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早晨到底用不用停在原地熱車,還是打著後慢速行駛一段距離就可以了

時間 2022-02-16 11:45:26

1樓:匿名使用者

熱車是有必要的,

第一,車子經過長時間的停放,引擎內的機油又流回引擎下部之機油底殼內。因此在久未用車(如隔夜)後發動引擎,其時引擎的上半部是處於沒有機油,缺乏潤滑的狀況。大約要在發動後30秒左右,才會因機油幫浦浦的運轉而將機油運送到引擎最需要潤滑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部件。

但即使是一發動引擎後就立刻上路,只要不猛踩油門飈車,保持低速運轉,其效果是和怠速運轉相同的。

第二,引擎在未達工作溫度之前(大約在攝氏90-110度之間),其供油系統因溫度尚低,均無法有效地將汽油完全氣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液體溫度上公升到沸點就氣化了)。在汽油尚未氣化而呈"濕濕"的液狀時,是不容易燃燒而發動引擎的。此時就要靠阻風門的作用,阻止部份空氣進入汽缸,以提公升汽油/空氣的混合比,並提高引擎轉速使引擎不致熄火。

當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後,自動阻風門自然會因機械的動作而恢復正常狀態;而手動阻風門的車子務必記得將阻風門放回,否則因油/氣混合比過高,不但浪費汽油,馬力不足,而且汽油燃燒不完全會冒黑煙。一具冷引擎要達到正常工作溫度約需七八分到十幾分鐘不等,依車種不同而定;而在這段時間中,也不需要原地熱車,只要不以高速行駛就無妨。

第三,有關變速箱變速齒輪的潤滑,這是一般人最不懂也最易忽略的。變速箱齒輪油與引擎機油相同的地方是:在冷車時齒輪油都流到變速箱下半部。

只有當行車時才會因齒輪的運轉而將底部的齒輪油帶起,潤滑上半部。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車子在冷車時換檔生澀的原因。其解決之道也不是原地熱車即可解決的。

因為變速箱並沒有齒輪油幫浦,原地熱車只有引擎在動,其餘部份都沒在動,只有等到實際上路後,慢慢行駛了一段時間才能改善此一狀況。

2樓: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 綜合一下就行了

1原地熱車容易造成積碳 這是最多的說法 其實原地熱車造成積碳的比率很低很低 原地怠速熱車供油量很低 發動機艙內燃燒不會過於不充分 所以 夏季15到30秒 冬季2分鐘是沒問題的 車熱起來 動力會好很多 對於發動機的傷害也會降低很多

2原地熱車會造成三元催化損壞 這種說法是有的 乙個是排氣尾端過熱損壞 或者 廢氣淤積讓三元催化過早報廢的說法 但是 也是說原地怠速超過10分鐘 會造成三元催化損毀 2,3分鐘不會有問題

3最好的方式是 路況允許的情況下 夏季原地15秒 起步 40公里以內的速度勻速跑1公里左右 就可以加油跑起來了 冬季原地2分鐘左右 不要吝惜那點油 也不要怕那點積碳 不礙事的 熱車後 按照夏季一樣的 40公里以內勻速跑1公里 之後加油跑起來 怕積碳 手動車可以用3檔2800到3000轉跑2分鐘 乙個星期的積碳全光了 平時注意2檔位以上2200轉以上換擋 1200轉以下退檔 永遠不會積碳 積碳多半是過早換擋 託檔打槓行車造成的 自動擋 怕積碳 定期跑跑高速 或者定期用爬坡檔走一走甚至就找山路坡道跑一跑 讓發動機叫起來 你如果從來沒聽到過發動機的怒吼 那你的車一定是肉的很 提速慢 積碳多 高速跑不起來 關於爬坡磨合這個問題 是一定需要的 很多人長期走城市的路面 平坦 速度又慢 車會慢慢變的慢性子起來 一旦上了坡道 油門到底都沒啥反映 3500公里要拉高速 跑到140以上的速度 半個小時

另外說下 現在的車 一般開啟車門的時候 機油幫浦就開始工作了 開門的嗡嗡聲就是機油幫浦的啟動聲

冬季熱車是原地怠速好?還是慢速行駛熱車好?

3樓:匿名使用者

絕對是慢速行車好:點火,如果溫度不太低等待10-30秒掛一檔(d檔)松離合,不踩油門怠速進行,1-2公里後溫度就是80多°車也熱了就可以正常行駛。如果很冷的情況下你又是聽在室外:

點火,等待發動機轉速到1000-1100這個樣子重複上面的操作就可以!另外原地熱車害處太多了,這裡我複製一點資訊:傳統的愛車習慣,實際上是適得其反的。

以前的化油器發動機,由於先天缺陷,不原地將車熱到正常水溫,無法平穩行車,換句話說,熱車是被迫的,不熱就走不了。現在的電噴發動機,啟動時候通過ecu控制,發動機運轉得比熱車的時候還要平穩,完全可以掛擋走車。也許有人會反對,認為發動機在低溫的時候磨損是很大的,但是別忘了,冷車時的1500轉的高轉速也不見得比低速行車時候的磨損小。

假設掛擋低速行車,在與怠速熱車磨損相當的情況下,已經行進了2公里,而原地熱車,這可以開2公里的路程磨損和油耗是白白消耗在原地的。以每天熱車2次計算,一年的熱車浪費的可行駛公里數將近1500公里,接近車輛平均使用總公里數的10%,這種無畏的浪費,並沒有真正保護發動機,何苦呢?

不僅僅是浪費,關鍵這種熱車不僅不能真正愛車,相反還有害處,對於發動機而言,正常的工作溫度磨損是最小的,在低溫狀態下工作時間越長,磨損越大。怠速熱車就會使低溫磨損的時間加長,綜合算下來,其磨損會大於低速行車熱車。如果說怠速熱車與低速行車對發動機的損壞區別不大的話,對於三元催化裝置的不利則非常明顯。

冷車工況下,混合氣燃燒不充分,排出的有害物質比正常工作溫度時要多得多,其中就包含了對三元催化器有害的物質。長時間養成怠速熱車的習慣,三元催化器的更換頻率也會增加。

4樓:愛笑de街角風鈴

對於冷啟動後怠速熱車,究竟採用原地熱車的方式還是怠速緩行熱車的方式,目前還存在爭議。

有觀點認為,原地熱車,變速箱沒「動」。因為,在冷車時,齒輪油都流到變速箱下半部。只有當行車時,才會因齒輪的運轉而將底部的齒輪油帶起,潤滑上半部。

不過有技術人員認為,原地熱車和怠速緩步行車,都屬於熱車過程。原地熱車的過程不應取消,其具體時間至少應有30秒左右,讓機油幫浦的運轉將機油運送到引擎最需要潤滑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部件。隨後,車輛可以起步。

只是,在剛剛起步的兩三百公尺的短距離內,車主不宜加大油門。一般操作即按照上面所說等水溫和轉速達標後再踩加大油門。

5樓:匿名使用者

原地怠速要好一些, 這樣子機油,變速箱油就可以達到自己的最佳工作溫度,從而潤滑到各個部件,對車子的使用壽命要好很多!

6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車子的防凍液,機油,變速箱油都基本有很好的黏溫性,在平路上怠速行駛就可以,不過我個人建議還是先原地熱車以後再怠速慢行,畢竟黏溫性再好發動機也有自己的最佳工作溫度。謝謝

7樓:匿名使用者

冬季熱車原地怠速比慢速行駛好。

冬天早上汽車要不要原地熱車?

8樓:月亮愛你

原地熱車會浪費汽油,容易對發動機產生更多磨損。原地熱車只會讓發動機溫度緩慢公升高,發動機最主要的磨損就來自於冷啟動,原地熱車並不會對行駛機構和發動機產生良好的潤滑作用,更不會讓行駛系統進入充分潤滑狀態。

長時間原地熱車沒有有效的保護發動機,反而讓發動機的健康打了折扣。且原地熱車所帶來的燃燒不充分也會導致積碳的增加。

即使是在冬天低溫環境下,1分鐘的原地熱車也足夠了,1分鐘之後都是沒必要的。如果打算靠原地怠速讓轉速和水溫都達到標準值,10分鐘恐怕都做不到。

9樓:匿名使用者

了解熱車之原因方能正確熱車。其原因有三:

第一,車子經過長時間的停放,引擎內的機油又流回引擎下部之機油底殼內。因此在久未用車(如隔夜)後發動引擎,其時引擎的上半部是處於沒有機油,缺乏潤滑的狀況。大約要在發動後30秒左右,才會因機油幫浦浦的運轉而將機油運送到引擎最需要潤滑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部件。

但即使是一發動引擎後就立刻上路,只要不猛踩油門飈車,保持低速運轉,其效果是和怠速運轉相同的。

第二,引擎在未達工作溫度之前(大約在攝氏90-110度之間),其供油系統因溫度尚低,均無法有效地將汽油完全氣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液體溫度上公升到沸點就氣化了)。在汽油尚未氣化而呈"濕濕"的液狀時,是不容易燃燒而發動引擎的。此時就要靠阻風門的作用,阻止部份空氣進入汽缸,以提公升汽油/空氣的混合比,並提高引擎轉速使引擎不致熄火。

當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後,自動阻風門自然會因機械的動作而恢復正常狀態;而手動阻風門的車子務必記得將阻風門放回,否則因油/氣混合比過高,不但浪費汽油,馬力不足,而且汽油燃燒不完全會冒黑煙。一具冷引擎要達到正常工作溫度約需七八分到十幾分鐘不等,依車種不同而定;而在這段時間中,也不需要原地熱車,只要不以高速行駛就無妨。

第三,有關變速箱變速齒輪的潤滑,這是一般人最不懂也最易忽略的。變速箱齒輪油與引擎機油相同的地方是:在冷車時齒輪油都流到變速箱下半部。

只有當行車時才會因齒輪的運轉而將底部的齒輪油帶起,潤滑上半部。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車子在冷車時換檔生澀的原因。其解決之道也不是原地熱車即可解決的。

因為變速箱並沒有齒輪油幫浦,原地熱車只有引擎在動,其餘部份都沒在動,只有等到實際上路後,慢慢行駛了一段時間才能改善此一狀況。

2、原地熱車時駕駛切忌猛踩油門, 正確方式應以低轉速緩慢行駛

綜合以上三點,怠速原地熱車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效果有限,反而還浪費汽油和時間(再加上汙染空氣)。且引擎怠速空轉時汽油還可能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積碳的情形,更傷害引擎。尤有甚者,有些車主還喜歡在怠速空轉時猛踩油門,一大清早擾人清夢不說,此舉更是令引擎快速磨損,嚴重損壞了引擎的機件,一點好處也沒有,實在不知道這些人如此做有何目的?

因此,正確的熱車方法,應該是在發動後30秒至一分鐘後上路。但此時千萬勿以高轉速行駛,應保持在低車速,引擎轉速以不超過3000~3500轉為限。一般保持2000轉。

否則逞一時之快,引擎及變速箱所受到的激烈磨損可是無法復原的。待引擎溫度上公升至正常工作溫度後,再恢復"個人習慣"之開車方法即可。

10樓:瀋陽萬通汽車學校

第一,車子經過長時間的停放,引擎內的機油又流回引擎下部之機油底殼內。因此在久未用車(如隔夜)後發動引擎,其時引擎的上半部是處於沒有機油,缺乏潤滑的狀況。大約要在發動後30秒左右,才會因機油幫浦浦的運轉而將機油運送到引擎最需要潤滑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部件。

但即使是一發動引擎後就立刻上路,只要不猛踩油門飈車,保持低速運轉,其效果是和怠速運轉相同的。

第二,引擎在未達工作溫度之前(大約在攝氏90-110度之間),其供油系統因溫度尚低,均無法有效地將汽油完全氣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液體溫度上公升到沸點就氣化了)。在汽油尚未氣化而呈"濕濕"的液狀時,是不容易燃燒而發動引擎的。此時就要靠阻風門的作用,阻止部份空氣進入汽缸,以提公升汽油/空氣的混合比,並提高引擎轉速使引擎不致熄火。

當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後,自動阻風門自然會因機械的動作而恢復正常狀態;而手動阻風門的車子務必記得將阻風門放回,否則因油/氣混合比過高,不但浪費汽油,馬力不足,而且汽油燃燒不完全會冒黑煙。一具冷引擎要達到正常工作溫度約需七八分到十幾分鐘不等,依車種不同而定;而在這段時間中,也不需要原地熱車,只要不以高速行駛就無妨。

第三,有關變速箱變速齒輪的潤滑,這是一般人最不懂也最易忽略的。變速箱齒輪油與引擎機油相同的地方是:在冷車時齒輪油都流到變速箱下半部。

只有當行車時才會因齒輪的運轉而將底部的齒輪油帶起,潤滑上半部。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車子在冷車時換檔生澀的原因。其解決之道也不是原地熱車即可解決的。

因為變速箱並沒有齒輪油幫浦,原地熱車只有引擎在動,其餘部份都沒在動,只有等到實際上路後,慢慢行駛了一段時間才能改善此一狀況。

2、原地熱車時駕駛切忌猛踩油門, 正確方式應以低轉速緩慢行駛

綜合以上三點,怠速原地熱車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效果有限,反而還浪費汽油和時間(再加上汙染空氣)。且引擎怠速空轉時汽油還可能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積碳的情形,更傷害引擎。尤有甚者,有些車主還喜歡在怠速空轉時猛踩油門,一大清早擾人清夢不說,此舉更是令引擎快速磨損,嚴重損壞了引擎的機件,一點好處也沒有,實在不知道這些人如此做有何目的?

因此,正確的熱車方法,應該是在發動後30秒至一分鐘後上路。但此時千萬勿以高轉速行駛,應保持在低車速,引擎轉速以不超過3000~3500轉為限。一般保持2000轉。

否則逞一時之快,引擎及變速箱所受到的激烈磨損可是無法復原的。待引擎溫度上公升至正常工作即可。

銀行呆賬怎麼處理,銀行呆賬到底用不用還

回答你好 提問嗯嗯嘛 呆賬怎麼處理 回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九條 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製會計憑證,登記會計帳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第十條 下列經濟業務事項,應當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一 款項和有價 的收...

吹牛到底用不用納稅?吹牛真的不上稅嗎?

需要上稅的,吹牛價值達到我國法律規定納稅的經濟效益,是肯定要上稅的!不用的,因為 吹牛不涉及到錢。如果吹牛要錢的話 也是要納稅的。所以 趁著現在還不用交稅。你就使勁的吹吧。如果你通過吹牛 比如說相聲 電視劇集 電影 或者通過吹牛騙了人掙了錢但是沒人知道 盈利達到一定的額度,那你就要交稅!吹牛是很有學...

孕期到底用不用吃DHA?為什麼這麼說呢?

序言 在懷孕期間是可以適當補充一些dha的,但是在補充的過程中最好去醫院進行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充,會更合適一些。因為dha對於寶寶的大腦發育有著很大的幫助,而且也能夠促進寶寶的視網膜發育,適當的補充,寶寶在出生之後會更加的聰明健康,平時也可以選擇通過飲食來進行補充很多食物當中的dha含量都是...

剛出生的小狗20天到底用不用驅蟲

有沒有拉蟲?有拉蟲的話證明有蟲才用驅蟲。驅1次。疫苗是満1.5個月打1針 2 3個月時再打1針。可以驅了,用汽巴100,藥效小些,狗寶寶可以承受的了。拜耳的效果好些但藥效強,怕寶寶受不了。疫苗最好45天打第一針,之後每半個月一針直到三針打完。個人覺得狂犬疫苗可以等狗狗大些再打,因為有傳聞說狂犬疫苗會...

晚上洗完臉後到底用不用再塗護膚品

一般晚上是需要塗護膚品的。因為一般潔面後只是做乙個最基礎的清潔 張開毛孔 因為清潔 讓肌膚達不到水油平衡的功效,肌膚呈現缺水狀況,我們不僅需要潔膚還需要護膚,爽膚水可以起到再次清潔 將毛孔的汙垢再次清潔,並可以收斂毛孔,然後在塗乳液 霜 主要是起到鎖水的功效。一般這幾步是最基本的護膚步驟。乙個可以做...