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捨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 中的唐風洋

時間 2022-09-18 08:28:00

1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是郭沫若所著,讚揚了鑑真不畏艱難東渡日本宣揚佛法的精神。其中的「奈良」是當時日本的都城,「唐風洋溢」是指唐朝的文化在奈良城的廣泛傳播。

具體指鑑真在日本首次建立起了嚴格的戒律制度,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軌,為日本人民帶去了佛經和中國的醫藥和農業技術。

2樓:china貓

鑑真是日本佛教律宗的開山祖,是日本天台宗的先驅者,他帶到日本的大量佛經中還有許多華嚴宗、真言宗的經典文籍,為日本佛教諸宗的建立和發展打下了基礎。鑑真主持了唐招提寺的建築、雕塑,直接傳播了中國建築和雕塑藝術的精華,他東渡時,親自帶去的書法作品五十餘帖,為日本的書法藝術提供了借鑑,此外,在醫藥學、文學、繪畫、特別是技藝、習俗等許多方面都有重大影響,成為日本『天平文化』的重要內容。

鑑真到了日本後,他呈獻給孝謙女皇和聖武太上皇的禮物中有王羲之真跡行書一帖、王獻之真跡3帖,別的東西就不說了不說,就那二王的四幅帖就夠國寶級的了。

鑑真東渡的時候,將中國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法律、教育制度、天文曆算、醫學、建築、美術、樂舞、風俗娛樂甚至年中行事等帶到了日本,與其他譴隋唐使、留學生、留學僧、學問僧等幫助日本從奴隸制過渡到了封建制,而日本從中國吸收了各方面先進的生產資料後進入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最後又促使日本進入到了歷史上輝煌的平安朝時代。

到了近現代的1963年,鑑真逝世一千二百周年忌日之際,雖然當時中日兩國尚未復交,但中日兩國人們都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活動,這充分的表現出鑑真在中日人們心中的價值和影響。日本人民把1963年稱為『鑑真年』。

另外,至今日本人還把鑑真尊奉為榨糖、縫紉、製作豆腐和醬油的祖師^_^

日本從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來往於中日之間,到了隋唐時期更是頻繁,所以我認為郭沫若所謂的『唐風』不是僅指鑑真東渡時候的唐朝,『唐風』一詞應該更廣泛的泛指中日交流史中中國對日本的影響。

3樓:沐紫馨

唐風洋溢奈良城:奈良遺存的古代建築很有我國唐朝的風範。

「唐風」是指唐朝文化

4樓:月舞芸櫻

唐玄宗時,鑑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他屢遭挫折,甚至雙目失明,仍繼續努力,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將中國先進的文化在日本傳播,宣傳佛教,使唐朝文化在日本奈良城得到廣泛傳播

鑑真幾次東渡日本,鑑真東渡 歷史上鑑真和尚東渡日本了多少次

按中國方面的資料是七次東渡,但是日本方面則記錄為六次,主要的分歧是第五次,中國將其分解為五六兩次,而日本則合併為一次,但是對於這次東渡的過程則沒有什麼爭議,這麼劃分純屬習慣問題 唐天寶12年即公元1753年12月20日,66歲高齡並且雙目失明的鑑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的陪同下,實現了他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