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該靠什麼養老

時間 2022-01-15 02:59:15

1樓:快樂權御天下

自古以來,農村人就有「養兒為防老」的傳統思想觀念,於是就多生兒女,結果自己陷入了「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的怪圈。年輕時,所有的勞動力價值都貢獻給自己的兒女了,到老了沒有勞動能力,就眼巴眼望的指望兒女來贍養了,結果等來的卻是「白眼狼」,因此,「養兒防老」也是靠不住的。

既然「養兒防老」不靠譜,那農民為啥不在「養老保險」上面多打注意的呢?年輕的時候繳納足夠的養老保險費,等退休了就能按月拿錢了,這不是很好的養老方式嗎?那問題來了,既然現在已經放開,農民可以購買養老保險,為啥有很多人不願意購買的呢?

是傻還是有別的想法?

很多人提到,農村人之所以不願意購買養老保險,是因為農村人手裡沒錢。有的甚至連最低檔次的新農保都不想繳納,是太摳門了嗎?難道連一年只有200塊錢也出不起?

我看不是,哪個家庭都會有200塊錢,還「積少成多」,如果家裡有5口人,一年就要千把塊錢的了,確實對有些農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支出」。就算最低檔次的新農保,一家五口人交夠年限也是不小的開支了。

但,我倒是覺得這不是主要的原因?農村人都表示說,到老了能領養老費肯定是好事兒啊。但有幾個問題想不明白,一是看不明白這個養老保險費怎麼算的,二是到時候怕吃虧,人死了養老金還沒領取夠本,三是擔心錢放出去了不安全,心裡沒底。

我總結了一下,農民之所以不願意購買養老保險,有以下幾個現象。

一是觀望態度,畢竟養老保險在農村,還剛開始,農民猶豫不決是很正常的。

二是不想投資養老保險,覺得不靠譜,還沒養兒防老把握。

三是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不一樣感到失望,城裡人退休領取養老金大幾千,而農村人很少。

2樓:千里走單騎

1、養兒防老

這幾乎是十幾年前老人養老的唯一依靠。老年人沒有或很少有經濟**,只能把老年生活寄託在子女身上。但是如果遇到子女不孝,老年人的生活往往會非常悽慘。

2、退休金養老工作期間繳納社保,退休後每個月可以領取一定金額的養老金。靠社保養老其實現在依然很普遍,但是社保養老金的領取金額往往比我們退休前的工資要低很多,比如退休前月薪1萬元,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可能就只有4000元,如果單純靠養老金過日子,生活質量會下降很多。

3、存錢養老

有人在年輕時積攢了大筆財富,年老了就去啃這些老本;有人退休後返崗,繼續發光發熱。不過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養育子女及贍養老人已經耗盡了我們的財力、物力,並且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也會越來越遭,養老問題也會越來越緊迫。

那什麼才是更好的養老方式呢?

當然是養老三支柱之一的——商保!

如果說社保是我們生活最最基本的保障,那麼商保會更加強大,因為其獨特的保障功能和資產保全功能是其他金融工具不可替代的。

具體來講,商保有這幾個特徵:

商保是社保的有力補充;

商保能夠在風險降臨時發揮經濟補償作用;

商保能夠規劃個人養老和醫療;

商保能夠體現生命價值;

商保能夠提公升資金利用率;?

商保能夠保全資產(保險是避稅工具之一)。

如果從人們的衣食住行角度來說,社保相當於讓人們吃得飽,而商保則相當於讓人們吃得好。

我們都想不僅吃得飽,更好吃得好。有1萬元的生活品質,誰都不想只過5000元的生活水平。社保可以有,但只能滿足人生的基本保障,任何時候想要從容面對生活中的起伏與風雨,想要提公升整體生活水平,還是得靠商保。

3樓:拖拉的土豆

老百姓的養老方式有:

1、養兒防老,這是中國最傳統的養老方式。

2、在經濟上,不論是上班族,還是生意人,他們大都有退休金,有積蓄,不會因為後半輩子的生活為錢而發愁。

3、如果你不是單身,夫妻之間是養老生活最好的依靠和保障,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

4樓:盈赫

我國養老體系分為三個支柱:第一是**兜底的公共養老金;第二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是個人稅延養老金,自願參加。我國主要靠**兜底,第二種是短板(至於為什麼你應該懂)的,第三種基本上沒發展。

雖然養老金實現了喜人的十三年連漲,今年**5.5%,但是養老金夠花嗎?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那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養老呢?

國家和企業的養老補貼終究只是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所以,養老終究只能靠自己。

1.養兒防老?

養兒現在不僅不能防老,而且會被孩子的房子掏空所有的積蓄,甚至負債。六個錢包買一套剛需房的梗真的不是說說而已,目前高房價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進而壓力上行到父母,啃老已經不是貶義詞,沒老可啃才是真正的悲哀,所以養兒防老這個養老途徑現在真的不合適了。

2.儲蓄,投資,商業養老保險

養老最實在的途徑還是賺錢,賺錢,賺錢。只有賺錢後自己做好了財務規劃,才能很好的過好晚年生活。

合理算計:要知道自己老年想擁有什麼樣的退休生活,估算一下大致的生活費和醫療費用,還要預留出一定的休閒娛樂費用支出,要算計得知道自己大概的費用支出是多少。

投資組合:財務規劃是通過投資組合來實現的,我們要計算一下,我們退休後的收入**還有哪些,常用的可能有國家統籌的養老保險、房屋租金收入、商業養老保險、銀行利息等等。計算這些收入能不能保證你晚年想要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考慮通貨膨脹:目前實際上國內的通脹保持在5%-6%左右,所以就算已經有了一定的現金積蓄,也要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現在看起來夠用,是否20年之後還夠。

這三點考慮清楚後,對於自己養老需要多少物質基礎的保障也就明白了,雖然說國家的養老措施和保障會越來越好,但是凡是要給自己留條後路,靠自己總比靠別人要實在得多。

5樓:匿名使用者

老百姓養老確實是乙個難題,國家也比較重視的這個問題,因此國家出台了相關政策惠及老百姓,下面我詳細說一下:

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各級**所關心的問題,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是關乎民生的大問題,也是穩定農村經濟,促進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更是振興鄉村文明,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保障,保障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是解決當前社會矛盾的重要利器。

十九大明確指出優先發展農村,振興鄉村文明擺在了重要的位置,任何事情的發展就是人才的發展,今天農村老人的生活現狀,就是明天農村年輕的人奮鬥目標,現在農村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但是如果達到小康生活,還需要一定的距離,社會不平衡的發展,近一步加大了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城市老人退休幾千,農村老人60周歲領取養老金每月不到一百,嚴重的社會分配不工,又加上城鎮居民又出現了50歲,55歲,60歲退休三個檔次,現在社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城市的兒媳50退休,農村婆婆七十多歲在田裡幹活,拼命賺錢養老的尷尬局面,所以解決農村老人養老是穩定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

首先,解決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是**負責的首要問題,**是用來解決社會各種問題的重要的,智慧型部門,也是平衡社會上各種財富的利器,更是調節高收入和低收入視窗,主要就是體現執政為民,不忘初心的奮鬥目標,所以提高農村老人基礎養老金是**的責任,也是**的義務,更是**的光榮的歷史使命,提高農村老人的基礎養老金,對於提公升**的公信力非常重要,所以**養老是農村老人養老的重要保障。

其次,社會養老,也就是農民所說的以地養老,農民的資源是什麼?是土地,土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只有充分的發揮好土地的有限資源,將土地引入社會化管理,依地養老就是社會養老的必要手段。人生活在世上,有兩件事是不可以避免的,第一就是健康,第二就是養老,今天在這裡健康的話題不想多說,重點我們來說一下養老的話題,人從生到年老這是乙個生命的歷程,每個人都必須經歷或面對的現實問題,近幾年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越來越多的話題進入人們的空間,也許有人會現在農民真幸福,種地不用交稅,國家還給發各種各樣的補助,真比古代農民幸福多了,也有人說,現在的農民窮,就是懶的表現,不勞動,不積極肯幹,也有人說,國家為了穩定農民就應該窮一點,更有人說,農民種國家的地,種出的產品,自已銷售,自產自銷多自在,多自由,農民真是幸福極了,的確,現在農民確實比上一代的農民幸福多了,開小車,住小樓,種地自由,沒有人說,沒有人管,自已收入多少都歸自已,可是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一代人的幸福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國家也一樣,家國一理講的就是這個理,但是我們不能不面對現實,幸福是相對的,但幸福不是絕對的,我們正實現實,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馬上就要結束了,他的確權就是農民養老的希望,以地養老,不會成為夢想,土地以股份制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再給予股民(社員)每年租金和股份分紅,農戶可以利用自已有限的土地,發揮無限的功能。

最後就是個人養老,存錢養老,養兒防老,這些都是非常傳統的養老辦法,有錢人,不怕養老,無錢人,很難養老,所以對於農村的父老鄉親們年輕時多繳乙份養老保險,他不但是自已老了的希望,也是減少孩子為自已養老的負擔,現在我國在農村推行的養老政策為普惠型的養老保險政策,他的原則是」多繳多領,長繳多領,少繳少領,不繳不領」,只要我們每個農村居民在年輕的時候,盡量多繳乙份養老保險,在自已承受能夠接受的情況下,盡量多繳些養老金,積少成多,年輕多吃了一些苦,年老就會多享受一分幸福,至於養兒防老哪只是一種說辭,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夢,希望這種**養老,社會養老,個人養老成為未來農村老人養老的復興之路,幸福之路,快樂之路!

【智農互聯】裡有躬耕農業的種養大戶,也有洞悉市場的企業家;有神通廣大的產業經紀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劃人;有研究農業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還有村官、投資家、電商達人……在這裡,給你的不只是市場資訊,還有一大批有價值的農業朋友。

6樓:

以前當我們老了以後是靠自己的下一代來養老的。現在國家對養老問題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已經不用擔心養老問題了,到了法定的65周歲後每個月可以領取三百元以上的養老金。(各地不等)這三百多元每個月的花銷已經足足有餘的了。

還不用兒女操心。這是我國對老年人的又一項優惠政策。

7樓:朝華銳立

養老的本質是「人養老」,不是「錢養老」、「房養老」。今後物價**,辛苦一生的積蓄根本就不值錢。今後購房年齡人口銳減,房價泡沫將破裂,金融危機說來就來。

底特律就是乙個例子,當初房價堅挺;但是現在房價**,城市破產,「神聖不可侵犯」的養老金也沒有了著落。

據**報道,到2039年,將有超過4千萬家庭面臨「一人中風,全家癱瘓」的危機。還有生育能力的,要勇於「生產自救」,多養個孩子等於買份最好的養老保險。然而我們老了,沒有這個能力了,只能是慫恿別人生孩子。

鼓勵並幫扶兒女多生養一兩個孩子,才有可能讓兒女能「老有所養」,自己說不定也可以靠「養孫助老」。

靠鄰里養老?那是遠古的近鄰嗎?

曾經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幾日不見就很想念的鄰里關係,如今都去**了呢?居住在商品房裡的你,知道鄰居姓什麼叫什麼嗎?

城市裡的老人,居住在老小區的老人,彼此還是比較熟悉的,他們會經常聚在一起買菜、打牌、跳廣場舞,彼此也有個照應。但也有一些老人,平日裡並不與人來往,如果一直獨居,很可能出現「久住不識人」的狀況。更多的中年人,即將邁入老年行列的人,平時最多也就電梯裡打個招呼,對方姓什麼叫什麼都不知道,一旦退休,又會如何生活(生存)?

是物質化的追求,淡漠了世間的人情?還是不安全的現狀,讓我們陷於過度自我保護?亦或是相互提防的心態,讓彼此封閉了溝通的心靈?

我們正在失去很多美好的東西,溫情、彼此關愛、信任、互助……

靠社群養老?操作有難度!

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支撐,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成,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各類社會保障制度有機銜接,孤寡、失能、高齡、特困等老年人群體得到充分保障;孝親敬老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那僅是一種願望,實際操作起來尚有一定的難度。

只有真正地開展養老機構向社群延伸服務,包括配餐送餐、入戶護理、健康諮詢、醫療保健等專業化服務,走出養老院的圍牆,進入居民社群和家庭,才能使老人受益。專門為失能老人提供服務的兩人間裡擁有獨立衛生間、懸掛式電視機、落地玻璃窗、儲物櫃等,床頭分布著各種功能的白色插頭和按鈕,老人可隨時呼叫服務人員。如此,失能老人才能保持最起碼的尊嚴。

百姓就百姓,老百姓為什麼要叫「老」

老百姓 這是中國人 漢人 常常掛在嘴邊的自稱。在戰國以前的時代,百姓 是指有姓之人。姓 這個字,分開來就是 女 生 什麼樣的女人生的 或者在乙個什麼地方生的 兒子,就得了乙個相應的姓。相傳黃帝的母親是住在姬水邊上的,所以黃帝就姓姬 舜的母親是住在姚虛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時候,子並不跟著父親姓,...

美國老百姓為什麼可以有槍,美國老百姓為什麼可以有槍?

中國人感嘆美國人能夠那麼方便的持槍,就好比美國人感嘆中國人能夠那麼方便的購買抗生素一樣.很簡單,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說了,百姓有權合法持槍。要把百姓槍全繳了,先得改憲法。因為美國是個自由的國度 允許公民自己有槍來進行自衛 美國允許美國公民買槍自衛,只要辦理持槍證就可以了 這自衛權和人權差不多是乙個高度...

為什麼?老百姓總是富不了,為什麼?老百姓總是富不了?

因為老百姓掙錢不容易,錢都喜歡放銀行,放銀行得了那麼一點微薄的利息,這樣他們覺得有保障。而那些能富的人,敢於投資,他們不怕失敗,勝至有的代款也要做生意,這就別人能富的原因。那些有錢人都是靠老百姓存進銀行的錢,讓自己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所以老百姓富不了,富的反而更富。富不起來有很多的原因哦,比如資...

請問老百姓買房時最關心什麼,老百姓買房時最關心什麼

從事房產銷售工作多年,掌握了些老百姓買房最關心的問題的一些規律,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希望對買房的人群,還是業內人士給點啟示!買房時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十個方面 一 房價 房價是所有購房人群最為關心核心問題之一 二 房屋質量 房屋質量同樣是所有購房人群最為關心的核心問題 三 合同 商品房買賣合同中...

咱老百姓最適合買什麼保險呢,老百姓買什麼保險最好

保險產品是否合適跟被保人的年齡分不開關係。0 30歲的年輕人建議投保重疾險 醫療險和意外險 30 50歲的人建議配置重疾險 壽險 意外險和醫療險。昨晚我整理了乙份各年齡段適合買的熱門保險清單 各年齡段熱門保險 點。你可以看看。45歲以內的建議優先選擇重疾險,醫療險和意外險。6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把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