑,三月後見於家廟。

最初的婚禮叫做「昏禮」,即黃昏時節的禮儀,重夫婦之義與結髮之恩,沒有後世的喧囂與嘈雜。但在漢代時,已有宴客出現,婚日夫家受賓客之賀,饗以酒肉,禮樂滿堂。漢代的宴樂則包括鐘磬笙鼓琴瑟等多種樂器。

漢朝婚嫁習俗

8樓:匿名使用者

婚嫁之日,夫家接受賓客祝賀,擺置酒筵招待賓客。賓客往往飲酒歡笑,言行無忌。如西漢楊暉在酒宴上「拂衣而喜,頓足起舞」。

周代以前,結婚儀式並不熱鬧。《禮記·郊特牲》雲:「婚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

婚禮不賀,人之序也」。顯然,上古把婚禮視為幽陰之禮,不奏**,人們也不祝賀。直到漢初,有些地方官吏囿於周禮,也禁止人們在婚禮時相賀。

然而,結婚始終是「大吉也,非常吉也」(《公羊傳》文公三年)的喜事,在秦漢這樣熱衷享樂的時代,婚禮不賀的狀況不可能持續下去。到漢宣帝五鳳二年八月,詔曰:「夫婚姻之禮,人倫之大者也。

酒食之會,所以行禮樂也。今郡國二千石,或擅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酒食相賀召。由是廢鄉黨之禮,令民亡所樂,非所以導民也。

……勿行苛政。」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以政令的形式對婚禮不賀的否定,從此婚姻相賀便逐漸傳襲下來。

鬧新房的習俗是婚禮始舉樂的最突出的表現,此俗正始於漢代。「嫁娶之夕,男女無別」,可以不講傳統禮儀,男女可以隨便嬉戲。甚至有酒醉出格的舉動。

據記載,漢代汝南有個叫杜士的人娶妻,大家前來祝賀,喝了許多酒。他的乙個叫張妙的朋友在鬧新房時開玩笑,把杜士捆起來捶20下,又把杜的手足高懸於梁,杜竟一命嗚呼了。

鬧洞房之前,還有一舉樂的現象——撒帳,此俗亦起於漢代。據《戊辰雜抄》:撒帳始於漢武帝。

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帳中共坐,飲合巹酒,預戒官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以衣裾盛之,雲多得多子也。

撒帳禮撒帳是中國傳統婚禮上的一項禮儀,它最初的意義是辟邪煞,保佑新婚夫婦。撒帳以兆得子的習俗始於西漢,現在一些地方仍保持著這種撒帳習俗,撒的東西不僅有棗子、荔枝、栗子、桂圓和花生,也有用五穀和紅紙屑的。這種習俗表達了人們對新人未來生活的良好祝願,同時也不免有避邪煞的觀念。

從而,撒這一習俗實際上成了新人的護身符。

送贄禮新郎拜別父母後,來到新娘家。他手上還捧著一尊銅雁,這是贄禮,要送給新娘父母的。贄禮是指拜見時贈送的禮物,而女婿以雁為贄禮,是表示今後對新娘要誠信和尊重。

醮子禮新郎父母正襟端坐,新郎向父母行拜禮。父親賜酒,新郎接受賜酒一飲而盡。父親還得向兒子說一些鼓勵的話,才算結束醮子禮。

9樓:匿名使用者

一組展示漢朝時期婚嫁習俗的漢畫像石拓片在徐州漢畫大觀園揭開了神秘面紗。高禖、梳妝、納彩、婚嫁、分娩等場景再次讓遊客領略了漢朝男婚女嫁的盛世場景。該組拓片共17張,集中反映了漢代婚嫁習俗。

它以簡單的畫符描繪了漢朝男歡女愛的場景,包羅永珍、栩栩如生。  婚嫁圖:居中為一對新人,手相握,衣帶相結(結縭,舊指女子婚禮),古時所謂同心結於此可見。

左右有三人,是證婚人,也是樂隊。旁有兩小兒,模仿新人作攜手結帶狀。左右各有房屋,右邊當為娘家父母倚門相送。

我認為,有送就必定有迎啊。

10樓:冰魄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親,你可以參照著電視劇集上的服裝猜測一下,不會差距太大!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是來學習的...

樓上的...回答的字數太多了 ....

看迷糊了...

12樓:錦瑟聲聲葬華年

有的吧。。。然後還有什麼納采什麼的

誰知道漢代的婚禮是怎麼樣辦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婚禮是「禮之本」。《昏義》說:「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新人結髮為婚,在儀節上不能沒有乙個過度。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正是要體現夫婦一體、彼此親愛的意思。

五一婚禮的核心,就在「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我們選取社群一處草坪,草坪上有一株松。我們以松作為婚禮的背景。樹下綠草如茵,紅花點點。

我們設幾案於樹下。

幾案上設三品葷菜。這些葷菜即稱為「牢」。古漢人食俗,類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種食物人均乙份。

所以,新夫、新婦席前,主食黍和稷,以及調味用的醬、菹、醢、湆均各乙份。但婚禮特殊。葷菜僅乙份,放在兩人的飯菜之間,供新夫、新婦一起食用,稱為「共牢而食」。

古人飯後要「酳」,就是以酒漱口,既為了清潔口腔,同時也有安食的作用。「酳」有三次,稱「三酳」。婚禮中三酳的酒器,前兩次用爵,最後一次用巹。

所謂巹,就是將匏對剖而成的瓢,夫婦各執一片而飲,稱為「合巹而飲」。

我們準備好一切,新夫、新婦著漢式婚禮服攜手而來,隔幾案相對跽坐。兩伴娘作為侍者隨其後,跽坐在夫婦斜側方。我們漢未央的十多位來賓,一律穿漢服,跽坐在夫婦身後。

在場朋友應記得當時情景。社群裡另有一家舉辦婚禮,蕭條冷落無人**,居民們都湧向我們這裡。觀禮者雖多,卻不喧嘩。

尤其當我作為讚者起身誦讚辭,氣氛十分安靜、莊重。讚辭由秦風君起草,安然君手書——

茲爾新婚

有宴來賓

咸集致賀

恭祝連理

贊曰:惟天地以闢

萬物滋養於斯

日受其精

月潤其華

天理之奧含於其中

人以婚姻定其禮

三牢而食

合巹共飲

自禮行時

連理成比翼具雖萬難千險而誓與共患

縱病苦榮華而誓不與棄

仰如高山哉

其愛之永恆

浩如蒼穹哉

其情之萬代

相敬如賓

各盡其禮

家合事興

不變不易

天長地久

為爾佳緣

特為讚頌

讚者:漢未央

誦贊畢,新夫新婦開始行「共牢而食、合巹而飲」之禮。侍者為夫婦夾一菜,夫婦嘗一口。如此直至三菜嚐遍。

每菜嘗一口而已,新婚第一餐簡樸,進食有儀式性,真正進食很少。接著,侍者為夫婦斟酒,夫婦並不飲用,漱口之後即吐出。

由《士昏禮》可知,先秦婚禮相當簡樸,不僅成婚的菜餚僅數品,而且沒有慶賀和舉樂的儀節,與今日競奢鬥富的婚禮相比,反差鮮明。《禮記·郊特牲》說:「昏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

樂,陽氣也。」即便如此,我們仍準備了古樂作為背景,因現場缺音箱,所以音量輕微,等於無樂。可幸雖無樂,現場卻不鬧。

共牢合巹是無聲的儀式,原想無聲會鎮不住場。出乎意料的是,眾多觀禮者卻能與新夫新婦、與漢未央的漢服賓客們一起度過這安靜的儀式過程。

儀式畢,新夫新婦互行揖禮,座中漢未央賓客齊聲讚誦「天長地久,為爾佳緣」,並一同行揖禮。

漢代婚禮儀式的流程是怎樣的,漢朝婚禮的程式

自 三禮 始,中國傳統婚姻基本沿用了 納采 問名 納吉 納徵 請期 親迎 等六禮之儀。納彩,就是男家請媒人到合適的女家提親 問名,是在雙方有了結親的意向以後,男家索要女方的生辰八字,占卜吉凶,八字相合,就會通知女方,便是納吉 納徵,又稱 納幣 就是請媒人向女家送聘禮,女家接受聘禮之後就必須將女兒嫁給...

大悟泉水寨舉行婚禮多少錢

歌詞 府前街走在乙個罕見的美麗的姑娘在大武。看著大悟大悟泉水寨去看看在大武春山。數牛b在大悟烈士陵園仍一點點小拉雅街遺忘叉大悟沒人知道你得到它。我家住二郎大道在修路前是大悟的很寬的鄉村本土很爺們熟。西岡大道搞開發,建設城市新中心路口的說,車闖紅燈。愛電影之夜之前熱鬧的學生服用過多狂近在咫尺唱卡拉ok...

兒子十一舉行婚禮,我這單身媽媽要說些什麼

當然是祝福啦,兒子成家立業,那就應該給予祝福的話語 說些祝福他們的話 還有你的親身經驗 畢竟你是過來人了 不管那些方面都比他們新人懂得多 肯定祝福啊,多說好話。對兒媳婦好點 問長輩啊,這裡一些小兔崽子,知道個屁啊!婚禮上也可以不講話的,講多了太傷感 到時間婚慶公司的人會教你 你還有心情說得出什麼嗎 ...

鄭凱與苗苗沒有舉行過完整的婚禮,如今他們婚後的生活怎樣

他們婚後的生活非常幸福,不然如果有些什麼矛盾早就被狗仔隊給爆料了。如今他們的婚姻也還算幸福,鄭愷還在舞台上當眾表白苗苗,甜蜜幸福。現在他們的婚後生活其實也是特別幸福的,因為鄭愷和苗苗非常的相愛 我覺得他們的婚後生活應該是很甜蜜的,畢竟在照結婚照的時候,苗苗散發出來的開心是不會作假的。鄭愷與苗苗沒有舉...

婚後我們不打算辦婚禮,但親人卻希望舉行,是遵從父母意願還是跟隨內心

我覺得應該遵從父母意願,給自己的婚姻乙個莊重的承諾。生活有時候確實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我們總說要活的自我,可是我們卻總是生活在別人的眼光當中。只是有些人有些事,我們不得不去在意而已。婚禮是對自己婚姻生活的承諾,也是對親朋好友的交代。生活在現代這個人際關係淡薄的社會裡,親朋好友也許就是我們在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