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用人單位原因而解除勞動關係的補償標準及解決辦法

時間 2022-01-09 16:12:54

1樓:匿名使用者

按實際情況,對於補償標準,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乙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另外,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經濟補償的問題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乙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係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樓:丶紅吢_綿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是: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乙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這些是你沒發生工傷的情況下。若在單位工作期間發生工傷,解除合同還可拿到一次性就業補償金和一次性醫療補償金。標準按各地區社平工資和社平年齡而定。

3樓:泥惜鑲

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工作一年支付乙個月工資,不足六個月是半個月工資)

用人單位應提前乙個月書面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如沒有履行此程式,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乙個月工資的代通知金。

其它的如勞動報酬、社會保險、等等,如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還有沒訂閱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但不要超過勞動爭議仲裁時效。

4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去看下《勞動合同法》法條,很具體很明白。具體條文是:《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如果看不懂追問,幫你解惑。

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如何繳稅

5樓:諾諾百科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明確規定: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

對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專案計徵個人所得稅。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

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國稅發[1999]178號文中規定:對於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

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徵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具體計稅公式如下:

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免稅收入額-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工齡-費用扣除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工齡,

公式中「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是指個人取得的補償收入時實際繳納到地方稅務機關、勞動社會保障部門或**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指定專戶的部分,對未實際繳納的不得扣除。

如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已於當月發放工資中扣除,則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計算時不可再重複扣除。

「工齡」是指計算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的個人實際工作年限,如果實際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6樓:小黑別跑

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免稅收入額-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工齡-費用扣除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工齡。

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需要說明的是,這裡工資的計算基礎是在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獲得的報酬,而不是指勞動者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獲得的勞動報酬。故實際上計算所得出的勞動者月平均工資有可能是低於其正常月工資的。

7樓:

經濟補償金的計算

(1)基本思路

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計算公式:

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前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工作1年應得的經濟補償金

=工作年限×月工資

(2)工作年限的確定

除整數年限外,工作年限「零頭」部分按以下標準計算:

①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

②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標準的經濟補償(按半年計算)。

【提示】

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併計入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2018年新增)

(3)月工資的確定

①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②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4)高工資的特殊處理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計算公式為:

經濟補償金

=工作年限(≤12年)×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

8樓:匿名使用者

離職經濟補償金計計稅規定有如下幾種情況:1.對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專案計徵個人所得稅。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於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

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2.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徵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

3.企業對已達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齡或接近退休年齡的職工內部退養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補貼,以及企業支付給解除勞動合同職工的一次性補償支出(包括買斷工齡支出)等,屬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第二條規定的「與取得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原則上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各種補償性支出數額較大,一次性攤銷對當年企業所得稅收入影響較大的,可以在以後年度均勻攤銷。具體攤銷年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

法律依據:《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1999年9月23日國稅發[1999]178號)《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2001年9月1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1]157號)《關於企業支付給職工的一次性補償金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批覆》(2001年12月6日國稅函[2001]18號)

專公升本網路教育,用人單位承認嗎,用人單位承認網路教育嗎?

教育部批准了68所高等學校開展現代遠端教育試點,對這68所高校培養的達到本 專科畢業要求的網路教育學生,由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頒發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後,國家予以承認。目前教育部批准的有68所網路教育學院,考生報考前可通過 高校網路教育陽光招生服務平台 試點高校網路教育學院的 中國現代...

用人單位可否對員工進行停職停薪,用人單位可否對員工進行停職停薪?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 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 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 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 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

請問用人單位收取押金合法嗎,用人單位收取押金合法嗎?

不符合法律規定。原勞動部辦公廳對 關於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能否參照執行勞部發 1994 118號檔案中有關規定的請求 的覆函中規定,一些企業在與職工建立勞動關係時擅自向職工收取貨幣 實物等作為 入廠押金 或者 風險金 這一做法違反國家關於勞動關係當事人平等 自願和協商一致建立勞動關係的規定,侵害...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而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需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是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按照每做滿一年支付乙個月的工資標準進行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 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

用人單位可以隨意行使調崗權嗎,遭遇用人單位

不可以。調崗屬於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法律規定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前瞻 如果雙方就調崗事宜協商未達成一致意見,單位可能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實際情況和相關法律,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賠償金。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