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閏年,有沒有規律,請問閏年是怎麼計算天數的,有規律嗎

時間 2022-11-17 06:40:14

1樓:華眼視天下

應該是閏月:

閏月是一種曆法置閏方式。在亞洲(尤其在中國),農曆閏月特指農曆每逢閏年增加的乙個月(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曆年的矛盾,防止農曆年月與回歸年及四季脫節,每2至3年置1閏,19年置7閏)。有時,閏月還指閏年中包含閏日的月份(特指公曆閏年的二月)。

農曆閏月是每逢閏年所加的乙個月。陰陽曆以朔望月的長度(29.5306日)為乙個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同回歸年(365.

2422日)相差約10日21時,故順置閏,三年閏乙個月,五年閏二個月,十九年閏七個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叫「閏某月」,如剛剛過去的2009年農曆閏月為己丑年閏五月(2009年6月23日——2009年7月21日)、即將來臨的農曆閏月為2012年的壬辰年閏四月(2012年5月21日——2012年6月19日)等。

另外,因為是19年乙個輪迴,所以公曆與農曆每19年重疊一次,那麼你19歲的農曆生日與公曆生日跟你出生的那一天相同,38歲、57歲也相同

2樓:匿名使用者

有規律,農曆1年360天,6年要閏1個月。

閏幾月就要看節氣。

3樓:亂髮專用號

我糾正一下,今年是閏四月。。

閏年有什麼規律?

4樓:老是跑龍套

陽曆中有閏日的年份叫閏年,相反就是平年,平年為365天,閏年為366天。在公曆的紀年中,平年的二月為28天,閏年的二月為29天。閏年平月2月29日為閏日。

增加閏日的原因:

現時的公曆以回歸年為「年」的計算基礎,而乙個回歸年大約等於365.24220日。因為在平年公曆只計算365日,結果四年後便會累積0.

24220×4=0.9688日,大約等於一日,所以便逢四年增加一日閏日以抵銷這0.9688日。

計算閏年的方法

公曆紀年法中,能被4整除的大多是閏年,如果是整百的年份,雖然能被100整除,也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也不是閏年,能被3200整除的也不是閏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閏年,3200年不是閏年。

請問閏年是怎麼計算天數的,有規律嗎?

5樓:匿名使用者

計算閏年天數是有規律的,閏年與2月份也有關係。

閏年計算方法如下:

1、非整百年:能被4整除的為閏年。(如2004年就是閏年,2001年不是閏年)

2、整百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閏年。(如2000年是閏年,1900年不是閏年)

3、對於數值很大的年份:這年如果能被3200整除,並且能被172800整除則是閏年。如172800年是閏年,86400年不是閏年(因為雖然能被3200整除,但不能被172800整除)(此按一回歸年365天5h48'45.

5''計算)。

擴充套件資料

曆是根據羅馬人的「儒略曆」改編而得。由於當時沒有了解到每年要多算出0.0078天的問題,從西元前46年,到16世紀,一共累計多出了10天。

為此,當時的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將1582年10月5日人為規定為10月15日。

並開始了新閏年規定。即規定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不是400的倍數的就是平年。比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為平年,2000年為閏年。

此後,平均每年長度為365.2425天,約4年出現1天的偏差。

按照每四年乙個閏年計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經過四百年就會多出大約3天來,因此,每四百年中要減少三個閏年。閏年的計算,歸結起來就是通常說的:

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6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有關,閏年每4年一次,二月有29天,一年有366天

那你又會問:那我怎麼知道今年是不是平年或者是閏年呢,你可以用年份除以4,得出的數如有小數,就是平年,如是整數就是閏年。你就可以知道這一年是不是閏年了。

如今年是2006年除以4得出結果是小數,所以今年是平年~ :)

7樓:匿名使用者

有關閏年每4年一次

二月有29天

一年有366天

為什麼會出現閏年 5

8樓:玉杵搗藥

地球繞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被稱為1年,確切的說,是1回歸年(又叫太陽年)。

1回歸年≈365.24219879日。

而1平年=365天,與回歸年相比,少了0.24219879日,每4年累計減少0.96879516天≈1天,

為了彌補這一誤差,於是人們在曆法中規定:每4年增加1天,這一年被稱為閏年。

但這樣下來,時間久了,累積誤差依然會加大。

例如:100回歸年≈36524.219879日,100日曆年=365×100+100/4=36525天,與回歸年相比,多了0.

780121天,於是在曆法中,人們有規定,凡年份數能被200整除的年,不設閏年。

關於農曆的閏,較為複雜:

中國農曆的年,依據的是太陽;農曆的月,依據的是月亮。這樣的好處是,便於古代人民記住日子。

農曆的月,採用陰曆月,即月亮的乙個引圓缺週期(也就是朔望月),1朔望月≈29.5306日;於是陰曆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1年=30×6+29×6=354天,比1回歸年少了11.24219879日,每隔19年,就累積相差213.60177701天,大約是7.

24個陰曆月,於是人們在曆法中規定每19年增加7個閏月,即閏年有13個月。

當然,演算法還是很精確的,中國的農曆與回歸年的常年累積誤差極小

9樓:匿名使用者

通常的解釋都是說一年有多少天多少小時多少分,取整數365還有多餘的,累積達到一天24小時後,就多加一天的年是閏年。這個解釋只是告訴了大家怎麼計算,都是人為設定的東西。   最根本的原因是:

地球繞太陽執行週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歸年(tropical year)。公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歸年短約0.

2422 日,所餘下的時間約為四年累計一天,故四年於2月加1天,使當年的歷年長度為366日,這一年就為閏年。現行公曆中每400年有97個閏年。按照每四年乙個閏年計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

0078天,這樣經過四百年就會多算出大約3天來,因此,每四百年中要減少三個閏年。所以規定,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的才是閏年,不是400的倍數的,雖然是100的倍數,也是平年,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例如,2000年是閏年,1900年則是平年。

閏年(leap year)是為了彌補因人為曆法規定造成的年度天數與地球實際公轉週期的時間差而設立的。補上時間差的年份為閏年。

10樓:踏花尋娜

1.地球公轉週期為365天5小時48分

46秒,所以公曆的平年一年就是

365日,這樣的話公曆平年一年就

比回歸年短了0.2422 日(5小時48分46秒),四年累計公曆每四年就比

回歸年少了一天,於是就在每隔四

年的2月加1天,使當年為366日,

這一年就為閏年。閏年分布的規律

是能被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

最根本的原因

是:地球繞太陽執行週期為365天5

小時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歸年(tropical year)。公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歸年短

約0.2422 日,所餘下的時間約為四

年累計一天,故四年於2月加1天,

使當年的歷年長度為366日,這一

年就為閏年。現行公曆中每400年

有97個閏年。按照每四年乙個閏年

計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

天,這樣經過四百年就會多算出大

約3天來,因此,每四百年中要減

少三個閏年。所以規定,公曆年份

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的

才是閏年,不是400的倍數的,雖然

是100的倍數,也是平年,這就是通常

所說的: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

百年再閏

11樓:沙中的世界

閏年是我們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不過你知道它是怎麼計算的嗎?

12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繞太陽執行週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因此公曆的平年一年就是365日,這樣一來公曆平年一年就比回歸年短了0.2422 日(5小時48分46秒),四年累計公曆每四年就比回歸年少了一天,於是就在每隔四年的2月加1天,使當年為366日,這一年就為閏年。閏年分布的規律是能被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

希望能幫到你

為什麼會閏月,有什麼規律,閏幾月有規定還是隨意?

13樓:

閏月指的是陰曆中的一種現象,陰曆是按照月亮的圓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乙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虧的週期,陰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12個月共354天,陰曆的月份沒有季節意義,這樣一年就與陽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經過17年,陰陽曆日期就同季節發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紛飛中度過,17年後,便要搖扇過新年了。使用這樣的曆法,自然是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的,所以我國的陰曆自秦漢以來,一直和24節氣並行,用24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

二十四節氣又可分為「節氣」和「中氣」二組:古人把從小寒起每隔黃經300為一節氣;從冬至起每隔黃經300為一中氣,一年有12個節氣,12個中氣。12節氣把一年分為12個節月,每個節月各有乙個節氣和乙個中氣。

節氣是節月的起點;中氣是節日的中點。我國傳統曆法對於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不象一般曆法那樣採用長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強調逐年逐月的推算,國家設有專門的機構從事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時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據先後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數,確定前月的大小。如果從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間隔是30天,那麼當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為小月。

(二)以中氣定月序。首先,以曆月中有無中氣區分曆月和閏月,我們知道乙個回歸年有12個中氣,但卻包含365.2422÷29.

5306=2.3682個朔望月,經過幾番歷月輪轉之後,必有乙個歷月沒有中氣。《漢書·律曆表》載:

「朔不不得中,謂之閏月」。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便是閏月。它前一曆日為幾月即為閏幾月。

例如,1984年的那次閏月出現在舊曆十月之後,因而叫它「閏十月」。閏月是推算出來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農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閏幾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閏。

綜上所述,閏年是陽曆中的一種現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閏月是陰曆中的乙個現象,閏乙個月,那一年陰曆有13個月,那一年叫閏月年。閏月年384大。

為什麼會有閏年和平年之分,為什麼會有閏年和平年呢???

在公曆 格里曆 紀年中,有閏日的年份叫閏年,一般年份365天,閏年為366天。由於地球繞太陽執行週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 合365.24219天 即一回歸年,公曆把一年定為365天。所餘下的時間約為四年累計一天,加在二月裡,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為28天,閏年為366天,二月為29天...

為什麼每4年有閏年,為什麼每4年有乙個閏年

因為地球繞太陽執行週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即一回歸年。公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歸年短約0.2422 日,所餘下的時間約為四年累計一天,所以四年於2月加1天,使當年的歷年長度為366日,這一年就為閏年。現行公曆中每400年有97個閏年,按照每四年乙個閏年計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

為什麼會有平年和閏年之分,為什麼會有平年閏年之分?

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實際時間是365天5時48分46秒,當我們把每年看成是365天的話,這樣每年都會多出來5時48分46秒。我們可以估算一下 5時48分46秒看成是6時,這樣一年下來多6時,2年多12小時,3年多18小時,4年就多24小時了。到第四年多出來的24小時也就是一天了,所以這一年就要多算一天...

為什麼每四年有一次閏年,為什麼4年一次閏年呢?

地球繞太陽執行週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 合365.24219天 即一回歸年 tropical year 公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歸年短約0.2422 日,所餘下的時間約為四年累計一天,於第四年加於2月,使當年的歷年長度為366日,這一年就為閏年。現行公曆中每400年有97個閏年。夏曆的平...

閏年是怎麼來的,閏年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閏年

農曆出現閏年是因為農曆一年約為354天,而陽曆一年中有365天,兩者相差約11天,為了平衡兩者之間的差距,每19年農曆要置7個閏月。今年是農曆狗年,七月後的那個月只有節氣白露,立秋後的中氣處暑落到另乙個月去了,這樣七月後便出現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 曆法可分為陽曆 陰曆 陰陽曆三種。陽曆是以太陽周年視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